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女娲造人 分层作业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滑稽(jì) 嬉戏(xī) 花团锦簇(cù) 女娲(wā)
B.栖息(qī) 吆喝(yāo) 昂首挺立(áng) 莽莽(mǎnɡ)
C.沐浴(mù) 澄澈(chéng) 津津有味(jīng) 蓬勃(péng)
D.寻觅(mì) 霹雳(lì) 混为一谈(hǔn) 省事(shě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辙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
B.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C.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滕,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
D.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廷下来,并且一天比天加多了。
3.下列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相仿:大致相同,相差不多
B.盘古开辟了天地。开辟:建立,创立
C.捏累了,就索性用树枝蘸满泥巴在地上甩来甩去。索性:干脆。
D.女娲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让他们繁衍子孙。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4.文中方框处依次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A.,。,。—— B.,;,。—— C.,。,。: D.,;,。: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B.大学生们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们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C.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个神通广大、敢于反抗、爱憎分明的形象。
B.为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王书记灵机一动,亲自到需要走访的群众家去。
C.她刚满八岁的女儿一边剥着蚕豆荚,一边兴高采烈地唱着儿歌。
D.他听到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的消息,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指示代词的一项是( )
A.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女娲。
B.我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织得究竟怎样了。
C.语文老师的办公室在哪儿?
D.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目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要打我们的意思。
B.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C.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D.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9.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传女娲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原型,创造出人类的。
B.女娲用黄泥捏出了第一个人,人的相貌和举止有些像神。
C.女娲接连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捏泥人,从此,大地上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D.女娲安排男女婚配,使他们自己创造后代,人类就这样绵延下去。
二、字词书写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莽莽榛榛( ) 澄( )澈 掺合( ) 揉团( )
1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除非是为了去(xuàn yào)____________一下他的新衣服。
(2)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jì mò)____________了。
(3)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zōng jì)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女娲造人》选自______ ,作者是______,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_______、________等。
13.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 )
(2)“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 )
(3)人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 ( )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四、语言表达
14.选词填空。
(1)人的身体虽然小,但______(据说 听说 传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
(2)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______(苦不堪言 疲倦不堪 心生厌倦)了。
(3)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_____(留传 连绵 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15.搜集古代的神话故事,复述故事内容,并把故事的名称写在下面。
16.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五、综合性学习
17.班级计划展开以“走进神话故事”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开场白。
(2)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描绘了哪个神话?请先欣赏,然后填上你认为正确的故事名称。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3)中国经典神话故事奇妙多姿,浓缩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下面,请你在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神话故事名称,使每一行前后四个字各为一个成语。
茶余饭□□□□薄西山
庖丁解□□□□中豪杰
精益求□□□□阔天空
横七竖□□□□市蜃楼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女娲造人》,回答下列问题。
18.有人认为文章第1段与“女娲造人”关联不大,可以删掉。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19.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中感受女娲这一人物形象。
(1)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2)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鸟和冰山
①这一年,寒流提前了,并且来得特别迅猛。一群大鸟,不分日夜,从北方飞向南方的家乡。
②海上有一座冰山,阳光下,光芒四射,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大鸟被迷住了,迅速飞了下去。其他大鸟纷纷向它呼唤,催它赶路,可它还是一个劲地飞向了冰山。
③越靠近冰山,大鸟越觉得冰山迷人,它绕着冰山飞了两圈后,落在了冰山上。在冰山的光芒里,它痴迷地呆了好一阵,才突然想起它还要向南方飞去。
④可是,它却再也飞不起来了,它的双脚被冻住了。它拼命扇动双翅,挣扎了很久很久,到底也没有再能飞上天空。它耷拉着翅膀,无奈地看向南方,不住地喊叫,听上去像在哭泣。
⑤等大鸟慢慢平静下来后,它发现本来向北漂的冰山,却在向南方漂。它心里满是疑惑:“你为什么向南方漂去?”
⑥冰山与海水相碰,发出声音:“真的对不起,我把你冻住了。我要把你送回南方。”
⑦“那可不行,海水越来越近,你会融化的!”
⑧“可我如果向北漂,你就永远也不能飞向天空了。”
⑨不分白天黑夜,冰山不顾一切地漂向南方,不管大鸟怎样阻止它。
⑩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不住地赞叹着:“真漂亮!”
