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技能。(30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cāng sāng ,饱受磨难,但每一次都能以我们民族特有的bǎi zhé bù náo 的精神和jiān rèn bù bá 的意志huà xiǎn wéi yí 。我们坚信,有全国各族人民并肩携手,同舟共济,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琴弦(xuán ) 机械(xiè) 地域(yù)
B.锲入(qì) 蜜饯(zhàn) 唾沫(tuò)
C.惊惶(huáng) 徘徊(huái) 疙瘩(da)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万不得已 不可思议 焉知非福 司空见贯
B.欣喜若狂 闻所未闻 与世隔绝 诚心诚意
C.见微知著 衣衫褴褛 天崖海角 落荒而逃
4.下列四组成语中,与神态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神采奕奕 眉开眼笑 B.目瞪口呆 笑逐颜开
C.大惊失色 垂头丧气 D.仪表堂堂 囫囵吞枣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句是( )(2分)
A.太阳炙烤大地,小草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拟人)
B.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反问)
C.白丁香花开得格外茂盛,花那样白,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排比)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避免再发生这种事故,学校安排了一些老师参与巡逻。
B.学校组委会通过并审核了冷老师设计的运动会开幕式方案。
C.星期一早上,所有的老师、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升旗仪式。
7.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匆匆》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他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
B.《穷人》是英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在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向别人伸出援手的可贵品质。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通过三个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是如何敏锐地抓住常见或不为人注意的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进而“找到真理”的。
8.根据语言环境,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爱心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 ;爱心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使孤苦无助的人 ;爱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人 ;爱心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使负重前行的人 。
①获得心灵的慰藉 ②得到情感的滋润 ③感到无比的凉爽 ④找到奋斗的目标
A.①④③②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9.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2分)
(2)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2分)
(3)小军对李华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和你一起去河边钓鱼。”
改成转述句: (2分)
(4)注意例句中加点部分的特点,请发挥想象,用下面的词语仿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喜欢: (2分)
二、积累与运用。(10分)
10.当我贪玩时,老师教育我:“ ,老大徒伤悲!”当我遇到困难时,老师鼓励我:“ ,任尔东西南北风。”(4分)
11.《礼记》中“ ,日日新,又日新”告诉我们要及时反省自己,不断更新知识;《论语》中“君子坦荡荡, 。”教育我们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孔子家语》中的“良药苦口利于病, ”教育我们要正确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6分)
三、阅读理解。(共27分)
(一)课内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啊!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12.文段选自课文《腊八粥》,作者是 ,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 和 两部分内容,其中详写的内容是 。(4分)
13.文段画“——”的句子是对八儿的 描写,(A.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个 的八儿,(A.顽皮、淘气 B.天真、狡黠 C.聪明、勇敢)(4分)
14.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A.表示意思递进。
B.表示意思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
15.作者通过八儿的猜想,对腊八粥进行了细腻的描写。你印象中喝过的粥又是什么样子的?试着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下吧。 (2分)
(二)课外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一个关于李老师的故事,珍藏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②多年前的一天,李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了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李老师回头看着正在睡午觉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肯定是有个女孩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她隐约想到,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困难的境地。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
④正如李老师预料的那样,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旁边的售货员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李老师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停地责备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洗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阿姨有好多书呢。”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⑤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李老师打开房门,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李老师才从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大学毕业了,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道:“当年情急之下的那个电话,幸亏打到您的家里。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你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我摆脱困境,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李老师也笑了。
16.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2分)
近义词:责骂 嘱咐
反义词:温柔 清晰
17.请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一念之差:
惊魂未定:
18.第②段写到“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在第④段有两处描写与“粗暴的声音”相照应的句子,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2分)
19.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20.“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句话中“怎么回事”指什么?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21.文中第④段和第⑤段都写到了李老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第一次笑:
第二次笑:
四、习作部分。(共33分)
(一)口语交际。(3分)
近几年,广场舞成了小区大妈们的最爱。可是,住在附近的张大爷却因为广场舞声音太大,影响他孙女的学习,就与跳舞的大妈们争吵起来。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劝说?
