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30 14: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瞥见(piē) 麾下(huī) 矗立(chù) 强聒不舍(guō)
B. 汲取(jí) 游弋(gē) 窗棂(líng) 间不容发(jiàn)
C. 广袤(mào) 坍塌(dān) 解剖(pō) 自惭形秽(huì)
D. 宽宥(yòu) 困厄(è) 几案(jǐ) 抽丝剥茧(bāo)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秘决 儒养 扭捏作态 言不及意
B. 骈进 杜绝 强聒不舍 自惭形秽
C. 绸缎 脏物 鸠占鹊巢 丰工伟绩
D. 制栽 涵养 大发雷庭 矫柔造作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象已荡然无存。
B. 整个科研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把功劳归为己有。
C.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D. 玻璃橱窗里,各式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即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B.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缺少,而且在研究学术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C.《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新编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几乎都选录了国内外许多名作,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知识面。
5.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 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 远不限于此。 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 ,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 尽善尽美 内容 倘若 境界 B. 融会贯通 内涵 况且 情境
C. 炉火纯青 内涵 倘若 境界 D. 出神入化 内容 况且 情境
6. 有同学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读流行作品更有利于我们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学校准备就此问题开展一场辩论赛。
(1)假如你班是反方代表,你方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反方代表的主辩人,请简要陈述支撑你方观点的理由。(至少写出两条,50字左右)
你方观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一项是( )
A.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
B.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
C.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
D. 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
8. 诗文填空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寄书长不达,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6)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7)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既点明季节,又巧妙点出客行之早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②,夕贬潮阳③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④,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⑤边。
【注释】①左迁:贬官。唐宪宗元和14年(819)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诗人视为刑部侍郎,上书极言其弊,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蓝关:现在陕西蓝田东南。湘: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②九重天:皇帝的宫阙,这里代指皇帝。③潮阳:潮州下辖的一个县。④云横秦岭家何在:回顾长安,云横而不见家。⑤瘴江: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
9、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切的感受到诗人的一腔悲愤。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勇 气
【美】爱默生
①人们往往以为勇气是寻常而平凡的,然而事实证明,它是罕见而可敬的。因为,懦弱是人类的本性。由于我们是在安宁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很少会面临那种需要勇气的时候。这就好比一个从未经历过激烈场面的柔弱的男孩,却忽然要面临刺刀或其他暴力的威胁,毫无疑问,他会感到胆怯和绝望。
②怯懦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令我们无法看到广阔的天空,而适时的鼓励却常能拨云见日。克尔律治在英国海军服役期间有过这样一段轶事,14岁那年,他随亚历山大伯爵远征。当身佩步枪,列队袭击敌人的船只时,他害怕得连膝盖都在不停地颤抖。他说:“就在我将要晕厥倒地的时候,伯爵抓住了我的手,轻声地对我说道:‘勇敢点儿,我的伙计!你很快就会恢复的,我第一次时也和你一样地害怕。’那简直就像是天使在同我说话。从那一刻起,我便不再惧怕,而是同老船员们一起勇往直前。我不敢想象,假如在那一刻,他不是鼓励我,而是嘲笑或者呵斥我,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③当孩子面临楼梯的台阶、燃烧的火炉或者飞驰的汽车时,就如同战士们面临着枪炮和伏兵一样,他们会感到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可是,一旦他们能够准确地了解危险,学会抵抗,他们便将克服恐惧。正如老练的马夫知道如何去平稳地驾驭马匹一样,当一个老练的士兵看到枪炮的火焰时,他便知道如何去躲避。所以,猎人不会害怕狗熊、狮子和野狼,养狗人可以轻松地制服猎犬。
④可见,对所处环境的准确判断是疗治胆怯的一剂良方,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勇气。
⑤学生之所以会被一道数学题难倒,原因就在于他还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领悟了其中的奥妙,他就会像阿基米德那样令人叹服不已。
⑥勇气还在于信念。要相信,你的智力和精神并不亚于那些你所崇拜的人。很多时候,危险只是人们的幻想而已。那些不惧困难的人会坦白地承认自己有时候也会感到一丝胆怯,之所以胜利,是他相信自己的身体里潜伏着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使一位虔诚的教徒在面对死亡的火焰时,仍能泰然自若地说道:“这是上帝为我特制的帽子。”
⑦工作中会有挑战,生活中会有困境,学习中会有挫折,勇气是何等的重要。你,应当更勇敢一些。
(选自《爱默生随笔精选》,有删改)
10. 请简述全文的论证思路。
11. 文章第③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2. 结合文意,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这种力量能够使一位虔诚的教徒在面对死亡的火焰时,仍能泰然自若地说道:“这是上帝为我特制的帽子。”
13. 联系本文②~⑥段中的某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简要谈谈你是如何获得勇气的。
(三)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5、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第②③④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16、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
