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什么是粮食安全? 2.粮食安全的根基是什么? 3.如何实现国家粮食安全?
思考1:什么是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
供给能够满足需求
供给方面
需求方面
生产
production
储备
reserve
流通
circulation
进出口
Import and export
供给能够满足需求
供给方面
需求方面
基础和核心:
重要环节:
“立足国内基本方针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我国一贯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生产、储备、流通、进出口
粮食生产量大于需求量
粮食
安全
粮食生产安全
思考2:粮食生产安全的根基是什么?
粮食生产总量 =
耕地数量
耕地质量,耕地所在区域的光、热、水等资源的时空配置有关
耕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耕地资源——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探究一:我国耕地资源状况
1. 概括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据悉,当前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8029.15万亩,可供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41.1%。
结论1: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结论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
探究一:我国耕地资源状况
1. 概括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结论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
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我国约90%的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东部平原丘陵地区集中了我国70%以上的耕地。
南方地区:水热资源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而且绝大多数是优等地和高等地;
北方地区:水热资源有限,耕地以旱地为主,且大多数是中等地和低等地;
西北地区耕地仅分布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绿洲。
探究一:我国耕地资源状况
1. 概括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结论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探究一:我国耕地资源状况
2. 分析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年份 1978 2005 2016 2020
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 80.34% 67.06% 71.42% 69.72%
表1 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变化
结论:耕地资源减少,
耕地非粮化
探究二: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1. 说明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耕地减少、
非粮化
粮食生产总量减少,供需失衡
粮食生
产安全
思考:如何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耕地
资源禀赋
粮食生产总量=耕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总产的变化与单产的变化基本一致,即总产的增加主要是单产的贡献。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1)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生产
思考:除了粮食生产,我国还可以通过哪些手段调节粮食安全?
(2)建立粮食储备——储备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3)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流通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4)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进出口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1.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变化趋势如何?
课堂思考
2.我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做饲料的原材料;在你的生活中,接触的大豆制品或者以大豆为原材料的产品有哪些?
3.你认为我国是否需要改变大量进口大豆的现状?为什么?
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总体提高。
生活中,大豆制品有豆腐、腐竹、豆浆等;以大豆为原料的产品有豆油、豆饼(用于饲料)等。
1.除“买得贵”和“买不到”风险外,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还可能存在哪些风险?
讨论规避粮食进口给我国带来粮食安全风险的措施
自然灾害风险,国际政治、军事冲突的风险及粮食产品的质量风险等
2.为了能够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你认为我国可采取怎样的措施?
答案:优化粮食进口结构;通过国际合作战略,加强海外农业投资,提高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保障国际粮食市场的稳定供给; 建立定价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探究三:分析粮食安全问题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粮食安全问题
(供需失衡)
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
直接
间接
材料: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指一个主权国家领土、财产等不受侵犯,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称为常规国家安全。现代社会将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非常规国家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中,强调国家总体安全。
国家安全
资源
资源禀赋
数量
质量
分布
资源安全
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
资源
消费需求
直接
(动摇)
间接
(触发和放大)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类问题的一般分析路径:
请同学们结合“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类问题的一般分析路径,课后收集有关资料,认识我国石油开发利用现状,并说明石油供需安全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平原地区。图6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
(1)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合理建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