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31 09:1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大单元教学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2024
器以载礼,
文以植根。
东周,历时近六百年,分为春秋、战国二个时期。各种结盟、各种打架、各种诡计。各种吞并,各种错综复杂....
西周极简史——
到了东周——
新课导入·温故知新
03
02
01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通过对铁器、牛耕等出土
文物图片及相关文献记载
的认知,掌握春秋时期经
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析
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通过史料解析,理解社会
制度的变化和周王室衰微
的原因与后果。(史料实
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知道春秋时期主要霸主,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与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2022课标要求
学科素养·立德树人
目 录
01 探春秋之变
CONTENTS
02 析王室之衰
03 看诸侯之争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问题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表现?
问题2、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问题1、周王室衰弱的原因?
问题2、周王室衰弱的表现?
问题3、周王室衰弱的影响?
问题1、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春秋时期各霸主在争霸过程中,会打着“尊王攘夷”旗号?
问题2、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3、诸侯争霸的影响?
春秋时期的社会 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
规律探究·整体感知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
东周
春秋
战国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西周
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
奴隶
社会
周平王
东迁
“春秋”源自于孔子整理修订的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记载了BC722年—前481年的史事,起止时间大致相同。
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
周幽王、西周灭亡
规律探究·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01
一、探春秋之变:
问题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表现?
问题2、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新课授课·知识讲解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表现 作用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29结合视频,完善下面的表格。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等)
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使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手工业有所发展,产品增加
商业活动活跃,城市发展
【自主学习】
探春秋之变

材料一: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用在田间劳作)
——《国语·晋语》(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
春秋时已经使用牛耕
材料二:“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盐铁论·水旱》
春秋时已经使用铁农具
穿鼻环牛尊
(牛耕的证据)
铁制农具
①铁质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②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精耕细作);
③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④人类社会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1、农业的发展
探春秋之变

湖北荆州“丝绸宝库”马山一号楚墓
先进的冶铁业
精美的漆器
青铜剑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各行各业都有所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探春秋之变

根据图片归纳春秋时期商业的发展?
各地经济得到发展
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3、商业的发展
钱币分布图
城市交易市场
探春秋之变

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提升,原有经济结构被破坏
井田制遭到破坏
铁制工具和牛耕出现
开发山林,扩大耕地
以前分封的那点地方根本不够用啊,现在哥有钱了,我得扩充扩充地盘。
甲诸侯
乙诸侯
真巧,我也这样想的。
探春秋之变

4、影响:(经济方面)
第二部分
02
二、析王室之衰:
问题1、周王室衰弱的原因?
问题2、周王室衰弱的表现?
问题3、周王室衰弱的影响?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王室衰微
观察西周与春秋时期诸侯国领地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西周时期的诸侯国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
析王室之衰

1、王室之衰的表现
名称 土 地 兵 力 财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关系
西周
读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东周
面积缩小
经济薄弱
政治地位下降
兵力下降
结论
论从史出
直辖
方圆千里
直辖
方圆百里
直辖
14万人
直辖
几千人
人口众多,
资源丰富
人口所剩无几,
财力减少
诸侯必须要向天子纳贡
天子请求诸侯派遣经费
说明:周王室统治力大减,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命于周天子
西周到东周实力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析王室之衰

1、王室之衰的表现
春秋时期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方面会有何变化?
铁制农具、牛耕的出现
私田出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矛盾
分封制瓦解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井田制冲击
析王室之衰

2、王室之衰的原因
史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周天子势力衰落),诸侯强并弱(诸侯变强,兼并弱国),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政权掌握在诸侯手里)。
史料二 王曾派人向鲁国“求傅”(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
史料三 公元前707年,周王率军讨伐郑国,王师惨败,周王被射中了肩膀,天子威信扫地,从此一蹶不振。
思考: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周王室衰落,诸侯国各自为政,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况。
论从史出
问题思考:材料反映了周王室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析王室之衰

