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14.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14.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1 17:55: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秋·甘肃天水·高三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程度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温室气体 浓度〔mg/m3) 年增长率(%) 生存期(年) 温室效应强度(C02=1) 对全球气候变的现有贡献率(%)
1750年 1990年
C02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氯氟烃 0 0.00085 2.2 50~102 3400~15000 24
CH4 0.8 1.72 0.9 12~17 11 15
N2O2 0.00029 0.00031 0.25 120 270 6
1.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最大,主要原因是( )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2.下列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大量进口石油,杜绝使用煤炭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D.大量进口煤炭,杜绝使用石油
【答案】1.D 2.B
【解析】1.读统计表可知,二氧化碳的年增长率小于CH4,A错误;二氧化碳的存留期比其他温室气体长,B错误;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小,C错误;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D正确。故选D。
2.石油和煤炭都属于化石燃料,使用中均释放大量二氧化碳,AD错误;我国能源需求量大,二氧化碳排放较多,所以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措施,B正确;严格限制钢铁工业、核工业的发展,会影响经济发展,C错误。故选B。
【点睛】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一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过大,就会产生明显的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
(2022秋·广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北大西洋的西北部。它是除南极洲以外,大陆冰川面积最大的地区,在总面积216.6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覆盖着面积的183万平方公里、平均厚度为2300米的冰盖。下图为格陵兰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格陵兰岛成为北半球冰川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原因是( )
①纬度高,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②全球第一大岛,面积较大
③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高④岛屿两侧受寒流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格陵兰岛冰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①探测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变得容易②部分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
③束缚在冰川之中的古老病毒会出来威胁人类④全球淡水资源增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3.A 4.A
【解析】3.格陵兰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冰川面积较大,①正确;格陵兰岛面积最大,因此冰川面积最大,②正确;格陵兰岛四周为山地,中间为平原,并不是高原地形,③错误;格陵兰岛东侧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④错误。故选A。
4.冰川融化之后,探测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会变得比较容易,①正确;沿海地区海拔较低,因此容易淹没,②正确;冰川融化之后古老病毒会出来威胁人类健康,③正确;冰川融化之后会融入海洋,因此淡水不会变多,④错误。故选A。
【点睛】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就地区而言,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2.海平面上升,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3.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2022秋·辽宁丹东·高一凤城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干热岩是一种没有水或蒸汽的热岩体,一般温度大于180℃,普遍埋藏于距地表2~6公里深处,开发后可用于发电、供暖等。目前全球陆地底下的干热岩资源内蕴含的能量是已知全球所有天然气、石油、煤炭这三大化学燃料中蕴含能量的30倍左右,而且干热岩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能长期稳定供热,不会向外散发出任何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只要地核的温度不下降,干热岩就能不断产生。下面图1为干热岩开采和利用景观图,图2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干热岩主要存储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6.下列关于图2中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圈层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 B.②圈层与③圈层的界面为莫霍面
C.③圈层与④圈层的界面为古登堡面 D.④圈层一般认为呈固态
7.干热岩成为开发潜力巨大的资源,主要原因有( )
①清洁可再生②储量大③开发难度小④受天气影响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5.A 6.D 7.B
【解析】5.根据材料可知,干热岩埋藏于距地表2~6公里深处,而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其中海洋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平均为39~41千米,因此干热岩应该主要存储在地壳中,A正确。地幔的深度为地壳底部到古登堡界面处,地核所处位置更深,排除BCD,选A。
6.①圈层为地壳,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A错误;②为地幔,③是外地核,地幔与外地核的界面为古登堡面,B错误;③为外核,④为内核,两者的界面不是古登堡界面,C错误;④圈层为内地核,由于压力大挤压成固体金属球,D正确。综上所述,选D。
7.由材料“蕴含的能量是三大化学燃料中蕴含能量的30倍左右”中可知干热岩储量大,而且清洁,能长期稳定供热,干热岩开发的技术要求高,开发难度较大,①②正确;位于地下,受天气影响小,④正确;干热岩分布在地下,且一般温度大于180℃,开发难度较大,③错误。综上所述,选B。
