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版 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 分
得 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1分)
一、【福建特色】看拼音,写词语。(5分)
鼓浪屿是精致的,也是文艺的。她没有宏伟的建筑,也没有
jīn bì huī huáng diàn táng màn yóu
( )的( )。暖暖的阳光下,( )在无名小
shī qíng huà yì jìng jiè
巷中,这充满( )的( ),闲适恬淡,教人身心舒畅。
二、请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22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波澜(lán) 小艇(tínɡ) B. 陵园(lín) 舀水(yǎo)
C. 灰烬(jìn) 亥时(hài) D. 剔透(tì) 步履(lǚ)
2. 【龙岩期中】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3. “颠簸(diān bǒ)”是指上下震荡。那么,“簸”最有可能和什么有关?
( )
A. 路面 B. 皮肤 C. 竹篾 D. 树林
4. “死去元知万事空”中“元”的意思是( )
A. 开始,第一 B. 为首的
C. 同“原”,本来 D. 构成一个整体的
5. 【新情境】朋友给聪聪推荐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网上展馆。聪聪看后,想写一个词语表现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的景象。下列词语中恰当的是( )
A. 流离失所 B. 国泰民安 C. 内忧外患 D. 民不聊生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很多困难。
B. 陈胜足智多谋,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
C.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赞不绝口。
D. 他操作计算机十分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7.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B.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C.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D.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B.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C. 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D.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B.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C. 借助资料可以了解写作背景,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D. 写诗句时,每一行诗句都要居中写,注意文字左右对齐即可。
10.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自信是生命的火炬,____________;勤奋是成功的阶梯,____________;勤劳是致富的明灯,____________;妒忌是心灵的枷锁,____________。
①照亮了多少财富的殿堂 ②成就了多少伟大的功名
③照耀着一生光辉的历程 ④关住了多少开心的时光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11.【福建特色,厦门市期中】对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福建船政局创办伊始,全体船政官兵、师生、员工辛勤建设,筚路蓝缕,经过十几年的积淀,逐步形成了福建船政文化精神。严复浸润于福建船政文化中,深受其优秀文化熏陶。福建船政文化改变了他的成长道路,为他成长为近代中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 福建船政局的创办和建设异常艰辛。
B. 严复是创建和发扬福建船政文化的杰出代表。
C. 严复是福建省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名人之一。
D. 福建船政文化对严复的熏陶和对其成长的重要影响。
三、课本内容回顾与积累。(10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用笔尖记录爱国情怀:陆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祖国统一的热切心情;龚自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希望社会变革、人才辈出的美好心愿;林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愤怒;梁启超的“美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励中国少年奋发图强,表达了他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四、综合展示厅。(4分)
下面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一段解释,请你读后,写写自己的感想。
南京大屠杀指抗日战争时期,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被占领后,侵华日军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对南京及其附近地区进行的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百姓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29分)
五、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练习。(29分)
(一)【立德树人】概说圆明园(14分)
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其基址为明代皇亲国戚的故园遗址。康熙末年开始修整旧园,后被赐予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并题名为“圆明园”。1724年,雍正即位的第二年,扩建圆明园,增建殿堂和楼阁,作为听政之所。乾隆即位后,六次巡游江南,喜江南湖山之美,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仿置园中。历经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圆明园益发辉煌,整个园区占地5200余亩,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清朝的统治者在150余年中,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个主要部分。因“圆明园”建置最早,规模最大,又是外朝内寝区,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
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自神话中的仙宫幻境,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深山幽谷,或采取江南绮丽多姿的名园胜景,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由此,圆明园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筑集大成者。
这座大型行宫御苑,是封建帝王的宫苑,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在园中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园外兵营林立,没有皇帝的特别赏赐,就是那些封疆大吏,也不得擅自入园游览。1897年,李鸿章自西欧回国,前往颐和园朝见慈禧,受到慈禧的赏赐。他在宴饮听戏之后私带几名手下游览圆明园废址。虽然当时的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废墟,但仍然是皇家禁苑,像李鸿章这样的宠臣,也因私闯禁苑的罪名,受到罚俸处分。