B.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规矩所起到的作用。
C.“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
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④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7、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洁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这里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母亲担心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廖医生爽快地说:“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那时鸡蛋很便宜,几分钱一个。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好,我收下。钱的事,不要说起。”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唯一的母鸡。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
两天后,又该去换药了,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不料廖医生找上门来了。谈话间,廖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摘了卖给我,好吗?”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廖医生拿秤一称,竟有一斤。他说:“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母亲从他家人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恩人呀……”
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临终前她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
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18. 第一段中说,母亲一见木槿花,就会含着泪嘴唇哆嗦着责备自己:“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母亲为什么要反复责备自己“好糊涂”?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19. 以下是有关母亲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
(1)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2)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20. 文章结尾说,母亲坟墓周围开满了“圣洁无比的木槿花”。这“圣洁无比的木槿花”有什么象征意义?请作简要回答。
21. 母亲和廖医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对人物作出评析。注意从文中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
三、作文。
22.爱是一枚闪光的钻石,那么我们将怎样炼成这枚钻石呢?请你以“爱”为话题,写一个6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答案
1、A 2.B 3.D 4.C 5.C
6. (1 )阅读经典名著更利于提升我们的素养。 (2)示例:经典名著是一个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不朽之作,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观、生命观。如《论语》《孟子》②经典名著有励志作用,看后使人们振奋、坚强,有助于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
7.D
8. ①. 到乡翻似烂柯人 ②. 恨别鸟惊心 ③. 人有悲欢离合 ④. 云横秦岭家何在 ⑤. 况乃未休兵 ⑥. 秋草独寻人去后 ⑦. 鸡声茅店月 ⑧. 人迹板桥霜 ⑨.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⑩. 病树前头万木春。
9. 这首诗在时间上,先回顾当初,“朝奏”,“夕贬”;再写当下,立马蓝关;最后设想结局,死于他乡,侄孙“好收吾骨”。可谓时时生悲,满腔悲愤。在空间上,作者立马蓝关,回望长安,家已不在,前瞻潮阳,前路艰危,真是处处见悲,一路悲愤。
10. 首先由人的本性是怯懦的说起,提出勇气的可贵;然后从“外界的鼓励“了解环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信念”等三个方面谈获得勇气的途径;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具有勇气。
11. 第③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对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人面临危险的处境需要准确判断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可获得勇气的观点。
12. 这句话的意思是信念能够使人具有勇气,即使面临死亡,也能泰然自若,乐观地认为死亡是上帝给他的特殊礼物。
13. 示例:鼓励会让人获得勇气。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我特别紧张,愣在台上,这时候,看到班主任对我竖起大拇指,我鼓起勇气,战胜了恐惧,发挥出色。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14.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
15.引出论点。不能,因为第②③④段分别从个人、家庭和政府的角度论证应该讲规矩,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
16C
17.举例论证,列举朱元璋和大臣之间的问答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8. 痛悔自己竟不明白廖医生的良苦用心,不知道廖医生谎称木槿花可作中药,并收购木槿花,目的是使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帮助,坚持为儿子治好病。
19. (1)得知儿子的腿能治好,心里感到宽慰;但又为贫穷无钱治病而犯愁。
(2)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失却了继续医治的勇气,为无力治好儿子的腿而伤感。
20. 象征人世间纯洁善良、扶弱济困的美好情感。
21. 母亲:贫困而自尊。缺钱为儿子治病,定要以鸡蛋、母鸡相赠表心意;当晚就把廖医生给的钱送回去。廖医生:心地善良,尊重弱者。不计较医药费,还用巧妙的方式接济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
22. 【参考例文】
爱,是怎样炼成的
在沉湎于各种言情小说中的我看来,人到中年的父母一点也不浪漫,虽然他们才四十多岁,可是已以“老头子”“老太婆”相称,他们之间既没有紫薇与尔康般的轰轰烈烈,也没有三毛与荷西似的缠绵悱恻,更没有杰克与罗斯的生离死别,他们有的,只是平平淡淡。
有一次我问爸爸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罗曼蒂克”,爸爸只是笑着说:“‘老头子’‘老太婆’就是我们的‘罗曼蒂克’。”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半天,最后才恍然大悟。
爱到底是什么?爸爸妈妈用他们看似平淡的日常琐事中所饱含的彼此的关爱和理解给出了答案。每天早晨,他们都争着起床做家务,为的是让对方多睡一会儿;每到下班时间,听到自行车响,妈妈都会条件反射似的探出窗外,看爸爸是否回来;拿到奖金后,都会去买一件对方中意的小物件,为的是给对方一个意外的惊喜……是的,爱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也不一定要缠绵悱恻,更不必生离死别;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辽阔,可以有小草的碧绿。爸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一生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