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三课时 不简单的杠杆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三课时 不简单的杠杆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21 14:0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3.3不简单的杠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单元主题
在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在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技术。
工具与技术,有的很简单,有的很复杂;有的应用广泛,有的应用于有限的领域;有的很古老,有的才发明不久……
工具与技术有什么联系?人类是如何发明和改进工具与技术的?哪些工具与技术对我们人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工具与技术
单元教学设计
工具(物品)
工具和技术
技术(方法)
斜面(省力)
省力(支点靠近用力点,撬动距离近)
简单机械 杠杆
费力(支点远离用力点,撬动距离远)
轮轴(省力,灵活,用时短)
简单机械组合:剪刀(斜面、杠杆)
印刷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效率高)
信息交流传播 文字(快速,不直观)
信息技术 视频、音频(直观,耗时)
工具与技术
单元课时规划
课时 课型 课时内容 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 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 (一般1-2个) 达成评价
1 实验课 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和技术,知道一种工具可能有不同用法,不同工具使用的技术可能不同。认识到工具和技术之间存在联系。 观察和比较同一任务下不同工具的结构和使用情况,通过分析、交流,初步构建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 ①知道工具就是物品,技术就是方法
②不同工具用不同技术
1 实验课 斜面 知道利用斜面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和从下往上搬运物体都能省力,认识到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器材搭建一个斜面,完成特定的搬运任务并且能以实验数据为证据,说明斜面能省力。 知道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能省力

1 实验课 不简单的杠杆 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用比较大石块能否被撬动的方法,能区别省力杠杄和不省力。 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有省力杠杆,有费力杠杆。
1 实验课 改变运输的车轮 认识轮轴这一类简单机械,了解工具安装车轮后具有省力、灵活等优点。 通过比较平板和小推车在直线和曲线这两种道路上的使用感受,归纳带有车轮的工具所具备的优点。 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省力、灵活、用时短。
1 实验课 灵活巧妙的剪刀 认识剪刀是多项技术组合的产物,能解决不同任务的需要。知道各种各样的剪刀是人们的创新发明,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通过观察、体验和比较的方法,认识到工具的结构与功能具有一致性。 知道剪刀是斜面和杠杆两种简单机械的组合。
1 实验课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知道活字印刷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让文化、知识的传承更加便 捷,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用比较的方法,能分析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的优劣。 知道印刷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效率高。
1 实验课 信息的交流传播 认识到不同的信息传播工具会影响人们接收信息的效果,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驱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了解书本、电脑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传播形式、传播效果的异同。 ①知道文字传递信息快,但不直观;音频、视频传递信息直观,但比较耗时。
②知道信息交流传播促进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学习目标
不简单的杠杆
(1)通过杠杆实验,知道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认识到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2)在用杠杆撬动大石块的过程中,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杠杆装置的使用情况,会分享自己的观点。
新知讲解
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撬石板
移动铁轨
撬开木箱盖
情境导入
新知讲解
他们使用的是什么工具?这种工具有什么特点?
撬棍
一种劳动工具,广泛用于铁路轨道检修及维护。两头圆,两头扁或者一头圆一头扁。
新知讲解
撬棍怎么使用?
撬棍的前端插入石板底部,中间垫在另一块石板的边缘,上端握在手里,用力向下压撬棍,就可以使石板撬起或移动了。
新知讲解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很久以前,人类就学会利用一些自然材料如石头、木头、兽骨、植物纤维等来制造工具。人们知道,单纯依靠自己肌肉产生的力量是有限的,制造一些工具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杠杆就是这样一类的工具。
新知讲解
你使用过杠杆类的工具吗?能说说它的作用吗?
启瓶器,很容易起开瓶盖
跳高用的撑杆,使运动员轻松翻越
羊角锤,轻松拔起钉子
新知讲解
一根木棒就可以变成杠杆。古人利用木棒撬动大石头,或者将植物粗壮的根撬出来。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像杠杆和斜面这样构造简单地机械称为简单机械。
杠杆能像斜面一样省力吗?我们该怎么做呢?
新知讲解
活动:模拟测试
利用木板撬和移动重物
新知讲解
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将一块大石块从A处撬到B处。
任 务
新知讲解
实验材料
木尺
大小石块
小木块
标明起点A终点B的宽纸带
新知讲解
①首先把大石块放A处
②然后把小木块放在木尺的下面
③将木尺的一端放入大石块的缝隙里
④再将小石块放在木尺的另一端
⑤改变小木块位置和小木块在同一位置的高度进行测试
实验方案
新知讲解
①边操作边把每次撬动时的杠杆装置情况画在我们的活动记录单上,可以用简图或符号来表示
②石块移动的距离用格数标记
③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更多数据,发现更多杠杆秘密
新知讲解
任务 撬动 次数 改变小木块位置 改变小木块高度
示意图 大石块移动格数 示意图 石块移动格数
把石块从A处撬到B处 1
2
3
杠杆模拟测试记录表
新知讲解
模拟测试中,我们是否能成功地将重物撬动到指定地点?杠杆在撬动中有什么作用?
有时能撬动,有时撬不动。杠杆在撬动中起着省力作用。
新知讲解
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用力效果不一样。
测试过程中,你做过哪些尝试,有什么发现?
在小木块位置不变情况下,小石块离小木块越近越撬不动,离小木块越远撬动的距离越大。同样条件下,小木块越高,大石块移动越远。
新知讲解
杠杆有三个重要的点,称为杠杆三要素: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木块的位置是支点
·大石块的位置是阻力点
·小石块的位置是用力点
新知讲解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充分说明杠杆有省力作用。生活中,人们又是如何发挥杠杆作用的呢?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发明了不同的杠杆。杠杆好比是人类功能强大的机械手臂,有的像撬棍那样增大了力的作用效果,有的像打捞网那样扩展了力的作用范围,有的像锄头那样改变了力的作用方向……。在许多现代复杂机器上你依然能够发现杠杆的运用。
①增大力的作用效果 ②扩展力的作用范围 ③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新知讲解
模拟实验自主评价表
项目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实验前 ①明确实验任务得1星 ②设计实验方案得2星 ③认识实验材料得1星 ( )☆ ( )☆ ( )☆
实验中 ①分工合理,合作完成,得1星 ②爱惜实验材料得1星 ③记录详细、准确得2星,不太准备得1星 ( )☆ ( )☆ ( )☆
实验后 ①交流实验结果得1星 ②积极参与研讨,得出实验结论,得2星 ( )☆ ( )☆ ( )☆
新知讲解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知道杠杆有三要素,知道杠杆有省力作用,知道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_______、_______和支点。
(2)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他这样说的依据是________原理。
2.判断题
(1)使用杠杆时一定省力。( )
(2)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
用力点
阻力点
杠杆


课堂练习
3.选择题
(1)如图,用同样的剪刀剪同一张纸,更省力的是( )
A.方法甲 B.方法乙 C.一样省力
A
课堂练习
(2)小科利用萝卜、竹棍、细线等材料,自制了“萝卜独轮车”进行了研究,如下图所示,在用“萝卜独轮车”搬运重物时,手握( )位置更省力。
A.a点 B.b点 C.c点
B
作业布置
用一用筷子、启瓶器、剪刀、食品钳子、指甲刀等杠杆类工具,哪些省力?哪些不省力?
板书设计
杠杆:支点 阻力点 用力点
大石块不能被撬动 不省力
杠杆作用 改变支点位置
改变支点高度
大石块能被撬动 省力
不简单的杠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