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截止2022年11月世界人口已达
80亿
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地球到底能养活多人呢?
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85亿,2050年94亿,2100年108亿,2600年630亿,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人。当然人类如果再这样繁衍下去,将是自我毁灭。
1.3 人口容量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能养活多少人)
二、人口合理容量(区域适合养活多少人)
1.3 人口容量
概念及其制约因素
概念及意义
一、环境承载力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
一个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什么呢?
概念
衡量的指标
复活节岛的悲剧
材料一《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8°和西经108°交会点附近,面积约l17平方千米,曾是一个美丽的小岛。
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于是他们的人口在岛屿上快速地增长,大约在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8千到2万人。但是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
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 使用资源。森林被砍伐用于制造船、房屋,用来运输巨石像,用来烧火取暖,或被烧毁用来做耕地。大棕榈树最终在岛上灭绝了,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
材料一 《复活节岛的悲剧》
拉帕努伊人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他们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为了补充蛋白质拉帕努伊人开始吃人肉……
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在1700年左右,历经饥荒、混乱,岛上的人口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由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据2017年数据,岛上当前约有7750人。
(1)拉帕努伊人口数量是如何变化的
(2)拉帕努伊人口数量为什么变化
(3)复活节岛的人口数量变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问题探究
时间/年
1700
1680
早期
人口/万
复活节岛人口变化图
2
1
增加
有限资源
过度开采
破坏
减少
人口
环境
资源
反作用
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
材料二 复活节岛能养活多少人
假设1680年复活节岛上仅有的三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如上表所示,那么该岛在1680年最多能持续供养多少人?
资源 单一资源的环境承载力
淡水 约2593人
食物 约2326人
燃料 约3399人
木桶效应
一个地区最多可以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其大小是由最少的某种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的。
我国淡水资源最多约供养19亿人;
能源最多约供养18亿人,
空气最多约供养120亿人,
土地资源最多约供养16亿人,
仅考虑以上几种资源环境承载力情况下,
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多少?
16亿人
案例2:日本岛的神话
材料三 《日本的神话》
[日本国情报告]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岛国,国土总面积约为38万平方
公里(可居住面积11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60位。
日本多山地丘陵地形,平原狭小,并且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日本的资源极其匮乏,特别是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
2008年国情调查报告显示:日本人口为1.2776亿 ,世界前十;日本人均GDP: 34757美元, 全球第22位;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比较复活岛的事例,你觉得日本依赖自己的自然资源能养活1.28亿人口吗?那么日本靠什么养活1.28亿人口,并让他们生活得很好?
项目(2007年) 美国 印度
人均消费粮食 1046千克/年 178千克/年
人均消费牛肉 42.6千克/年 1.6千克/年
人均消费植物油 41千克/年 11千克/年
人均消费液体牛奶 78千克/年 36千克/年
人均消费禽肉 45.4千克/年 1.9千克/年
人口总数 约3亿 约11亿
不同国家生活消费水平的差异
各国都要制定合理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尽可能的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⑴ 资源
⑵ 科技发展水平
⑶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4) 开放程度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因素: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消耗数量取决
开发数量取决
资源
首要
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区域资源
环境承载力
资源是影响环境容纳人口数量的首要因素
一个区域能养活多少?
材料四:地球最多可以养活多少人
据英国《卫报》报道,科学家称,世界未来人口的数量将可以抵达极限人口数字——1300万亿人。
一旦地球人口多到那种程度,那么地球上的大多数人都必须生活在2000层楼高的摩天大厦中,由于地球上高楼林立,太阳光对普通人来说将是一个稀罕的奢侈品。
对比之后,你更愿意生活在哪种环境中?
环境人口容量
无控制的人口增长方式
合理的人口增长方式
人口
时间
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一定时期内,人口合理容量是可以推测的,但会随着资源数量变化、科技水平等而发生改变。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不同点 内涵
体现意义
人口数量
相同点:都受到“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生活消费水平”等影响。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生存
发展(生活)
大
小
把世界人口控制在
人口合理容量
各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国际合作
保证大家都有追求高水平生活的平等权利
建立公平秩序
人地协调发展
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人口众多,一些人认为这是个大负担,会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但也有人认为,人口不是洪水猛兽,适当的人口增长可以带来人口红利,即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较轻等,是能够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利好因素。
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将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40多年来,计划生育使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缓解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也维持了较长一段时间的人口红利期。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重大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适龄人口总数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①程度不断加深。顺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如今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国家根据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新形势,作出的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
我国人口究竟多少才合适?这不仅要依据我国资源、环境的状况,还需要考虑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很多学者研究过我国的人口容量。早在1957年,人口学家马寅初提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为7亿一8亿。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认为,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
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1949~20世纪70年代:鼓励生育
20世纪7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
2014年~2019年: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
2021年~至今:全面放开三孩
我国人口政策变化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承载力
B. 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 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 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 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2. 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 )
① 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 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 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B
B
结合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回答。
3 制约加拿大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4 加拿大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低
D
A
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出我国热带、中亚热带、北温带和青藏地区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数据。据此回答1-2题:
地区 面积(万km2)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万人/km2)
甲 12.6 38
乙 133.5 427
丙 11.5 486
丁 250 4
1.表中代表中亚热带的最有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影响丙、丁两地人口容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面积 D.水源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