【点睛】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下约33km处,为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约2900km处,为古登堡界面。以这两个界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022秋·黑龙江牡丹江·高一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山岳终碛堤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山岳终碛堤的植被最可能是( )
A.高山草原 B.高山冰川 C.高寒荒漠 D.高山针叶林
9.图中两道终碛堤说明了该地( )
A.气温降低,冰川扩张 B.气温降低,冰川退缩
C.气温升高,冰川扩张 D.气温升高,冰川退缩
10.与大陆冰川相比,山岳冰川的终碛堤( )
A.海拔较高,长度小 B.海拔较低,长度大
C.海拔较高,长度大 D.海拔较低,长度小
【答案】8.C 9.D 10.A
【解析】8.根据材料,终碛是冰川末端的堆积物,终碛堤是冰川挟带物质在下缘堆积形成的弧状堆积堤坝,因此,终碛堤位于高山冰川的下缘,其植被最可能是高寒荒漠,B错误,C正确;高山草原和高山针叶林分布地区的温度过高,一般不会存在冰川堆积,A、D错误。故选C。
9.终碛堤是由终碛堆积而成的弧状堆积堤坝,是冰川挟带物质能延伸到的地方;两道终碛堤说明了冰川面积缩小,终碛堤分布海拔位置升高,说明气温升高,冰川退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等面积大的陆地上,较为平坦;山岳冰川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与大陆冰川相比,山岳冰川的终碛堤分布海拔较高,B、D错误;大陆冰川分布面积较大,山岳冰川分布面积较小,因此与大陆冰川相比,山岳冰川的终碛堤分布面积和长度较小,呈条带状,A正确,C错误。故选A。
【点睛】终碛是冰川末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冰川活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逐渐堆积起来的冰川堆积物。而终碛堤是由终碛堆积而成的弧状堆积堤坝。
(2022秋·辽宁铁岭·高一铁岭市清河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氮 B.氧 C.二氧化碳 D.臭氧
12.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 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
13.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发生明显变化,最主要表现为( )
A.臭氧增多 B.氧气增多 C.水汽增多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答案】11.A 12.C 13.D
【解析】11.大气组成指的是干空气的化学成分。氮气占干空气的体积比最大,约为78%。其次是氧气,约占干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1%由其它各种气体构成,如惰性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水汽和尘埃在大气的含量较少,但是水汽和尘埃是影响降水的条件,对天气变化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C正确,其他气体对天气变化影响小,ABD错误,故选C。
13.人类活动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导致全球变暖,D正确;臭氧总体减少,A错误;氧气变化不大,B错误;水汽基本不变,C错误。故选D。
【点睛】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2022秋·浙江台州·高一台州市书生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
15.在图示甲时期( )
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D.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形成
【答案】14.D 15.B
【解析】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的时代,是恐龙的繁盛年代,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据图示可知,中生代全球气温较高,降水较少,全球温暖干旱明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被子植被繁盛的时代是新生代,A错误。结合图示可知,甲时期温度较低,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生代时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形成,D错误。故选 B 。
【点睛】地质时期气候特点:地球上的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呈波动变化趋势,且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历史时期气候的总体趋势: 温暖期一次比一次短,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长,寒冷程度一次比一次强。
(2022秋·山东威海·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约1600米,面积6200多平方千米,雪山环绕,平均水深270多米,最深处700多米,水量是青海湖的十多倍。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成为“热湖”的原因,正确的有( )
①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②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③湖泊底部岩浆喷发增温④纬度低,冬季气温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对伊塞克湖水域面积的影响是( )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小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答案】16.A 17.D
【解析】16.读图可知,伊塞克湖成为“热湖”的原因是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①正确;湖泊水位深,水量大,冬季降温慢,②正确;目前湖泊底部无岩浆喷发,③错误;纬度为中纬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气温低,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从图中信息可以得知伊塞克湖为内流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周边的高山冰川融水,当全球气候变暖时,初期冰川融水量增多,入湖的水量大于蒸发量,导致湖水水域面积增大,但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冰川融水导致冰川萎缩,融水量减少,当入湖的水量少于蒸发量时,湖泊水域面积将会出现减小的趋势。故选D。
【点睛】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与危害:1、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世界便会因为缺水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而如今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2、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使他们的生活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很多海滨大城市也会受到牵连。3、全球变暖会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差,人类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4、最底层的食物会消失,造成很多以海洋生物为食的生物死亡。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温度上升,海洋食物链的最底层死亡,然后污染海洋,如此恶性循环。
