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狼 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8狼 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4 13:4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 狼 分层作业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假寐(mèi) 意暇(xiá) 眈眈(dān) 苫蔽(shàn)
B.缀行(zhuì) 尻尾(kāo) 顷刻(qīng) 积薪(xīn)
C.大窘(ji ng) 麦场(cháng) 奔倚(y ) 弛担(chí)
D.隧入(suì) 少时(shǎo) 黠矣(xiá) 变诈(zhà)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屠/自后/断其股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一狼洞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一狼径去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复投之/将复何及
B.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
5.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径去 B.止增笑耳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顾野有麦场
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B.志怪小说,主要指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东方朔的《神异经》、干宝的《搜神记》等。“志”是记述的意思。
C.《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文言小说集,书中写的大多是奇人异士的故事。题目“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
D.《狼》这一课告诉我们,面对那些凶恶可怕的敌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字词书写
9.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甚远( ) 屠大窘( ) 苫蔽成丘( )
弛担持刀( ) 眈眈相向( ) 少时( )
10.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安祥 慎怪 脸色煞白 怪诞不经
惩戒 槐梧 神采奕奕 狐苦伶仃
错别字
改正
三、填空题
11.填空。
《狼》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人,“聊斋”是他的________,“志”是________的意思,“异”是________的意思。
12.全文共有五段,请在下面横线上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限一个字),使之成为各段的大意。
遇狼→_____狼→_____狼→____狼→____狼
13.文言句式
(1)一狼洞其中。
(2)顾野有麦场。
(3)投以骨。
四、情景默写
14.理解填空。
(1)本文用议论性的方式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现狼贪婪本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狼的阴险狡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现屠户果断机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五、语言表达
15.下面是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你能再列举出几个来吗?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如狼似虎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六、对比阅读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虎相斗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①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②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①管庄子:人名。下文的“管与”也是人名。②甘饵:美味的食物。
1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止有剩骨 适可而止 B.意暇甚 心满意足
C.屠自后断其股 悬梁刺股 D.盖以诱敌寡不敌众
17.结合语境,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序号)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________ “争”的部分义项:①争夺;②争论,争辩;③怎,怎么
管与止之曰________ 止”的部分义项:①停止,停留。②居住,止息。③阻止,禁止。④副词,仅只是。
18.甲文中,狼之“黠”具体体现在哪里?请任选一处,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说明。
19.试仿照对《狼》的多角度理解,从不同角度理解《两虎相斗》的寓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 作文素养
七、作文
20.写一则与狼有关的寓言或故事。(可虚构,200字左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B.顷q ng。故选B。
2.B
【详解】考查对句子停顿的理解。B项,正确的朗读停顿为: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D
【详解】考查对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A项,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B项,洞:名词作动词,挖洞;C项,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D项没有。径:径直。
4.A
【详解】考查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复:都解释为“再,又”;B项,行:走/行为举止;C项,意:企图,打算/神情、态度;D项,故:原先、原来的样子/学过的知识。
5.D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ABC.“而”都是连词,表转折;
D.“而”是连词,表并列;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的能力。
A.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B.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C.古义:多少。今义:数学的一个分支;
D.古今义均为动词,看,视;
故选D。
7.B
【详解】试题分析:A项,“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那样;C项,要注意“股”的古今词义的区别,在这里是“大腿”之意;D项,“眈眈相向”应译为“瞪眼朝着屠户”。
8.C
【详解】C.有误,《聊斋志异》中讲的大多是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不是“奇人异士”的故事;
故选C。
9. zhuì jiǒng shàn chí dān shǎo
