山东省烟台栖霞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烟台栖霞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07-30 17: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烟台栖霞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信息技术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根据文件的扩展名,下列文件属于Word2013文档的是( )
A.翠屏桥.wav B.跃进桥.txt C.民生桥.png D.庄园桥.docx
2.在Word 2013中,将文章中某个小标题设置为“副标题”样式的操作是( )
A.将小标题的文本内容修改为“副标题”
B.选中小标题,执行“开始”“样式”“副标题”
C.选中小标题,然后设置居中对齐
D.选中小标题,执行“开始”“样式”“正文”
3.下面关于Word 2013中字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字号是用来表示文字大小的 B.默认字号是五号字
C.“24磅”字比“20磅”字大 D.“八号”字比“五号”字大
4.在Word 2013中,下面关于页眉和页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情况下,页眉和页脚适用于整个文档
B.在编辑“页眉与页脚”时可同时插入时间和日期
C.在页眉和页脚中可以设置页码
D.文档的每一页页眉和页脚的内容必须相同
5.在Word2013的“页面设置”中,默认的纸张大小是( )
A.16K B.A4 C.A3 D.B4
6.在Word2013编辑状态下,绘制一个图形(如图),首先应该选择( )
A.“插入”选项卡→“图片”命令按钮
B.“插入”选项卡→“形状”命令按钮
C.“开始”选项卡→“更改样式”按钮
D.“插入”选项卡→“文本框”命令按钮
7.下列有关标题和目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题是构成目录的主要内容
B.目录是读者快速检索和定位阅读内容的主要工具
C.标题的样式级别决定了它在目录中的层次
D.目录中不能插入图片
8.为Word文档的某一页设置与前面不同的页眉和页脚,可采用( )
A.插入分节符 B.分栏 C.段落设置 D.应用模板
9.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图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s=s+x共执行了4次 B.s<=10 共执行了4次
C.x的值为5 D.s的值为15
10.python表达式-3**2+14//4*3的值( )
A.-8 B.0 C.10 D.18
11.在python中,下面程序输出结果是( )
x=10
y=3
Print(x%y,x**y)
A.3 1000 B.1 30 C.3 30 D.1 1000
12.Python语段如下:
a=3b=5if(a上面程序运行结果是( )
A.8 B.2 C.a*b D.b*a
13.下列程序段运行后,输出“*”的个数是( )
for i in range(2,11): print(“*”)
A.7 B.6 C.9 D.8
14.以下Python程序段运行后,y的值是( )
x=3if x>3: y=2*xelse: y=3*x+1print(y)
A.10 B.5 C.25 D.26
15.通过“冒泡排序”的算法,我们得到12、-3、4、8、-5这5个数第2轮排序后的结果为( )
A.-3、4、8、-5、12 B.-3、4、-5、8、12
C.-3、-5、4、8、12 D.-5、-3、4、8、12
16.range函数用于生成整数列表,range(1,5)生成的列表( )
A.[0,1,2,3,4,5] B.[1,2,3,4,5]
C.[1,5] D.[1,2,3,4]
17.用冒泡排序算法对12,34,45,56,66五个数进行升序排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一趟都不需要进行数据比较
B.整个冒泡排序的过程都没有数据被交换
C.冒泡排序只能实现从小到大排序
D.5个数一趟比较4次,要进行4趟比较,所以共进行16次比较
18.流程图是描述( )的常用工具。
A.程序 B.算法 C.数据结构 D.计算规则
19.在下列图开中,属于处理框的是( )
A. B.
C. D.
20.对n个列表元素进行冒泡排序的过程中,第一趟排序至多需要进行( )对相邻元素之间的交换。
A.n B.n-1 C.n+1 D.n/2
21.Python是一种跨平台、开源、解释型的高级编程语言。李明在电脑上创建了一个Python源程序,正确的文件是。( )