(2022春·河南洛阳·高一校考阶段练习)2022年2月4日晚8:00,北京冬奥会开幕。2月4日—2月20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冬奥会对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增强民族自信必将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承办冬奥会,可以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宣传中华灿烂文明和优秀文化,展示大国实力和精神风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18.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为( )
A.南半球向北 B.北半球向南 C.北半球向北 D.南半球向南
19.关于冬奥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冰墩墩——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充满未来科技感。
B.北京新冠疫情控制不力,感染人数不断增加
C.北京冬奥会把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发挥到了新的高度
D.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20.冬奥会开幕式开始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全球刚好处于同一天 B.纽约的华人吃了晚饭,可以收看电视转播
C.莫斯科正夕阳西下 D.悉尼正值深夜,人们早已入睡
【答案】18.A 19.B 20.A
【解析】18.结合所学可知,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北移动。冬奥会2月4日~2月20日恰好在此时段内,故A正确,BCD错误。选A。
19.在冬奥会期间,我国政府采取了大量防疫措施,保证冬奥会安全有序进行,没有出现感染人数不断增多的情况,B错误;冰墩墩融合了航天员和熊猫的形象,极具科技感,A说法正确;冬奥会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冬奥会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全部赛时保障车辆的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C正确;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自然,现代科技三者的完美融合,为观众呈现了艺术盛宴,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B。
20.冬奥会开幕时,北京东八区时间为20:00,此时180°为0:00,即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重合,全球为同一天,A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纽约位于西五区,冬奥会开幕时,纽约区时为7:00,故B错误;莫斯科位于东三区,冬奥会开幕时,当地为15:00,未到日落夕阳西下时刻,C错误;悉尼位于东十区,冬奥会开幕时,当地为22:00,暂未到达深夜,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约在每年6月22日(夏至)到达北回归线、9月23日(春分)到达赤道、12月22日(冬至)到达南回归线、次年3月21日(春分)回到赤道,6月22日(夏至)再回到北回归线。
二、综合题
21.(2023春·黑龙江哈尔滨·高二哈九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历经20余年的科研攻关,我国已基本掌握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全套技术,具备了自主开发1500米级深水油气田核心技术。下图为陵水17-2油气田位置及附近海底地形图。
(1)简述该海域油气资源开发面临的困难。
(2)简析该海域油气开发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及防范措施。
【答案】(1)海水腐蚀性强;夏秋多热带风暴;深海压强大;距陆地远,后勤保障困难。
(2)问题:海洋环境污染。措施: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加强对油井、管道设施的监测;制定石油污染清除应急预案。
【分析】本大题以陵水17-2油气由位置及附近海底地形图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资源开发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油气资源开发面临的困难,可从资源的埋藏条件、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角度进行分析。海水腐蚀性强,开采设备的维护投入高;位于我国的南海,夏秋多热带风暴;海水较深,深海压强大,技术要求高;位于深海地区,距大陆远,后勤保障困难。
(2)海域油气开发易出现油气泄露,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应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防止灾害性天气造成设备受损,造成油气泄露;应加强对油井、管道设施的监测,防止出现油气泄露;应制定石油污染清除应急预案,减少石油污染造成的影响。
22.(2023春·黑龙江绥化·高一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5月,辽宁舰率领了一支顶配的编队进入了东太平洋进行训练活动,2日早上辽宁舰编队开过钓鱼岛海域时,引起格外的注目。图1示意各类海域分布,图2示意上海以东海底地形剖面。

(1)图1中A处为 ,B处为 ,C处为 ,D处为 。
(2)简述组建航母编队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3)我国共有海岛11000余个。请从交通、资源的角度,分析海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条件。
【答案】(1) 领海 内水 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
(2)有利于加强对我国海域的有效管理;有利于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增加资源保有量;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提升国家实力,营造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有利于维护我国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等等。
(3)交通优势:海岛可以利用廉价的航运,交通便利;资源优势:海岛及其所属的专属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
【分析】本题以海域分布和海洋权益为材料,涉及各类海域的名称、组建航母编队的意义、海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考查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和读图识图的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详解】(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内水是指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所有水域及水道,B为内水;领海是指领海基线以外十二海里的水域,A为领海;专属经济区指领海基线起算,不应超过200海里的海域, C 处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是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D 为大陆架。
