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30 16:2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课
但还有这样一个人
女驸马
梁祝
呆头笨脑,穷困愚陋
逆来顺受,酸气十足
半生贫困,断炊挨饿
最后骤闻中举,激动无法自控,竟然疯了
范进
范进参与的是哪种选官制度?
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选官制度?
这些选官制度又是如何步步演变的呢?





选官制度
封建中央官僚体制
赋税制度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人才选拔权之争
赋税的与时俱进

彼之矛盾,予之创新
——人才选拔权之争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主要选官方式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选官制度
阅读P38页,回答下列材料体现的是哪种选官制度?
中央政府选择“贤有识鉴”的现任中央机构官吏出任州、郡的“中正”。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这些大、小中正官的职责的根据家世、才、德,将辖区内的人才经过品评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然后上报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按中正品评的等级安排到各级政府中区任官。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负责评定九品的实际主持者
南北朝独特的
选官方式
基础梳理
中央政府选择“贤有识鉴”的现任中央机构官吏出任州、郡的“中正”。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这些大、小中正官的职责的根据家世、才、德,将辖区内的人才经过品评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然后上报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按中正品评的等级安排到各级政府中区任官。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选官的依据——世、状、品
选官的方法——品评等第
按依据将人物分为三等九品。每年品评均有升降,以此来激励被品评者不断力求上进,以应官选。
具体内容
选官的层级——分为中央和地方
选官与授官——品评等第与选用授官
由地方州、郡的大小中正按九个等级品评人物,上报中央;
再由中央根据人物的等级和相应的要求,授以不同的官职。
主要选官方式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基础梳理
产生背景
主要选官方式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材料一: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
——《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才,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餮应廉吏,以狡猾应方正……名实不相副,求贡不相称。
——王符《潜夫论》
材料三: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 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 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黄巾起义后,战乱凭仍,基层组织受到破坏,人士流移
世家大族把控朝政,操纵人才选拔,察举制遭受严重破坏
统治者对人才的需求,尝试新的人才选拔方式
基础梳理
选拔人才的作用,以德才为主品第人物,有利于选拔人才
“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宋书·恩幸传序》
加强中央对选官的控制,将选官的大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餐以入官寺。
——《三国志》
逐渐以家世为依据
士族失去了“自省”的能力
影响与评价
主要选官方式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科举制
庶族崛起
统治者为巩固自己势力
重点掌握
能做官,但没有从科举入仕
主要选官方式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定义
李白能做官吗?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开设考试科目,士人自由报考,以成绩优劣决定取舍的人才选拔制度;
重点掌握
主要选官方式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确立过程
时间 隋朝 隋炀帝 唐朝 唐太宗 唐玄宗
内容 始建进士科 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增加了考试科目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 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请阅读书P38页,完成下列填空
废除九品中正制
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科举制度形成
武则天
重点掌握
主要选官方式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科举影响
材料一: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来说,科举制可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请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作用
材料二: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有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钱穆《国史大纲》
重点掌握
主要选官方式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世卿世禄
三代——春秋战国
血缘
军功爵制(养士制)
春秋战国——秦汉
军功
察举制
汉朝——魏晋
品行、才能
九品中正制
魏晋——隋唐
世、状、品
科举制
隋唐——清朝
考试成绩
扩展延伸
主要选官方式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演变特点
中央逐渐掌握选拔官员的权利,加强中央集权
选官制度更加公平化、公开化,走向成熟和完善
演变具有渐进性,新制度的确立、旧制度的废除不是一蹴而就,且各个选官制度间具有包含关系

扩展延伸

彼之矛盾,予之创新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内阁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封建中央官僚体制
内阁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什么是封建中央官僚体制?
一是指君主独裁的政治统治,君主拥有无限权力......就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即使在统治集团核心内部,也没有民主可言;
二是指君主专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宣扬君权至上,君主是全国臣民的最高主宰,君命不得违背,要求臣民绝对服从君主。
——葛荃《春秋时代君主专制主义初探》
封建专制中央官僚体制的核心是君主专制
春秋
萌芽
战国
发展
秦统一六国
确立
概念理解
内阁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辅佐
辅佐