有人发现了冰山漂去的方向,感到很惋惜:“它在向南漂去,这样,过不了多久,就要化掉的呀!”
大鸟几乎是在恳求冰山了:“停下吧,停下吧!”它又拼命地扇动翅膀,想赶快飞起来,但还是失败了。
冰山以更快的速度向南方漂去。
一群海豹游了过来,对冰山说:“不能向南,你会化掉的,赶紧回头吧!”
冰山依旧向南方漂去。
海水越来越暖,冰山的底部在不住地融化。
大鸟哭了起来:“你赶紧往回漂吧,往回漂吧!”
冰山却一个劲地说:“不行呀,如果不是我,你都快要回到家乡了。”
这一天,阳光明亮,大鸟忽然觉得它的双脚可以抬起了。它十分激动地对冰山说:“我能飞了,我能飞了,我可以回家啦!”它扇动超膀,飞了起来。可是,大鸟很快掉进了海水里。它好几天没吃东西,已经没有一丝力气。
“快,快回到我身上来!”冰山一动不动地停在大鸟的身边。
“不,不!”大鸟扇了几下翅膀,却根本飞不起来。
冰山在不住地融化,“我一定要送你回到你的家乡!”冰山坚定地说。
大鸟只好爬到冰山上。冰山猛烈撞击海浪,一些小鱼被海浪冲到了冰山上,大鸟有了食物,气力在一点一点地恢复。
大鸟终于又飞上了天。它绕着冰山一边飞,一边焦急地对冰山说:“你快点回去吧,你快点回夫吧!”
可是,冰山再也回不去了。两股洋流形成旋涡,困住了它。
海水越来越暖,冰山在不住地融化。
大鸟不肯飞走,日夜守着冰山。
冰山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你飞走吧,飞走吧!”
“不!”大鸟在空中呼叫着。
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
大鸟绕着它,飞行了数圈之后,向水面一伸脑袋,用嘴巴衔住了它,将它吞进肚里,急速升向高空,向着南方,向着家乡不住地飞去……
(选自绘本故事《鸟和冰山的故事),有改动)
20.情节是由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组成。请分析本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补写两例,示例仅供参考。
示例:大鸟因为被冰山迷住而飞向冰山,导致脚被冻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波浪线的句子表意丰富,请结合全文理解其表层和深层含义。
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
22.“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请概述文中四处画横线句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并简析这样写的妙处。
23.选文是一个绘本故事。如果要为下面这段文字配一幅图,该如何设计?请从画面布局、细节呈现等方面进行说明。
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不住地赞叹着:“真漂亮!”
24.有读者为本文补写了如下结尾,你觉得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第二年,大鸟迫不及待地往北飞,往最寒冷的地方飞去。它从口中吐出了一滴水,那滴水在落到海面时,结成了一粒冰。大鸟在空中一直盘旋,一圈又一圈。
海面上的那粒冰也越来越大,终于又形成了一座冰山。
冰山复活了,它惊喜地仰望着在空中盘旋的大鸟。大鸟也在空中盘旋着,欢快地向着冰山鸣叫。
第四部分 作文素养
七、作文
25.当女娲将小人儿造出来后,面对这远古洪荒的场景,此时此刻这些小人儿除了欢呼雀跃外,还有着怎样的言行举止?他们会对女娲母亲说些什么?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滑稽(jì)——jī;
C.津津有味(jīng)——jīn;
D. 混为一谈(hǔn)——hùn;
故选B。
2.B
【详解】A.有误,澄辙——澄澈;
C.有误,枯滕——枯藤;
D.有误,绵廷——绵延。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识记。要求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ACD三项正确。B项“开辟”:1、指宇宙的开始。古代神话,谓 盘古氏 开天辟地。3. 开发;开拓。4. 开创;创立。5. 开启。6. 打开通路。结合语境分析。这里应该解释为:指宇宙的开始。
4.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①第一个方框处是在“她在”后,表示一般性停顿。应填逗号。②第二个方框处是处于“她笑……也……”和“她假装生气……也……”中间,表示前后的两个句子构成并列的关系。应填分号。③第三个方框处是在“她假装生气”后,表示一般性停顿。应填逗号。④第四个方框处是处于两个并列句的结束处,表示此句话终结。应填句号。⑤第五个方框处是对她“灵机一动”的进一步说明,表示提起下文。应填冒号。故选D。
5.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 .意思重复,把“详情”改为“情况”;
B .搭配不当,把“提高”改为“改善”;
D. 用词不当,下降不能用倍数。把“一倍”改为“一半”;
故选C。
6.B
【详解】A.神通广大:指神道法力广大无边,无所不能。使用正确;
B.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不符合“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的语境,使用错误;
