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分层作业
第一部分 综合学习
一、综合性学习
1.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设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活动的内容,请你再设计两个,以丰富活动内容。
活动一: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整理】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材料,以下材料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曲高和寡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诸葛亮出山
(3)【材料解读】“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请你结合上述对“自强不息”内涵的解读,说说下列故事体现了怎样的自强不息精神。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
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某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自强不息好少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结合下列材料,谈谈“自强不息”的内涵。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自强不息的内涵:______
(2)活动中,李明同为大家展示了清华大学校训石刻图片,请回答问题。
清华大学校训石刻采用的是______字体,这种字体具有______的特点。
(3)校团委将于2023年3月20日上午举行“笃学明志,自强不息”主题征文活动,征稿截止日期为2023年4月10日。请仔细阅读以下征稿启事,按要求作答。
征稿启事各位同学: 【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代中学生担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乙】为激动同学们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热情,展现当代中学生自立自强的风采,弘扬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校团委举办此次征文比赛。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丙】______。稿件投至校团委邮箱,请注明“征稿”字样。 校团委 2023年3月16日
①【甲】句有一处标点不当,请修改。
②这则征稿启事中的【乙】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③这则征稿启事中语句内容不完整,请在【丙】处横线上补充。
3.某班级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请根据上图写一个成语
(2)刘强被推选为班级“自强之星”后,接受了学校电视台小记者的采访。请补全下面的采访对话。小记者:刘强同学,你好!请你对那些在逆境中拼搏的同学们说两句鼓励的话吧。
刘强:
4.在紧张学习之余,学校要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致敬英雄】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英雄人物,请列举两位并仿照示例写一句颁奖词。(限七——九年级语文教材)
示例: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可谓民族英雄;范仲淹断齑画粥,刻苦读书,终成仁人志士。
(2)【交流研讨】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观看“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后,学生们深有感触,在班内交流讨论。
①下面是小文分享的内容,其中有一处有语病,请你帮他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通过观看电影《长津湖》,我明白了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我们应当树立远大理想,永远奋发向上。在学习上,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开辟新境界。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发扬光大。
②小燕觉得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长津湖》这样的电影,战争画面过于惨烈,没有必要宣传,也没必要看。同学们并不同意小燕的观点,请你代表同学们去劝说小燕。
5.综合性学习。
班级举行“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主持人设计了以下开场白,请据此选出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①人生的棋盘上,如果畏惧行走的艰辛,我们便永远不会抵达目的地。②自强,就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个音符,演绎着强有力的生命乐章。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生生不息,其根源就在于世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④只有以饱满的热情、自强的精神面对障碍,我们就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聆听古往今来中华好儿女自强不息的故事!
A.上面开场白中前四句的语序混乱,正确语序应为③①④②。
B.①句为假设关系的复句,②句为并列关系的复句,③句为因果复句。
C.第④句关联词语用错了,应把“就”改成“才”。
D.第⑤句运用感叹句,突出聆听自强不息故事的强烈情感。
(2)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个人角度说说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3)下面的诗句选自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表达了诗人_____和自强不息的追求;他的长诗《向太阳》表达了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6.综合性学习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探自强之义】
(1)为了探究自强不息的传统内涵,请你搜集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并完成下表。
具体内涵 名言、格言、诗词等
A.独立自主 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B.积极进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 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赞模范人物】
(2)为弘扬当代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请你为中国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运动员廖克力写一段赞语,点赞他的美德。要求:语言简洁精炼,语句整散结合。(100字左右)
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廖克力人物事迹:廖克力5岁时,因意外截肢成为肢体二级残疾。他克服身体不便,常年刻苦训练,走上乒乓球职业训练之路,进入中国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2012年,夺得伦敦残奥会乒乓球单打第五名和团体第五名,2021年,夺得东京残奥会乒乓球男子团体TT6—7级金牌1枚、乒乓球男单TT7级铜牌1枚,实现残奥会上重庆籍选手金牌的“零突破”。
第二部分 语言表达
二、语言表达
7.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为了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挥青年正能量,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的指导下,中国青年报社等联合开展了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下图是活动的标志,请有条理地说明该标志的内容。(文字、字母除外)
