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 示儿 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古诗三首 示儿 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31 08:5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一首首爱国诗人谱写的乐章,这不仅仅是文学财富,更是不朽的精神!
12 古诗三首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屈原 文天祥 岳飞 林则徐 郑成功
说到热爱国家,你们会想到哪些仁人志士呢?
第1课时
示 儿
[宋]陆 游
《示儿》
[宋] 陆游
从古诗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注释,我知道“示儿”指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陆游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诗歌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创设情境
800多年前,一位85岁的老人僵卧病榻,老泪纵横,他颤颤巍巍地挣扎着起来,给儿子写下了一首绝笔诗。他写的内容会是什么呢?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朗读指导
朗读七言古诗时,一般每句的节奏划分是二/二/三。
家祭
乃翁
nǎi



上下结构
独体字
重难点字书写
书写指导:
左上部分的横撇要舒展,右上部分的捺也要舒展,下部“示”字的两横要适当收缩,避让上边的横撇和捺。
形近字:蔡
死去元知万事空,
诗意:本来就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一起解诗意
同“原”,本来。
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元知死去万事空”。
一切事情。
但悲不见九州同
只是。
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统一。
万事空
九州同

陆游临死前真的了无牵挂吗?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不是
暗示诗人还有放不下的、要嘱咐的事情。
你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北定中原
告乃翁
诗人临终前的愿望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怎样的情怀?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朗读指导
读这首诗,要在悲伤遗憾中展现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让我们带着对诗意的理解再次朗读诗歌。
背景资料
1126年,金军攻陷北宋都城开封城(今河南开封市)。1127年,金俘虏了徽宗、钦宗,又将皇室直系宗族及后、妃等全部押送回金,北宋灭亡。淮河以北的地区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偏安江南,只剩半壁江山,所以称南宋。从国土沦陷那天起,南宋百姓就在苦苦等待朝廷的军队能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父老乡亲。可是,南宋朝廷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秦桧做宰相,一味向金人屈膝求和。陆游写这首《示儿》的时候,九州破碎已整整84年了。
前两句:
后两句:
与前面两句相比,后两句情感有何变化?
48岁时,陆游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67岁时,从军边关,陆游高唱:“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拓展延伸
68岁时,缠绵病榻,陆游写下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5岁时,陆游写下了临终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