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1水循环(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1水循环(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30 15:0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3.1 水循环
普通高中教科书 人教版(2019)地理 必修第一册
掌握水循环的概念
学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素养目标
区域认识:认识到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
综合思维: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地理实践力:调查某地水资源利用情况,并寻求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人地协调观:节约用水,避免水资源污染和浪费
导入新课
一滴水的故事
思考:水循环经历了哪些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示意图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渗
海陆间循环
目 录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拓展:河流的补给类型
拓展: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水循环的意义
拓展: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拓展: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拓展:坎儿井剖面图及工作原理
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
小结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阅读教材P46有关水循环的内容,思考:
什么是水循环?
按照空间范围,水循环可以分为那些类型?
描述海陆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
描述陆地内循环的过程
描述海上内循环的过程
三种循环类型在环节上有何区别?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海陆间循环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提炼讲解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着。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可以划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动力:太阳辐射(太阳能)、重力势能
2.水循环运动的原因:
内因:水的物理性质(三态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 重力作用
3.类型:
①海上内循环
a.简图:
海洋
蒸发
降水
b.特点:水量最大
蒸发
降水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3.类型:
①海上内循环
c.动画示意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3.类型:
②陆地内循环
a.简图:
陆地
蒸发
降水
b.特点:水量少
蒸腾、
c.动画示意
蒸发
蒸腾
降水
下渗
蒸发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3.类型:
②陆地内循环
a.简图:
海洋
陆地
降水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b.特点: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c.动画示意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3.类型:
②陆地内循环
蒸发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渗
水汽输送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地表径流
的形式
拓展:河流的补给类型
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高山冰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拓展:河流的补给类型
积雪融水
雨水
气温越高、积雪量越大,水量越大
汛期在春季
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月)
一、冬季积雪
二、高山冰川
冰川融水补给
气温越高,水量越大
汛期在夏季,冬季断流
青藏和西北的高山常见
拓展:河流的补给类型
三、大气降水
四、千岛湖
雨水补给
降雨越多,水量越大
汛期在雨季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世界多数河流主要补给源
湖泊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湖水位高于河水位,则湖泊补给河流,反之河流反补给湖泊
较普遍较稳定的补给源
(月)
拓展:河流的补给类型
五、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地下水
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
(月)
小试牛刀
1.填写下图中的字母序号
陆地内循环 a. . g. .
海上内循环 h. . c. .
海陆间循环 b. . d. .
e. . f. .
蒸发
降水
蒸发/蒸腾
降水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小试牛刀
2.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曾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与这种现象最直接有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大气降水与水汽输送
B
洞庭湖大面积干涸与大气降水减少,人为大量耗水导致入湖的地表径流减少,以及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湖水蒸发量大有关。
小试牛刀
下图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性质的城市地面水量入渗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不同性质的地表,对水循环影响差异较大的环节是(  )
A.下渗 B.降水 C.蒸发 D.水汽输送
4.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
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  )
A.普通混凝土砖 B.草皮空心砖
C.透水混凝土砖 D.绿地
A
D
第3题,绿地的入渗量最大,草皮空心砖其次,普通混凝土砖最小,图中的各种砖的入渗量不同,主要与砖的类型不同有关,地表的介质不同,下渗量就不同,图中并没有反映出来不同性质的地表与水汽输送有关,图中的信息与蒸发、降水无关。第4题,结合上题,绿地的入渗量最大,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绿地。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特别提醒] 
(1)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是水循环的外因。
(2)虽然海陆间水循环的范围很广,但是参与循环的水量却远远少于海上内循环的水量。 因为地球上约3/4的面积都是海洋,海上内循环的水量占全球水循环总量的90%左右。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①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②陆地内循环不参与水资源的更新。
③海上内循环是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易混易错
拓展: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修建水库:
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削峰补枯);
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下渗增加使地下水位升高。
2.跨流域调水:
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
涵养水源,使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
水循环的意义
2
二、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海陆间联系的重要纽带)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缓解了不同维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注意:
外流河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内流河参与陆地内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海上内循环;登陆的台风参与海陆间循环
长江、黄河
塔里木河
二、水循环的意义
▲注意:
东亚季风相当于水汽输送环节
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
东南风
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空间
时间
铺渗水砖改变:下渗↑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缓解城市内涝
植树造林改变:下渗↑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植物涵养水源:削 锋 补 枯
洪峰
枯水期
使地表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拓展: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
全球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少;
水资源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
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生活用水需求增加;
工业、农业发展用水增加;
水的重复利用率低;
水浪费、水污染严重;
拓展: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影响。
砂石覆盖层结构疏松,孔隙较大,渗透性好,降水下渗快。
拓展: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2.读图1,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差异:砂田平均蒸发量小于裸田。
影响: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地表,减少地面吸收的热能,减少表层土壤水分汽化,从而使砂石覆盖下的土壤蒸发量较裸地大量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加,蓄水、保水作用明显)
拓展: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3.读图2,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四月末,砂田含水量高于裸田。
砂田影响水循环的环节:
①有利于增加降水下渗
②减少地表土壤水分无效蒸发
③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湿度
拓展
水体更新:使地表不同区域的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使水体得以更新。
物质迁移:水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在与岩石、土壤的接触过程中不断溶解和带走其中的矿物质,促进了地球表层区域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是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能量交换:水循环促进了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能量交换,对地表温度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改善生态:水循环可以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如尼罗河所流经的下游地区,荒漠中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
地貌塑造: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如河口三角洲等。
拓展:坎儿井剖面图及工作原理
小试牛刀
(2019·哈尔滨高一检测)读水循环模式图,完成5~7题。
5.③代表的环节是(  )
A.蒸发 B.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6.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B.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内流区
C.促进全球物质能量的动态平衡
D.促进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
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D
C
B
小试牛刀
第5题,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可以得出①为降水,②为蒸发,③为水汽输送,④为降水,⑤为植物蒸腾。第6题,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水循环促进全球物质能量的动态平衡,但不能促进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第7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东南太平洋上,夏季水汽输送量最大,降水量最大,是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
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
3
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
(2)影响下渗的因素
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
(3)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的最主要因素,与地表径流呈正相关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与地表径流呈正相关
植被状况 植被能涵养水源,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地表径流减少
蒸发量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较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地表径流量减小
小试牛刀
读“我国长江口附近地区
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
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
A.海上内循 B.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网开一面
水 循 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环节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蒸发(蒸腾)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促进水体更新,维持水量平衡
协调热量收支平衡
联系海陆间的纽带
塑造地表形态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跟踪训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____,C________,E______,F________。
(2)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
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
(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___。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
(5)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___。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F
C
E
本节结束,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