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中国地理(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秋·四川乐山·高二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经纬网的纬线纬度间距最接近( )
A.3° B.5° C.8° D.10°
2.①、②、③、④四列山脉中,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①、②、③、④四列山脉中,山脉两侧气候特征差异最不明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8春·四川绵阳·高二绵阳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 )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山地地形④沿岸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土壤 C.地形 D.气候
(2022春·山东菏泽·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导致A、B两类土地利用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热条件 B.海陆位置 C.人口密度 D.国家政策
7.乙处资源相对于甲处资源保存较为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 B.海拔较高 C.气候干旱 D.交通不便
(2021秋·贵州贵阳·高二校考阶段练习)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各项,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A.水热条件都较好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 D.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
9.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
(2022秋·陕西西安·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表为“中国湿地现状”,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现状
面积 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特点 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若、生物多样性丰富
东北湿地 东北三江平原沼泽面积864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
青菠高原湿地 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是几条大河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恒河、湄公河和印度河等
长江中下游湿地 长江中下游河湖密布,是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地区
10.松嫩平原湿地在表中的哪个分布区( )
A.东北平原区 B.长江中下游区 C.青藏高原区 D.珠江流域区
11.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2022春·河南焦作·高二温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我国某湖泊位于某河流中游沿线并与该河流相通。下图示意1991—2014年该湖泊甲水文测站水位年际变化(水文站水位基准面为黄海海平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2002年后,该水文测站平均水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湖泊流域封山育林 B.常年受准静止锋影响
C.河流上游修建水库 D.河流下游河床降低
13.推测1991—2014年该湖泊( )
A.面积缩小 B.湖盆变浅变大 C.流域面积缩小 D.盐度快速升高
14.该湖泊最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渭河谷地
(2022春·云南楚雄·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与黄豆酱油相比,黑豆酱油一般不添加小麦,酿造时间长(酿晒长达6个月)、工艺复杂。台湾西螺镇(下图)凭借独特环境,从各地挑选优质黑豆,加以古法技艺成为全台优质的酱油产地。当地有多家百年酱油老店,但西螺镇经济发展缓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黑豆酱油比黄豆酱油更受台湾人的青睐,主要是因为黑豆酱油( )
①适合人群多②香味浓厚③价格便宜④包装精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西螺镇适合酿造黑豆酱油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豆类原料充足 B.酿造历史悠久 C.日照时间充足 D.水源优质丰富
17.针对西螺镇的发展现状,当地百年老店扩大黑豆酱油知名度的最佳途径有( )
A.设立观光工厂 B.树立品牌意识 C.加大科技投入 D.线上网店销售
(2021秋·甘肃武威·高二民勤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三江并流”景观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2003年7月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三江并流”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9.“三江并流”中的“三江”,其源头已纳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有( )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⑤ D.③④
20.“三江并流”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它不具有( )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
二、综合题
21.(2022秋·河北石家庄·高二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重统计图。
(1)比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江苏省三次产业比重的差异。
(2)简述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互协作对两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对新疆的影响: 。对江苏的影响: 。
(3)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22.(2023春·四川凉山·高二宁南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岳华山海拔2154米,南接秦岭,北瞰黄渭,因山上特殊气候、冷暖空气交汇等因素,常形成一般厚度为几十米至三四百米稳定连绵广阔的云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直接影响着东亚地区,尤其是秦岭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变化。夏秋季华山云海出现频次最多,秋季云海多出现在雨过天晴之日。下图为秦岭及其附近区域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华山云海的成因。
