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31 10:0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 春秋时期被称为夷狄的许多内迁民族,至战国时期已为华夏吸收、融合。西北、北方的戎狄随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逐渐与华夏民族交融。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民族内迁规模的扩大 B. 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
C. 诸侯国注重边疆开发 D. 诸侯兼并战争的频繁
2. 汉宣帝即位后,博士谏大夫王吉上书,引《春秋》大一统之义,要求选择良史,以正风俗。丞相魏相、山阳太守张敞先后上书,据《春秋》讥世卿,要求削除霍氏权力,提高皇帝威权。这说明,当时(  )
A. 官员选拔存在贪腐行为 B. 律令儒家化现象的凸显
C. 皇权独尊受到相权威胁 D. 儒学成为治国施政依据
3. 钱钟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汉和宋在学术思想上是一脉相承 B. 唐代文学为宋代文学奠定了基础
C. 宋代在中国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 D. 元代是绘画领域成就最高的时期
4. 元代王祯《农书》中道:“夫茶,灵草也。种之则利博,饮之则神清。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缺,诚生民日用之所资,国家课利之一助也。”这可用来佐证,元代(  )
A. 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部分 B. 民众对茶树种植的抵制
C. 政府加强了对茶叶生产的管理 D. 社会尚未形成饮茶之风
5. 下表为明清时期安庆地区地方志中的记载。这反映出,该地区(  )
“瘠土民劳,父子相保聚而重去其乡” 《望江县志》
“怀人安土重迁,行百里作数日,别辄恋恋不能舍” 《怀宁县志》
“黄发老人有不识城市者,安土重迁,不善商贾,鱼厚藏而少巨富” 《潜山县志》
A. 人口流动受到鼓励 B. 人地矛盾现象严重 C. 商业意识较为淡薄 D. 农业劳动力的缺乏
6. 近代某一时期,美国报纸出现了标题为《战旗高扬:中国战舰“致远”号战至最后一刻》《奋战的中国舰队:中国战舰在威海卫湾坚持顽强作战》的新闻稿。与此相关的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中法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7.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均设立了社会保障部门,主要有劳动部、内务部以及军队和群团组织的一些社会保障机构。还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失业救济委员会、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抚恤委员会等。这说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A. 建立成熟社会保障体系 B. 重视社会保障建设
C. 社会保障工作卓有成效 D. 民众生活环境恶劣
8. 1946年,参与国际贸易组织筹备委员会的中国代表认为:“我国对外政策,一般言之,以为依据联合国宪章所定各原则,促进国际合作;在经济方面,则为在不危害我国工商业,应得合理保护范围之内,招致外国投资技术协助。”据此可知,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组织旨在(  )
A. 贯彻联合国宪章原则 B. 抵制外国资本的侵略
C. 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D. 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
9. 到1950年年底,全国共有20所接受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其中燕京大学、金陵大学等11所改为公办学校;沪江大学、东吴大学等9所改为人民自办,仍维持私立,政府予以补助。这些做法(  )
A. 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进行 B.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 顺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D. 维护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自主权
10. 下表为2012-2020年中国境外高铁项目统计表。这说明,当时我国(  )
项目状态 主要国家 项目名称 开工时间 里程(公里)
已承建或参与承建 土耳其 安伊高铁 2012年 158
沙特 麦加轻轨 2012年 450
委内瑞拉 迪阿高铁 2015年 471
中标项目 墨西哥 墨克高铁 2017年 210
印尼 雅泗水高铁 2018年 860
主要竞标项目 美国 加州高铁 2018年 832
英国 HS2高铁 2020年 539
A. 高铁“走出去”步伐加快 B. 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前列
C. 高铁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D. 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11. 考古学家在基什附近的奥海米尔土丘出土了一块约公元前3500年的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乌鲁克文化末期,大约有2000个文字符号,并运用于经济方面。这可用来佐证(  )
A. 古代埃及文明历史悠久 B. 雅利安人创造灿烂文化
C. 古代希腊商品经济兴起 D. 苏美尔人迈入文明门槛
12. 据《旧唐书 高丽传》记载,高句丽迁都平壤后,其国人“好围棋、投壶之戏,人能蹴鞠颇有箕子之遗风种田养蚕,略同中国。”这说明,高句丽当时(  )
A. 娱乐文化的发达 B. 汉文化程度较深 C. 儒学传播的受阻 D. 中央集权的建立
13. 1599年,西班牙传教士巴纳巴斯在《新大陆史》中记载:1546年天花传遍秘鲁全国,土著死亡人口触目惊心;1558年,天花蔓延对利马周边地区产生致命的破坏。这一记载说明(  )
A. 疫病改变美洲发展进程 B. 战争带给了人类巨大灾难
C. 美洲大陆医疗水平落后 D. 西班牙借助传教进行侵略
14. 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英国放弃了关税保护主义,确立起自由贸易政策,即取消工业保护制度,允许工商业自由发展,实行低关税和无关税自由贸易。这一变化的背景是,英国(  )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工业革命的完成
C. 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 D. 工人运动的开展
15. 一位参加一战的印度士兵指出:“当我们见到不同民族的人并了解他们的看法后,我们开始抗议英国人制造的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的不公平和不平等。”这说明,一战(  )
A. 传播了民族平等思想 B. 推动了民族国家发展
C. 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 D. 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16. 1947年6月底,英法邀请苏联召开了外长会议讨论马歇尔计划,背地里美英法领导人频繁会晤。苏联声明:必须警告英法两国政府,“此种行动并不是要欧洲各国在战后经济恢复方而彼此实行合作,而是要达到根本与欧洲各国人民真正利益毫不相干的另一些目的。”这里的“另一些目的”主要是(  )
