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第五章 植被和土壤
5.1 植被
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深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当地森林茂密。但是,岛上1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的称谓由此而来。
菲律宾保和岛“巧克力山”
01 | 保和岛的植被类型是什么?
02 | 巧克力山为什么只长草不长树?
思考
当地时间2017年8月26日,智利阿塔卡马沙漠花开遍地。阿塔卡马沙漠本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由于冬季雨水充足,沙漠土地里休眠的200多种花朵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绽放成花海。
阿塔卡马沙漠
不毛之地为什么短时间内会变成花的海洋?
白色围脖:亚寒带针叶林
绿色走廊:热带雨林
植被与环境
森 林
草原与荒漠
目录
Content
Forest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
Grassland and desert
1
植被与环境
Vegetantion And Eevironment
一、植被
我们把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天然植被:
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森林
草原
荒漠
经济林
人工草场
花园
人工植被
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人工草场、经济林、花园等。
小组讨论
城市化的发展的今天,城市硬化面积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如何让天然植被回归城市?
02
为城市社区建设以天然植被为主的自然公园
03
让城市路边绿地和树林地中生长出野花野草来
04
让城市废弃的铁路地带、旧厂房地带中的天然植被茂盛生长,并使其与城市中的公园绿地、树林地和荒野地连通,以形成城市中利于野生动物穿行和植物种子传播的生态通道
01
在城市现有的公园中隔离出天然植被生长区
打造海绵城市·雨水花园
花园
雨水花园
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
新形成的裸地
植物生长
改造土壤、水分
稳定的植被
光照强度
强
弱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植物层
二、森林中的成层现象
自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
自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
思考
作物间种(林下套种模式)有啥好处?
2
森 林
Forest
亚寒带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主要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植被分布
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
热带雨林
主要分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常绿阔叶林
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无明显干季
植被特征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
主要分布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落叶阔叶林
植被特征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落叶,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气候特征
温暖生长季节达4—6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个月,降水适宜
主要分布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特征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植被特征
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寒
椰树与红树林
1、了解红树林的特点,说明其适应的环境条件。
2、说明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红树林不是“红”树林
——海南红树林湿地
“胎生”
根的密室:支柱根和板状根
海洋生物的伊甸园
特点
红树林不是“红”树林
——海南红树林湿地
防浪护堤的铜墙铁壁
天然的污水净化厂
生态意义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淤泥质海滩上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澳大利亚沿海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洋流
C
地形、洋流
B
纬度、降水
D
降水、地形
2、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
A
防风消浪,固岸护堤
C
改良土壤,沧海桑田
B
海陆栖息生物的天堂
D
净化海水,减少赤潮
3、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其结果将( )
A
加快泥沙淤积速度
C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B
加剧海岸侵蚀
D
吸引鱼群聚集
3
草原与荒漠
Grassland And Desert;
草原
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一般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荒漠
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
温带草原
热带草原
荒漠植被
热带草原
一般分布在热雨两侧,耐旱性,湿季郁郁葱葱,干季一片凋萎。
温带草原
一般分布在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一岁一枯荣”“风吹草低见牛羊”
从热带至温带,气候干旱地区的植被可统称为荒漠植被。
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当迎来合适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动的周期,如智利沙漠中的雨后花海。
荒漠植被
植被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热量
多
0°
热带植被
温带植被
寒带植被
少
水分:
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荒漠
森林
草原
多
少
40°N
植被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请同学们查看地图册,观察北纬50°的亚欧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的差异,并说出影响因素。
西侧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自然环境
影响因素:洋流
东侧亚寒带针叶林
东侧受千岛寒流影响形成温度较低湿度较小的自然环境。
西侧温带落叶阔叶林
植被与自然环境·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累积营养物质
固碳释氧
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课后活动:通过调查,了解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
1、实地观察并记录
2、室内整理
按照一定顺序,开展校园树木调查,对每株树木进行编辑,并参照下表进行登记。
编号 名称 生长状况 栽种地点
对于不认识的树木,可通过网络查询。查阅资料或请教相关人员等方式解决。
统计每种树木的植株数量,并按数量由多至少排序。
3、相关研究
4、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阅资料,了解每一种树木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气温、湿度、光照、热量等。
查阅当地的气温、土壤等信息。
将每种树木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与当地环境条件相比较,并结合经验把所有树种分为“当地树种”和“引进树种”。
针对“引进树种”类树木的生长状况(如良好或不佳),探究原因。
可以“因地制宜绿化校园”为题,对校园绿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5、观察比较校园植物的四季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