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土尔扈特是中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首领渥巴锡为摆脱沙俄压迫,率领部众冲破沙俄重重截击,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乾隆在热河避暑山庄接见了其首领渥巴锡一行。
清政府从陕西银库拨银300万两,同时调集大量马、牛、羊、米、麦、茶、棉布等物资接济土尔扈特。同时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并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尔等若要追索伊等,可于俄罗斯境内追索之,我等绝不干预,然其已入我界,则尔等不得任意于我界内追逐,若尔等不从我言,决然不成,必与尔等交战”——乾隆皇帝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Mù lù
面对时代变革的大潮,以乾隆为代表的统治阶层未能及时调整航向,最终被新时代的大潮所抛弃。
乾隆以其雄才伟略和励精图治开创了一个文治武功显赫、经济繁荣发展的乾隆时代,甚至出现了传统盛世局面。
问题:你记忆中对乾隆有哪些印象?
1.印象中的乾隆
爱新觉罗·弘历
满族
清朝第6位皇帝
康乾盛世
十全老人
长寿
太上皇
满汉全席
纪晓岚
大兴文字狱
修《四库全书》
博学多才
接见马戛尔尼
盛年继位
六下江南
平定新疆
征服准噶尔部、
大小和卓木
好大喜功
喜欢写诗
秘密立储
文治武功
闭关锁国
骄傲自大
土尔扈特东归
清高宗
设广州十三行
收藏盖章
野史绯闻等
深情专一
热爱汉文化
在位时间长
宠信和珅
问题: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你对乾隆时代有哪些印象?
2.印象中的乾隆时代
乾隆盛世
由盛转衰
传统封建社会的巅峰
专制的时代
繁荣的时代
人口激增
奠定了现代版图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统一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
后期农民起义不断
闭关锁国
自诩为天朝上国
3.史料中的乾隆时代
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考中进士,历任国子监司业、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宗人府府丞、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
3.史料中的乾隆时代
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直隶总督臣孙嘉淦谨
奏:为确勘河、淀事,查直隶河道上游有壅滞,下
游未能宣畅。修濬之方必须通盘计算,酌定成
规。前经臣折奏请:先委清河道鲁之裕、候补道
府张廷教、候补知府张文炳分头查勘。臣于七
八月间亲身查验等因何。
好,知道了。孟子云: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可见水性喜平,必以平心静气,沉之乃得其要。若称有穿凿意见介乎,女问则非矣。
任务:根据图片释读奏折文本。
3.史料中的乾隆时代
孙: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直隶总督臣孙嘉淦谨奏:为确勘河、淀事,查直隶河道上游有壅滞,下游未能宣畅。修濬之方必须通盘计算,酌定成规。前经臣折奏请:先委清河道鲁之裕、候补道府张廷教、候补知府张文炳分头查勘。臣于七八月间亲身查验等因何。
帝:好,知道了。孟子云: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可见水性喜平,必以平心静气,沉之乃得其要。若称有穿凿意见介乎,女问则非矣。
问题1:孙嘉淦奏报了何事?他是怎么处理的?
问题2:乾隆的态度是什么?你能看出什么?
同意所奏。
直隶洪水泛滥的治理。
先派人勘查,再全面统筹,制定制度
施政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3.史料中的乾隆时代
孙嘉淦《三习一弊疏》洋洋洒洒一千九百余字,劝诫乾隆远离小人,不要唯我独尊、自以为是。被称为“清代第一奏折”。
3.史料中的乾隆时代
康熙:凡督抚许上折子,原为密知地方情形,四季民生,雨旸如何,米价贵贱,盗案多少等事。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教材第78页内容,分析奏折制度的影响。
3.史料中的乾隆时代
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特点:简、从、速、秘
军机处内景↑
3.史料中的乾隆时代
本图(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根据清乾隆时期黄千人1767的版本绘制,覆盖了从韩国到帕米尔高原,从黑龙江到南海各岛的区域。显示了山脉、河流、海岸、领土和行政区划,以及周围国家的扭曲视图。
本朝幅圆之广恒古未有。东西南朔莫可纪极,而万国之梯航、重译、职贡、称臣者更指不胜屈。乾隆丁亥间,余姚黄千人曾为《天下舆图》,
问题:根据左侧地图描述清朝疆域的范围。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至南海诸岛
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勒喀什池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问题:根据左侧地图并结合教材第78-79页内容,概述清朝治理边疆的措施。
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东北: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西北:击败准噶尔部噶尔丹,平定大小和卓,设伊犁将军
西藏:册封达赖、班禅,派遣驻藏大臣,《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西南:改土归流
设理藩院,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
3.史料中的乾隆时代
清·徐扬《盛世滋生图》(局部)完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65年)
1.时代大潮已扑面而来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上元灯词》(1787)
据马士罗举的《大事年表》,从这个时候(1655年)开始到1816年,161年里,西方的使节抵达北京,要求通商传教不下十数次。
——转引自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792年乔治三世任命马嘎尔尼为正使,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随员80余人。所携有天文、地理仪器、图书、军用品、车辆、船式等共600箱
图一:随团画师威廉 亚历山大根据同伴叙述描绘的马嘎尔尼与乾隆
图二:英国讽刺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1757-1815)所绘此事漫画
问题:以上两幅图哪幅更可信,并说明理由。
1.时代大潮已扑面而来
图一相对更可信
身份、角度、经历、类型、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1782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历史中的1780s年
1.时代大潮已扑面而来
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且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即在广东贸易者亦不仅尔暎咭唎 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徇所请?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
——《清高宗实录》卷1435乾隆五十八年(1793)八月己卯
2.时代大潮下乾隆的选择
问题:乾隆的选择是什么?他的理由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他的理由?
理由:
①清朝物产丰盈,无通商交换的必要
②引起他国效仿,打破清朝原有体制
选择:拒绝英国的通商要求。
2.时代大潮下乾隆的选择
赞同。清朝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手工业发达,经济繁荣,无需交换。同时,传统的天朝体制成熟,外来侵扰时有发生,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拒绝通商。
不赞同。小农经济已远远落后于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此时的清朝也已被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所超越。拒绝通商使清朝错失了一次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造成了近代中国的沉沦和痛苦。
历史中的1799年
2月乾隆在故宫养心殿驾崩
12月华盛顿在弗农山庄去世
11月拿破仑成为法国第一执政
乾隆以其辉煌的文治武功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形成了传统标准下的“盛世”局面,但其成果只是在古代传统发展基础上数量积累的结果,并没有质的改变。然而面对时代的变革大潮,沉醉于盛世的乾隆拒绝了西方带来的变革契机,丧失了宝贵的历史发展机遇,进而造成了近代中国百余年的沉沦与痛苦。
乾隆创造了一个旧时代的盛世,却在新时代的潮流中被抛弃,在开创盛世的同时也制造了危机。旧时代的盛世最终阻碍了新时代的进步……
课后作业:自主绘制本课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