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11.3电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课件(北师大版)目录010203摩擦起电两种电荷验电器04静电现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课件(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3.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本课件主要内容课程导入新课教学思维导图巩固练习
摩擦起电
新课教学
课程导入
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小实验:
新课教学
一、摩擦起电
现象:摩擦过的梳子、直尺能够吸引碎纸屑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或者说带了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就叫摩擦起电。
新课教学
想一想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物体带的电荷是一样的吗
典例精析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下列现象中的“粘”与其蕴含相同道理的是( )
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
B.两磁铁会“粘”在一起
C.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D.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
A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这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静电现象,故A正确;
B、两磁铁会“粘”在一起,是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故B错误;
C、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是分子引力,故C错误;
D、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大气压强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典例精练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 ,而具有了 的性质。
电荷
吸引轻小物体
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指的是摩擦过的玳瑁外壳能吸引草屑现象,下列与“顿牟掇芥”性质一致的是( )
A.磁体吸引铁屑
B.两滴露珠靠近吸引在一起
C.冰棒粘在舌头上
D.电视屏幕上沾满灰尘
D
两种电荷
新课教学
二、两种电荷
新课教学
1.当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时,现象是 。
2.当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时,现象是 。
3.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时,现象是 。
二、两种电荷
新课教学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玻 正 橡 负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二、两种电荷
新课教学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二、两种电荷
新课教学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典例精析
下列有关静电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三种电荷
B.摩擦起电是利用摩擦的方式创造电荷
C.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丝绸带上正电荷
D.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上正电荷
D
A、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故A错误;
B、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其实质是电荷(电子)的转移,故B错误;
C、玻璃棒和丝绸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荷,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故C错误;
D、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得到电子带上负电,毛皮失去电子带上正电荷,故D正确。
故选:D。
典例精练
周末回家,小龙同学端热水给奶奶泡脚、爸爸给奶奶搓脚、妈妈为奶奶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泡脚和搓脚改变脚的内能方式相同
B.水温下降比较慢,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的缘故
C.用橡胶梳子梳头发,头发蓬松起来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橡胶梳子梳头发过程中,若橡胶梳子失去电子将带负电荷
C
二、两种电荷
新课教学
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的两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接触起电: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等量的同种电荷。
感应起电: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典例精练
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小球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D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D
验电器
新课教学
三、验电器
新课教学
作用: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思考: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实验室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三、验电器
新课教学
想一想:验电器张角大小的不同说明什么?
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多少不同
当带电物体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带电体所带的电荷越多,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大。
工作原理:
结构: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三、验电器
新课教学
电荷量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相反,1C就大约是10 7根玻璃棒带的电荷。
单位:库仑
简称:库
符号:C
典例精练
如图所示,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橡胶棒( )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C.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
D.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
C
【知识拓展】
新课教学
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电子 (带负电)
原子结构
电子在原子核的束缚下绕核高速运动
原子核(带正电)
【知识拓展】 原子的结构
新课教学
1、物质的构成:
2、原子由
3、元电荷(e)
(1)e=1.6×10-19C
(2)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分子、原子组成
原子核(带正电)和核外电子
(带负电)组成
【知识拓展】 原子的结构
新课教学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8
想一想:这个氧原子带电吗?
想一想:这个氧离子带电吗?
想想议议
新课教学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强 得 负,弱 失 正。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丝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电子带正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得失
静电现象
新课教学
四、静电现象 应用和危害
新课教学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利用带电的微小物体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的
原理,完成了许多工作。人们给空气中的尘埃带上电,让它飞向某一个方向,
就可以达到“静电除尘”的目的;给喷出的雾状油漆带电,让它飞向带有异种
电荷的待喷涂物件,这就是“静电喷涂”;给绒毛带上电,让它飞向事先涂了
胶的带异种电荷的布面上,这就是“静电植绒”。
当然,有时物体带电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运输汽油的油罐车会因汽
油与罐体的摩擦而产生静电,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火花放电,从而
引发安全事故。为此需要在油罐车下面拖一条铁链,使其接地,随时释放摩擦
产生的静电荷,以防止电荷的积累和放电。
典例精练
善于观察的小华发现:穿羽绒服很轻,但在天气干燥时有些羽绒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而变脏,请用物理知识解释羽绒服轻及容易吸附灰尘的原因。
羽绒的密度较小,根据密度公式分析羽绒服轻的原因;
天气干燥时,人体及内衣与羽绒服相互摩擦起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灰尘,所以羽绒服容易吸附灰尘。
羽绒的密度较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相同体积的羽绒服与其他密度较大的物质相比,质量较小,故羽绒服轻;
天气干燥时,人体及内衣与羽绒服相互摩擦起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灰尘,所以羽绒服容易吸附灰尘。
知识点思维导图
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如图,用涤纶毛巾摩擦气球表面,将摩擦后的气球靠近水流,发现水流偏向气球流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受到重力变小
B.气球对水流有力的作用
C.水流对气球没有力的作用
D.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气球带了电
B
课堂练习
2.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金属箔片张开,原因是( )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
课堂练习
3.在探究带电物体的性质实验中,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使物体带上电后去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以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带电物体与它们之间不是吸引就是排斥,探究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 )
A.利用摩擦等方式能让物体带电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
课堂练习
4. 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将其两两靠近,出现如图甲、乙、丙所示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C两球一定带电,B球可能带电
B.A、B两球一定带电,C球可能带电
C.A、B、C三个球都一定带电
D.A、B、C都有可能带电,有可能不带电
A
课堂练习
5.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若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 电荷,这个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选填“相同”或“不同”)。
正 相同
课堂练习
6. 小丽去商场购物,用双手搓塑料袋时,塑料袋会“粘”在手上,如图所示,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用双手揉搓塑料袋,塑料袋常常会“粘”在手上,是因为由于摩擦使塑料袋带电,手和塑料袋带上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塑料袋能够吸在手上。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