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京市东城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一、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讲述了毛泽东主席得知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不幸遇难的消息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儿子的遗体是否运回国内的抉择过程。五年级同学在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准备开展一次主题为“缅怀志愿军英烈,传承红色基因”的综合性学习。请你也来参加,帮助五年级同学完成学习任务的题目。
活动一:观看电影,书写心得。
①《长津湖》是一部让我看后热血fèi téng的电影。它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部队在处境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凭借钢铁意志扭转战争jú shì,付出了巨大xī shēng的感人故事。
②电影中的这一幕最让我感动:志愿军战士面对魔鬼一般的恶劣天气,面对yán jùn考验,他们坚守使命,绝不退缩。最终,他们被冻僵了,成了一尊尊雕像,挺立在冰雪中。败逃中的美军师长,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不禁缓步下车,向被冰雪覆盖的志愿军战士敬礼。作为战败者,他被深深地折服了。
③他一定认为眼前的一切是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的。他也许会发出yí wèn: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战士无所畏惧呢?我要用最hóng liàng的声音回答他:是伟大的民族精神,让一个个普通人,为了国家利益舍生忘死,汇聚起了惊天动地的力量。
1.在活动一的观影心得中,有六个词语是用汉语拼音书写的,请你按顺序写出汉字。注意要把字写得工整、美观。
2.下面词语你能读准吗?其中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处境(chù jìng) B.恶劣 (è liè)
C.不禁(bù jīn) D.折服 (zhé fú)
3.“魔鬼”一词中的“魔”字笔画较多,这个字的笔画数是( )。
A.十八画 B.十九画 C.二十画 D.二十一画
4.“艰难”一词的“艰”字,有“困难”的意思,“难”也有“不容易”的意思,合在一起也是“困难”的意思。像这样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一个词语还有( )。
A.热血 B.坚守 C.覆盖 D.冻低
5.下面词语中,“益”的意思与“利益”一词中“益”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延年益寿 B.受益匪浅 C.多多益善 D.精益求精
6.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部分,如果不改变意思,换成一个四字词语,表达会更简洁。你建议更换的词语是( )。
A.无可奈何 B.无关紧要 C.不同凡响 D.不可思议
【答案】1.①沸腾;②局势;③牺牲;④严峻;⑤疑问;⑥洪亮。
2.A
3.C
4.C
5.B
6.D
【知识点】字义;字音;看拼音写汉字;笔画与笔顺;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本题是观看电影《长津湖》后写的一篇心得体会。认真阅读理解这篇心得,结合题目要求完成回答。
1.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按照拼写规则,文中的拼音①“fèi téng”应该是词语“沸腾”,② “jú shì”应该是词语“局势”,③“xī shēng”应该是词语“牺牲”,④“yan jun”应该是词语“严峻”,⑤“yí wèn”应该是词语“疑问”,⑥“hóng liàng"应该是词语“洪亮”。书写时注意“沸腾、疑、洪”等字词的鹅写法。
故答案为:①沸腾;②局势;③牺牲;④严峻;⑤疑问;⑥洪亮。
2.考查汉字读音。根据平时对多音字读音的理解掌握能力可知,题目A项中的“处境”的“处”读音有误,处:读“chǔ”时,本义为存在、置身。引申指居住;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读“chù”时,引申指地方。故在“处境”中应读“chǔ”。B、C、D项中词语读音正确。
故答案为:A
3.考查字的基本笔画。“魔鬼”—词中的“魔”字笔画较多,这个字的笔顺 ”魔”笔顺是:点、横、撇、横、竖、撇、点、横、竖、撇、捺、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 这个字的笔画数是20画。
故答案为:C
4.考查词语结构。根据例子:“艰难”一词的“艰”字,有“困难”的意思,“难”也有“不容易”的意思,合在一起也是“困难”的意思。题目选项中的词语与“艰难”—样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是“覆盖”,因为“覆”和“盖”意思一样。故选C。
故答案为:C
5.考查对所给词语中的加点字“益”的理解与辨析。A.“延年益寿”的意思是:指增加岁数,延长寿命。益:指增加、益于、增进。
B.“受益匪浅”的意思是: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益:收获、好处。
C.“多多益善”的意思是:指越多越好。益;更加;越。
D.“精益求精”的意思是:指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益:指更加。“利益”意思是:指对人或物有良性影响的事物或指佛教中利生益世的功德。益:指好处。
因此,本题选项词语中“益”的意思与“利益”—词中“益”的意思相同的是B。
故答案为:B
6.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短文,文中画线部分“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的意思是形容不可想象或难于理解。因此,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可知,画横线的部分,如果不改变意思,换成一个四字词语,表达会更简洁。我建议更换的词语是“不可思议”。故选D。
故答案为:D
活动二:查阅资料,铭记英雄。
①2022年9月17日上午,第九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88位为国而战的志愿军英烈,终于在祖国的怀抱中得以安息。他们的战友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也都长眠于此。祖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自2014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8年迎回825位志愿军烈士遗骸。英雄回家,山河永念!
②七十多年前,您们对挚爱的亲人说了一声“dài我回家”匆匆奔赴朝鲜战场,那是对关好生活的向往,是对家国的许诺;战场上,您们怀着“宁可向前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无畏精神冲锋陷阵,留下殷殷嘱托:如果我倒在战场上,请你“dài我回家”,去建设一个美丽、强大的中国;今天,祖国“dài你回家”,让英雄落叶归根,看看这盛世中华如您所愿。
③短短12个字,是您们的一生,读来字字chuō心,让人感动。我们要永远铭记英雄,只有不忘历史,珍惜现在,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7.这是一位同学查阅资料后做的摘录笔记。他想引用一句古诗来赞美志愿军战士的报国壮志。下面诗句引用最恰当的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dài我回家,dài我回家,dài你回家”,短短12个字却是志愿军战士的一生。这三个“dài"字分别是哪个字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内容,帮助五年级同学分别选出正确的汉字。
①dài我回家 ,A.代 B.袋 C.戴 D.待 E.带
②dài我回家 ,A.代 B.袋 C.戴 D.待 E.带
③dài你回家 ,A.代 B.袋 C.戴 D.待 E.带
9.这短短12个字,读来字字“chuō”心。“chuō”应该使用哪个汉字呢?结合字典的意思,应该使用( )。
A.逴chuō<书> 远。 超越。 远行。
B.踔chuō<书> 跳跃:趻~。 超越。 疾行。
C.戳chuō<书> 动用力使长条形物体的顶端向前触动或穿过另一物体:一~就破。 <方>团(长条形物体)因猛戳另一物体而本身受伤或损坏:打球~了手|钢笔尖,~了。 <方>团竖立:站:把棍子~起来|大伙,都走了,他一个人还~在那。 (~n)图图章: ~记|邮~|盖~。
【答案】7.D
8.D;A;E
9.C
【知识点】字义;字形辨析;古诗词运用
【解析】【点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材料大多来源于生活,要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多锻炼自己的概括能力和思考能力。
7.考查对诗句和材料内容的理解。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意思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结合诗句意思,赞美志愿军战士的报国壮志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故选D。
故答案为:D
8.考查了同音字。同音字指语音相同但字形、字意不同的汉字。A.代:替代;替换。B.袋:袋子。用软而薄的原料做成的盛物的东西。C.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D.待:等候。E.带:携带。结合语境和词义,依次应填“待、代、带”。
故答案为:①D;②A;③E
9.考查了同音字。“字字戳心”意思形容每一句话都刺激人的痛处。故选C。
故答案为:C
活动三:交流汇报,分享故事。
10.班里很多同学不了解志愿军英雄杨根思的事迹,一位同学决定在交流会上为大家讲述,还列出提纲进行练习。为了更好地突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你建议他重点讲述哪一部分内容?( )
A.杨根思本名叫羊庚玺,是江苏泰兴人。
B.他在童年时做过苦工,渴望翻身解放。
C.他参军后勤学苦练,反复揣摩,成为一名燦破能手。
D.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他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
E.他被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的称号,人们永远怀念他。
11.为了讲好杨根思的故事,这位同学还查阅了资料,想选择一个用在自己讲述的故事中。你建议他使用哪个资料,为什么?