A. 称霸世界 B. 提升西欧影响 C. 遏制苏联 D. 拉拢东欧国家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统家训文化在几千年的孕育、发展中,形成了浩瀚丰富的思想体系(下表所示)。
“人无志,非人也。” (三国)嵇康《家诫》
“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若言行无信,身受大谤……耻及祖考。” (三国)羊祜《诫子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北宋)欧阳修《诲学说》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一家之事,贵于安宁和睦悠久也,其道在于孝悌谦逊。” (南宋)陆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
“与人相与,须有以我容人之意,不求为人所荣。” (明)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
“至于师友……择之又择,慎之又慎。” (清)张履祥《训子语》
——摘编自李淑敏《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材料二俗语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训家规的首要功能是“齐家”,即对家庭实行有序管理,重视其规范的功能。在古代儒家传统中,修身是齐家的基础,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摘编自陈来《中华传统文化的家训家规及其现代意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内容。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历史价值。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2-1872年是中国股票交易初步兴起的第一阶段,股票交易规模小,只是买卖外商在华企业发行的股票。1873-1882年秋是中国股票交易规模扩大的第二阶段,中国第一批股份制企业开始发行股票,虽仍无固定股票交易场所,但股票发行的数量与规模明显扩大。1882年秋至1883年冬,中国历史上首家自办股票交易所出现,股票交易逐渐规范化的第三阶段。
——摘编自田永秀《1862—1883年中国的股票市场》
材料二 1882年10月24日,专营股票交易的上海平准股票交易公司应运而生,公司章程道:“本公司事属创始,为各项公司通径路而固藩篱起见,故取用不敢不廉,立法不可不善,既维持乎商务,又挹注乎善举。”公司内部组织分明,业务经营明确,并订有详细章程,为股票交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国股票交易发展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海平准股票交易公司成立的背景及意义。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 20世纪下半叶,随着殖民地和前殖民地的人口激增,过去由来已久的人口变化趋势发生了逆转。欧洲的移民长期不断移居世界各地,这一情形宣告结束。相反,反向殖民化宣告开始。前帝国的“母国”的出生率下降。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劳动力却填补了这一差距。1970年,全球国际移民为0.84亿人,1995年达到1.61亿人。
材料二随着文化迥异不同的族群共同在一起生活,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式。 20世纪末期,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西方从社会和政治上都不再接受种族主义。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这或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在20世纪,曾被用来替种族主义辩护的伪科学名誉扫地。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美]菲利普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下半叶国际移民的变化。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末期西方“不再接受种族主义”的原因。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首先在美国确立的原因,史学界作过种种分析,下表为其归纳。
序号 原因 陈述
(1) 悠久的资产阶级民主传统 殖民地初创时,出现了以代议制和移民自治团体为标志的民主共和国雏形;殖民地时期北美诸州的民主政治实践;《独立宣言》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告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2) ______ ______
(3) ______ ______
……
参照(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的原因和陈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夷狄内迁”并为华夏吸收、融合,“戎狄”与华夏民族交融,结合所学可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项正确;
材料缺乏比较信息,不能得出春秋战国时期相较其他时期,民族内迁“规模是否扩大”,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诸侯国对边疆发展的态度、诸侯兼并战争问题,排除C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华夏族的发展,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华夏族的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据材料“引《春秋》大一统之义”,“据《春秋》讥世卿,要求削除霍氏权力,提高皇帝威权”表明,汉宣帝时官员依据《春秋》要求削除世卿权力,提高皇权,说明官员依据儒家经典《春秋》治国施政,D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官员选拔存在贪腐,排除A项;
材料并未提及律令情况,排除B项;
材料体现的是世卿对皇权的威胁,并非丞相,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答案】C
【解析】A.材料没有提及汉朝,无法得出该结论,故A项错误;
B.材料未体现唐代文学对宋代文学的影响,故B项错误;
C.根据材料中“唐宋”“宋元”“汉宋”表明,中国的文学,绘画,学术思想都能联系到宋代,说明宋代的文化取得重大发展,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
D.材料并未提及元代是绘画领域成就最高的时期,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辽宋夏金元的文化,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答案】A
【解析】A.材料中“诚生民日用之所资,国家课利之一助”表明,茶不仅是元代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项正确;
B.材料中“种之则利博”表明元代种茶利厚,故B项错误;
C.材料并未涉及政府对茶叶生产的管理,故C项错误;
D.材料反映的是茶在元代的风行,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材料中“相保聚而重去其乡”“安土重迁”“不善商贾”表明,该地区居民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说明其受传统思想束缚,商业意识淡薄,C项正确;
