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9秋·江苏苏州·高二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主办国为印度,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2018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及中国主题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主要是(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严重的资源短缺是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B.我们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C.深刻的环境危机迫使我国要将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
D.清洁生产可以使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再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2020春·江苏南通·高二江苏省如皋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汽车逐渐进入家庭并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废旧汽车处理市场潜力巨大。下图为我国某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4.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可以( )
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增加就业③缓解能源供需矛盾④减少环境污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22春·广东梅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人类文明发展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世界能源从____开始进入“煤炭时代”( )
A.① B.② C.③ D.④
7.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21秋·陕西咸阳·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C.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D.地势高峻,气候寒冷
9.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主要的生态价值有( )
①为鸟类等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②具有巨大的农业生产潜力
③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2春·湖南·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处,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该区也是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关注的深度贫困区之一。图示为凉山彝族自治州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导致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热,不利生存 B.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C.土壤贫瘠,不利农耕 D.河流较少,水源不足
11.国家对深度贫困区进行精准扶贫的措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021秋·江苏苏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通过再回收、再利用、减量化等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下图为“餐厨垃圾自动处理系统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餐厨垃圾自动处理系统所取得的主要效益是( )
A.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B.促进经济发展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增加就业机会
13.我国多地采取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
A.消灭垃圾 B.填埋 C.焚烧 D.减少污染
(2021秋·江苏苏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乡村地区人地协调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社会系统 B.乙——经济系统 C.丙——生态系统 D.丁——人类调控
15.为促进该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下列行为合理的是( )
A.加强宣传,降低生活标准 B.围湖造田,扩大农业规模
C.森林开发,增加就业机会 D.建沼气池,发展生态农业
(2022春·陕西榆林·高一绥德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美国于2021年4月22E)至23日举办世界领导人气候峰会。此次气候峰会以视频形式举行,美方邀请了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38个国家领导人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出席会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此次多国领导人参与气候峰会的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7.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在西北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B.提高石油、天然气能源消费比重
C.禁止使用氟氯炷作为制冷剂 D.提倡公民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022·甘肃张掖·高三高台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16世纪,朝鲜半岛南侧青山岛的农民在原本不易储水的山坡上,通过对土壤和水资源的管理建成独特的板石梯田农作系统,其表层的红泥层由捣碎的土壤烘干硬化而成,并留有少量缝隙。2014年板石梯田农作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示意青山岛板石梯田内部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板石梯田农作系统中红泥层的主要作用是( )
A.提供养分 B.隔绝杂草 C.增加下渗 D.减少蒸发
19.铺设较厚的砾石层主要考虑( )
A.支撑本级梯田土壤 B.提高本级梯田蓄水量
C.为下一级梯田补水 D.减轻下一级梯田淤积
20.目前青山岛板石梯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岛屿空间有限 B.粮食生产收益低 C.机械化水平低 D.农产品特色不足
二、综合题
21.(2023春·四川达州·高一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4月28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中国馆是世界园艺博览会里最大的建筑场馆,也是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下图为“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清洁能源系统示意图”。
(1)中国馆主要利用的清洁能源有 、 ,大量使用清洁能源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选择)。
A.减轻大气污染 B.解决水资源短缺 C.增加绿地面积 D.减少生物多样性
(2)图中所示中国馆水资源的来源是 ,经处理后用于 、 、 。
(3)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促进了延庆区的发展,这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 、 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4)习主席的讲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22.(2022秋·四川成都·高二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水库、钱库、粮库加碳库”,几个形象的比喻饱含着人与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一语道出森林的多元功能和多重价值,又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把握好这些功能和价值平衡的必要性。图为三北防护林示意图。
(1)森林除经济价值外,以“三北防护林”为例,概括森林的生态价值。(答四点)
(2)谈谈你怎么理解森林是“碳库”。
(3)保护森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23.(2023春·山东泰安·高一泰安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与河豚、鲥鱼并称为中国长江三鲜。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下图示意贵如黄金的天价刀鱼。
(1)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指出其违背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并简述理由。
