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
【教学任务分析】
教材简析
歌曲《晚风》是一首俄国儿童歌曲,歌曲拍,弱起节奏,一段体三乐句,其中二、三乐句基本相似。歌曲旋律平稳而流畅,荡漾着安逸静谧的气息。歌词原本是一首诗歌,把宁静的傍晚景色尽显在人们眼前,合着拍特有的流动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学情分析
五年级是学生从唱游课向音乐课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孩子们还是非常喜欢用歌唱、律动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们已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积累了一些运用肢体律动表现音乐形象的经验,但在识读五线谱方面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独立视谱演唱旋律困难较大,基于歌曲《晚风》弱起节奏及拍的旋律特征,因此在这节课堂上还需进一步学习。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黄昏》
2、学唱歌曲《晚风》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晚风》,感知乐曲安谧、舒缓和优美的情绪,体验歌曲所
表达傍晚宁静、优美的意境。
2、通过即兴律动,感受表现拍韵律,用图谱、五线谱相结合的方式熟悉旋律,并在小组合作中自学第二段歌词。
3、正确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学会用柔和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晚风》。
【教学重点】
能以连贯、柔美的歌声表现歌曲安逸、宁静的感觉。
【教学难点】
能按呼吸记号的提示歌唱,掌握弱起节奏
唱准一字多音及第二、三乐句的结尾音m 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进教室
2.欣赏情景导入
二、复习歌曲《黄昏》
教学意图说明: 学习要点:歌曲复习,用二部轮唱的方式,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 指导与反馈要点:本课围绕“夕阳”这一单元主题,从夕阳景色的欣赏引入《黄昏》歌曲的复习,进一步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绪与意境,为新课教学内容《晚风》的情绪对比做铺垫。
二、新授歌曲《晚风》
(一)感受音乐,体验节拍韵律
1.聆听范唱、感受情绪
关键设问:这段音乐与《黄昏》比较给你的感觉一样吗?
2.再听音乐,用肢体动作感受节拍韵律
(1)自由移动重心
(2)个别展示
(3)跟音乐再次律动表演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教学意图说明: 1.学习要点:通过肢体动作感知6/8拍歌曲的节拍韵律感。 2.指导与反馈要点:本环节是学唱歌曲前的整体感受部分,学生通过移动重心的方法体验摇曳的感觉进而感受6/8拍节拍特点,学生在聆听、比较、律动表现,朗读的过程中,对歌曲的速度、情绪和歌词大意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了解,为接下来的学唱做好铺垫。
(二)学唱歌谱,熟悉旋律
1.教师范唱歌谱,学生跟琴默唱
关键设问:你能发现藏在图谱中相似的乐句吗?
2.演唱第二、三乐句,找出乐句的不同部分。
3.学习第一乐句。
4.发现图谱的变化,学习弱起节奏的演唱
要求: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听辨学唱
5.完整演唱图形谱
6.视唱:五线谱
教学意图说明: 1.学习要点:运用图形谱和五线谱相结合的方法,视唱歌谱。 2.指导与反馈要点:我所执教的三年级学生喜欢歌唱,具有一定的欣赏与演唱能力,但在独立识读五线谱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基于歌曲《晚风》弱起节奏及6/8拍的旋律特征,因此本环节主要借助字母注音的图形谱演唱再过渡到五线谱的视唱,在图形谱的视唱中,解决容易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准确的掌握音准和节奏,帮助学生顺利地识读五线谱。
(三)演唱歌词、抒发情感
1.学唱歌曲第一段
(1) 轻声默唱,找出难点
要求:轻声唱给自己听,在唱的过程中,你觉得哪句有困难,老师来帮助你。
(2)教师指导演唱
要求:唱好一字多音,音准问题。
(3)加入夕阳西下的图片,抒发情感
关键设问:当晚霞染红了天边,多美的一派景色,此时的你应该如何演唱呢?
集体完整演唱第一段
教学意图说明:
学习要点:学会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段
2.指导与反馈要点:本环节的学习,教师针对歌曲中一字多音、弱起节拍、音准等难点问题,适时进行导学,让学生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好歌曲,表现傍晚宁静、优美的意境。
2.自学第二段歌词
(1)小组合作,自学歌曲第二段。
(2)小组反馈,生生互评
自学要求:唱准音高和节奏 表情自然,大方。
(3)集体演唱歌曲第二段
教学意图说明:
1.学习要点:分组合作,自学第二段歌词
2.指导与反馈要点: 运用ipad 这种现代化电子设备,新颖有趣,帮助学生更自主方便地开展音乐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小组反馈时,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
3.评价要点:唱准音高和节奏表情自然,大方。
3.完整演唱歌曲
四、小结
【教学流程图】
(
二部轮唱体验意境
) (
复习歌曲
)
(
律动表演
)
(
参与实践感受音乐
) (
朗读歌词
)
(
新授歌曲
)
(
演唱歌谱
)
(
集体学唱第一段歌词
2. 质疑解难
) (
学唱歌曲抒发情感
)
(
自主学习第二段歌词
反馈评价
)
(
师生共同体验夕阳下宁静,优美的意境
美丽的意境。
) (
完整演唱歌曲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