材料中居民多固守土地,排除A项;
材料并未涉及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排除B项;
材料中该地区人民安于本土,侧面反映了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A.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故A项错误;
B.中法战争是1883年至1885年,由于法国侵略中国和越南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故B项错误;
C.根据材料“战舰‘致远号’”“威海卫湾”可知,这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国军人与日军作战的场景,1894年,致远号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由管带邓世昌下令冲向日本联合舰队旗舰吉野号,欲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击中沉没;1895年1月,日军偷袭威海卫炮台,威海卫失守,北洋海军全军覆灭,故C项正确;
D.八国联军侵华时间是1900年,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社会保障建设,由材料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设立了众多的社会保障机构,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对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视,B项正确;
受生产力水平影响,当时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成熟,排除A项;
材料并未涉及社会保障工作的成效,排除C项;
材料未涉及民众生活环境,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依据材料“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均设立了社会保障部门,主要有劳动部、内务部以及军队和群团组织的一些社会保障机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国共十年对峙,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8.【答案】D
【解析】据材料“在不危害我国幼稚工商业应得合理保护范围之内,招致外国投资技术协助”,并结合所学知识,抗日战争后,我国经济急需恢复发展的情况可知,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组织旨在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D项正确;
AC两项不是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组织的主要目的,排除AC项;
B项与材料“招致外国投资技术协助”不太符合,B项也不是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组织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将接受外国津贴的高校变为公办或人民自办,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做法从根本上维护了中国人民对文化教育事业的自主权,故D项正确;
材料中的做法与抗美援朝战争无关,故A项错误;
20世纪60年代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材料信息,从中国将接受外国津贴的高校变为公办或人民自办可以分析得出实质上是维护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自主权。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教育,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0.【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出2012年至2020年中国高铁在境外获得了较多的项目,说明中国高铁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高铁“走出去”步伐加快,A项正确;
材料仅涉及高铁项目,不能据此得出中国基础设施的情况,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中国高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水平的比较,无法得出中国高铁技术水平,排除C项;
材料仅涉及中国高铁走出去情况,不涉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情况,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答案】D
【解析】据材料“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乌鲁克文化末期”表明,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在当时发明并使用文字,产生了最初文明,D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古西亚文明,并不是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并不是雅利安人,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古西亚文明的特点,并不是古希腊文明,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苏美尔文明,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苏美尔文明,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2.【答案】B
【解析】据材料“好围棋、投壶之戏,人能蹴鞠.....颇有箕子之遗风......种田养蚕,略同中国。”,可以看出高句丽迁都平壤后,其国人喜好围棋、投壶之戏,喜欢蹴鞠,以及种田养蚕等,体现出中华汉文化对其影响较大,B项正确;
材料突出的是汉文化对其的影响,并不是在突出其娱乐文化的发达,排除A项;
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儒学传播的状况,排除C项;
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对其的影响,不能得出中央集权的建立,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朝鲜向中国学习,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朝鲜向中国学习,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3.【答案】A
【解析】材料显示,l6世纪,天花在秘鲁蔓延传播,对秘鲁产生了致命破坏,改变了美洲发展进程,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疫病传播使人类大量死亡,而非战争,排除B项;
仅凭材料不能得出美洲医疗水平落后,排除C项;
材料未涉及传教士参与侵略,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疫病与医学成就,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疫病与医学成就,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4.【答案】B