(2)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9秋·江苏苏州·高二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主办国为印度,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2018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及中国主题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主要是(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严重的资源短缺是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B.我们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C.深刻的环境危机迫使我国要将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
D.清洁生产可以使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再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答案】1.C 2.A
【解析】1.根据材料,2018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两者都体现了共同参与、合作保护和治理环境问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C正确。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不是环境日内容的主要体现,ABD错误。故选C。
2.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利用率较低,导致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要原因之一,A正确。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传统的发展观念,是不可取的,B错误;我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应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兼顾环境问题,C错误。清洁生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并不是没有排放废弃物,D错误。故选A。
【点睛】(1)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不仅指自然生态,还包括经济和社会方面,持续性原则包括自然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2)公平性原则。代际平等:社会的发展不但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代内平等: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发展。(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着眼的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发展,而是全人类的发展。
(2020春·江苏南通·高二江苏省如皋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汽车逐渐进入家庭并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废旧汽车处理市场潜力巨大。下图为我国某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4.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可以( )
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增加就业③缓解能源供需矛盾④减少环境污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3.C 4.A
【解析】3.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所以C正确,没有体现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AB错误。阶段性原则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且电池回收也没有体现阶段性,D错误。故选C。
4.从图中可知,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故①项正确。读图知,产业链延长,增加了就业岗位,故②项正确。图中没有体现能源数量增多或者能源利用率提高的信息,故③项错误。电池具有污染性,电池回收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故④项正确。故①②④正确,故选A。
【点睛】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共同、协调、公平、高效、多维的发展。
(2022春·广东梅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人类文明发展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世界能源从____开始进入“煤炭时代”( )
A.① B.② C.③ D.④
7.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5.A 6.C 7.A
【解析】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阶段①~④分别代表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代。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的时期在工业革命之前,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所以选A。
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阶段①~④分别代表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代。世界能源从工业革命③开始进入“煤炭时代”,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阶段①~④分别代表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时期是采猎文明时期和农业文明时期,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所以选A。
【点睛】人类文明经历了4个阶段。1、原始社会文明,原始文明是完全接受自然控制的发展系统。人类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赐予,猎狩采集是发展系统的主要活动,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劳动,经验累积的成果: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的发明。2、农业文明,由原始文明进入到农业文明,开始出现科技成果:青铜器、铁器、陶器、文字、造纸、印刷术等。主要的生产活动是农耕和畜牧,人类通过创造适当的条件,使自己所需要的物种得到生长和繁衍,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3、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蒸汽机、电动机、电脑和原子核反应堆,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建立了“人化自然”的新丰碑,并以工业武装农业。4、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将实现协调发展的社会系统。
(2021秋·陕西咸阳·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C.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D.地势高峻,气候寒冷
9.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主要的生态价值有( )
①为鸟类等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②具有巨大的农业生产潜力
③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8.D 9.C
【解析】8.三江源位于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故地势高,气候高寒,且降水少,主要植被为草原、荒漠,故生态环境脆弱,D正确;冰川众多,湿地广布、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都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9.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地,故①正确。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是三大江的源头,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故④正确。C选项正确。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力差,不适宜人类活动,不具有巨大的农业生产潜力,该地存在少量畜牧业,不能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故②③错误,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
(2022春·湖南·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处,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该区也是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关注的深度贫困区之一。图示为凉山彝族自治州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导致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热,不利生存 B.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C.土壤贫瘠,不利农耕 D.河流较少,水源不足
11.国家对深度贫困区进行精准扶贫的措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答案】10.B 11.A