A. B. C. D.
22.Python程序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有整型、浮点型、字符串、列表等。在a,b,c,d=1001 , '李明' , "2008.12" ,[89,96,78,74,78] 中,4个变量数据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变量a和d的数据类型都是整型
B.变量b和c的数据类型都是字符串型
C.变量c的数据类型是浮点型
D.变量d的数据类型是整型
23.在Python程序中。当x=3,y=2时,表达式x>4 and yA.True B.False C.4 D.3
24.下列有关算法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解决任何一个具体问题只有一种算法
B.流程图只是算法的一种表示形式
C.一种算法只能用一种程序语言来实现
D.一个算法不能在有线步骤内结束,可以无限循环
25.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为( )
①调试运行程序 ②分析问题 ③设计算法 ④问题解决 ⑤编写程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③⑤① C.④①②③⑤ D.②③⑤①④
26.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理解执行的语言是( )
A.汇编语言 B.Basic语言 C.机器语言 D.高级语言
27.在数学课堂上,小敏正尝试判断一个数是否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如果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则打印出“YES”,否则打印出“NO”,并写出了以下程序,由于操作失误误删除了一行代码,请你为他选出正确的选项:( )
num=int(input())if___;print(“YES")elseprint("NO")
A.num%2=0 or num%3=0 B.num%2==0 or num%3=0
C.num%2==0 and num%3==0 D.num%2=0 and num%3=0
28.Python编程语言中正确的变量名( )
A.kr2 B.sh-2 C.for D.3a
29.某学校仪仗队招募新队员,要求身高(h)在168-178cm(含168、178cm)之间的同学才能申请,Python语言中正确表示这个招募条件的逻辑表达式是( )
A.178≥h≥168 B.h>=168 not h<=178
C.h>=168 and h<=178 D.h>=168 or h<=178
30.用冒泡排序算法对66,56,45,34,12五个数进行升序排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一趟都不需要进行数据比较
B.整个冒泡排序的过程都没有数据被交换
C.冒泡排序只能实现从小到大排序
D.共进行10次比较
二、判断题
31.算法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产生的,没有计算机就没有算法。( )
32.直到型循环结构中先判断表达式后执行循环体语句。( )
33.在Python语言中,4和"4"的数据类型是一样的。( )
34.算术运算符中*、/的运算优先级高于//和%。( )
35.关系运算符运算结果一定是True或者False。( )
36.循环结构不能嵌套判断结构。( )
37.顺序结构的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的。( )
38.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分别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树形结构。( )
39.Python语言的表达式中,”%”是取模运算符。( )
40.调整Word窗口的缩放比例不会影响文本字号的大小。( )
三、填空题
41.孙老师要将同学们的散文集汇总并印刷成册,请帮助他完成以下任务:
(1)孙老师为书制作了封面(如图所示),其中标题部分“我的家乡——幸福新栖霞”应用的主要操作是 。
(2)实现封面左上角倾斜图形和文字的效果,使用的主要操作是 。
(3)要在书稿每一页的底部出现“1,2……n”,则可以使用( )来完成。(填:页眉/页面设置/批注/页码)
(4)编排全书的目录时,首先要给标题设置不同的( )(填:字体格式/段落格式/样式/主题)
(5)使用( )(填:插入/引用/开始/审阅)选项卡中的“目录”命令自动生成目录。
42.观察以下Python程序段,回答问题。
sum=0for i in range(1,10,3): sum+=iprint("sum=",sum)
(1)循环变量i的初始值为 。
(2)循环变量i终止值为 。
(3)for语句中,循环变量i的步长值 。
(4)该程序段执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5)该程序循环语句sum+=i共执行了 次。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文件格式。翠屏桥.wav是音频文件;跃进桥.txt 是纯文本文件;民生桥.png是图片文件;庄园桥.docx是Word2013文档默认保存的文件。故选项D正确。
2.B
【详解】本题考查Word2013相关知识。选中小标题,执行“开始”“样式”“副标题”可以设置“副标题”样式,如图:
故选项B正确。
3.D
【详解】本题考查Word基本操作。一号字体比五号字体大,八号字体比五号字体小,选项D符合题意。
4.D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Word文档页眉和页脚。在Word中,页眉和页脚是不同的页面元素,可以在每个页面的顶部或底部插入文本、图形、日期和页码等内容。通常情况下,页眉和页脚适用于整个文档,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和页脚,例如在奇数页和偶数页上设置不同的页眉或页脚。因此,在Word 2013中,文档的每一页页眉和页脚的内容必须相同说法错误。答案为D选项。
5.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Word文档页面设置。Word 2013的“页面设置”中,默认的纸张大小是A4。故答案为B选项。
6.B
【详解】本题考查Word2013文档。从“插入”选项卡→“形状”命令按钮选择“心形”,如图:

故选项B正确。
7.D
