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的物理本质,了解其应用。 2、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描绘图像,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 3、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与之相反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时放热。 4、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知识梳理 1、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现象叫做汽化;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2、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和 。 3、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蒸发沸腾相同点都属于__________现象,都要_________热不同点发生部位只在液体__________进行在液体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进行剧烈程度较__________较__________温度条件在__________温度下均可发生达到__________(沸点)时才能发生温度变化自身及周围物体的温度_______,有_____作用温度_________影响因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的大小、液体表面上方_______的快慢影响沸点高低的因素: 液面上_______的大小
4、沸腾的条件是① ② 。液体沸腾前后的对比: 沸腾前----响声 ,气泡上升时 ,温度 ; 沸腾时----响声 ,气泡上升时 ,温度 ;
二、典型例题 〖例1〗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粘土做的茶壶。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 。你认为茶壶放在 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 〖例2〗打预防针前常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________时从皮肤吸热,使皮肤的温度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例3〗某同学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 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有关。 〖例4〗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的作用是( ) A.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 B.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 C.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 D.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 〖例5〗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这是因为( ) 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例6〗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 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 〖例7〗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 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2)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 (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例8〗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 )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 〖例9〗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揭开锅盖后,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 A.锅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 B.眼镜上有灰尘 C.锅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例10〗冬天呼出的“白气”属于 现象,夏天冰块附近冒出的“白气”属于 现象。 〖例11〗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教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__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一侧,水雾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例12〗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三、效果反馈 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2、茶水很烫时,人们往往向水面吹气,吹一阵就可以喝了,这主要是因为( ) A. 吹出的气温度比茶水温度低,混合后开水就凉了 B. 把周围的冷空气吹过来,加快了热传递 C. 通过吹气,加速开水的对流 D. 通过吹气,加速水面的空气对流,促进水蒸发吸热使茶水较快变凉 3、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 A、扇扇子可使空气温度降低 B、扇子扇来的风的温度比气温低 C、扇扇子把热空气扇跑了 D、扇扇子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从人体吸热 4、宾馆安装的热风干手器,靠近它下方主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 ) A、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加了水的表面积 B、加快了水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C、加快了水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提高了水的温度,加快了水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5、用水壶烧开水,水烧开时,在离壶嘴一定高度处冒出大量“白气”,而在壶嘴处却没有“白气”冒出.这是由于这一高度处空气的温度与壶嘴处的温度相比,明显 (选填“高于”或“低于”)水蒸气的温度,这样,来自壶内的水蒸气遇冷就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气”. 6、写出下列物态变化:(1)夏天,自来水管“出汗”,这是 现象。(2)雾的形成是 现象。 (3)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室内,镜片会模糊,这是 现象。(4)露水的形成是 现象。 7、如图所示,是三种液体的沸点,甲容器中盛水,乙容器盛一定 量的某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在甲容器底部继续加热, 最终会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现象,但甲容器中的水还没 有沸腾,则乙容器的液体可能是 ,判断依据是 。 四、基础巩固 1、物质由____态变为_____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过程中要 热,汽化由两种方式:_______和________。 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中要 热,常见的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⑴ ;⑵ 。 2、夏天游泳后刚上岸时会感到冷,这是因为 .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出,并且在患者身上擦拭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是:⑴ ;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若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若放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了油的_________比水的高。 4、能用纸做的小锅在酒精灯上烧开水,而纸锅却不会点燃,这是因为纸的 高于水的 。 5、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而来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 成小水珠,这就是 。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 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面,就形成了 。 6、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 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 A、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因此能够沸腾 C、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7、将一支实验室用温度计蘸了酒精后取出,则温度计的示数得( ) A、上升 B、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下降再上升 8、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 A.水蒸气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 B.水蒸气温度降低时放热多 C.水蒸气是气体,接触面积大 D.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9、下列过程中不属于液化的是 ( ) A.冬天人嘴呼出的“白气” B.夏天自来水管上的“汗珠” C.冰雪消融 D.雾的形成 10、下列现象中不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是( ) A.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 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 C.打开冰箱门冒出的“白气” D.深秋早晨出现的“雾” 11、日常生活中使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是( ) A.可以吸收大量的热 B.可以放出大量的热 C.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水分 D.可以使气体体积减小便于贮存和运输 12、在18℃的教室里,将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则温度计的示数( ) A.立即上升 B.先下降后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不变 13、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这是( ) A.冰棒上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蒸发形成的 C.冰棒周围的空气被液化 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4、关于汽化和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一定会沸腾 B.液体的温度升高时蒸发一定加快 C.所有气体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D.有些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液化 15、从冰箱中取出玻璃酒瓶后,发现瓶子外面“出汗”这是( ) A、酒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液化现象 C、蒸发现象 D、汽化现象 16、向潮湿的手心吹气,感觉手凉,是因为 ;向潮湿的手心呵气,感觉手暖,是因为 。 1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器材除了烧杯、水、铁架台、石棉网、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外,还需要器材有 和 。 (2)沸腾的时候,水中发生 (填“剧烈”或“缓慢”)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 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在水沸腾时,虽然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 。 五、拓展提高 1、有四支同样的温度计甲、乙、丙、丁放在同一个房间中。甲和乙不采取任何措施,丙和丁玻璃泡上包有蘸有酒精的棉球,但乙和丁放在正在工作的电风扇前(电风扇对甲和丙没有影响),则它们温度的排列关系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 D.都相等 2、小英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 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至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二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C.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3、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魔术,你的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4、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5、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6、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 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图线 B.b 图线 C. c图线 D. d图线 7、“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你一定听说过,下面有关这两个成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二者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上沸,而“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够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8、家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烷烃和烯系列的混合物,在1标准大气压下各成分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留物的主要成分是 ( ) 物质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乙烯丙烯丁烯戊烯沸点/℃-161.7-88.6-42.2-0.536.1-102.4-47.7-6.530.1
A、甲烷 乙烯 B、丁烷 丁烯 C、戊烷 戊烯 D、丙烷 丙烯 9、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想对此进行研究得到爸爸的支持.小明用圆底铁锅在煤气灶上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分别测量锅内水的温度、锅旁声音的强弱.测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信息,可知温度为 时,响度最大.现在你对“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 。 水温 t/℃2140607080859095100声强级/dB37.538.040.543.446.852.954.455.252.8现 象无气泡无气泡有小气 泡产生少量气 泡上升上升气 泡增多大量气 泡上升水面有气 泡形成更多小气泡形 成,水变浑浊沸腾
10、江湖艺人经常表演“油中捞钱”的把戏:一口大锅,里面是沸腾的油,一个艺人,挽起胳膊,在胳膊在盛满醋的盆中浸没一下,然后把手伸到油锅里,出来的时候,胳膊完好无损,一枚铜钱出现在了他的手中。“同学们,神奇吗,但是可不要随意尝试呀,没有经过训练是很危险的。 其实,这里面有个很简单的物理学道理,你能说说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 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 房间甲的气温 (高于/低于/等于)房间乙的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