【解析】10.图中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影响区域资源开发和地区交流,经济发展缓慢,故B正确;当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条件优越,故A错误;土壤和水文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不是导致当地贫困的主要因素,故BC错误,该题选B。
11.国家对深度贫困区进行精准扶贫目的是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A正确;持续性原则核心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的核心的针对众多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阶段性原则的核心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BCD错误,该题选A。
【点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涉及资源分配上的“代际”和“代内”公平的关系;2.持续性原则:涉及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中的“度”或“承载力”的关系:3.共同性原则:涉及跨国界的环境问题解决中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或“协议”;4.阶段性原则:涉及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目标或责任的差别。
(2021秋·江苏苏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通过再回收、再利用、减量化等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下图为“餐厨垃圾自动处理系统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餐厨垃圾自动处理系统所取得的主要效益是( )
A.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B.促进经济发展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增加就业机会
13.我国多地采取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
A.消灭垃圾 B.填埋 C.焚烧 D.减少污染
【答案】12.C 13.D
【解析】12.由流程图可知,餐厨垃圾自动处理系统无法实现废弃物零排放,A错误。餐厨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可以对餐厨垃圾进行再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而主要效益应为生态效益即提高资源利用率,C正确,AD不是最主要效益,AD错误。故选C。
13.垃圾分类无法做到消灭垃圾,A选项错误。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尽量减少填埋和减少焚烧垃圾,B、C错误。通过垃圾分类,能够回收可回收垃圾,对污染大、有毒物质进行专门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正确。故选D。
【点睛】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一减少占地。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二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等含有金属汞等有毒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威胁,废塑料进入土壤,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这些危害。三变废为宝。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避免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因此,垃圾回收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2021秋·江苏苏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乡村地区人地协调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社会系统 B.乙——经济系统 C.丙——生态系统 D.丁——人类调控
15.为促进该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下列行为合理的是( )
A.加强宣传,降低生活标准 B.围湖造田,扩大农业规模
C.森林开发,增加就业机会 D.建沼气池,发展生态农业
【答案】14.C 15.D
【解析】14.据图各要素之间关系可以判断:甲是人类调控;乙对应兴人,为社会系统;丙对应兴地,为生态系统;丁对应兴业,为经济系统。A、B、D错误,C正确。
15.降低生活标准不符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A错误;森林开发、围湖造田不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B、C错误;建沼气池,发展生态农业可促进该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故选D。
【点睛】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三个方面。
(2022春·陕西榆林·高一绥德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美国于2021年4月22E)至23日举办世界领导人气候峰会。此次气候峰会以视频形式举行,美方邀请了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38个国家领导人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出席会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此次多国领导人参与气候峰会的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7.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在西北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B.提高石油、天然气能源消费比重
C.禁止使用氟氯炷作为制冷剂 D.提倡公民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16.C 17.D
【解析】16.多国领导人参与气候峰会主要是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C正确;公平性主要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性,A错误;持续性原则主要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B错误;可持续发展没有发展性原则,D错误,该题选C。
17.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宜大面积植树造林,A错误;石油、天然气为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气候变暖,B错误;氟氯烃的使用主要是破坏臭氧层和温室效应无关,C错误;提倡公民绿色出行,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减轻气候变暖,D正确。故选D。
【点睛】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1、工业生产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氯氟烃(CFC〕、甲烷等温室气体;2、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大量燃烧煤、石油等,排放二氧化碳;3、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树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危害1、两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会被淹没;2、地球表面的水分蒸发,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3、旱涝等灾害性天气加剧;4、极端气候增多。解决措施1、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2、植树造林,改善环境;3、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022·甘肃张掖·高三高台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16世纪,朝鲜半岛南侧青山岛的农民在原本不易储水的山坡上,通过对土壤和水资源的管理建成独特的板石梯田农作系统,其表层的红泥层由捣碎的土壤烘干硬化而成,并留有少量缝隙。2014年板石梯田农作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示意青山岛板石梯田内部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板石梯田农作系统中红泥层的主要作用是( )
A.提供养分 B.隔绝杂草 C.增加下渗 D.减少蒸发
19.铺设较厚的砾石层主要考虑( )
A.支撑本级梯田土壤 B.提高本级梯田蓄水量
C.为下一级梯田补水 D.减轻下一级梯田淤积
20.目前青山岛板石梯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岛屿空间有限 B.粮食生产收益低 C.机械化水平低 D.农产品特色不足
【答案】18.D 19.C 20.B
【解析】1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泥层的有机质含量少,不能给农作物提供养分,A错误;材料可知红泥层是为了改良原本不易储水的山坡,隔绝杂草不是主要作用,B错误;增加下渗和减少蒸发都有利于储水,但是红泥层的空隙小,可以减少蒸发,不利于增加下渗,C错误、D正确。故选D。
19.读青山岛板石梯田内部结构图可知:铺设较厚的砾石层主要是为下一级梯田补水,不能提高本级梯田蓄水量,B错误、C正确;板石梯田农作系统主要目的是储水,所以支撑本级梯田土壤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A错误;砾石之间空隙大,不能起到拦截泥沙的作用,D错误。故选C。