(2)说明副热带高压控制对华山云海形成的不利影响。
(3)简析华山秋季云海多出现在雨过天晴之日的原因。
23.(2018秋·全国·高三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腰坝绿洲隶属于阿拉善左旗,是该旗最大的农业井灌(利用提水设备提取井水灌溉农田的措施)区。腰坝绿洲位于贺兰山西侧洪积倾斜平原的边缘,西面与腾格里沙漠相接,东、北和南部地势高,西部地势低。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多风少雨,年内降水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198毫来,多年平均蒸发量2394米。图示意该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等值线图。
(1)描述腰坝绿洲表层土壤含盐量的分布特征。
(2)判断土壤含盐量与地势高低之间的关系。
(3)分析腰坝绿洲土壤整体含盐量较高的原因。
(4)指出腰坝绿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种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中国地理(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秋·四川乐山·高二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经纬网的纬线纬度间距最接近( )
A.3° B.5° C.8° D.10°
2.①、②、③、④四列山脉中,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①、②、③、④四列山脉中,山脉两侧气候特征差异最不明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A 3.D
【解析】1.根据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图示最南端与最北端间隔10格,故判断纬线的间隔约为5°,B正确。故选B。
2.①是大兴安岭,②是秦岭,③是昆仑山,④是南岭。我国三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四列山脉中,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①大兴安岭、③昆仑山,A正确,故选A。
3.①是大兴安岭,②是秦岭,③是昆仑山,④是南岭。山脉两侧气候特征差异最不明显的是秦岭,秦岭北侧是温带季风气候,南侧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大兴安岭东侧是温带季风气候,西侧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昆仑山北侧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侧是高原气候;南岭两侧都行亚热带季风气候。山脉两侧气候特征差异最不明显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三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018春·四川绵阳·高二绵阳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 )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山地地形④沿岸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土壤 C.地形 D.气候
【答案】4.B 5.D
【解析】4.依据经纬度位置可知,甲为日本本洲岛,冬季刮西北季风;乙为海南岛,冬季刮东北季风。两地冬季降水较多,都是由于冬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岛屿上的山脉的抬升作用,易形成地形雨,共同的影响因子有大气环流和山地地形,故②③正确。太阳辐射、沿岸暖流对冬季降水影响较小,排除①④。故选B。
5.受纬度位置影响,两地热量条件不同,耕作制度不同。甲地种植单季稻,熟制为二年三熟;乙地种植双季稻,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所以造成两地耕作制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气候),D正确。耕作制度和光照、土壤、地形关系不大,排除ABC,故选D。
【点睛】日本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增温增湿,在日本西北部沿海地区受山地抬升形成大量降雪,从而日本西部冬季降雪量大。
(2022春·山东菏泽·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导致A、B两类土地利用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热条件 B.海陆位置 C.人口密度 D.国家政策
7.乙处资源相对于甲处资源保存较为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 B.海拔较高 C.气候干旱 D.交通不便
【答案】6.A 7.D
【分析】6.图中A类土地分布在我国东北平原,是耕地类型;B类土地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形成这样的差异的原因是,东北平原地势低,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充足,形成以旱地农业为主的耕地类型;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降水较少,水热条件差,具有高寒的特征,不适合谷物的种植,但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发育,形成以高寒畜牧业为主的草地类型。A正确;两地都在内地,不是海陆位置因素,B错误;两地都是我国相对地广人稀的地区,不是人口密度的因素,C错误;国家政策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
7.甲、乙两处都是我国的天然林区的森林资源分布区。都是深居内陆,都是山地地形,都是湿润气候区,因乙处资源相对于甲处资源保存较为完好的主要原因不是深居内陆、海拔较高、气候干旱的原因,ABC错误;原因是乙地位于横断山区,我国的西南地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陆地交通建设困难,交通不便,因此开发少;甲地位于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在我国东北地区,临近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对外交通条件好,开发利用的多。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土地类型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例低;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分布不平衡的土地资源,使地区之间土地生产力产生了显著差异。后备耕地资源不足,难利用的土地多。
(2021秋·贵州贵阳·高二校考阶段练习)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各项,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A.水热条件都较好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 D.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