(2)我国组建航母编队,有利于保障我国的海洋权益不受侵犯,有利于加强对我国海域的有效管理;有利于保障并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增加资源保有量;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提高民族自豪感;军事力量强大,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在中国具有航母的情况下,主动权和话语权就会向中国倾斜,有利于提升国家实力,营造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与中国有瓜葛有争端的问题,就有利于中国和平解决,有利于维护我国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等等。
(3)题意表明,海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条件应从交通、资源的角度进行分析。海岛四周临海,海运便利,海运具有廉价的优势,具有发展经济的交通优势;图中显示,海岛周围具有广阔的专属经济区,海岛及其所属的专属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明显。
23.(2023春·吉林长春·高二长春外国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洪都拉斯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间有广阔的盆地与高原,两侧沿海气候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素有“精灵森林”的美誉,是世界重要的物种基因保护地之一,木材、咖啡、烟草与原矿石出口占据该国重要的经济地位,该国西部曾是玛雅文明的中心地之一,保留有众多遗迹。图为洪都拉斯概况图。
(1)请从大气环流、下垫面角度分析洪都拉斯两侧沿海地区降水差异明显的原因。
(2)分析洪都拉斯是世界重要的物种基因保护地的原因。
(3)指出洪都拉斯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当地造成的生态破坏,并简析人为原因。
【答案】(1)该地终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加勒比海沿岸(北侧)地势南高北低,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太平洋沿岸(南侧)则为(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较少。
(2)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大,水热丰富,基础物种种类多;热带草原气候区与较大的垂直高差使得地域分异加大,(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明显)丰富了区域物种类型;内陆地形类型多,进一步丰富物种多样性。
(3)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原因:该国经济以木材、咖啡、烟草与原矿石出口为主,开发早且开发时间长;砍伐木材,种植咖啡、烟草和不合理的开矿等生产活动破坏地表植被引起水土流失加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分析】本大题以洪都拉斯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和主要产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降水的因素、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和工业对区域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大气环流指气压带、风带或季风环流,结合所学三圈环流知识可知,洪都拉斯位于0°~30°N之间,终年受北半球东北信风影响。下垫面因素主要指的是海陆分布、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由材料“洪都拉斯地形以山地为主”和图中河流分布可知,洪都拉斯中部分布有山脉,加勒比海沿岸(北侧)地势南高北低,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且由所学洋流知识可知,北部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太平洋沿岸(南侧)为东北信风的背风坡,位于雨影区,降水较少。
(2)重要的物种基因保护地说明当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可从水热条件及其差异、生存空间等角度进行分析。由图可知,洪都拉斯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大,水热丰富,基础物种种类多;由材料“洪都拉斯地形以山地为主”和图中河流分布可知,热带草原气候区与较大的垂直高差使得地域分异加大,(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明显)丰富了区域物种类型;由材料“山脉间有广阔的盆地与高原”可知,洪都拉斯内陆地形类型多,进一步丰富了物种多样性。
(3)由材料“木材、咖啡、烟草与原矿石出口占据该国重要的经济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砍伐植被、大量发展种植业、采矿等容易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问题。该国经济以木材、咖啡、烟草与原矿石出口为主,结合所学大航海时代历史知识可知,当地经济开发早且开发时间长,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性强;砍伐木材,种植咖啡、烟草和不合理的开矿等生产活动破坏地表植被引起水土流失加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秋·甘肃天水·高三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程度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温室气体 浓度〔mg/m3) 年增长率(%) 生存期(年) 温室效应强度(C02=1) 对全球气候变的现有贡献率(%)
1750年 1990年
C02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氯氟烃 0 0.00085 2.2 50~102 3400~15000 24
CH4 0.8 1.72 0.9 12~17 11 15
N2O2 0.00029 0.00031 0.25 120 270 6
1.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最大,主要原因是( )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2.下列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大量进口石油,杜绝使用煤炭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D.大量进口煤炭,杜绝使用石油
(2022秋·广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北大西洋的西北部。它是除南极洲以外,大陆冰川面积最大的地区,在总面积216.6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覆盖着面积的183万平方公里、平均厚度为2300米的冰盖。下图为格陵兰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格陵兰岛成为北半球冰川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原因是( )
①纬度高,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②全球第一大岛,面积较大
③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高④岛屿两侧受寒流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格陵兰岛冰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①探测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变得容易②部分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
