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从慈禧之变看社会各阶级的斗争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第18课
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慈禧的名言
宁予友邦,不赠家奴。
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令彼终生不欢。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
历史上的慈禧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目录
目录
壹
贰
叁
慈禧的允否之变与维新派的求索
慈禧的剿抚之变与农民阶级的抗争
慈禧的战降之变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慈禧的允否之变与
维新派的求索
壹
“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慈禧
瓜分狂潮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诞生
谢缵泰于1898年所作《时局图》
早期维新思想主要是指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的维新思想……中法战争后,它逐渐从洋务思想中分离出来,形成一支影响较大的政治派别,表现出更多的资本主义倾向,成为后来变法改良思想的先驱。
——章开沅 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疯狂地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他们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
——章开沅 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公车上书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努力
材料一: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两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无法挽回,却不收。
——康有为《我史》
材料二:“(人们)亦渐知天下大局之事,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上书虽然没有送答皇帝手中,但在民间广泛传抄,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康有为著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维新派刊发《时务报》等报纸,宣传维新思想
严复翻译《天演论》,给维新运动以新的科学方法论
《明定国是》与维新之初慈禧的放权
材料一:“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
——1898年6月11日慈禧面告光绪
材料二:“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戴逸《中国近代史通鉴——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启戊戌变法。
光绪皇帝
维新之初的慈禧显得既开明又慈祥,但露出水面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法国香烟盒上印着的慈禧和光绪
戊戌政变与维新后期慈禧的夺权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戊戌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软禁,宣布“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等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期间的各项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均被废止。
短短103天内,到底是什么使得慈禧态度大变?
外国人绘制的慈禧光绪,上面的慈禧揪着光绪的耳朵大发脾气
扑朔迷离
错综复杂
慈禧前后态度发生重大转变的原因
材料一:七月十九日光绪帝令将阻挠上书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六堂官革职,二十日命杨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为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守旧派为之震惊。
——房德邻《戊戌政变之真相》
结论:变法越深入,越触动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导致慈禧态度发生重大转变。
材料二:当光绪帝将开懋勤殿一事向慈禧太后提出时,对权力十分敏感且权术十二分精深的慈禧太后当然知道此事会导致什么样的最后结局……光绪帝10天前“擅自”罢免礼部六堂,是对其权力的否定,光绪帝此时提出开懋勤殿,将动摇她的权力基础。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实力强大的顽固派的反对是戊戌维新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
光绪帝罢免守旧派,任用新人,触动了守旧官员的利益
慈禧害怕自己的权力被架空
材料一:“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值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实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明定国是诏》
戊戌变法的败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
思考:维新变法最终走向失败难道仅仅是因为慈禧态度的转变吗?
材料二:伯兄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
——康广仁《戊戌六君子遗集》
康有为与梁启超
1、从《明定国是诏》上看,维新变法有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吗?
2、103天里发布了一百多道新政措施,这些措施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吗?
3、依托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进行变法,变法能取得成功吗?
理论错误
急于求成
力量薄弱
软弱性
妥协性
内容 意义
政治 广开言路;修订律法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 提倡实业;改革财政 军事 精练新军;裁汰绿营 文教 鼓励办报;创办京师大学堂 材料一:“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戊戌变法的成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进步性
当顽固派因循守旧的时候,维新派站出来改革变法,难道能说他们不是进步的吗?
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
一场破旧立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次慷慨激昂的士人变法
一场革故鼎新的政治变革
七尺微驱酬战友
一腔热血贱荒丘
慈禧的剿抚之变与
农民阶级的抗争
贰
“抚绥弹压,消患未萌。”——慈禧
义和团运动与农民阶级的抗争
反洋教斗争
德国强占胶州湾
义和团运动兴起
19世纪末
1897年
1900年5月28日
6月10日
8月中旬
6月14日
1901年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义和团的迅猛发展让列强非常惊恐,八国决意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义和团将侵略军围困在廊坊车站
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
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军向北京进发
6月21日
6月15日
慈禧正式宣布“招抚”义和团
北京失陷
义和团运动形势图
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
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
——右传云山东圣府抄传
慈禧对义和团态度的剿抚之变
材料三:“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划除不可。”
——《上谕》1900年9月7日
材料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对万国宣战诏书》
称呼义和团为“义兵”
材料一:“后(太后)乃大恨,载漪自以为将为天子父,方大快意,闻各国阻之,乃极恨外人,思伺时报此仇。适义和拳起,诩其术谓枪炮不人,乃大喜,以为天助,欲倚之尽杀使侨,以促行废立。”
——吴永《庚子西狩从谈》
为与列强和谈,联合绞杀义和团
过河拆桥
卸磨杀驴
己亥建储遭列强反对,与列强关系恶化
义和团运动的败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思考:义和团运动的失败难道仅仅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吗?