资料一:三个不相信
在赴朝作战前的动员会上,身为连长的杨根思喊出了“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他正是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誓言。
资料二:吃“土豆餐”
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为国捐躯,他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每年这一天,“杨根思连”的官兵都要吃“土豆餐”。他们说,老连长当年带领战友们吃着冻土豆打仗,作为新时代的战士,我们不能忘记先辈的艰辛,永远要像老连长那样不惧艰苦,不畏强敌,为国守疆。
资料三:瞻仰烈士陵园
江苏泰兴坐落着杨根思烈士陵园。走进陵园,迎面是一座高大的杨根思塑像。他一身戎装,左手攥拳,右手紧抱炸药包,脚踏侵略者的钢盔,眼神坚毅。几十年来,数百万人前来瞻仰杨根恩烈士陵园,他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建议他使用资料 ,因为
12.为了在讲故事的时候烘托气氛,这位同学想制作一张幻灯片作为背景。他想选择气势浑厚、雄健壮美的隶书,书写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你认为他应该选择( )。
A.
B.
C.
D.
【答案】10.C
11.一;这是关于杨根思的事迹的介绍,更有说服力。
12.A
【知识点】推荐介绍;文章主旨理解;书法作品
【解析】【点评】考查了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是指在集体性活动中,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活动与交流。主题活动更灵活,可以根据时间、季节、节日以及学生的兴趣灵活地确定主题的内容,主题活动更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10.本题考查主题活动。根据题目要求,要写出在主题活动中的发言提纲。本次主题是介绍志愿军英雄杨根思的事迹,为了更好地突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我建议重点讲述在抗美援朝战斗中,杨根思参军后如何勤学苦练,反复揣摩,成为一名爆破能手的,以及在抗美援朝战斗中,杨根思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事例,通过对这些事例的讲述,让同学们对英雄的事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选项C、D能更好地突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A、B、E项与本次主题关系不大。故选C和D。
故答案为:C、D
11.考查主题活动。要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来选材。如:我建议他使用资料一、因为这是关于杨根思的事迹的介绍,更有说服力。
故答案为:一、这是关于杨根思的事迹的介绍,更有说服力。
12.A.观察图片可知,该字体的字形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故为隶书。B.观察图片可知,该字体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故为楷书。C.观察图片可知,该字体的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故为篆书。D.观察图片可知,该字体为现代字体华文彩云。
故答案为:A
活动四:诵读悼词,抒发真情。
第九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悼念词(节选)
一朝去国,长辞不返。风凄日曛,山水伤情。
遵仪具奠,安忠骨于故里;扶辁引绋,依同袍之冢茔①。
春秋代序,骨肉衔悲。登高临远,招我英灵。
魂兮归来,毋②滞异乡。陵园信美,松菊清芳。
德泽弥耀,清音琅琅。遗功所葆,福履绵长。
魂兮③归来,观我国光。我民既富,我土斯强。
民族复兴,华夏恒昌。大道惟新,协和万邦。
魂兮归来,嘉名孔彰。魂兮归来,万古流芳。
注释:
①[冢茔] (zhǒng yíng) :指墓地。
②[毋] (wù):不要。
③[兮](xī):语气词,与“啊”相似。
13.一位同学结合汉字构字特点,对第一小节中“辁”字的意思进行推想。你觉得他的推想中,最接近正确答案的一项是( )。
A.意思和人有关 B.意思和树有关
C.意思和水有关 D.意思和车有关
14.“志愿军的英魂啊,回家吧,不要留在异国他乡了”,悼念词中表达这个意思的语句是( )。
A.一朝去国,长辞不返。 B.魂兮归米,毋滞异乡。
C.魂兮归来,观我国光。 D.魂兮归米,万古流芳。
15.一位同学向你请教,“陵园信美,松菊清芳”一句中的“松菊”有什么寓意吗?你的回答是( )。
A.陵园里栽种着松菊 B.松菊散发芬芳的气味
C.代表坚守节操的人 D.悼念活动在秋天举行
16.一位同学想在分享会上诵读这首悼念词。节选中的第三小节也是整首悼念词的结尾部分,结合这部分内容,他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呢?你建议他诵读的语气应该( )。
A.激昂慷慨 B.低沉哀婉 C.平淡舒缓 D.痛苦悲伤
【答案】13.D
14.B
15.B
16.A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本语段是节选自第九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悼念词。要用低沉哀婉的语气来阅读理解,并结合题目要求对各个问题做出回答。
13.考查对字词的理解与赏析。一位同学结合汉字构字特点,对第一小节中“辁”字的意思进行推想,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各项推想,我认为最接近正确答案的一项是:意思和车有关。通过查询,“轮”字的意思是指无辐的木车轮。故选D。
故答案为:D
14.考查对烈士悼念词的理解。通读悼念词可知,悼念词中表达了“志愿军的英魂啊,回家吧,不要留在异国他乡了”这个意思的语句是“魂兮归来,毋滞异乡”。故选B。
故答案为:B
15.考查对悼念词内容的理解。通读悼念词,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可知,在“陵园信美,松菊清芳”这—句中的“松菊”本义指松树和菊花,其寓意是:代表坚守节操的人。故选C。
故答案为:C
16.考查朗读。通过阅读与理解悼念词内容,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结合悼念词的结尾部分“魂兮归来,观我国光。我民既富,我土斯强。民族复兴,华夏恒昌。大道惟新,协和万邦。魂兮归来,嘉名孔彰。魂兮归来,万古流芳”可知,在朗读这部分内容时,应该用激昂慷慨的语气来读。故选A。
故答案为:A
17.活动五:对话英雄,传承基因。
①李征明在一封给妹妹的书信末尾,自豪地展示自己的勋章:
妹妹,我已戴上祖国人民赠送的勋章,你看见恐怕也很高兴吧!——李征明
②邱少云在奔赴朝鲜战场时,在一封家书中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到战场我一定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子么。——邱少云
③打扫长津湖战役的战场时,有人发现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纸条,上面的文字,令人红了眼眶:
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宋阿毛
④彭自兴曾经给母亲写了一封诀别书:
我已光荣献出了我自己青春生命,母亲,您别要为我而悲痛,应该为我这种行动而感到骄傲。——彭自兴
五年级同学收集到了志愿军战士们写的家书和字条,他们把这些句句滚烫的话语做了摘抄整理。读着这些激情澎湃的内容,回顾参加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经历,同学们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提笔与英雄对话。请你也围绕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与一位英雄或所有的志愿军英雄说说心里话,准备和五年级同学一起交流。字数在100字左右。
我对 说说心里话:
【答案】邱少云;对党忠诚、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勇于担当,你的精神触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你用一个人的牺牲换来了一场战斗的胜利。烈火烧身却仍纹丝不动,是一种怎样的决绝,一种怎样舍身忘死的忠烈。你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决心,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向你致敬!