劝大妈们:
劝张大爷:
(二)习作。(30分)
题目一:我们即将告别多彩的童年,成长为少年。瞧!我们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孝心,多了一份勇敢,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感动……请你以“瞧,我多了一份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用具体事例展开叙述。内容清楚具体,感情真挚自然,语句通顺连贯。
题目二:六年的小学生活,有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有许多心里的话想要倾诉。请你以“再见了,老师”为题,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向老师诉说你毕业前夕的心里话。内容清楚具体,感情真挚自然。
提示:(1)任选一题进行习作,字数不少于450字。(2)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以及学校、班级等真实信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与技能。(30分)
1.(8分)读拼音,写词语。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cāng sāng 沧桑 ,饱受磨难,但每一次都能以我们民族特有的bǎi zhé bù náo 百折不挠 的精神和jiān rèn bù bá 坚韧不拔 的意志huà xiǎn wéi yí 化险为夷 。我们坚信,有全国各族人民并肩携手,同舟共济,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2.(3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琴弦(xuán ) 机械(xiè) 地域(yù)
B.锲入(qì) 蜜饯(zhàn) 唾沫(tuò)
C.惊惶(huáng) 徘徊(huái) 疙瘩(da)
【答案】C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3.(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万不得已 不可思议 焉知非福 司空见贯
B.欣喜若狂 闻所未闻 与世隔绝 诚心诚意
C.见微知著 衣衫褴褛 天崖海角 落荒而逃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4.(3分)下列四组成语中,与神态无关的一项是( )
A.神采奕奕 眉开眼笑 B.目瞪口呆 笑逐颜开
C.大惊失色 垂头丧气 D.仪表堂堂 囫囵吞枣
【答案】D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5.(3分)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句是( )
A.太阳炙烤大地,小草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拟人)
B.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反问)
C.白丁香花开得格外茂盛,花那样白,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排比)
【答案】C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6.(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再发生这种事故,学校安排了一些老师参与巡逻。
B.学校组委会通过并审核了冷老师设计的运动会开幕式方案。
C.星期一早上,所有的老师、同学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升旗仪式。
【答案】A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7.(3分)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匆匆》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他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
B.《穷人》是英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在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向别人伸出援手的可贵品质。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通过三个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是如何敏锐地抓住常见或不为人注意的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进而“找到真理”的。
【答案】B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作家及其作品。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8.(3分)根据语言环境,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爱心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 ;爱心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使孤苦无助的人 ;爱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人 ;爱心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使负重前行的人 。
①获得心灵的慰藉 ②得到情感的滋润 ③感到无比的凉爽 ④找到奋斗的目标
A.①④③②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答案】B
【分析】考查补充句子。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9.(8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炎黄子孙描绘着梦。
(2)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因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所以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3)小军对李华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和你一起去河边钓鱼。”
改成转述句: 小军对李华说,如果明天不下雨,他就和李华一起去河边钓鱼。
(4)注意例句中加点部分的特点,请发挥想象,用下面的词语仿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喜欢: 我看到妈妈给我带回来的小白兔,喜欢得要飞起来。
【答案】(1)炎黄子孙描绘着梦。
(2)因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所以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3)小军对李华说,如果明天不下雨,他就和李华一起去河边钓鱼。
(4)我看到妈妈给我带回来的小白兔,喜欢得要飞起来。
【分析】考查了缩句、关联词、改写句子和句子仿写。改写句子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要注意分析所给要求改写的句子,明确其内容结构及改写要求,然后改写。
三、积累与运用。
(1)当我贪玩时,老师教育我:“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当我遇到困难时,老师鼓励我:“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礼记》中“ 苟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告诉我们要及时反省自己,不断更新知识;《论语》中“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教育我们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孔子家语》中的“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教育我们要正确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答案】(1)少壮不努力 千磨万击还坚劲;
(2)苟日新 小人长戚戚 忠言逆耳利于行。
【分析】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四、阅读理解。(共27分)
11.(12分)课内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啊!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1)文段选自课文《腊八粥》,作者是 沈从文 ,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 等粥 和 喝粥 两部分内容,其中详写的内容是 等粥 。
(2)文段画“——”的句子是对八儿的 C 描写,(A.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个 B 的八儿,(A.顽皮、淘气 B.天真、狡黠 C.聪明、勇敢)
(3)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 。
A.表示意思递进。
B.表示意思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
(4)作者通过八儿的猜想,对腊八粥进行了细腻的描写。你印象中喝过的粥又是什么样子的?试着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下吧。 我印象中吃过的粥里放红枣、白莲、大米,经过熬煮红枣香甜软糯、白莲粉粉的,味道好极了!