口号:“扶清灭洋”“助清灭洋”“兴清灭洋”
盲目信任清政府
“他们要消灭一切带‘洋’字的东西,铁路、电线、机器、轮船等等都在捣毁之列……”——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盲目排外
封建迷信
盲目性
愚昧性
宣扬“神威附体”
“刀枪不入”
义和团运动的成与农民阶级的悲壮性
材料二:“吾人对于中国民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材料一:指出愚昧并不是为了嘲笑愚昧。万千来自下层社会的人们汇聚在神道观念之下,手执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勇敢地对抗帝国主义的火炮快枪,在这个过程里,愚昧会升华为悲壮。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当顽固派卖国求荣的时候,农民们站出来反抗外来殖民侵略,难道能说他们不是勇敢的吗?
一支不怕牺牲的正义之师
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
由青少年和妇女组成的“红灯照”
叁
慈禧的战降之变与
民族危机的加深
“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慈禧
八国联军侵华与慈禧宣战
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开启八国联军侵华。6月21日,慈禧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
材料一:“今日衅开自彼,国亡在目前,若竟拱手让之,我死无面目见列圣,等亡也,一战而亡,不犹愈乎?”
——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材料二:6月17日,荣禄代递了一份所谓洋人“照会”,其中之一是勒令皇太后归政,这给她以极大刺激…… “照会”没经外交途径,显然是假的,但慈禧一听要她“归政”,就大发雷霆。
——章开沅 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慈禧是古今中外唯一一个曾经对全世界宣战的人
慈禧声称宣战的原因是国家面临危亡,但实际上她宣战的原因完全是为了自己个人的政治利益。
地主阶级地方实力派与东南互保
材料一:“这些督抚的买办化程度较深,而且又处在帝国主义直接控制的‘势力范围’之中……因此极端反对后党和顽固派这种危险的政治闹剧……” ——章开沅
材料二:“东南互保使风雨飘摇的中国,幸免瓜分之祸。糜烂仅限于大河以北,东南半壁未睹烽烟。” ——戴玄之
慈禧宣战诏书发布后,南方各省纷纷拒绝响应。6月26日,盛宣怀与各国领事签订《东南互保约款》。
“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客观上保护了南方免受列强蹂躏
材料三:“是时东南诸督抚,和上海各领事订立互保之约……虽得将战祸范围缩小,然中央的命令,自此更不行于地方了……满清政府至此,遂无可维持。” ——吕思勉
破坏了中央集权,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张之洞
维护自身势力利益的自私性
战争结果与《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内容 危害
惩办“首祸诸臣” 民族耻辱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2亿两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实际上成为了“国中之国”
拆除大沽及天津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驻扎军队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禁止华北科考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慈禧之降与顽固派身份的转变
思考:如何理解慈禧在西方人眼中形象的变化?如何理解“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宣布此为今后清政府的对外方针,这代表了什么?
材料:“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1901年2月14日
·这代表着以慈禧为首的地主阶级顽固派已经转变成列强在华利益的代言人!
·这代表着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900年7月14日,法国《笑报》上刊登的漫画,慈禧以巫婆的形象示人
顽固派阻碍了中国自强,而后摇身一变投靠了列强
1900年12月,法国《小巴黎人报》上刊登的漫画,慈禧以菩萨的形象示人
课堂探究:晚清中国各阶级斗争失败的深层因素
思考:慈禧的三次态度变化改变了中国,但这一切真的完全都是慈禧的错吗?假如没有慈禧,晚清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救亡图存斗争真的能成功吗?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但资金较少、规模较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维新派是新旧生产力交融的产物。
传统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农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封建农业制度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农民阶级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
地主阶级地方实力派大多带有买办阶级的背景,经济上受制于帝国主义列强。
慈禧代表的不仅是顽固派,更是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这样一股从农业社会走来的力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救亡图存需要新的力量!
经济因素!
从颐和园到人民大会堂的15公里,我们足足走了50年!
慈禧在颐和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本课小结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从1901年到2021年,我们又走了多远?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