C.兴高采烈:指兴致高,情绪热烈。使用正确;
D.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使用正确;
故选B。
7.D
【详解】A.“什么”是疑问代词;
B.“怎样”是疑问代词;
C.“哪儿”是疑问代词;
D.“那里”是指示代词;
故选D。
8.A
【详解】A.“狡猾”本来是个贬义词,用在这里指孩子顽皮、可爱,所以是贬词褒用,词的感彩发生变化。
B.“满心欢喜”褒义词。
C.“敬佩”褒义词。
D.“狭隘”贬义词。
故选A。
9.C
【详解】C.“女娲接连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捏泥人”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女娲在累得疲倦不堪后,想出了较为简单的方法来造人,并不是“不断地捏泥人”。故选C。
10. zhēn chéng chān róu
【详解】“莽莽榛榛”: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澄澈”:清澈透明。“掺和”:混杂,犹言参与、插手。“揉团”:用手反复推压搓弄东西,使之成球形。注意“榛”“澄”“掺”“揉”的正确读音。
11. (1)炫耀 (2)寂寞 (3)踪迹
【详解】xuàn yào——炫耀,指从各方面(多指金钱、权力、地位等)特意强调自己(略带夸大自己,看轻别人的意思)。泛指夸耀。jì mò——寂寞,冷清孤单。zōng jì——踪迹,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12. 《神话故事新编》 袁珂 《中国古代神话》 《山海经校注》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是袁珂,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这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文章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13. (1)反复 (2)反复 (3)设问
【详解】(1)从“工作着,工作着”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
(2)从句中的“震响”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3)“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是提出的问题,“未免太麻烦了”是问题的答案,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
14.(1)据说 (2)疲倦不堪 (3)绵延
【详解】考查对词语的辨析与运用。(1)①据说:作为一般的意见或信念陈述;断言;根据别人说;依据他人所说;人们说,人家说。②听说:听人所说。③传说:属于传统的、轶事性的或属于某一特殊专题的知识;有关某人、某事或某地的一整套传闻;据别人说;谈论;散布,传播。根据语境,应用“据说”一词。(2)苦不堪言,是指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心生厌倦”是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做,不喜欢。根据语境“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判断,应用“疲倦不堪”一词。(3)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绵延:侧重于表示一个事物延续不断,既用于时间,也用于空间。连绵:侧重于接连不断,除了形容物体外,还常用于形容雨雪等自然现象的连续不断地出现。根据语境,应用“绵延”一词。
15.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夸父逐日、撞断天柱的共工、猛志常在的刑天、精卫填海、铜头铁额的蚩尤、伏羲发明八卦、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
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这个神话故事写炎帝(传说中的神农氏)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衔木石,投到海里,一心要把东海填平的故事.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代的神话故事的积累、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这些神话故事,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古代神话故事有: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 、夸父逐日 、撞断天柱的共工 、猛志常在的刑天 、精卫填海 、铜头铁额的蚩尤等。