【解析】据材料“英国放弃了关税保护主义,确立起自由贸易政策,即取消工业保护制度,允许工商业自由发展,实行低关税和无关税自由贸易”,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年代,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促使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B项正确;
17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成功,排除A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排除C项;
工人运动的开展与贸易政策变化不大,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5.【答案】D
【解析】据材料“了解他们的看法后”“抗议英国人制造的……不平等”表明,一战使殖民地人民改变了对殖民者的看法,加速民族意识的觉醒,要求民族公平、平等,D项正确;
材料突出的是一战对民族民主意识的影响,并不是传播了民族平等思想,排除A项;
材料涉及的是一战的影响,与民族国家无关,排除B项;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是在199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苏联发动冷战,英法在与苏联讨论马歇尔计划期间,私下与美国会晤,不是出于“彼此实行合作”的目的,而是为了排挤和遏制苏联,C项正确;
据所学可知,二战使得欧洲老牌强国英法等实力大为削弱,因此英法等“另一些目的”不可能是称霸世界,排除A项;
据材料无法推断英法等国“另一些目的”是提升西欧影响,排除B项;
材料不涉及东欧国家,据材料无法看出背地里英法美频繁会晤是为了拉拢东欧国家,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美苏冷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7.【答案】【小题1】内容:立志;诚信;勤学;清白传家;节俭;和顺睦家;谦让;谨慎交友。(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2】价值:传播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家族的稳定发展;利于封建国家统治秩序巩固;有助于家庭成员自身素养提高;促进优良家风的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第一问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的影响来解答。
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8.【答案】【小题1】特点:具有阶段性;规模不断扩大;外商股票交易早于华商;固定交易场所成立;逐渐规范化。
【小题2】背景:股份制企业大量出现及股票发行数量的扩大;股票买卖活跃。意义:首开中国规范的证券市场的先河;便利了股票交易。
【解析】(1)本题考查了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国股票交易发展的特点,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2)本题考查了上海平准股票交易公司成立的背景及意义,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中国近代股票交易发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9.【答案】【小题1】变化:欧洲向外移民减少;西欧,北美和大洋洲成为主要输入地;亚洲、南美洲成为北美移民的主要来源地。
【小题2】原因: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的逐渐形成;二战及战后黑人和亚裔对西方的贡献;科学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的迁徙与融入、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第一问要结合人口的迁徙与融入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的影响来解答。
本题考查人口的迁徙与融入、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0.【答案】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北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并形成一个日趋壮大的资产阶级,他们迫切需要掌握政权维护其利益,拥有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家,华盛顿、杰斐逊、潘恩等开国元勋反对封建专制,坚决捍卫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理论并开展一系列实践
【解析】原因:据材料“资产阶级共和政体首先在美国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可知,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展开作答,国内又可从经济、杰出领导人物等角度展开作答。结合所学可得出,经济方面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杰出领导人物方面的原因是美国拥有一批优秀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国际环境方面,当时美国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当然也可以从思想方面的思想启蒙、阶级方面的资产阶级壮大等角度作答。
陈述:结合所学可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方面可陈述为,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资产阶级逐渐壮大,他们迫切需要掌握政权维护其利益。拥有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家方面可陈述为,华盛顿、杰斐逊、潘恩等人在北美宣传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坚决捍卫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理论并开展一系列实践。良好的外部条件方面可陈述为,北美远离欧洲大陆,独立战争得到欧洲大陆许多国家支持,比如法国成为美国的盟友,提供了军事援助和财政支持。
故答案为:
原因 陈述
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北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并形成一个日趋壮大的资产阶级,他们迫切需要掌握政权维护其利益
拥有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家 华盛顿、杰斐逊、潘恩等开国元勋反对封建专制,坚决捍卫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理论并开展一系列实践
良好的外部条件 北美远离欧洲大陆,独立战争得到欧洲大陆许多国家支持
本题考查的是美国代议制,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美国代议制,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