监察
军事
分权
分权
副相/平相
相卿
掌丞天子
助理万机
宰——主持
相——辅佐
主持?辅佐?
皇权与相权之争
三分相权
基础梳理
李建明:
丞相辅佐皇帝,统领百官,总揽政务,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汉初,君相行最高礼,宰相可以“坐而论道”。汉高祖时,丞相萧何韬光养晦,行事谨慎,君相太平。汉惠帝时,丞相曹参,制度上“萧规曹随”。推行无为政治,君相和谐。但汉文帝、汉景帝时,因两人都是谦让的皇帝......由于皇帝的谦让,丞相的权力迅速膨胀。
内阁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皇权与相权之争
政务中枢转移
中外朝
基础梳理
内阁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尚书省
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
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
驳回;
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中书省
门下省
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三省六部制
重点掌握
内阁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运用宰相的范围。
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唐玄宗时改称中书门下。
分权制衡
提高行政效率
皇权与相权之争
政事堂
重点掌握
内阁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材料一:西汉以丞相总百官,而九卿分治天下之事。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尚书始重,而西汉公卿稍以失职矣。及魏武佐汉初建魏国,署秘书令,尚书典事。文帝受禅,改秘书为中书,有监有令,而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东晋以来,不专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降及南北朝,大体皆循此制。
——《文献通考》卷《职官考四·下省》
材料二:事无巨细,遍经三省、无出一己,使擅其权。
——《宋会妥样稿》
特点与影响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与作用
唐代三省位置图
重点掌握
内阁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宋太宗所言:“自晋、汉以来,朝廷削弱,主暗臣强,纪纲大坏,仅成邦国。朕承丧乱之后,君临大宝,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政,以其习俗既久 乃革故鼎新,别作朝廷法度。”
二府三司制
中书一省制
废丞相,设内阁
南书房与军机处
皇权与相权之争
君主集权不断膨胀
皇权膨胀
扩展延伸

彼之矛盾,予之创新
——赋税的与时俱进
两税法
赋税制度改革
租庸调
有田则有租
有家则有调
有身则有庸
赋税制度
唐德宗 两税法
两税法
赋税制度改革
租庸调
北魏 租调制
春秋战国 初税亩
实行按凡占有田亩者收取其实物税,什一而税。
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一定徭役
唐初
每个男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纳绢或绫二丈、绵三两, 叫做“租”;
不产绵地区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叫做“调”;
每年服徭役20日, 闰月加2日, 如无徭役, 则纳绢或布替代, 称为“庸”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
明朝 一条鞭法
清朝 摊丁入亩
租庸调
基础梳理
两税法
赋税制度改革
特点与影响
《魏书·食货志》载太和九年均田令曰:
诸夫男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西安何家村出土唐银饼
以均田制为基础
赋税分为租庸调三种
课户每丁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 绫绢絁各二丈, 布加五分之一。......凡丁, 岁役二旬, 若不役, 则收其庸, 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 旬有五日免调, 三旬则租调俱免。
——马端临《文献通考》
纳绢(布)代役
国家税收得到保障
农民生产时间得到保障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以农民为主体
租庸调
重点掌握
背景
两税法
赋税制度改革
租庸调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资治通鉴》卷226
唐朝前期著籍户口增长表
——张安福《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
政府直接支配土地减少,人口增长,官僚机构膨胀,土地兼并之风盛行
安史之乱后,国家编户大量减少,户籍破坏
税收减少,巧立赋税,均田制受到破坏
重点掌握
内容
两税法
赋税制度改革
租庸调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租庸调 两税法
范围 21-59岁的成年男子 户无主客,人无丁中
种类 分租庸调三种 户税和地税
依据 以人丁为主 户税:以人丁和资产为依据
地税:以田亩为依据
时间 无统一时间 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特点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变化 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扩大
简化
科学
固定
重点掌握
消极影响
两税法
赋税制度改革
租庸调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
——《白居易集》卷2《重赋》
官吏贪赃枉法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 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耨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苏东坡全集·前集》
社会矛盾激化
土地兼并严重
重点掌握
两税法
赋税制度改革
租庸调
土地兼并,引起土地关系改变
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地方越权
春秋战国 初税亩
唐初 租庸调
明朝 一条鞭法
清朝 摊丁入亩
唐德宗 两税法
原有制度弊病丛生,危机王朝统治
北魏 租调制
中央衰落
地方各自为政
农民破产
国家掌控渐弱
扩展延伸
课程小结
隋唐制度的变化创新
矛盾与创新
中央与地方
皇权与相权
人才选拔之争
财权之争
(难点,放置最后单独讲述)
中央官制的调整
矛盾所在
解决方法:随时而变,与时俱进
课后作业
科举制不断演变却无法改变八股取士遏制思想;中央官僚体制调整后皇权专制达到巅峰官场却堕落腐败;财税制度不断改革无法阻止巧立税目压榨百姓......结合所学知识,试探究其原因,并有理有据进行论述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