【知识点】畅谈想法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要求,选择与一位英雄或所有的志愿军英雄说说心里话,注意书写时结合志愿军战士们写的家书和字条,想想读完他们的家书和字条自己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想说,组织语言,如:我想对邱少云说,对党忠诚、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勇于担当,你的精神触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你用一个人的牺牲换来了一场战斗的胜利。烈火烧身却仍纹丝不动,是一种怎样的决绝,一种怎样舍身忘死的忠烈。你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决心,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向你致敬!
故答案为:邱少云;对党忠诚、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勇于担当,你的精神触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你用一个人的牺牲换来了一场战斗的胜利。烈火烧身却仍纹丝不动,是一种怎样的决绝,一种怎样舍身忘死的忠烈。你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决心,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向你致敬!
【点评】本题考查口语交际。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
二、选择题。
18.同学们在玩“传统节日与古诗搭配”的游戏。下面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清明节一一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端午节一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答案】D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重要节日
【解析】【分析】A、B、C搭配正确。
D.不正确。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遥想兄弟们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时会想到少了一人。该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文词句的理解、节日风俗。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做题。
19.如果你和别人交谈的时间很短,但收获很多,你可以用一句话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情。这句话是( )。
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答案】C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指的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脚力好赖,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根据语句的含义,结合语境,可知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20.谈到珍惜时光,我们一下子就能想到朱自清创作的《匆匆》,还能诵读出古人所写的诗歌,比如( )。
A.《古诗十九首》里的《迢迢牵牛星》
B.《汉乐府》里的《长歌行》
C.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马诗》
D.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泊船瓜洲》
【答案】B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迢迢牵牛星》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
B.《长歌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C.《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表达了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D.《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结合题干“珍惜时光”,可知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诗歌情感主旨。分析诗歌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最好联系诗歌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综合分析。诗歌鉴赏就是对诗歌以及诗歌里面的句子进行简要的文学赏析。在鉴赏的时候可以从每句诗的字、词入手,找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21.读书分享会上,一位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书:故事的主人公是个淘气、聪明的小男孩。一次,姨妈让他刷墙,小伙伴们也想体验一下,他就以姨妈要求高为由假装拒绝,让小伙伴用手里的各种东西换取刷墙的机会,他自己度过了一段安闲的时光。听了他的介绍,你一下就猜到了故事的主人公是( )。
A.尼尔斯 B.汤姆·索亚 C.鲁滨逊 D.哈利波特
【答案】B
【知识点】《汤姆·索亚历险记》
【解析】【分析】《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及演说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但调皮的男孩。他父母双亡,住在严厉但也十分疼他的包莉姨妈家里。他活泼好动,还有着许多精灵鬼点子,而且不爱学习,总喜欢逃了学去钓鱼、和流浪儿哈克贝利·费恩去闲逛、玩“海盗”、搜集各种奇怪的物品……等等。他甚至喜欢上了名叫蓓琪·撒切尔的女孩,并想尽办法来“追求”她。书中写了主人公汤姆是个淘气、聪明的小男孩。一次,姨妈让他刷墙,小伙伴们也想体验一下,他就以姨妈要求高为由假装拒绝,让小伙伴用手里的各种东西换取刷墙的机会,他自己度过了段安闲的时光。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
三、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完成下面小题。
22.“飞花令”是我国古人玩的一种文字游戏,选取一个字为主题,说出相应的诗句。今天,同学们以“春”字为主题,玩这个游戏。一位同学说的诗句是: ,当春乃发生。一位同学说,他说出的句子含有三个“春”字: ,又送君归去。 , 。另一位同学笑笑说,他说的内容没有“春”字,但写的是春天。他说出的诗句可能是: , 。
23.毛泽东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了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过的话: , 。或轻于鸿毛。
【答案】22.好雨知时节;才始送春归;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运用
【解析】【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22.考查古诗文默写。结合题干中的诗句“当春乃发生”,可知上句诗句是“好雨知时节”。结合题干中的诗句“又送君归去”,可知上句诗是“才始送春归”,下句诗是“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结合题干提示“他说的内容没有春字,但写的是春天”,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故答案为:好雨知时节;才始送春归;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3.考查名言警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意思是:人生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此句慷慨激愤,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露了司马迁愿为自己的著述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表现出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故答案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四、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
①那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走了几十里路,到荒野里去抓野兔子。早上出发的时候,天气还挺晴朗,没想到刚过晌午,天一下子就阴下来了。大片大片的雪,从阴霾的天空打着旋儿砸落下来,覆益了整个大地。这是一场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荒野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赶紧躲在一棵大树的下面,等待雪停。
②过了好大一会儿,风小多了,雪还下着。我和表弟从树下走出来,赶紧回家吧。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分不清东西南北了。来时走过的那条小路已经被盖在雪下面了,找不到了。周围除了雪还是雪,只看见那些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我不安地叫起来,怎么办?怎么办?!几十里的路呀,啥时候才能走到家,更何况我们迷路了呀!