16.“神性”表现在:一天变化七十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等等。 女娲的“人性”体现在:具有像“人”一样的心理、情感、活动等。具体表现在: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等等。女娲的“人性”还体现在“人”落地后开口叫女娲“妈妈”,女娲十分高兴;女娲给孩子命名,孩子欢呼跳跃,女娲的心里产生“爱”的情感。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女娲的“神性”主要表现在造泥人的过程,“人性”主要表现在具有人的心理活动,即:寂寞、欣慰、爱。此题作答时必须结合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
17.(1)(示例)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我们欢聚一堂,轻轻撩开神话故事的面纱,静静体会神话故事的韵味。下面我宣布,“走进神话故事”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2)图一:嫦娥奔月 图二:女娲补天 图三:后羿射日 图四:共工怒触不周山
(3)后羿射日 牛郎织女 精卫填海 八仙过海
【详解】(1) 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拟写时,先是称呼和问候语,然后点明活动的主旨“神话有着无穷的魅力,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一起来体会神话的瑰丽。”最后宣布活动开始即可。
(2)图一:一位女子飞向月亮,回首望向人间,应为“嫦娥奔月”。
图二:天上有一个洞口,一位女神模样的人正用石头修补这个缺口,应为“女娲补天”。
图三:天空有多轮太阳,大地上一个壮硕的男子正弯弓搭箭射向太阳,应为“后羿射日”。
图四:一个男子奋力以头撞向高山,山峰倒塌。应为“共工怒触不周山”。
(3)第一行:“茶余饭后”“日薄西山”,首字为“后”,末字为“日”,应为后羿射日。
第二行:“庖丁解牛”“女中豪杰”,首字为“牛”,末字为“女”,应为“牛郎织女”。
第三行:“精益求精”“海阔天空”,首字为“精”,末字为“海”,应为“精卫填海”。
第四行:“横七竖八”“海市蜃楼”,首字为“八”,末字为“海”,应为“八仙过海”。
18.不能删掉。因为第1段写的是女娲造人的大背景:在天地开辟以后,由于没有人类,世间显得荒凉寂寞。为下文描写女娲造人做铺垫。 19.(1)“掘”“掺”“揉”等动词生动地刻画了女娲造人的过程。(2)“眉开眼笑”把女娲的神态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
【解析】18.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句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与后文或结尾形成照应。内容上:直接表明文章的写作对象;开篇点题;设置悬念,为后文的某处情节做铺垫;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感情,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等。
本文第1段“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一段是环境描写,从内容上讲,交代了背景,可以看出女娲是在什么情况下造人的;从结构上来讲,为下文写女娲造人做铺垫。
19.(1)本题考查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语句连用“掘”“掺”“揉”三个动词,生动形象传神地把女娲造人的过程形象地展现出来,给人留下印象深刻。
(2)本题考查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语句中的“眉开眼笑”意思是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运用这个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女娲在造完人之后的高兴状态,把女娲的神态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同时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非常喜悦,赋予了女娲一种亲切温柔之感。
20. 示例:①冰山因为冻住了大鸟,想送它回南方,所以向南漂去。 ②因为越往南漂海水越暖,所以冰山不断融化,最后变得像花生米那样大。③因为冰山被洋流困住漂不回去,变得像花生米那样大,所以大鸟将冰山吞进肚里。合理概括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举出两例即可。 21.表层含义:冰山南漂,变得很小,但依然光芒闪烁,像钻石一样美丽;
深层含义:冰山为了他人而甘于自我牺牲,其精神品质像钻石般纯洁、可贵。 22.①这特点体现在大鸟四次劝阻冰山向南漂,但大鸟劝阻时的语气和情绪又有变化,从直接劝到恳求着劝、哭着劝、焦急地劝;②这样写能突出大鸟对冰山越来越担忧的情绪,侧面表现冰山送大鸟回家的执着与坚定:③让情节起伏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23.画面应出现冰山、轮船、游客、月亮;布局合理,有一定细节说明。示例:冰山高大晶莹,占据画面主体;月亮高挂空中;轮船在画面一角,甲板上众多游客皆手指冰山,面露惊叹之色。 24.示例1:好。承接前文“大鸟把冰山吞进肚里”这一情节,想象合理;丰富了本文的意蕴,表达了感恩(或:爱能创造奇迹)的主题;呈现了一个完美结局,满足了读者的心理期待。