③束缚在冰川之中的古老病毒会出来威胁人类④全球淡水资源增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秋·辽宁丹东·高一凤城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干热岩是一种没有水或蒸汽的热岩体,一般温度大于180℃,普遍埋藏于距地表2~6公里深处,开发后可用于发电、供暖等。目前全球陆地底下的干热岩资源内蕴含的能量是已知全球所有天然气、石油、煤炭这三大化学燃料中蕴含能量的30倍左右,而且干热岩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能长期稳定供热,不会向外散发出任何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只要地核的温度不下降,干热岩就能不断产生。下面图1为干热岩开采和利用景观图,图2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干热岩主要存储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6.下列关于图2中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圈层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 B.②圈层与③圈层的界面为莫霍面
C.③圈层与④圈层的界面为古登堡面 D.④圈层一般认为呈固态
7.干热岩成为开发潜力巨大的资源,主要原因有( )
①清洁可再生②储量大③开发难度小④受天气影响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秋·黑龙江牡丹江·高一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山岳终碛堤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山岳终碛堤的植被最可能是( )
A.高山草原 B.高山冰川 C.高寒荒漠 D.高山针叶林
9.图中两道终碛堤说明了该地( )
A.气温降低,冰川扩张 B.气温降低,冰川退缩
C.气温升高,冰川扩张 D.气温升高,冰川退缩
10.与大陆冰川相比,山岳冰川的终碛堤( )
A.海拔较高,长度小 B.海拔较低,长度大
C.海拔较高,长度大 D.海拔较低,长度小
(2022秋·辽宁铁岭·高一铁岭市清河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氮 B.氧 C.二氧化碳 D.臭氧
12.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 C.水汽和杂质 D.氮和氧
13.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发生明显变化,最主要表现为( )
A.臭氧增多 B.氧气增多 C.水汽增多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022秋·浙江台州·高一台州市书生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
15.在图示甲时期( )
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D.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形成
(2022秋·山东威海·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约1600米,面积6200多平方千米,雪山环绕,平均水深270多米,最深处700多米,水量是青海湖的十多倍。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成为“热湖”的原因,正确的有( )
①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②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③湖泊底部岩浆喷发增温④纬度低,冬季气温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对伊塞克湖水域面积的影响是( )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小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2022春·河南洛阳·高一校考阶段练习)2022年2月4日晚8:00,北京冬奥会开幕。2月4日—2月20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冬奥会对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增强民族自信必将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承办冬奥会,可以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宣传中华灿烂文明和优秀文化,展示大国实力和精神风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18.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为( )
A.南半球向北 B.北半球向南 C.北半球向北 D.南半球向南
19.关于冬奥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冰墩墩——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充满未来科技感。
B.北京新冠疫情控制不力,感染人数不断增加
C.北京冬奥会把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发挥到了新的高度
D.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20.冬奥会开幕式开始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全球刚好处于同一天 B.纽约的华人吃了晚饭,可以收看电视转播
C.莫斯科正夕阳西下 D.悉尼正值深夜,人们早已入睡
二、综合题
21.(2023春·黑龙江哈尔滨·高二哈九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历经20余年的科研攻关,我国已基本掌握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全套技术,具备了自主开发1500米级深水油气田核心技术。下图为陵水17-2油气田位置及附近海底地形图。
(1)简述该海域油气资源开发面临的困难。
(2)简析该海域油气开发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及防范措施。
22.(2023春·黑龙江绥化·高一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5月,辽宁舰率领了一支顶配的编队进入了东太平洋进行训练活动,2日早上辽宁舰编队开过钓鱼岛海域时,引起格外的注目。图1示意各类海域分布,图2示意上海以东海底地形剖面。

(1)图1中A处为 ,B处为 ,C处为 ,D处为 。
(2)简述组建航母编队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3)我国共有海岛11000余个。请从交通、资源的角度,分析海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条件。
23.(2023春·吉林长春·高二长春外国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洪都拉斯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间有广阔的盆地与高原,两侧沿海气候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素有“精灵森林”的美誉,是世界重要的物种基因保护地之一,木材、咖啡、烟草与原矿石出口占据该国重要的经济地位,该国西部曾是玛雅文明的中心地之一,保留有众多遗迹。图为洪都拉斯概况图。
(1)请从大气环流、下垫面角度分析洪都拉斯两侧沿海地区降水差异明显的原因。
(2)分析洪都拉斯是世界重要的物种基因保护地的原因。
(3)指出洪都拉斯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当地造成的生态破坏,并简析人为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