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如果大家步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
1、做大官。2、做农民。
同学们会选择哪条路呢?
纷繁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的鸟类意象
学习目标
1.读懂诗歌,理解高鸟、羁鸟、归鸟意象。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诗人的心境与情感。
3.正确认识诗人的选择,感受诗人的人生情趣。
自读诗歌,注意字音、字形和节奏。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zhuō
yìn
ài
fán
何谓“羁鸟”
字面义:
拘束在樊笼中的鸟。
比喻义:
身在官场的自己
东晋朝廷: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政治腐败。
官场现实: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钻营取巧、阿谀逢迎。
有束缚,不自由,屈心而抑志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 酒·其五》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归鸟
找出本诗描写园田生活环境的诗句?
归向何处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简朴空阔、清幽雅致自然祥和、安宁和谐
茅檐草舍
树环花绕
鸡鸣狗吠
亭静室闲
这是怎样的意境?
写了哪些景物?
白描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宅屋处
檐堂边
远村处
村落里
庭室中
近——远——近
视觉 听觉
动 静
反衬
用想象与联想,动笔写一写园田风光,加入自己的感受。
陶渊明为官的十三年里,有“五进五出”的经历:① 公元 393 年29岁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职;
②公元 398 年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次年冬以母丧辞职;
③公元 404 年离家,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不久隐居;
④ 公元 405 年41岁转入建威将军、 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随刘敬宜离职而离职;
⑤同年秋再度出仕,任彭泽县令,不为五斗米折腰,81 天后辞职归隐。
“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
——陶渊明《杂诗·其五》
qiān
hé
zhù
高鸟
超越
高举
鸟翼
向上飞
1.“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
2.儒家思想:达则兼济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家庭影响:陶渊明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为官原因: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高鸟
1.意识到仕途的欺诈险恶, 自身形迹拘役,匡时救世的远志不可能实现。
2.对前辈文人被害的戒惧心理,在他以前的名士们一批一批被送上刑场: 何晏、嵇康、二陆、张华、潘岳、郭璞、刘琨……这 些当时第一流的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 都是被害死的。回想这些一幕幕仕途惨象真让诗人触目惊心。
3.质性自然的本性,崇尚自然,返璞归真。
退官原因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两首诗歌在表达情感上有何异同?
同:
都表达对归隐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异:
“其一”侧重于写对官场的厌恶与园田生活环境的美好,来表达身处园田的愉悦之情。
“其三”侧重于写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即使辛苦,也乐在其中,诗人并非追求身体的安逸及物质的满足,而是为了获得心灵的自由。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你怎样看待陶渊明选择隐逸的情怀?
“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 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 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白居易、苏轼、陆 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 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熟背并默写《归园田居·其一》。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