9.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
【答案】8.B 9.C
【解析】8.长江三角洲位于南方地区,水热条件较好,但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A不符合题意;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松嫩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两个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B符合题意;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主要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但长江三角洲位于入海口处,而松嫩平原不位于入海口处,C不符合题意;松嫩平原的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但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不丰富,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以水田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热量条件好,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和大豆等旱作作物,由于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因此A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沿海地区,水域宽阔,水产业比较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靠近大兴安岭,草原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影响水产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水域、水质、水温、水产资源、饵料等自然因素;市场(距离、需求量);技术(捕捞、养殖、加工、保鲜);交通等。
(2022秋·陕西西安·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表为“中国湿地现状”,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现状
面积 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特点 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若、生物多样性丰富
东北湿地 东北三江平原沼泽面积864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
青菠高原湿地 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是几条大河的源头,如长江、黄河、恒河、湄公河和印度河等
长江中下游湿地 长江中下游河湖密布,是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地区
10.松嫩平原湿地在表中的哪个分布区( )
A.东北平原区 B.长江中下游区 C.青藏高原区 D.珠江流域区
11.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答案】10.A 11.C
【解析】10.松嫩平原湿地属于松嫩平原,是东北平原的最大组成部分,位于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脉及松辽分水岭之间的松辽盆地里的中部区域,主要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松嫩平原,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相对较少,气温低,因此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C正确;松嫩平原主要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水源充足、地势平坦,AB错误;松嫩平原的土壤类型是最为肥沃的黑土,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松嫩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一部分,东北地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不足。
(2022春·河南焦作·高二温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我国某湖泊位于某河流中游沿线并与该河流相通。下图示意1991—2014年该湖泊甲水文测站水位年际变化(水文站水位基准面为黄海海平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2002年后,该水文测站平均水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湖泊流域封山育林 B.常年受准静止锋影响
C.河流上游修建水库 D.河流下游河床降低
13.推测1991—2014年该湖泊( )
A.面积缩小 B.湖盆变浅变大 C.流域面积缩小 D.盐度快速升高
14.该湖泊最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渭河谷地
【答案】12.C 13.A 14.C
【解析】12.该湖泊与河流连通,与河流互相补给,上游河段修建水库会使下游水量减少,该湖泊位于河流中游,2002年后湖泊平均水位下降,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所致,C正确,湖泊流域封山育林会使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变小,并且随着流域空气湿度增加,流域降水量也会增加,水位上升,A错,准静止锋影响下,多阴雨天气,会使水文测站平均水位上升,B错,河流下游河床降低难以引起中游湖泊水位的下降,D错。故选C。
13.湖泊水位下降会引起湖泊面积缩小,A正确,湖泊水位下降不会使湖盆变大,B错,湖泊流域与流域地势有关,其面积是相对稳定的,C错,湖泊为外流湖,且水位呈波动下降趋势,盐度不会快速上升,D错。故选A。
14.由图可知,该湖泊水位最高不超过16m,说明该地整体海拔较低,结合选项判断,应为长江中下游平原,C正确,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 渭河谷地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平均海拔都在500米以上,ABD错。故选C。
【点睛】湖泊对流域水文现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湖泊是流域内多种水体的补给水源,如位于河流上游的湖泊为河流提供水源。二是对多种水体具有调节作用,对河流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在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进入湖泊,从而起到消减洪峰的作用;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湖泊水进入河流,可以有效地补充河流水。从而起到削丰补枯的作用。
(2022春·云南楚雄·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与黄豆酱油相比,黑豆酱油一般不添加小麦,酿造时间长(酿晒长达6个月)、工艺复杂。台湾西螺镇(下图)凭借独特环境,从各地挑选优质黑豆,加以古法技艺成为全台优质的酱油产地。当地有多家百年酱油老店,但西螺镇经济发展缓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黑豆酱油比黄豆酱油更受台湾人的青睐,主要是因为黑豆酱油( )