示例2:不好。因为补写的结尾过于直白,不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解析】20.本题考查内容分析。能分析本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补写两例,内容合理即可。
示例:结合⑥段的“冰山与海水相碰,发出声音:‘真的对不起,我把你冻住了。我要把你送回南方’”可以看出,因为冰山冻住了大鸟,想送它回南方,所以向南漂去。
结合 段的“可是,大鸟很快掉进了海水里。它好几天没吃东西,已经没有一丝力气”和 段的“大鸟只好爬到冰山上。冰山猛烈撞击海浪,一些小鱼被海浪冲到了冰山上,大鸟有了食物,气力在一点一点地恢复”可以看出,大鸟被冻住的时间太久,没有力气起飞,所以还需要停留在冰山上,补充能量。
结合 段的“大鸟不肯飞走,日夜守着冰山”和 段的“大鸟绕着它,飞行了数圈之后,向水面一伸脑袋,用嘴巴衔住了它,将它吞进肚里,急速升向高空,向着南方,向着家乡不住地飞去……”可以看出,大鸟不肯飞走,所以才能够等到冰山只有花生米那样大,可以吞下去。
21.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理解。
结合②段的“海上有一座冰山,阳光下,光芒四射,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可以看出,冰山虽然很小了,但表面依然光芒四射,像钻石一样美丽;
结合⑧段的“可我如果向北漂,你就永远也不能飞向天空了”和⑨段的“不分白天黑夜,冰山不顾一切地漂向南方,不管大鸟怎样阻止它”及“钻石”的特点可以看出,冰山为了他人而甘于牺牲自我,它的精神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像钻石一样夺目。
22.本题考查文章写作手法分析。
结合⑥段的“冰山与海水相碰,发出声音:“真的对不起,我把你冻住了。我要把你送回南方”和⑦段的“那可不行,海水越来越近,你会融化的”可以看出,第一次相劝是因为大鸟感动于冰山的自我牺牲,不想看见它融化,直言相劝;
结合 段的“大鸟几乎是在恳求冰山了”可以看出,第二次相劝是恳求着劝,让冰山停止南漂;
结合 段的“大鸟哭了起来”可以看出,第三次相劝是哭着劝的,因为大鸟看到了冰山的自我牺牲;
结合 段的“大鸟终于又飞上了天。它绕着冰山一边飞,一边焦急地对冰山说”可以看出,第四次相劝是焦急地劝,因为它看到了冰山已经牺牲得太多了。
四次相劝,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情绪变化越来越大,对冰山的担忧也越来越重,更能体现出冰山送大鸟回家的执着与坚定;语言上富有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情节更曲折有致,更有吸引力。
23.本题考查画面设计与语言表达。
结合句中“月光”“大轮船”“许多人”“冰山”等可以确定画面中要有冰山、轮船、游客、月亮;
结合题目“鸟和冰山”可知,故事的主人公是鸟和冰山,因此,在图画中应突出冰山的主体地位,是近景;结合②段的“海上有一座冰山,阳光下,光芒四射,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可以确定,冰山要画得晶莹璀璨;背景是高挂空中的月亮;一侧是大轮船,甲板上的游客指着冰山,说出“真漂亮!”的赞叹之语。
24.本题考查结尾分析。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结合“大鸟迫不及待地往北飞”,“大鸟在空中一直盘旋,一圈又一圈”和“冰山复活了,它惊喜地仰望着在空中盘旋的大鸟。大鸟也在空中盘旋着,欢快地向着冰山鸣叫”可以看出,这个结尾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大鸟重新制造冰山,表现了大鸟的知恩图报,给人以思想上的教育;结局圆满,满足了读者尤其是小朋友的阅读期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但也正是喜悦性的直白结尾,缺少了思想上的震撼力,不能给人留下广阔的遐想空间。
25.(示例)孩子:您是谁?
女娲;我是创造你的神。
孩子:那我该怎么称呼您?
女娲:你可以叫我妈妈。
孩子:妈妈,我是谁?
女娲:你是我创造的生命,是我的骄傲,也是我亲爱的孩子。
孩子:那我也是神吗?
女娲:不是,你以后就叫作人吧。
孩子:好啊,我是人,那只有我一个人存在吗?
女娲:不会,我还会创造出很多生命,都是你的弟弟、妹妹,你要爱护他们。
孩子:我知道了,妈妈。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情境作文的写作能力。既然是情境作文,写作时首先应把自己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围绕规定的情景,展开思维的翅膀,去体会和感受。虽说有时内容可以有所突破,但却不能漫无边际地任意发挥,规定要写的东西必须写入文章中,不能遗漏。文章主要写“小人儿”的言行举止,可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写他们与女娲之间的对话。语言表达要规范、流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