③表弟好像并不着急,他每走到一棵树下,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了。
④我们继续往前走。又有一棵树,表弟又走到树下,爬了上去向远处张望。可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色世界,怎么会告诉你回家的路在哪里呢?
⑤就这样一路走着,弟弟爬上树张望,又爬下来,好像不厌其烦。可我心里却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雪还在下着,雪片在空中凌乱地飞舞,大片大片地四处乱撞。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来的时候没觉得路这么远,怎么周围的村庄也一个都看不见了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⑥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这回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精神一振,弟弟从树上滚下来,我们一起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
⑦表弟一次次地爬上树,看清楚那个黑点的方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⑧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我摇着弟弟的肩膀兴奋地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我们有救了!”我们都精神了。表弟又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向远处观望。他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肯定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肯定是村庄的炊烟。果然,走了不多一会儿,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我们高兴至极,真是重见天日了。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倒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任凭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我们的脸上、身上。好大的雷呀,它似乎在舞蹈,伴着一曲最欢乐的歌,翩翩起舞。
⑨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顺着老乡指的方向,抄近路回到了家。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荒野之上。
⑩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我们的生命中总会遇到风雪,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就会像那小小的井口一样,再大的雪也封不住。
24.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25.联系上下文内容解释词语,第⑧自然段中“重见天日”指的是 。
26.文中有三处画横线的语句都是描写雪大的。作者这样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处:
第二处:
第三处:
27.文中的弟弟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理由。
28.文章结尾画波浪线句子中的“风雪”指的是什么呢?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24.短文主要讲述了“我”和表弟在大雪天迷了路,在表弟沉着冷静、锲而不舍的寻找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25.指重见光明。比喻脱离黑暗、困苦等而开始新的生活;在文中指在回家无望的情况下,终于看到了希望。
26.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为下文“我”和表弟迷了路作了铺垫。;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衬托出“我”与表弟寻找回家的路的复杂心情。;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衬托出“我们”有了希望后无比快乐的心情。
27.表弟是一个遇事不惊,沉作冷静,锲而不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
28.“风雪”本义指刮风下雪。在文中的意思是指遇到的困难。这句话可理解为: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就算生命中风雪再大的,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这篇短文记叙的是“我”与表弟在一个冬天的早上徒步跑到几十里外的荒野里去抓野兔,突然天气突变,下起了大雪,不一会儿,地上白茫茫一片,我们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我”焦急万分,表弟却很沉着,我们边走,表弟便爬上树辨认回家的方向,通过表弟一次次爬树寻找和辨认,表弟发现了一个黑点,我们走进黑点,原来是一口水井,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附近肯定有村庄。于是,我们再走,再看,表弟又发现了炊烟,我们顺着升起炊烟的方向走,果然找到了村庄,最终回到了家。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4.考查概括短文主要内容。通读短文可知时间是冬天,地点是荒野里,人物是“我和表弟”,起因是在大雪天迷了路,经过是表弟沉着冷静、锲而不舍的寻找,结果是我们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向。串联六要素的方法归纳。如:短文主要讲述了“我”和表弟在大雪天迷了路,在表弟沉着冷静、锲而不舍的寻找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故答案为:短文主要讲述了“我”和表弟在大雪天迷了路,在表弟沉着冷静、锲而不舍的寻找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25.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重见天日”指重见光明。比喻脱离黑暗、困苦等而开始新的生活。结合文中语句“果然,走了不多一会儿,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我们高兴至极,真是重见天日了。”可知,在文中指在回家无望的情况下,终于看到了希望。
故答案为:指重见光明。比喻脱离黑暗、困苦等而开始新的生活。在文中指在回家无望的情况下,终于看到了希望。
26.考查对点句子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第一处: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为下文“我”和表弟迷了路作了铺垫。第二处: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衬托出“我”与表弟寻找回家的路的复杂心情。第三处: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衬托出“我们”有了希望后无比快乐的心情。
故答案为: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为下文“我”和表弟迷了路作了铺垫;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衬托出“我”与表弟寻找回家的路的复杂心情;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衬托出“我们”有了希望后无比快乐的心情。
27.考查形象分析。通读短文可知,从文中的“表弟好像并不着急,他每走到一棵树下,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就这样一路走着,弟弟爬上树张望,又爬下来,好像不厌其烦”“表弟再一次爬上—棵树,这回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表弟一次次地爬上树,看清楚那个黑点的方向”“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这些内容可看出表弟是一个遇事不惊,沉作冷静,锲而不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
故答案为:表弟是一个遇事不惊,沉作冷静,锲而不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
28.考查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中“我们的生命中总会遇到风雪,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就会像那小小的井口一样,再大的雪也封不住”这句话中的“风雪”本义指刮风下雪。在文中的意思是指遇到的困难。对于这句话可理解为: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就算生命中风雪再大的,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
故答案为:“风雪”本义指刮风下雪。在文中的意思是指遇到的困难。这句话可理解为: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就算生命中风雪再大的,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
五、习作。
29.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个科学小实验、一次参观采访、一场课本剧排练、一份读书小报的制作、一道数学难题的破解、一篇抒发真情的习作、一项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锻炼……每次完成作业都是一次体验、一次挑战、一次收获与成长……请你以《一次 的作业》为题完成习作。