【答案】(1)沈从文 等粥 喝粥 等粥;
(2)C B;
(3)A;
(4)我印象中吃过的粥里放红枣、白莲、大米,经过熬煮红枣香甜软糯、白莲粉粉的,味道好极了!
【分析】语段选自《腊八粥》。这篇课文叙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表现了腊八粥的香甜和八儿的可爱、机灵。
12.(15分)课外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一个关于李老师的故事,珍藏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②多年前的一天,李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了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李老师回头看着正在睡午觉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肯定是有个女孩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她隐约想到,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困难的境地。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
④正如李老师预料的那样,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旁边的售货员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李老师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停地责备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洗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阿姨有好多书呢。”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⑤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李老师打开房门,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李老师才从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大学毕业了,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道:“当年情急之下的那个电话,幸亏打到您的家里。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你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我摆脱困境,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李老师也笑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责骂 责备 嘱咐 叮嘱
反义词:温柔 粗暴 清晰 糊涂
(2)请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念之差: 一个念头的差错(引起严重的后果)。文中指小女孩所犯的错。
惊魂未定: 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文中指小女孩受了惊吓后心情还没平静。
(3)第②段写到“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在第④段有两处描写与“粗暴的声音”相照应的句子,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
(4)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主要讲述的是李老师为一念之差偷书犯错的女孩解围,并为她交了罚款。十几年后,女孩大学毕业后怀着感恩的心来看望李老师,道出自己的心情。
(5)“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句话中“怎么回事”指什么?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
(6)文中第④段和第⑤段都写到了李老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笑: 是因为看到女孩泪水惊恐交织在一起的样子。
第二次笑: 是因为看到女孩长大了,懂事了,是满意地笑。
【答案】(1)责备 叮嘱;
粗暴 糊涂;
(2)一个念头的差错(引起严重的后果)。文中指小女孩所犯的错。
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文中指小女孩受了惊吓后心情还没平静。
(3)旁边的售货员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在售货员不停地责备声中。
(4)主要讲述的是李老师为一念之差偷书犯错的女孩解围,并为她交了罚款。十几年后,女孩大学毕业后怀着感恩的心来看望李老师,道出自己的心情。
(5)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处于也许是人生中最困难的境地。
(6)是因为看到女孩泪水惊恐交织在一起的样子。
是因为看到女孩长大了,懂事了,是满意地笑。
【分析】《改变一生的闪念》这篇短记叙了多年前一位女教师在一次不经意中救助了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十几年后女孩回来看望女教师并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四、习作部分。(共33分)
(3分)口语交际。
近几年,广场舞成了小区大妈们的最爱。可是,住在附近的张大爷却因为广场舞声音太大,影响他孙女的学习,就与跳舞的大妈们争吵起来。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劝说?