3、王室之衰的影响
周天子:你们能不能别打了……
诸侯们:再废话连你一起打
诸侯崛起,各自为战
分封制逐步瓦解
第三部分
03
三、看诸侯之争:
问题1、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春秋时期各霸主在争霸过程中,会打着“尊王攘夷”旗号?
问题2、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3、诸侯争霸的影响?
2、春秋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晋文公
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
楚庄王
齐桓公
秦穆公
春秋列国图
1、争霸原因:一是王室衰微;二是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各诸侯国争夺人口、财产、土地和政治上对别国的支配权。
看诸侯之争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政令征战自诸侯出”

齐桓公能够首霸的原因是什么
2.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1.渔盐之利,自然条件优越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认。
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管仲
管仲改革内容:
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3.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影响: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看诸侯之争

1. 重耳流亡
2. 楚成王的礼待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
措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晋文公又是怎样称霸的呢?也是像齐桓公那样通过会盟成就霸业的么?





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看诸侯之争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从越王勾践身上能得到什么启发?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




你知道越王勾践的故事吗?
启发:
只要发奋图强,弱国也可以变成强国,打败曾经的强国。
一个人遇到失败,不可怕,只要能有理想,能艰苦奋斗,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精神:
树立理想、明确目标、发奋图强、坚定意志、永不言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卧薪尝胆
看诸侯之争

成语典故知多少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越王勾践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老马识途
退避三舍
一箭之仇
竭泽而渔
厉兵秣马
秦晋之好
兵不厌诈
管鲍之交
止戈为武
卧薪尝胆
兔死狗烹
看诸侯之争

【小小故事会】
春秋战国混战期间,人民长期处于分裂和动乱,大量人口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同时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大量的田地荒芜。
春秋争霸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诸侯国的数量由一百多个锐减到二十几个了。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交往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
春秋战国期间的混战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过程,各诸侯国为了不被吞并,纷纷实行改革来提高自己的国力。著名的有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结合材料思考春秋时期的战争有何影响?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坚持什么原则?
推动各国变法图强,促进了社会变革。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大国兼并小国,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
全面
【历史解释】
辩证
客观
发展
看诸侯之争

材料 孟子云“春秋无义战”。(注释: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没有道义的战争。)
——摘编自《孟子·尽心天》
你是否同意孟子云“春秋无义战”。请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理由。
观点:不同意。理由:春秋诸侯争霸给百姓带来灾难,但在争霸中促进国家局部统一和民族融合。因此春秋诸侯争霸有利有弊,不是孟子所说的“春秋无义战“只有弊端。
观点:不同意。理由:春秋诸侯争霸促进国家局部统一和民族融合,因此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是错的。
观点:同意。理由:春秋诸侯争霸给百姓带来灾难,因此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是对的。
知识延伸·拓展视野
视频播放:解读春秋动乱时代
知识延伸·拓展视野
01
OPTION
02
OPTION
03
OPTION
析王室之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影响
背景
表现
影响
看诸侯之争
探春秋之变
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吴王、越王)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板书设计
知识架构·提纲挈领
诸侯崛起
,进而争霸
课堂检验·提升能力
课堂反馈
1.戎、狄等都是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而“布于天下”;晋国与戎狄作战时,吸取了其擅长的步战,逐步放弃车战,这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 )
A.加速了民族交融 B.巩固了国家统一 C.推动了政治变革 D.促进了思想发展
2.(2022年江苏泰州)《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型,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春秋后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3.(2021年广州市)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中央集权加强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 D.儒学居主导地位
4.(2021年四川眉山)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仅六七万人。战国时期,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助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人们踊跃参军作战 B.作战方式发生改变 C.战争破坏越来越大 D.统一已成必然趋势
A
A
课堂反馈
B
课堂检验·提升能力
D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以霸主身份在葵丘会盟台(遗址在河南省民权县城东的黄河故道北岸),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周王派人送去物品表示慰问。
葵丘会盟台
  陈侯方壶是春秋时期陈国诸侯为其母制造的礼器。陈国灭亡后,此器后为齐国贵族所得,1963年在齐国贵族墓中出土。
陈侯方壶
知识拓展·素养提升
THANK YOU
感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