提示: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作文格中。②写清楚完成作业的过程,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或感受。③不少于400字。
【答案】 一次难忘的作业 母亲节那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项特别的作业——给妈妈洗脚。
放学回到家,我看见妈妈正在洗衣服,我调皮地问妈妈:“你能不能帮我完成一项作业 ”“好啊。”妈妈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说。我拉着妈妈的手让她坐在椅子上,然后拿起妈妈的洗脚盆,盛一些温水,走到妈妈身旁,妈妈很惊讶,说:“这是你的作业 ”我笑着说:“是一项特别的作业。”说完,我蹲下来,开始给妈妈洗脚。
我把手伸进水里,看见妈妈的脚有好多地方都破皮了,我很心疼。认认真真地洗到了每一个地方,比我任何时候都用心,一次一次的把水泼到妈妈的脚上,妈妈笑了,说:“宝贝真是长大了,你真棒!”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高兴。洗完后,我终于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前都是妈妈给我洗脚,洗完后亲吻我的额头,把我送入甜蜜的梦乡……这次我感受到妈妈的辛苦,感恩养育自己的妈妈。
那天留的作业,让我非常难忘,每次我看到妈妈,都会想到那一项特别的作业——给妈妈洗脚。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半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以《一次_____的作业》为题完成一篇习作。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选择一次你一次难忘的作业写下来。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真情实感。
【点评】作者写了一次难忘的作业——给妈妈洗脚。突出了作业的特殊性,突出了“难忘”的主题,感情表达真挚。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京市东城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一、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讲述了毛泽东主席得知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不幸遇难的消息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儿子的遗体是否运回国内的抉择过程。五年级同学在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准备开展一次主题为“缅怀志愿军英烈,传承红色基因”的综合性学习。请你也来参加,帮助五年级同学完成学习任务的题目。
活动一:观看电影,书写心得。
①《长津湖》是一部让我看后热血fèi téng的电影。它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部队在处境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凭借钢铁意志扭转战争jú shì,付出了巨大xī shēng的感人故事。
②电影中的这一幕最让我感动:志愿军战士面对魔鬼一般的恶劣天气,面对yán jùn考验,他们坚守使命,绝不退缩。最终,他们被冻僵了,成了一尊尊雕像,挺立在冰雪中。败逃中的美军师长,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不禁缓步下车,向被冰雪覆盖的志愿军战士敬礼。作为战败者,他被深深地折服了。
③他一定认为眼前的一切是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的。他也许会发出yí wèn: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战士无所畏惧呢?我要用最hóng liàng的声音回答他:是伟大的民族精神,让一个个普通人,为了国家利益舍生忘死,汇聚起了惊天动地的力量。
1.在活动一的观影心得中,有六个词语是用汉语拼音书写的,请你按顺序写出汉字。注意要把字写得工整、美观。
2.下面词语你能读准吗?其中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处境(chù jìng) B.恶劣 (è liè)
C.不禁(bù jīn) D.折服 (zhé fú)
3.“魔鬼”一词中的“魔”字笔画较多,这个字的笔画数是( )。
A.十八画 B.十九画 C.二十画 D.二十一画
4.“艰难”一词的“艰”字,有“困难”的意思,“难”也有“不容易”的意思,合在一起也是“困难”的意思。像这样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一个词语还有( )。
A.热血 B.坚守 C.覆盖 D.冻低
5.下面词语中,“益”的意思与“利益”一词中“益”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延年益寿 B.受益匪浅 C.多多益善 D.精益求精
6.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部分,如果不改变意思,换成一个四字词语,表达会更简洁。你建议更换的词语是( )。
A.无可奈何 B.无关紧要 C.不同凡响 D.不可思议
活动二:查阅资料,铭记英雄。
①2022年9月17日上午,第九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88位为国而战的志愿军英烈,终于在祖国的怀抱中得以安息。他们的战友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也都长眠于此。祖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自2014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8年迎回825位志愿军烈士遗骸。英雄回家,山河永念!
②七十多年前,您们对挚爱的亲人说了一声“dài我回家”匆匆奔赴朝鲜战场,那是对关好生活的向往,是对家国的许诺;战场上,您们怀着“宁可向前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无畏精神冲锋陷阵,留下殷殷嘱托:如果我倒在战场上,请你“dài我回家”,去建设一个美丽、强大的中国;今天,祖国“dài你回家”,让英雄落叶归根,看看这盛世中华如您所愿。
③短短12个字,是您们的一生,读来字字chuō心,让人感动。我们要永远铭记英雄,只有不忘历史,珍惜现在,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7.这是一位同学查阅资料后做的摘录笔记。他想引用一句古诗来赞美志愿军战士的报国壮志。下面诗句引用最恰当的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dài我回家,dài我回家,dài你回家”,短短12个字却是志愿军战士的一生。这三个“dài"字分别是哪个字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内容,帮助五年级同学分别选出正确的汉字。
①dài我回家 ,A.代 B.袋 C.戴 D.待 E.带
②dài我回家 ,A.代 B.袋 C.戴 D.待 E.带
③dài你回家 ,A.代 B.袋 C.戴 D.待 E.带
9.这短短12个字,读来字字“chuō”心。“chuō”应该使用哪个汉字呢?结合字典的意思,应该使用( )。
A.逴chuō<书> 远。 超越。 远行。
B.踔chuō<书> 跳跃:趻~。 超越。 疾行。
C.戳chuō<书> 动用力使长条形物体的顶端向前触动或穿过另一物体:一~就破。 <方>团(长条形物体)因猛戳另一物体而本身受伤或损坏:打球~了手|钢笔尖,~了。 <方>团竖立:站:把棍子~起来|大伙,都走了,他一个人还~在那。 (~n)图图章: ~记|邮~|盖~。
活动三:交流汇报,分享故事。
10.班里很多同学不了解志愿军英雄杨根思的事迹,一位同学决定在交流会上为大家讲述,还列出提纲进行练习。为了更好地突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你建议他重点讲述哪一部分内容?( )
A.杨根思本名叫羊庚玺,是江苏泰兴人。
B.他在童年时做过苦工,渴望翻身解放。
C.他参军后勤学苦练,反复揣摩,成为一名燦破能手。
D.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他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
E.他被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的称号,人们永远怀念他。
11.为了讲好杨根思的故事,这位同学还查阅了资料,想选择一个用在自己讲述的故事中。你建议他使用哪个资料,为什么?
资料一:三个不相信
在赴朝作战前的动员会上,身为连长的杨根思喊出了“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他正是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誓言。
资料二:吃“土豆餐”
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为国捐躯,他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每年这一天,“杨根思连”的官兵都要吃“土豆餐”。他们说,老连长当年带领战友们吃着冻土豆打仗,作为新时代的战士,我们不能忘记先辈的艰辛,永远要像老连长那样不惧艰苦,不畏强敌,为国守疆。
资料三:瞻仰烈士陵园
江苏泰兴坐落着杨根思烈士陵园。走进陵园,迎面是一座高大的杨根思塑像。他一身戎装,左手攥拳,右手紧抱炸药包,脚踏侵略者的钢盔,眼神坚毅。几十年来,数百万人前来瞻仰杨根恩烈士陵园,他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建议他使用资料 ,因为
12.为了在讲故事的时候烘托气氛,这位同学想制作一张幻灯片作为背景。他想选择气势浑厚、雄健壮美的隶书,书写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你认为他应该选择( )。
A.
B.
C.
D.