劝大妈们: 大妈,请您小点声,大家都有孩子,将心比心。
劝张大爷: 张大爷,大妈们调小点声,不要生气了。
【答案】大妈,请您小点声,大家都有孩子,将心比心。
张大爷,大妈们调小点声,不要生气了。
【分析】考查劝告慰勉。劝告时语言要得体,有礼貌。态度要和气。
(30分)习作。
题目一:我们即将告别多彩的童年,成长为少年。瞧!我们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孝心,多了一份勇敢,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感动……请你以“瞧,我多了一份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用具体事例展开叙述。内容清楚具体,感情真挚自然,语句通顺连贯。
题目二:六年的小学生活,有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有许多心里的话想要倾诉。请你以“再见了,老师”为题,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向老师诉说你毕业前夕的心里话。内容清楚具体,感情真挚自然。
提示:(1)任选一题进行习作,字数不少于450字。(2)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以及学校、班级等真实信息。
【答案】
瞧,我多了一份责任
时光不断向前迈进,我在逐渐成长。在逆风而行的路上,即将小学毕业的我身上背上了更多的责任。
在学校里,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课,时不时在书本上记下重要笔记。耳旁沙沙的笔声不绝于耳,我也奋笔疾书起来,笔尖在纸上跳着舞蹈。考试时,我的思维总是随着想法运动着,思考着:这道题的解法是怎样的?我要避免哪些曾经犯过的错误?在少顷的思索后,我坚定地落下笔,将心中所想的解题过程书于纸上。认真学习,是我作为学生的责任。
太阳逐渐西沉,熟悉的铃声萦绕于耳旁。忙碌了一天,终于放学了。我背上书包,与同学说笑着走出校门。走到热闹的路口,眼前灯上的红色小人正笔直地站着。同学没注意信号灯,还是继续往前走。我轻轻拉住她的衣角/。“怎么了?”她疑惑地回头。我指了指红绿灯。她往后退了步。那灯上的红色小人很快向下挪了步,变成了绿色。我们继续向前走去。遵守规则,是我作为公民的责任。
回到家后,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我放下书包,提起笔来写作业。七点多,父母都回到了家。不出半个小时,厨房已飘来了饭菜的香味。这时,我的作业也已做完了,我放下笔,伸了个懒腰,走到客厅,与父母一起吃晚饭。我一边吃,一边与父母分享在学校中的事情。他们总是笑着听着,偶尔也会讲讲自己的事情。与家人和睦相处,是我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
我在不同场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负起了身为这个角色的责任。这些责任证明了我的价值,我会一直带着它们继续前进!
再见了,老师
六年的时光化作一颗流星,从记忆的星空里轻悠悠的掠过;六年的光阴变成一首月光曲,轻柔舒缓,震撼着人心。亲爱的老师,在这六年里是你陪伴着我们,看着我们成长;亲爱的老师,难忘和你在这六年里积累下点滴……
那是一年级的时候,我怯怯地捏紧母亲的衣角,任由她把我牵到您的身边,母亲说,这就是我的老师。我望着你的面庞,一下子便想起:这是学前班给我们讲故事的老师呀!那时的你便在我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常驻在我的心坎。
那时候的我成绩烂的一塌糊涂,人也十分内向,所以总是被人忽略。那是一次课堂上,您点了我的名字,让我拼“bō luó”这两个音。我站在那里,脸涨的通红,可偏偏就是拼不出来,还是我那时的同桌帮了我一把。您将一切看在眼里,可是你没有生气,一次又一次的给我鼓励,若果不是你,我哪来今日的自信?正是因为你,我的成绩才如同雨后春笋,窜上了今日的高度。我还记得那是一年级下期。一堂课上,您先是说了班上的哪个同学有了进步,到末尾你才说要给一个同学奖励,让我们猜猜是谁。大家都说是那个女同学,你却笑而不言。直到最后,你才揭开了谜底——居然是我?!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是我第一次得到三好学生的奖状,薄薄的一张纸,捧在手里重似千斤。您望向我又惊又喜的目光,轻轻拍了拍我的头,让我再接再厉。
那是三年级的一堂课上,我偷偷传了张纸条给YY同学,大致内容是:“谁谁谁把你的橡皮擦弄丢了,找了很久才找到,真是好险哦!”却被眼尖的你看到,你当众宣读了我的纸条,班上的同学阴阳怪气的笑做一团,我记得你制止了他们,你说:“如果你把这些运用到作文里,绝对会很优异!”自此后,我才逐渐接触到作文的冰山一角,才有了今日这番成绩。
老师,是你用包容、鼓励让我迈上今日的高度,六年的小学时光即将结束,再见了,老师!
【分析】题目一:本题为半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写一件体现自己成长的记叙文。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哪些人或事曾经触动你的心灵,让你有所成长,变得坚强、懂事……选择你印象深刻或对你有深刻影响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写时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要写出成长过程中的体验及收获,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特别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运用合适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题目二: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你以“再见了,老师”为题,在即将小学毕业之际,回顾小学生活,通过一两个片段重点写出令你难忘的情节,向老师诉说你的心声。想想临近毕业,你最想老师说些什么,最想和谁说,选择你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抓住“难忘”“不舍”去展开,在叙述的过程中,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留恋与感恩之情。注意结构要合理,可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同时要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及学到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