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30 23:4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神性之禁锢——人性之自由
神权之禁锢——精神之自由
宗教之禁锢——科学之自由
专制之禁锢——政治之自由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世界”被发现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 
“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一、神性之禁锢——人性之自由(文艺复兴)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1.通过解读绘画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最先在意大利开展了思想解放运动?
①经济根源: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文化因素: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
②人才因素:意大利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文艺复兴的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斐力将儿子与现实世界隔离开来,在儿子的生活里头只有父亲和上帝,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18岁那年,儿子要求去城市里去,去看看教堂,看看教士。斐力和儿子来到佛罗伦萨,儿子看到皇宫,看到教堂,多么的富丽堂皇,他简直就惊呆了。后来,一位美丽的女子从教堂里走出来。儿子迎面看过去,心头立刻扑通地跳个不停,不禁地追问父亲,“爸爸,这是什么?”面对儿子这样的表情,斐力也不知道所措,他赶紧叫儿子低下头,不准看。后来在儿子的追问下,斐力不得不编织了一个谎言,说:“这是绿鹅。”儿子第一次看到女人,欲望的血液立即被激动,他为这“绿鹅”兴奋不已。对父亲说:“爸爸,那我们就带只绿鹅回去吧!” ——薄伽丘《十日谈》
2.你觉得“儿子带一只绿鹅回去”正常吗?为什么?薄伽丘通过这则故事主要反对什么?肯定什么?
反对封建教会对人性的束缚和禁欲,肯定人的欲望和人性。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中世纪圣母子
拉斐尔的《圣母子》
3. 比较两幅画在人物服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并思考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
原因:人性的回归
3.根据以上作品的欣赏及结合所学,请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影响: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传播了人文主义;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二、神权之禁锢——精神之自由(宗教改革)
(1)背景①思想:文艺复兴解放思想
③政治:教会腐败引起不满。
②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天主教会和神学。
④导火线:
1517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劵。
二、神权之禁锢——精神之自由(宗教改革)
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入钱柜叮当一响,买主挂记的那个罪人的灵魂会立刻从炼狱直飞天堂 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清罪恶了。
——约翰·台彻尔(赎罪券推销者)
这样的广告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第28条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而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益心和贪欲心。至于请教士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与赎罪券的广告相比,《九十五条论纲》表达了哪些观点?
花钱不能赎罪;真诚悔改可以赎罪;批判教会贩卖赎罪券
二、教权之禁锢——精神之自由(宗教改革)
(2)核心观点:因信称义
1.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
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自主权。
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
2.其他观点?:略
3.路德新教有何特点?
独立;廉俭;平等。
(3)影响
①进一步解放思想,传播人文主义;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于宗教界来说,反思最直接、最重要的内容莫过于真正重拾其“因信称义”的向内自省性和宗教宽容。“——周少青《中国民族报》2017年1月24
近代科学的兴起
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思想
代表人物及成就:略
近代科学的特点?:
意义:
特点:形成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确立了科学的方法;注重规律的发现
解放思想,推动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三、宗教之禁锢——科学之自由(科学革命)
四、专制之禁锢——政治之自由(启蒙运动)
《牛顿的哲学原理》1738年版 封面
“光明”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宙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上。
“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奇怪了。” ——伏尔泰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进一步传播;
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背景
精神内核:理性
人物 主张 共同点
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
主权在民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亚当·斯密
康德
都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
自由竞争(现代经济学之父)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结合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有何发展?
倡导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教权主义,追求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
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政治蓝图
【知识梳理】根据所学知识填充表格
四、专制之禁锢——理性之解放(启蒙运动)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押上断头台前恍然大悟:“原来是伏尔泰、卢梭亡了法国!”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宣布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 “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
①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②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③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四、专制之禁锢——政治之解放(启蒙运动)
你如何看待两人的言论?
课堂总结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为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打破神权的束缚,突出人性的解放,以获得世俗生活的自由。宗教改革时期,突破教权的束缚,以获得精神生活方式的自由;科学革命,逐渐突破宗教的束缚,获得自由的发展。启蒙运动,突破王权束缚,获得政治生活的自由。康德将这种对自由的追求上升到思想的自由。即人的自由不仅是人身自由也是思想自由。标志着启蒙运动完成。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使18、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制度、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文艺形式。
材料: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只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欧洲启蒙思想却成为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明末清初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经济中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代表新经济形态的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时代的“缺陷”导致黄宗羲、顾炎武等早期启蒙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而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猛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欧洲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旗帜,提倡自由、平等与民主,为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理想蓝图,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晚祷》法·米勒 1859年
大家能从画中获得什么信息?
THANK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