活动四:诵读悼词,抒发真情。
第九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悼念词(节选)
一朝去国,长辞不返。风凄日曛,山水伤情。
遵仪具奠,安忠骨于故里;扶辁引绋,依同袍之冢茔①。
春秋代序,骨肉衔悲。登高临远,招我英灵。
魂兮归来,毋②滞异乡。陵园信美,松菊清芳。
德泽弥耀,清音琅琅。遗功所葆,福履绵长。
魂兮③归来,观我国光。我民既富,我土斯强。
民族复兴,华夏恒昌。大道惟新,协和万邦。
魂兮归来,嘉名孔彰。魂兮归来,万古流芳。
注释:
①[冢茔] (zhǒng yíng) :指墓地。
②[毋] (wù):不要。
③[兮](xī):语气词,与“啊”相似。
13.一位同学结合汉字构字特点,对第一小节中“辁”字的意思进行推想。你觉得他的推想中,最接近正确答案的一项是( )。
A.意思和人有关 B.意思和树有关
C.意思和水有关 D.意思和车有关
14.“志愿军的英魂啊,回家吧,不要留在异国他乡了”,悼念词中表达这个意思的语句是( )。
A.一朝去国,长辞不返。 B.魂兮归米,毋滞异乡。
C.魂兮归来,观我国光。 D.魂兮归米,万古流芳。
15.一位同学向你请教,“陵园信美,松菊清芳”一句中的“松菊”有什么寓意吗?你的回答是( )。
A.陵园里栽种着松菊 B.松菊散发芬芳的气味
C.代表坚守节操的人 D.悼念活动在秋天举行
16.一位同学想在分享会上诵读这首悼念词。节选中的第三小节也是整首悼念词的结尾部分,结合这部分内容,他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呢?你建议他诵读的语气应该( )。
A.激昂慷慨 B.低沉哀婉 C.平淡舒缓 D.痛苦悲伤
17.活动五:对话英雄,传承基因。
①李征明在一封给妹妹的书信末尾,自豪地展示自己的勋章:
妹妹,我已戴上祖国人民赠送的勋章,你看见恐怕也很高兴吧!——李征明
②邱少云在奔赴朝鲜战场时,在一封家书中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到战场我一定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子么。——邱少云
③打扫长津湖战役的战场时,有人发现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纸条,上面的文字,令人红了眼眶:
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宋阿毛
④彭自兴曾经给母亲写了一封诀别书:
我已光荣献出了我自己青春生命,母亲,您别要为我而悲痛,应该为我这种行动而感到骄傲。——彭自兴
五年级同学收集到了志愿军战士们写的家书和字条,他们把这些句句滚烫的话语做了摘抄整理。读着这些激情澎湃的内容,回顾参加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经历,同学们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提笔与英雄对话。请你也围绕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与一位英雄或所有的志愿军英雄说说心里话,准备和五年级同学一起交流。字数在100字左右。
我对 说说心里话:
二、选择题。
18.同学们在玩“传统节日与古诗搭配”的游戏。下面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清明节一一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端午节一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如果你和别人交谈的时间很短,但收获很多,你可以用一句话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情。这句话是( )。
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0.谈到珍惜时光,我们一下子就能想到朱自清创作的《匆匆》,还能诵读出古人所写的诗歌,比如( )。
A.《古诗十九首》里的《迢迢牵牛星》
B.《汉乐府》里的《长歌行》
C.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马诗》
D.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泊船瓜洲》
21.读书分享会上,一位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书:故事的主人公是个淘气、聪明的小男孩。一次,姨妈让他刷墙,小伙伴们也想体验一下,他就以姨妈要求高为由假装拒绝,让小伙伴用手里的各种东西换取刷墙的机会,他自己度过了一段安闲的时光。听了他的介绍,你一下就猜到了故事的主人公是( )。
A.尼尔斯 B.汤姆·索亚 C.鲁滨逊 D.哈利波特
三、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完成下面小题。
22.“飞花令”是我国古人玩的一种文字游戏,选取一个字为主题,说出相应的诗句。今天,同学们以“春”字为主题,玩这个游戏。一位同学说的诗句是: ,当春乃发生。一位同学说,他说出的句子含有三个“春”字: ,又送君归去。 , 。另一位同学笑笑说,他说的内容没有“春”字,但写的是春天。他说出的诗句可能是: , 。
23.毛泽东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了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过的话: , 。或轻于鸿毛。
四、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
①那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走了几十里路,到荒野里去抓野兔子。早上出发的时候,天气还挺晴朗,没想到刚过晌午,天一下子就阴下来了。大片大片的雪,从阴霾的天空打着旋儿砸落下来,覆益了整个大地。这是一场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荒野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赶紧躲在一棵大树的下面,等待雪停。
②过了好大一会儿,风小多了,雪还下着。我和表弟从树下走出来,赶紧回家吧。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分不清东西南北了。来时走过的那条小路已经被盖在雪下面了,找不到了。周围除了雪还是雪,只看见那些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我不安地叫起来,怎么办?怎么办?!几十里的路呀,啥时候才能走到家,更何况我们迷路了呀!
③表弟好像并不着急,他每走到一棵树下,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了。
④我们继续往前走。又有一棵树,表弟又走到树下,爬了上去向远处张望。可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色世界,怎么会告诉你回家的路在哪里呢?
⑤就这样一路走着,弟弟爬上树张望,又爬下来,好像不厌其烦。可我心里却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雪还在下着,雪片在空中凌乱地飞舞,大片大片地四处乱撞。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来的时候没觉得路这么远,怎么周围的村庄也一个都看不见了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⑥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这回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精神一振,弟弟从树上滚下来,我们一起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
⑦表弟一次次地爬上树,看清楚那个黑点的方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⑧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我摇着弟弟的肩膀兴奋地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我们有救了!”我们都精神了。表弟又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向远处观望。他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肯定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肯定是村庄的炊烟。果然,走了不多一会儿,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我们高兴至极,真是重见天日了。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倒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任凭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我们的脸上、身上。好大的雷呀,它似乎在舞蹈,伴着一曲最欢乐的歌,翩翩起舞。
⑨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顺着老乡指的方向,抄近路回到了家。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荒野之上。
⑩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我们的生命中总会遇到风雪,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就会像那小小的井口一样,再大的雪也封不住。
24.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25.联系上下文内容解释词语,第⑧自然段中“重见天日”指的是 。
26.文中有三处画横线的语句都是描写雪大的。作者这样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处:
第二处:
第三处:
27.文中的弟弟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理由。
28.文章结尾画波浪线句子中的“风雪”指的是什么呢?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习作。
29.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个科学小实验、一次参观采访、一场课本剧排练、一份读书小报的制作、一道数学难题的破解、一篇抒发真情的习作、一项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锻炼……每次完成作业都是一次体验、一次挑战、一次收获与成长……请你以《一次 的作业》为题完成习作。