8.你最欣赏下面哪一幅书法作品?请根据书法字体的特点和你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理解,说明你欣赏它的理由。
A. B. C.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 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 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古典诗词
(2)①⑥
(3)示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君子自强,主要体现在即使环境恶劣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君子自强,还应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同时还要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详解】(1)本题考查主题活动的设计。
据题意可知,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根据活动一的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的内容。学校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般有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班会活动、手抄报比赛、黑板报评比、征文比赛、硬笔书法比赛、毛笔字书法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等,注意设计的活动要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并适合在学校开展,具有可操作性。
示例:举办“君子自强不息”主题的手抄报评比;
举行“君子自强不息”主题的硬笔书法鉴赏;
(2)本题考查材料的辨析。
“曲高和寡”是寻找知音,表达知音难觅之情,不符合主题要求;“诸葛亮出山”属于报效国家,不符合“自强不息”主题要求。“孙康映雪”“车胤囊萤”“宋濂抄书”“岳母刺字”都是发奋读书,自强不息的典型故事,符合“自强不息”主题要求;
故选①⑥。
(3)本题考查材料的阅读感悟。
从陈平的家境和他的行为来理解。陈平少时家贫,闭门读书,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君子当立志高远,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自强不息,为了这个目标而去努力奋斗。本题答案不唯一,结合“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和陈平的行为展开论述即可。
示例:陈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君子自强不息,即使面对糟糕的环境也不能放弃,努力奋斗,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会得到回报。同时,君子自强,还要像陈平一样,有一颗包容善良地心,度己度人。
2.(1)勤学善思、自信乐观、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等精神。(意思对即可)
(2) 隶书 扁方,笔画方折平直、粗细有致。
(3)①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
②将“激动”改为“激发”;
③加上“征稿截止日期:2023年4月10日。”
【详解】(1)考查材料的理解与概括。
从材料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可知,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这里是强调勤奋专一、思考谨慎的重要作用;
从材料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这是自信的表现,始终对自己的未来抱以乐观的信念;
从材料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可知,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这里是说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这里是在强调坚持、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综合三则材料可知,“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包括勤学专一、谨慎善思、自信乐观、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等。
(2)考查汉字字体的识记。
观察图片中的,字的形状宽大于高, 横画长而竖画短,字形多呈宽扁,粗细有明显的特征,有这些特征的字体是隶书。
隶书的特点是庄重典雅,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呈扁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3)①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能力。
结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内容可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并列关系的分句,中间应使用分号。
②考查病句修改能力。
“为激动同学们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热情,展现当代中学生自立自强的风采,弘扬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校团委举办此次征文比赛”一句中存在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激动”改为“激发”。
③考查应用文写作格式。征稿启事的格式与“通知”的格式大体相仿,前面有标题,可用“征稿启事”四个字,如有称呼语,称呼语要顶格写;接着是内容,一般有如下几项:征文的宗旨,即本次征文的意图;征文的对象,即哪些人可以参加本次征文活动;征文的要求,包括是否限定题目、题材,对体裁及字数的要求等等;征文的时间,即征文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稿件的处理,如怎样评定奖次,设哪些奖级,是否公开发表等;其他事项,如对稿件投送地址、接收人的交待,是否交评审费用等等。结尾处有落款,即征稿活动的发起单位或组织;还有启事发出时间。
结合题干“校团委将于2023年3月20日上午举行‘笃学明志,自强不息’主题征文活动,征稿截止日期为2023年4月10日”可知,这则征稿启事中的【丙】句内容不完整,缺少征稿截止日期,故可在横线上补充“征稿截止日期:2023年4月10日”。
3.(1)闻鸡起舞
(2)示例:生活需要拼搏,失败并不可怕;面对失败,自强不息,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勇气和自信迎接挑战。
【详解】(1)本题考查成语识记。
根据图片中“雄鸡报晓”“舞刀的人”等要素,联系平时积累,可知,成语为闻鸡起舞。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志士奋发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
(2)本题考查根据情境补写句子。
情景补写要在整体把握语段的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角色进行回答即可,要有代入感,语言要得体。口语交际题目,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身份、受众的身份等。另外还要注意说话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尽量使用礼貌的话语,委婉达到说话的目的。本题作答时,要鼓励身处逆境的同学,振奋信心。
示例:人生的低谷总会过去的,只是当下难过而已,自强不息,奋力拼搏,我们总有成功的那一天。
4.(1)示例:鲁迅自尊自强,弃医从文,堪称“中国脊梁”;邓稼先心怀祖国,鞠躬尽瘁,无愧“两弹元勋”;史铁生身残志坚,笔耕不辍,实乃“文坛巨人”等。
(2)①“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改为“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②示例1:小燕,看完《长津湖》我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革命先烈在战场上舍生忘死,才有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影片中虽战火纷飞,画面惨烈。但这样我们才更加意识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切,我们应该铭记,也要心怀感恩。这样的电影值得宣传和观看,你觉得对吗?
