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共18张PPT) -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共18张PPT) -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31 08:3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1 4 . 3
欧姆定律的应用
导入新课
1. 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
2. 如何运用欧姆定律找到间接测出导体的电阻的方法?
I =
R =
学习目标
1. 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 通过实验探究小灯泡电阻不断变化的原因。
活动1
要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可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再用欧姆定律就能算出灯泡的电阻值了。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实验要求
1.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3.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记录表中;
4.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值;
5.多测几组数据,看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一样。
实验步骤
1. 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2.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
3. 根据公式 R = 计算出R 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4.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
注意事项
1. 在连接电路前要调节电流表、电压表到零刻度。
2. 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连接完电路要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3.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要用开关试触,在确定电路完好后再闭合开关S。
4.电压表和电流表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量程。
(1) 实验器材如图14-17所示。请你根据上一节做实验的经验选出实验器材,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2)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3) 实验时,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从尽可能小的电流逐步调至小灯泡正常发光。用手触摸小灯泡,感受小灯泡的温度变化。同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U/V I/A R/Ω 灯泡亮度
1 不亮
2 灯丝暗红
3 微弱发光
4 正常发光
请你分析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灯泡电阻值,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小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灯丝的温度是否在变化
小灯泡由不亮到正常发亮,灯丝的温度逐渐升高。
(2)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跟灯丝的温度高低有什么关系
(3) 有同学将记录表中四次测得的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你认为这样做正确吗 为什么
随着灯丝温度升高,其电阻值逐渐变大。
不正确,小灯泡的电阻值在不同温度下是不同的。
交流与讨论
1. 比较灯泡在较低电压下和较高电压下测得电阻值有何区别?能否将3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为什么?
较低电压下电阻较小,较高电压下电阻较大。
不能。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使得电阻相差较大,每次测得的数值是灯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所以不能取平均值。
(2) 用描点法作出小灯泡的U-I图像,会不会是一条直
线呢?为什么?
不是。 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关系。
2. (1) 如果用描点法作出定值电阻的U-I图像,应该是一
条______线,为什么?

因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
活动2
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
(1)用一根长1m、横截面积为1 mm的铜质导线(电阻为0.017Ω)跟220 V电源的两极直接连接起来,那么通过导线的电流有多大 如果一盏台灯的工作电流为0.2 A,那么通过上述导线的电流相当于多少盏台灯在同时工作
讨论一下,如果这样连接会有什么危害
家庭电路中短路,导线将产生大量的热,引起火灾或烧坏供电设备。
(2) 某同学误将电流表(其电阻为0.1Ω,量程为0~3 A)与一用电器并联,此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3 V,那么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有多大 这样连接会造成什么危害
电流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造成的短路,会造成电流表损坏,甚至会损坏电源;电线发热温度升高,严重时会发生火灾。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