20.根据材料“2014年板石梯田农作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知:农产品具有特色,D错误;岛屿空间有限、粮食生产收益低、机械化水平低都是青山岛板石梯田发展面临的问题,但青山岛板石梯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粮食生产的收益低,经济效益差,B正确、AC错误。故选B。
【点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二、综合题
21.(2023春·四川达州·高一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4月28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中国馆是世界园艺博览会里最大的建筑场馆,也是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下图为“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清洁能源系统示意图”。
(1)中国馆主要利用的清洁能源有 、 ,大量使用清洁能源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选择)。
A.减轻大气污染 B.解决水资源短缺 C.增加绿地面积 D.减少生物多样性
(2)图中所示中国馆水资源的来源是 ,经处理后用于 、 、 。
(3)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促进了延庆区的发展,这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 、 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4)习主席的讲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答案】(1) 风能 太阳能 A
(2) 雨水(或降水) 生活用水 景观用水 植物灌溉
(3) 生态 经济
(4)共同性
【分析】本题以世界园艺博览会和中国馆清洁能源系统示意图为材料背景设置题目,涉及清洁能源,可持续按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人地协调观。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馆主要涉及光伏玻璃和风力发电,利于的清洁能源包括光伏发电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风能;大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燃烧煤、石油等,会减轻大气污染,A对,使用清洁能源,对解决水资源短缺、增加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BCD错。故选A。
(2)图中有雨水收集过程,进入蓄水池过滤后供给使用,故中国馆水资源的来源,应该是来自大气降水或雨水。由图示用水项目可知,经处理后可以用于植物灌溉、景观用水和生活用水。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4)材料“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主席的讲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22.(2022秋·四川成都·高二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水库、钱库、粮库加碳库”,几个形象的比喻饱含着人与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一语道出森林的多元功能和多重价值,又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把握好这些功能和价值平衡的必要性。图为三北防护林示意图。
(1)森林除经济价值外,以“三北防护林”为例,概括森林的生态价值。(答四点)
(2)谈谈你怎么理解森林是“碳库”。
(3)保护森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答案】(1)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吸尘杀菌、净化空气、改善气候、保护物种、保存基因、固碳释氧、调节大气成分等。
(2)森林是生态固碳系统的主体;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下来的碳储存在森林土壤和植被中。
(3)共同性原则
【分析】本大题以森林的碳库功能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森林的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1)
森林是陆地上面积最大、组成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不同地区的森林(绿地)有不同的作用,森林在丘陵、山地地区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能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沿海地区能够阻挡海风、保护海岸;在城市能够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在道路两侧能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森林内部是天然的基因库,能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2)
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中,从而将减少大气中的碳含量,凋落、枯死的生物体将碳转移到森林土壤中储存。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有强大的固碳增汇功能,陆地生态系统中一半以上的碳都储存在森林之中,是地球上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在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减缓温室效应上起到重要作用。
(3)
森林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保护森林植被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义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保护性原则。
23.(2023春·山东泰安·高一泰安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与河豚、鲥鱼并称为中国长江三鲜。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下图示意贵如黄金的天价刀鱼。
(1)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指出其违背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并简述理由。
(2)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答案】(1)持续性原则;人类活动导致刀鱼的数量减少,其减少的速度超过了生长发育的速度,即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公平性原则:破坏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
(2)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河流上的大坝切断刀鱼洄游线路,水体污染。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刀鱼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可持续发展原则 :1、公平性原则所谓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另一方面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当代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给他们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过美好生活的愿望。2、持续性原则这里的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力的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球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争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动,这是由地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因此,致力于达成既尊重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的国际协定至关重要。长江刀鱼衰竭意味着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性(过度捕捞),即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人类与长江刀鱼衰竭违背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群落之间的公平,即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2)本题主要考查鱼类资源枯竭的原因和保护措施。长江刀鱼味道鲜美,价格昂贵,渔民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存在过度捕捞;再加上人们围湖造田,河湖湿地减少,长江刀鱼的生存空间减小;沿江沿湖工业发展迅速,工业污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以及工业生产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水体污染严重,刀鱼生存环境的破坏;河流上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切断了鱼洄游线路。以上都是长江刀鱼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恢复长江刀鱼资源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使鱼类资源得以休养生息;保护湿地,退耕还湖,治理河流、湖泊污染,恢复生态:人工孵化,放养鱼苗,加大长江刀鱼种群数量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