【详解】本题考查Word版面编排。标题样式可以快速为文档中的段落或节标题应用统一的格式,包括字体、字号、边框、阴影等。目录则是一种预先定义好的目录样式,可以快速将文档中的标题自动生成为目录。目录中可以插入图片,选项D符合题意。
8.A
【详解】本题考查Word页面设置。分节符可以将文档分为多个节,每个节可以单独设置页眉和页脚。可以通过插入分节符来为某一页设置不同的页眉和页脚。故选项A正确。
9.D
【详解】本题考查流程图。s=0,x=1,循环体是s=s+x,x=x+1,循环条件是s<=10,故s=s+x=0+1+2+3+4+5=15,循环结束,此时s=s+x共执行了5次,s<=10 共执行了5次,x的值为6,s的值为15,故本题选D选项。
10.B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运算符。Python算术运算符中**表示乘方、+表示加法、//表示整除、*表示乘法。表达式-3**2+14//4*3=-9+3*3=0。故选项B正确。
11.D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相关知识。%是取余数,故x%y=10%3=1。**表示冥次方,x**y=1000。故选D。
12.C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Python程序设计。变量a是3,b是5,满足a13.C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Python语言for循环。分析程序,由 range(2,11)可知,变量i的值从2开始,到11结束(不包含11),步长为1,共循环了9次,每次循环打印输出1个“*”,共打印输出9个“*”。故答案为C选项。
14.A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的if语句。定义x=3,判断x>3是不成立的,执行语句y=3*x+1=3*3+1=10。故选项A正确。
15.B
【详解】本题考查排序。“冒泡排序”的算法主要是找到最大的然后放置在最后,12、-3、4、8、-5第一轮排序的结果是-3、4、8、-5、12,第二轮结果是-3、4、-5、8、12,选项B正确。
【点睛】
16.D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的range函数。range函数可以生成一个数字序列,语法格式:range(start, stop[, step]),分别是起始、终止和步长。 range(1, 5)表示从1开始,到5结束5取不到,默认步长是1,生成的列表为[1,2,3,4]。故选项D正确。
17.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冒泡排序。对12,34,45,56,66这五个数进行升序排序,也就是从小到大排序。观察可知,这五个数已经处于升序状态。故整个排序过程没有数据被交换。答案为B选项。
18.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是描述算法的常用工具。流程图是一种用图形和文字描述算法执行过程的方法,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算法的执行过程。故答案为B选项。
19.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流程图知识。圆角矩形是开始/结束、平行四边形是输入/输出、菱形是条件判断、矩形是过程处理。故答案为B选项。
20.B
【详解】本题考查冒泡排序。冒泡排序就是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Z到A)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元素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元素列已经排序完成。对n个列表元素进行冒泡排序的过程中,第一趟排序至多需要进行n-1对相邻元素之间的交换。故选项B正确。
21.C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相关知识。我的程序.lnk是快捷方式;我的程序.cpp是C++语言文件;我的程序.py是Python文件;我的程序.exe是可执行文件。故选项C正确。
22.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Python语言中的数据类型。a=1001是整数属于整型数据 , b='李明'和c= "2008.12" 是字符串数据,d=[89,96,78,74,78] 是列表。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3.B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逻辑表达式。and是逻辑与,前后表达式均为真时,结果为真。由题中可知:x=3,y=2,表达式为 3>4 and 2<3,3>4不成立,输出结果为False,如下图:

故选项B正确。
24.B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算法是在有限步骤内解决某一问题所使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算法可以多种,选项A说法错误;算法的描述可以是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等,选项B说法正确。C、C++、Java、Python都是程序设计语言,一种算法可以用多种语言表示,故选项C说法错误。算法具有穷性,不能是无限循环,选项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选项。
25.D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为: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程序 、问题解决。故答案为D选项。
26.C
【详解】本题考查计算机工作原理相关知识点。机器语言是机器能直接识别的程序语言或指令代码,无需经过翻译,每一操作码在计算机内部都有相应的电路来完成它,或指不经翻译即可为机器直接理解和接受的程序语言或指令代码。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理解执行的语言是机器语言。故选项C正确。
27.C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Python程序设计。阅读程序可知,在满足if条件时,打印输出“YES”,题目中要求如果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则打印出“YES”。所以横线处的代码是:num%2==0 and num%3==0,表示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故答案为C选项。