①适合人群多②香味浓厚③价格便宜④包装精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西螺镇适合酿造黑豆酱油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豆类原料充足 B.酿造历史悠久 C.日照时间充足 D.水源优质丰富
17.针对西螺镇的发展现状,当地百年老店扩大黑豆酱油知名度的最佳途径有( )
A.设立观光工厂 B.树立品牌意识 C.加大科技投入 D.线上网店销售
【答案】15.A 16.C 17.A
【分析】15.根据材料,“从各地挑选优质黑豆,加以古法技艺”,表明黑豆酱油制作方法更环保健康,适合人群多,故①正确;黑豆酱油酿造时间长、工艺复杂,产品品质比一般酱油高,香味浓厚,所以更容易受台湾人的青睐,故②正确;“酿造时间长(酿晒长达6个月)、工艺复杂”,可以推测价格应该比较高,故③错误。包装精美一般不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故④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6.材料提到“从各地挑选优质黑豆”,表明豆类原料不是来自当地,故A错误。酿造历史悠久是适合酿造黑豆酱油的可能结果,而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当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间充足,满足“酿晒长达6个月”的要求,故C正确。酿造酱油与水源优质丰富关系不大,故D错误。故选C。
17.设立观光工厂,让更多的人了解黑豆酱油的制作过程,并进行产品品尝,会极大的扩大黑豆酱油知名度,故A正确。在知名度不高的情况下,开设网店销售或者树立品牌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效益。故B、D错误。黑豆酱油“以古法技艺”制作“”,若加大科技投入生产,会影响产品品质,故C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台湾岛降水东多西少,台湾山脉阻挡夏季风,山脉东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山脉西侧是背风坡,降水少。
(2021秋·甘肃武威·高二民勤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三江并流”景观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2003年7月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三江并流”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9.“三江并流”中的“三江”,其源头已纳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有( )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⑤ D.③④
20.“三江并流”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它不具有( )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
【答案】18.B 19.D 20.C
【解析】18.“三江并流”中的三江是指金沙江(长江上游)、澜沧江和怒江。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示可知,高贡嘎山和怒山之间为怒江,怒山和云岭之间为澜沧江,澜沧江以东为金沙江(长江上游),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三江并流”中的三江是指金沙江(长江上游)、澜沧江和怒江。三江源地区指的是澜沧江、长江(上游称金沙江)、黄河的源头地区,不包括怒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价值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人文旅游资源特有的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三江并流”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是指人文旅游资源的特殊价值,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金沙江,是中国长江的上游。因江中沙土呈黄色得名。金沙江的发源地(即长江的发源地)20世纪70年代定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正源沱沱河。2008年调查建议当曲的上源且曲为正源,当曲与源于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的沱沱河汇合后,称通天河。长江干流流经治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玉树县,于玉树州直门达(称多县歇武镇直门达村,巴塘河汇入口)以下,始称金沙江。
二、综合题
21.(2022秋·河北石家庄·高二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重统计图。
(1)比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江苏省三次产业比重的差异。
(2)简述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互协作对两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对新疆的影响: 。对江苏的影响: 。
(3)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于江苏省;江苏省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 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3)霍尔果斯是我国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分析】本题以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才材料,涉及地区产业结构及发展、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统计图直接比较各产业所占比重大小即可。由两省区三次产业比列统计图可知,新疆的第一产所占比重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小于江苏。
(2)本题应强调相互协作可以扬长避短,从而促进两地经济的发展。从图示信息可知,新疆有丰富的资源,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可以从江苏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而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缺乏,新疆丰富的资源,可以缓解江苏省资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江苏产品的销售,扩大市场范围。
(3)可以从位置、交通、政策、资源等方面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霍尔果斯是我国边境重镇,是通往中亚的重要门户,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又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经济发展的条件优越。