今天驰誉世界的颐和园,不过是圆明园的一个外围园林,由此可以想象昔日的圆明园该是何等宏伟和壮观,而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片废墟。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根据当时的一位英国军官回忆:“9月4日,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抢夺,每个人都腰囊累累,满载而归。”当英军吹集合号时,一个师的军队,每个团能准时报到者不到10人,余下的仍在抢掠之中。1861年1月14日,英国《泰晤士报》刊载了以《北京和平》为题的通讯,其中谈到当时圆明园被掠夺的情况时说:“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家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了。”掠夺后,指挥官就下令焚烧圆明园。英国人温华尔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两天两夜的大火熊熊地烧着,仿佛一张幔子罩着整个圆明园,并且随着大风,烟雾吹过联军驻扎的营盘,蜿蜿蜒蜒到了北京,黑云压城,日光湮没,看起来仿佛是长期的日食。”这一页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
1. 第2自然段描写圆明园建筑的诸多艺术特点,是为了( )(2分)
A. 表现圆明园的修建过程十分艰难。
B. 感慨封建帝王不顾百姓疾苦大兴土木。
C. 表明圆明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
D. 赞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的辛勤劳动。
2. 本文最后一自然段描述了( )(2分)
A. 圆明园被掠夺与焚烧的经过。 B. 圆明园的今昔对比。
C. 英法对我国的侵略与掠夺。 D. 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 第1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始建、修建、扩建等情况。
B. 第2自然段介绍圆明园富丽堂皇的建筑特点。
C. 本文在篇章结构上运用的是总分总的写作形式。
D. 本文没有具体介绍圆明园的内部结构和轮廓。
4.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2分)
A.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末年,前后经历了150余年建成了“圆明三园”。
B. 1897年李鸿章因私带了几名手下游览圆明园废址而受到罚俸处分。
C. 1861年1月14日,英国《泰晤士报》刊载了圆明园被掠夺的情况。
D. 186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洗劫并被抢掠一空。
5. “整个园区占地5200余亩,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这句话中的“逾”字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圆明园的毁灭是我们永远的痛,历史的悲惨我们不能忘记。“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中国少年,你可以为祖国做些什么呢?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别了,我爱的中国(15分)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国旗的军舰,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中国;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这是我的誓言!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有改动)
【补充资料】《别了,我爱的中国》为郑振铎写的一篇散文诗。文章写于1927年,当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郑振铎作为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为避免迫害,毅然决定出国游历。在他离开祖国之际,写了一组感人的文章——《离别》,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1. 文章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请按文章顺序各用四字概括。(2分)
→→
2. “我的誓言”在文中指( )(2分)
A. 把帝国主义的军舰赶出中国。
B. 驱逐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
C. 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回报祖国。
D. 为中国努力,呈现“我”的身心。
3. 结合补充资料,“我”离开中国的原因是( )(2分)
A. 去外国做“我”认为应该做的工作。
B. 准备去外国继续学习,更好报答祖国。
C. 避开国民党的压迫,更好地建设新中国。
D. 有自己的亲人在外国,准备去探望亲友。
4. 对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涛跳跃不定的样子。
B. 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夕阳西下的海水的动态美。
C. 写出夕阳下海水的动态美,衬托作者当时无比激动的心情。
D. 与前面的军舰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眷恋和热爱。
5. 如果你是他的亲友,你会对郑振铎说些什么呢?请联系文章内容,说几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文中的“我”认为自己“不负责任”,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
六、习作。(30分)
下面是一篇作文的题目和开头,请你续写下去,要求内容能体现题目中的“不寻常”,且故事要清楚完整,400字左右。
题目:不寻常的客人
开头:放学后,贝贝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忽然,电话铃响了。她拿起话筒,听到妈妈的声音,妈妈让她在家乖乖地待着,说自己大约十分钟后就可以回家了。贝贝接完电话,继续看电视。不一会儿,门外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贝贝急忙去开门,打开门后,眼前出现的却不是妈妈……
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一、金碧辉煌 殿堂 漫游 诗情画意 境界
二、1. C 2. D 3. C 4. C 5. B 6. B 7. A 8. B 9. D 10. D 11. D
三、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四、示例:我们决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决不能愧对无数先烈和死难的同胞!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发愤图强,好好学习,做国家的栋梁,守卫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一)1. C 2. A 3. C 4. D
5. 这句话中的“逾”字不能删除。因为“逾”是“超过,越过”的意思,在句子中指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逾”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6. 示例:作为一名中国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讲文明、树新风,践行垃圾分类,让校园、小区、街道变得越来越美。从长远来说,我们应该发愤学习、强大自身,立志在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二)1. 示例:沿途所见 心中所想
2. B 3. C 4. A
5. 示例:为了躲避国民党政府的压迫,实现自己的理想,你离开祖国,我支持你。等你回来,相信你会在国外求得更好的经验、更好的战斗武器,建设新中国。
6. 示例:不认同。①作者说他决心为中国贡献“我的身,我的心”,可以看出他不怕死,出国只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去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武器。②那么多亲友放着鞭炮欢送他,说明他深得朋友的信任。③作者说要加入勇士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帝国主义的军舰,毁灭他们,后来他也是这样做的。
六、略。 【点拨】本次习作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写一写贝贝打开门以后发生的事情。写的时候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重点场面或过程要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