【详解】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苫”即生僻字,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再如“少”要注意据义定音。
10.祥—详 慎—嗔 槐—魁 狐—孤
【详解】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安祥”应写作“安详”,“慎怪”应写作“嗔怪”,“槐梧”应写作“魁梧”(做形容词,指躯干高大),“狐苦伶仃”应写作“孤苦伶仃”。孤苦伶仃,解释为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11. 蒲松龄; 清; 书斋名; 记述; 奇怪的故事。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所写内容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12. 惧 御 杀 悟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语句,概括即可。“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写屠户遇狼;“屠惧,投以骨——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写屠户惧狼;“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写屠户御狼;“少时,一狼径去——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写屠户杀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写屠户醒悟过来,是悟狼。
13.(1)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
(2)(屠户)往旁边看发现田野里有个打麦场。
(3)把一块骨头扔给(狼)。
【详解】翻译文言句子要求:完整,准确,流畅。注意:
(1)一狼,一只狼。洞,动词,打洞。其,代词,指柴草堆。中,中间。
(2)顾,回头看。野,田野里。
(3)投,扔。以,把。骨,骨头。“投以骨”是倒装句,翻译时调整为“以骨投”。
14.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下列字的写法:诈、止、驱、隧、寐、倚、驰。
15.杯盘狼藉;狼烟四起;豺狼当道;虎狼之势;驱羊战狼。这些成语大都是贬义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狼的排斥。通过大多数成语可知,“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阴险狡诈、贪婪凶狠的。“狼”在人们心目中的“恶人”形象,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变,如对待朋友要摒弃“狼” 一般的冷漠无情,对待恶势力则该像“狼”一般的凶狠无比。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积累和对文章内容的拓展探究。
含有“狼”的成语举例:杯盘狼藉、豺狼当道、豺狼虎豹、虎狼之势、声名狼藉等。
这些成语大多是贬义词,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代表着残暴、贪婪、狡诈阴险、凶恶,与善良和仁义相对,是邪恶的化身,是罪恶的代名词。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狼的排斥。
对狼的形象,看法是多元的,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认为虽然狼的传统形象是罪恶的,但狼也有智慧、英勇、强悍,善于隐忍的一面。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时攻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
16.C 17. ① ③ 18.【示例】狼之“黠”表现在两只狼的相互配合上。一只狼故意表现出悠闲的神情,意在制造假象迷惑屠户,同时另一只狼“洞其中”,准备攻击屠户。 19. 要善于动脑,做事力争一举多得。 要相互团结,否则就难以长久生存。
【解析】16.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A.仅,只/停止;
B.神情、态度/心愿,意向;
C.都是“大腿”的意思;
D.敌人/对抗,抵挡;
故选C。
17.本题考查理解一词多义。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的意思:有两只老虎因争夺一人而搏斗。争:争夺。故选①。
“管与止之曰”的意思:管与阻止他说。止:阻止,禁止。故选③。
18.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根据【甲】文第④段“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盖以诱敌”可知,一只狼故作悠闲,意在制造假象诱惑屠户;
根据【甲】文第④段“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知,另一只狼“洞其中”,准备形成对屠户的包抄攻击;
根据【甲】文第⑤段“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可知,狼之“黠”表现在两只狼的相互配合上。
19.本题考查理解寓意。
①根据管与的话“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可知,从管与的角度思考,要善于动脑,力争做事一举多得(善于运用智慧的人,可以用小的代价,取得大的收获)。
②根据“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可知,从老虎的角度思考,要相互团结,否则就难以长久生存。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两只老虎因争夺一人而搏斗,管庄子要去刺杀它们,管与制止他说:“老虎是一种贪婪的动物;人是它最美味的食物。现在两只老虎因争夺一人而搏斗,小老虎一定会死,大老虎一定会伤。你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就是一举而能获得两只老虎了。没有付出刺杀一只老虎的劳力,却有刺死两只老虎的美名。”
20.狼与小羊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地什么心?”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吃掉了小羊。
【详解】此题要求学生写一则寓言故事。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积极的主题。同其它文体相比,寓言更强调对文章主旨鲜明性的要求,以达成教训、讽刺、启示的效果。换句话说,寓言的主题是用来表现真理及一个明智的看法,一种宝贵的经验和一种苦乐的感受。其次要调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因为寓言中所写的人、事、物等都不是生活中已经有或可能有的,它是一种虚拟的、只用来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或情感的载体,尤其是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的寓言,更需要充分发挥想象,以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此题在作答时可以从狼的“奸诈”“狡猾”的性格特点入笔,注意情节的完整性。
点睛:文学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寓言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它仍要求作者保持对生活的敏感,要求作者从大量纷繁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思想,升华出有指导意义的道理,以充分发挥这种文学样式的社会功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