22.(2023春·四川凉山·高二宁南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岳华山海拔2154米,南接秦岭,北瞰黄渭,因山上特殊气候、冷暖空气交汇等因素,常形成一般厚度为几十米至三四百米稳定连绵广阔的云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直接影响着东亚地区,尤其是秦岭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变化。夏秋季华山云海出现频次最多,秋季云海多出现在雨过天晴之日。下图为秦岭及其附近区域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华山云海的成因。
(2)说明副热带高压控制对华山云海形成的不利影响。
(3)简析华山秋季云海多出现在雨过天晴之日的原因。
【答案】(1)华山地势高且起伏较大,水汽被山体阻挡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过程中易凝结成云;山地地表的不均匀加热为水汽上升提供热力条件;山地易形成山谷风,上升气流导致水汽凝结成云;处于秦岭山脊线以北,受冷空气活动影响大,水汽易遇冷进而凝结山地阻碍大气水平运动,云雾存在时间长。
(2)秦岭地区位于南北方的地理分界,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形成稳定的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冷暖空气在华山交汇减少;空气湿度、降水量、云层将减小,不利于云海的形成。
(3)雨过,湿度大,天晴,气温升高,地表水汽蒸发增多,大气中水汽充足;遇山地抬升作用,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受高压系统(或单一气团)控制风速较小,易形成云海。
【分析】该题以西岳华山为材料,涉及我国的主要山脉、影响气候变化的成因等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读图析图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华山地势较高,主峰达到2154m,且整体起伏较大,使得水汽被山体阻挡后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分易凝结成云致雨;加上山地地表的不均匀加热为水汽上升提供热力条件;白天山坡升温快,山谷升温慢,夜晚山坡降温快,山谷降温慢,使得山地易形成山谷风,促使上升气流导致水汽凝结成云;而华山处于秦岭山脊线以北,因此受冷空气活动影响大,水汽易遇冷进而凝结,由于山地阻碍大气水平运动,云雾存在时间长。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秦岭淮河一线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秦岭地区属于南北方的地理分界,常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形成稳定的下沉气流,天气较为晴朗;冷暖空气在华山交汇相对减少;而华山空气湿度、降水量、云层将减小,因此,不利于云海的形成。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出现降水后,整体湿度较大,受天晴影响,气温逐渐升高,使得地表水汽蒸发增多,大气中水汽充足;在遇到山后,出现明显的抬升作用,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受高压系统(或单一气团)控制风速较小,因此易形成云海。
23.(2018秋·全国·高三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腰坝绿洲隶属于阿拉善左旗,是该旗最大的农业井灌(利用提水设备提取井水灌溉农田的措施)区。腰坝绿洲位于贺兰山西侧洪积倾斜平原的边缘,西面与腾格里沙漠相接,东、北和南部地势高,西部地势低。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多风少雨,年内降水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198毫来,多年平均蒸发量2394米。图示意该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等值线图。
(1)描述腰坝绿洲表层土壤含盐量的分布特征。
(2)判断土壤含盐量与地势高低之间的关系。
(3)分析腰坝绿洲土壤整体含盐量较高的原因。
(4)指出腰坝绿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种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1)空间差异大;西高东低;高值中心位于西部偏南。
(2)该绿洲地势东、北和南部高,西部低;表层土壤含盐量在地势高的地区相对较低,地势低的地区相对较高。
(3)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风力强劲,蒸发大;为该地区最大的农业灌溉区,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表层土壤含盐量上升。
(4)土地荒漠化。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通过调水措施进行生态补水;植树种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土地盐碱化。措施:提高灌溉技术,发展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建立完善农田排水系统;种植耐盐碱农作物;修复含盐碱量过高的土壤。
【分析】本题以腰坝绿洲才材料,涉及荒漠化及其措施、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主要从整体的空间差异大小、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等方面作答。据图可知,图中表层土壤含盐量等值线在西南部较密集,其余地方等值线较为稀疏,说明空间差异较大;西部数值较高,在西南部达到最大。
(2)主要结合材料中关于地形的描述,再综合含盐量等值线进行对比分析。有材料可知,腰坝绿洲位于贺兰山西侧洪积倾斜平原的边缘,西面与腾格里沙漠相接,东、北和南部地势高,西部地势低。根据图示表层土壤含盐量等值线数值显示,表层含盐量在地势高的地区相对较低,在地势低的地区相对较高。
(3)主要从降水和蒸发、人类活动等角度作答。西部地区地区因地势低,土壤较肥沃,发展灌溉农业时采用了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表层土壤含盐量上升;再加上该地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全年多风少雨,年内降水分配极不均匀,风力强劲,蒸发大,导致含盐量相对较高。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首先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判断其可能的环境问题,再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即可。据材料可知,腰坝绿洲西面与腾格里沙漠相接,因过度开垦发展灌溉农业,导致土地荒漠化。针对人为原因可采取的措施有:限制人口迁入,搬迁人口,减少人口数量;进行生态补水;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植树种草等。因过度开垦发展灌溉农业,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针对人为原因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灌溉技术,发展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建立完善的农田排水系统;种植耐盐农作物;修复含盐量过高的土壤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