提示: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作文格中。②写清楚完成作业的过程,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或感受。③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①沸腾;②局势;③牺牲;④严峻;⑤疑问;⑥洪亮。
2.A
3.C
4.C
5.B
6.D
【知识点】字义;字音;看拼音写汉字;笔画与笔顺;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本题是观看电影《长津湖》后写的一篇心得体会。认真阅读理解这篇心得,结合题目要求完成回答。
1.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按照拼写规则,文中的拼音①“fèi téng”应该是词语“沸腾”,② “jú shì”应该是词语“局势”,③“xī shēng”应该是词语“牺牲”,④“yan jun”应该是词语“严峻”,⑤“yí wèn”应该是词语“疑问”,⑥“hóng liàng"应该是词语“洪亮”。书写时注意“沸腾、疑、洪”等字词的鹅写法。
故答案为:①沸腾;②局势;③牺牲;④严峻;⑤疑问;⑥洪亮。
2.考查汉字读音。根据平时对多音字读音的理解掌握能力可知,题目A项中的“处境”的“处”读音有误,处:读“chǔ”时,本义为存在、置身。引申指居住;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读“chù”时,引申指地方。故在“处境”中应读“chǔ”。B、C、D项中词语读音正确。
故答案为:A
3.考查字的基本笔画。“魔鬼”—词中的“魔”字笔画较多,这个字的笔顺 ”魔”笔顺是:点、横、撇、横、竖、撇、点、横、竖、撇、捺、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 这个字的笔画数是20画。
故答案为:C
4.考查词语结构。根据例子:“艰难”一词的“艰”字,有“困难”的意思,“难”也有“不容易”的意思,合在一起也是“困难”的意思。题目选项中的词语与“艰难”—样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是“覆盖”,因为“覆”和“盖”意思一样。故选C。
故答案为:C
5.考查对所给词语中的加点字“益”的理解与辨析。A.“延年益寿”的意思是:指增加岁数,延长寿命。益:指增加、益于、增进。
B.“受益匪浅”的意思是: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益:收获、好处。
C.“多多益善”的意思是:指越多越好。益;更加;越。
D.“精益求精”的意思是:指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益:指更加。“利益”意思是:指对人或物有良性影响的事物或指佛教中利生益世的功德。益:指好处。
因此,本题选项词语中“益”的意思与“利益”—词中“益”的意思相同的是B。
故答案为:B
6.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短文,文中画线部分“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的意思是形容不可想象或难于理解。因此,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可知,画横线的部分,如果不改变意思,换成一个四字词语,表达会更简洁。我建议更换的词语是“不可思议”。故选D。
故答案为:D
【答案】7.D
8.D;A;E
9.C
【知识点】字义;字形辨析;古诗词运用
【解析】【点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材料大多来源于生活,要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多锻炼自己的概括能力和思考能力。
7.考查对诗句和材料内容的理解。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意思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结合诗句意思,赞美志愿军战士的报国壮志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故选D。
故答案为:D
8.考查了同音字。同音字指语音相同但字形、字意不同的汉字。A.代:替代;替换。B.袋:袋子。用软而薄的原料做成的盛物的东西。C.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D.待:等候。E.带:携带。结合语境和词义,依次应填“待、代、带”。
故答案为:①D;②A;③E
9.考查了同音字。“字字戳心”意思形容每一句话都刺激人的痛处。故选C。
故答案为:C
【答案】10.C
11.一;这是关于杨根思的事迹的介绍,更有说服力。
12.A
【知识点】推荐介绍;文章主旨理解;书法作品
【解析】【点评】考查了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是指在集体性活动中,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活动与交流。主题活动更灵活,可以根据时间、季节、节日以及学生的兴趣灵活地确定主题的内容,主题活动更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10.本题考查主题活动。根据题目要求,要写出在主题活动中的发言提纲。本次主题是介绍志愿军英雄杨根思的事迹,为了更好地突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我建议重点讲述在抗美援朝战斗中,杨根思参军后如何勤学苦练,反复揣摩,成为一名爆破能手的,以及在抗美援朝战斗中,杨根思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事例,通过对这些事例的讲述,让同学们对英雄的事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选项C、D能更好地突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A、B、E项与本次主题关系不大。故选C和D。
故答案为:C、D
11.考查主题活动。要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来选材。如:我建议他使用资料一、因为这是关于杨根思的事迹的介绍,更有说服力。
故答案为:一、这是关于杨根思的事迹的介绍,更有说服力。
12.A.观察图片可知,该字体的字形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故为隶书。B.观察图片可知,该字体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故为楷书。C.观察图片可知,该字体的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故为篆书。D.观察图片可知,该字体为现代字体华文彩云。
故答案为:A
【答案】13.D
14.B
15.B
16.A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本语段是节选自第九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悼念词。要用低沉哀婉的语气来阅读理解,并结合题目要求对各个问题做出回答。
13.考查对字词的理解与赏析。一位同学结合汉字构字特点,对第一小节中“辁”字的意思进行推想,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各项推想,我认为最接近正确答案的一项是:意思和车有关。通过查询,“轮”字的意思是指无辐的木车轮。故选D。
故答案为:D
14.考查对烈士悼念词的理解。通读悼念词可知,悼念词中表达了“志愿军的英魂啊,回家吧,不要留在异国他乡了”这个意思的语句是“魂兮归来,毋滞异乡”。故选B。
故答案为:B
15.考查对悼念词内容的理解。通读悼念词,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可知,在“陵园信美,松菊清芳”这—句中的“松菊”本义指松树和菊花,其寓意是:代表坚守节操的人。故选C。
故答案为:C
16.考查朗读。通过阅读与理解悼念词内容,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结合悼念词的结尾部分“魂兮归来,观我国光。我民既富,我土斯强。民族复兴,华夏恒昌。大道惟新,协和万邦。魂兮归来,嘉名孔彰。魂兮归来,万古流芳”可知,在朗读这部分内容时,应该用激昂慷慨的语气来读。故选A。
故答案为:A
17.【答案】邱少云;对党忠诚、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勇于担当,你的精神触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你用一个人的牺牲换来了一场战斗的胜利。烈火烧身却仍纹丝不动,是一种怎样的决绝,一种怎样舍身忘死的忠烈。你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决心,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向你致敬!
【知识点】畅谈想法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要求,选择与一位英雄或所有的志愿军英雄说说心里话,注意书写时结合志愿军战士们写的家书和字条,想想读完他们的家书和字条自己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想说,组织语言,如:我想对邱少云说,对党忠诚、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勇于担当,你的精神触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你用一个人的牺牲换来了一场战斗的胜利。烈火烧身却仍纹丝不动,是一种怎样的决绝,一种怎样舍身忘死的忠烈。你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决心,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向你致敬!
故答案为:邱少云;对党忠诚、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勇于担当,你的精神触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你用一个人的牺牲换来了一场战斗的胜利。烈火烧身却仍纹丝不动,是一种怎样的决绝,一种怎样舍身忘死的忠烈。你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决心,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向你致敬!
