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曹冲称象
cáo
曹
我会认
chēng
称
yuán
员
gēn
根
yì
议
lùn
论
zhù
柱
一
gǎn
杆
chèng
秤
zhòng
重
kǎn
砍
xiàn
线
zhǐ
止
liàng
量
听故事,边听边想: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故事里有些什么人物?
想一想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呢?
用“~~~”画出文中的句子,并根据文中描写的内容画一画大象的样子。
认读生字
曹 称 员 根 柱 议 论
cáo chēng yuán gēn zhù yì lùn
重 杆 秤 砍 线 止 量
zhòng gǎn chèng kǎn xiàn zhǐ liàng
我会读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这头大象怎么样?
又高又大。
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
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像… …像… …”这两个比喻句把大
象的高大写的既生动又形象。
第二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大
象的重量。
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象体积庞大的样子。
1.别人送给曹操一头大( )。
像
象
xiànɡ xiànɡ
2.闪闪的星星好( )无数的眼睛。
象
像
我
会
选
弯弯的月亮像 。
火红的枫叶像 。
细细的雨丝像 。
我
会
写
小 船
手 掌
银 线
听老师读第三自然段,一边听,一边想:官员们都有哪些称象的办法?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曹操听了直摇头。
说明曹操对官员们的办法很不满意。
大臣们议论纷纷,意见很多。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曹操有个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了。”
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 往船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
你觉得官员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哪个好?好在哪里?
曹冲想到用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重量,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还让大象丝毫无损。我们也要学习曹冲遇到事情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品质。
曹冲称象
造大秤
曹操摇头
赶象上船 ——画线
曹冲
赶象上岸——装石头
曹操微笑
点头
爱动脑
会观察
大臣:
称石头——知象重
课堂演练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ù zi chuán dǐ chènɡ ɡǎn
rán hòu qī suì zhàn lì
船 底
秤 杆
然 后
七 岁
站 立
柱 子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高又大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又大又圆
又高又壮
又白又胖
又红又甜
二、比一比,再组词。
做( ) 底( ) 柱( )
作( ) 低( ) 住( )
做人
作文
底下
高低
柱子
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