28.A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Python编程语言变量命名规则。选项中是Python合法变量名的是 kr2。Python变量名可以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但是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不能以数字开头,也不能是Python的关键字。所以sh-2存在非法字符、3a数字开头都不合法, for是关键字也不合法。故答案为A选项。
29.C
【详解】本题考查逻辑表达式。and是逻辑与,前后表达式均为真时,结果为真;not是逻辑非,将当前逻辑值取反;or是逻辑或,前后表达式只要有一个为真,结果为真。要求身高(h)在168-178cm(含168、178cm)表达式为:h>=168 and h<=178。故选项C正确。
30.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冒泡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Z到A)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元素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元素列已经排序完成。排序第1趟后顺序为:12,66,56,45,34,进行了四次数据交换;排序第2趟后顺序为:12,34,66,56,45,进行了三次数据交换;排序第3趟后顺序为:12,34,45,56,66,进行了三次数据交换。比较左边的数比右边大就要交换,每一趟都要比较,选项A说法错误;整个过程一共进行10次数据对比后交换,选项B说法错误。冒泡排序可以实现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排序,选项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选项。
31.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相关知识。算法是在有限步骤内解决某一问题所使用的方法。没有计算机也有算法,故说法错误。
32.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到型循环的特点。直到型循环结构的工作方式是循环体语句会先被执行一次,然后判断表达式是否为真。如果表达式的值为真,循环体会再次执行,然后再次判断表达式的值,直到表达式的值为假为止。这种循环结构确保了循环体至少会被执行一次。故答案为错误。
33.错误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Python数据类型。4是整型,"4"的数据类型是字符型,故说法错误。
34.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算术运算符。算术运算符中*、/、//和%的优先级相同,属于同级运算符。故答案为错误。
35.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布尔运算。关系运算也就是布尔运算。布尔运算的结果只有真和假两个结果,也就是True和False。故答案为正确。
36.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循环结构。可以先使用一个循环结构来遍历数据,然后在循环体内使用if语句来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来控制循环的执行。所以循环结构能嵌套判断结构。故说法错误。
37.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流程图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基本结构,就是由上至下,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执行。如图:

故说法正确。
38.错误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算法的基本结构。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分别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故答案为错误。
39.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Python运算符。在Python语言中,“%”是取模运算符,用于获取两个数相除后的余数。例如,如果想计算10除以3的余数,可以使用以下表达式:10 % 3。故答案为正确。
40.正确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Word文档编辑。调整Word窗口的缩放比例会导致显示大小发生变化,但是不会影响文本字号本身的大小。故答案为正确。
41. 艺术字或文本框 插入形状或文本框添加文字再旋转 页码 样式 引用
【详解】本题考查Word文字编辑。
(1)孙老师为书制作了封面,其中标题部分“我的家乡——幸福新栖霞”应用的主要操作是艺术字或文本框。
(2)实现封面左上角倾斜图形和文字的效果,使用的主要操作是插入形状或文本框添加文字再旋转。
(3)要在书稿每一页的底部出现“1,2……n”,则可以使用“插入”选项卡下“页码”来完成。
(4)编排全书的目录时,首先要给标题设置不同的样式。
(5)使用“引用”选项卡中的“目录”命令自动生成目录。
42. 1 7 3 12 3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里for语句。for i in range是用来for循环遍历的。语法格式:range(start, stop[, step]),分别是起始、终止和步长。for i in range(1,10,3)表示从1开始,到10结束10取不到,默认步长是3。第一次循环i=1、第二次循环i=4、第三次循环i=7,循环结束。
(1)循环变量i的初始值为1;
(2)循环变量i的值为1、4、7,终止值为7;
(3)for语句中,循环变量i的步长值为3;
(4)该程序段执行后,输出的结果=1+4+7=12;
(5)该程序循环语句sum+=i共执行了3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