【点评】本题考查口语交际。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
18.【答案】D
【知识点】古诗词翻译;重要节日
【解析】【分析】A、B、C搭配正确。
D.不正确。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遥想兄弟们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时会想到少了一人。该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文词句的理解、节日风俗。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做题。
19.【答案】C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指的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脚力好赖,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根据语句的含义,结合语境,可知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20.【答案】B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迢迢牵牛星》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
B.《长歌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C.《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表达了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D.《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结合题干“珍惜时光”,可知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诗歌情感主旨。分析诗歌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最好联系诗歌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综合分析。诗歌鉴赏就是对诗歌以及诗歌里面的句子进行简要的文学赏析。在鉴赏的时候可以从每句诗的字、词入手,找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21.【答案】B
【知识点】《汤姆·索亚历险记》
【解析】【分析】《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及演说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但调皮的男孩。他父母双亡,住在严厉但也十分疼他的包莉姨妈家里。他活泼好动,还有着许多精灵鬼点子,而且不爱学习,总喜欢逃了学去钓鱼、和流浪儿哈克贝利·费恩去闲逛、玩“海盗”、搜集各种奇怪的物品……等等。他甚至喜欢上了名叫蓓琪·撒切尔的女孩,并想尽办法来“追求”她。书中写了主人公汤姆是个淘气、聪明的小男孩。一次,姨妈让他刷墙,小伙伴们也想体验一下,他就以姨妈要求高为由假装拒绝,让小伙伴用手里的各种东西换取刷墙的机会,他自己度过了段安闲的时光。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
【答案】22.好雨知时节;才始送春归;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运用
【解析】【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22.考查古诗文默写。结合题干中的诗句“当春乃发生”,可知上句诗句是“好雨知时节”。结合题干中的诗句“又送君归去”,可知上句诗是“才始送春归”,下句诗是“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结合题干提示“他说的内容没有春字,但写的是春天”,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故答案为:好雨知时节;才始送春归;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3.考查名言警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意思是:人生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此句慷慨激愤,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露了司马迁愿为自己的著述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表现出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故答案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答案】24.短文主要讲述了“我”和表弟在大雪天迷了路,在表弟沉着冷静、锲而不舍的寻找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25.指重见光明。比喻脱离黑暗、困苦等而开始新的生活;在文中指在回家无望的情况下,终于看到了希望。
26.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为下文“我”和表弟迷了路作了铺垫。;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衬托出“我”与表弟寻找回家的路的复杂心情。;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衬托出“我们”有了希望后无比快乐的心情。
27.表弟是一个遇事不惊,沉作冷静,锲而不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
28.“风雪”本义指刮风下雪。在文中的意思是指遇到的困难。这句话可理解为: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就算生命中风雪再大的,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这篇短文记叙的是“我”与表弟在一个冬天的早上徒步跑到几十里外的荒野里去抓野兔,突然天气突变,下起了大雪,不一会儿,地上白茫茫一片,我们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我”焦急万分,表弟却很沉着,我们边走,表弟便爬上树辨认回家的方向,通过表弟一次次爬树寻找和辨认,表弟发现了一个黑点,我们走进黑点,原来是一口水井,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附近肯定有村庄。于是,我们再走,再看,表弟又发现了炊烟,我们顺着升起炊烟的方向走,果然找到了村庄,最终回到了家。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4.考查概括短文主要内容。通读短文可知时间是冬天,地点是荒野里,人物是“我和表弟”,起因是在大雪天迷了路,经过是表弟沉着冷静、锲而不舍的寻找,结果是我们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向。串联六要素的方法归纳。如:短文主要讲述了“我”和表弟在大雪天迷了路,在表弟沉着冷静、锲而不舍的寻找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故答案为:短文主要讲述了“我”和表弟在大雪天迷了路,在表弟沉着冷静、锲而不舍的寻找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25.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重见天日”指重见光明。比喻脱离黑暗、困苦等而开始新的生活。结合文中语句“果然,走了不多一会儿,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我们高兴至极,真是重见天日了。”可知,在文中指在回家无望的情况下,终于看到了希望。
故答案为:指重见光明。比喻脱离黑暗、困苦等而开始新的生活。在文中指在回家无望的情况下,终于看到了希望。
26.考查对点句子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第一处: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为下文“我”和表弟迷了路作了铺垫。第二处: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衬托出“我”与表弟寻找回家的路的复杂心情。第三处: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衬托出“我们”有了希望后无比快乐的心情。
故答案为: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为下文“我”和表弟迷了路作了铺垫;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衬托出“我”与表弟寻找回家的路的复杂心情;这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衬托出“我们”有了希望后无比快乐的心情。
27.考查形象分析。通读短文可知,从文中的“表弟好像并不着急,他每走到一棵树下,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就这样一路走着,弟弟爬上树张望,又爬下来,好像不厌其烦”“表弟再一次爬上—棵树,这回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表弟一次次地爬上树,看清楚那个黑点的方向”“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这些内容可看出表弟是一个遇事不惊,沉作冷静,锲而不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
故答案为:表弟是一个遇事不惊,沉作冷静,锲而不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
28.考查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中“我们的生命中总会遇到风雪,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就会像那小小的井口一样,再大的雪也封不住”这句话中的“风雪”本义指刮风下雪。在文中的意思是指遇到的困难。对于这句话可理解为: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就算生命中风雪再大的,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
故答案为:“风雪”本义指刮风下雪。在文中的意思是指遇到的困难。这句话可理解为: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就算生命中风雪再大的,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
29.【答案】 一次难忘的作业 母亲节那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项特别的作业——给妈妈洗脚。
放学回到家,我看见妈妈正在洗衣服,我调皮地问妈妈:“你能不能帮我完成一项作业 ”“好啊。”妈妈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说。我拉着妈妈的手让她坐在椅子上,然后拿起妈妈的洗脚盆,盛一些温水,走到妈妈身旁,妈妈很惊讶,说:“这是你的作业 ”我笑着说:“是一项特别的作业。”说完,我蹲下来,开始给妈妈洗脚。
我把手伸进水里,看见妈妈的脚有好多地方都破皮了,我很心疼。认认真真地洗到了每一个地方,比我任何时候都用心,一次一次的把水泼到妈妈的脚上,妈妈笑了,说:“宝贝真是长大了,你真棒!”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高兴。洗完后,我终于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前都是妈妈给我洗脚,洗完后亲吻我的额头,把我送入甜蜜的梦乡……这次我感受到妈妈的辛苦,感恩养育自己的妈妈。
那天留的作业,让我非常难忘,每次我看到妈妈,都会想到那一项特别的作业——给妈妈洗脚。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半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以《一次_____的作业》为题完成一篇习作。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选择一次你一次难忘的作业写下来。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真情实感。
【点评】作者写了一次难忘的作业——给妈妈洗脚。突出了作业的特殊性,突出了“难忘”的主题,感情表达真挚。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