示例2:小燕,《长津湖》这样的电影还是应该宣传观看的。画面惨烈是因为它比较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志愿军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视死如归,顽强奋斗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中最闪耀、最宝贵的精神,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更需要这种为理想和信念而战斗的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详解】(1)本题考查颁奖词。颁奖词应体现人物的事迹,本题中应体现人物“自强不息的精神”;联系示例“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可谓民族英雄;范仲淹断齑画粥,刻苦读书,终成仁人志士”可知,仿写要符合“人物+切合人物经历符合‘自强不息’精神的两个四字成语+六字动宾短语体现其成就”。注意人物要出自七——九年级语文教材。
示例:花木兰代父从军,驰骋沙场,无愧“巾帼英雄”;闻一多争取民主,英勇无畏,真乃“民族脊梁”。
(2)①考查病句修改。
“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一句语序不当,应先“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应将本句中的“解决”与“发现”互换位置。
②考查劝说语。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认为现在处于和平年代《长津湖》一类的电影没有宣传与看的必要的小燕,围绕不忘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等角度进行劝说,并注意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即可。
示例:小燕,《长津湖》这样的电影还是应该宣传观看的。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过上幸福生活,是因为无数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拼杀。虽然如今是和平年代,但是我们应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通过观看《长津湖》一类的电影,了解先辈们自强不息、视死如归,顽强奋斗的精神,并向他们学习。启发我们不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不断地拼搏奋斗。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5.(1)B
(2)自强不息就是要在磨难面前坚忍不拔,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求外物与外人。
(3)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信念) 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
【详解】(1)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B.根据③句中的“……其根源就在于……”可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生生不息”为“果”,“世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因”;可见此句为倒置的因果复句;
故选B。
(2)本题考查提炼概括。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强调应该坚持不懈的奋斗;
②“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意思是: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能,也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强调要有卓越的才能,坚韧不拔的意志;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强调要经历挫折的磨炼,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强调要从自身找问题,不找托词;
据此可见“自强不息”是需要我们在磨难面前坚忍不拔,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求外物与外人。
(3)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黎明的通知》中“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写黎明即将到来,黎明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未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强不息的追求;
《向太阳》中“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写“太阳”不畏惧“汹涌着波涛的海”,冲破束缚、阻碍,将“光明、温暖”带来人间。“太阳”是温暖、光明的,太阳到来,万物将会富有生机与活力;表现了诗人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6.(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体现积极进取精神的都可以) 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等)
(2)当命运剥夺你本该有的鲜活,你用意志的钢铁打破束缚的枷锁。几多冠军奖牌,难以记录生命的厚度;金牌“零突破”刷新信念的强度。命运缚住双腿,你让色彩飞扬奥运赛场!
【分析】(1)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积累。
①能体现“积极进取”的名言、格言、诗词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
②“自强不息”有“自己努力向上,不松懈”之意。“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竹子象征着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体现了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故二空可填“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等词语。
(2)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写一段赞语。结合人物的事迹、彰显人物精神,材料中写廖克力身体残疾,但他却“克服身体不便,常年刻苦训练,走上乒乓球职业训练之路,进入中国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体现了他在困境面前,拥有一颗积极的心态,辛勤耕耘,用勤奋开拓自强人生;启发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人生境遇,遭遇多么大的困难挫折,都应当坚持和奉行“有为主义”,应当自强不息。廖克力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及实现残奥会上重庆籍选手金牌的“零突破”,体现了发愤图强、永不言弃,自强者恒强等精神内涵。表达时要求语言精炼,流畅。
示例:命运给了你重重的一击,你用积极的心态开拓自强人生。厚重的奖牌,不足以表达你永不言弃的精神。金牌“零突破”让我们看到了自强者恒强。
7.【示例】“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志主体部分由青年大学生头像、火炬等元素共同组成,整体形似一个活泼跳跃的五角星。青年大学生头像呈火焰状,昂首向前,寓意着“自强之星”作为青年模范,像火炬一样传递正能量,展示了中国大学生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和时代形象。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描述标志内容的解题步骤:①观察画面,弄清画面的构成要素;②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③注意说明顺序。本题根据题干的提示可知,这是“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的标志。认真观察可知,该图标除了文字和字母外,主体部分是一个青年大学生头像嵌在五角星内。青年大学生头像呈火焰状,昂首向前,寓意着“自强之星”作为青年模范,像火炬一样传递正能量,展示了中国大学生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和时代形象。据此回答即可。
8.【示例一】我最欣赏A。A作品中的字体是楷书,特点是横平竖直、端庄方正,能够契合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示例二】我最欣赏B。B作品中的字体是隶书,特点是化圆为方,化繁为简。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演变来的,这启示我们既要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还要去不断发展它。
【示例三】我最欣赏C。C作品中的字体是草书,特点是不拘章法、纵横挥洒、笔势流畅,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不谋而合。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书法作品的赏析。
解答此题,要了解各种字体的特点。楷书的特点:四平八稳、形体完整、疏密有致、形态均美。隶书的特点:字形扁阔左舒右展,横平竖直笔画匀称,内紧外松自然茂密。草书: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作答时首先确定字体,然后结合字体特点加以赏析即可。
A作品中的字体是楷书,它四平八稳、形体完整、疏密有致、形态均美,能够契合“自强不息”那种踏实沉稳的内涵;
B作品中的字体是隶书,字形扁阔左舒右展,横平竖直笔画匀称,给人以厚重感,与“自强不息”的传统气质相吻合;
C作品中的字体是草书,笔画连绵,如行云流水,凸显出图强求变、创新超越也是自强不息精神应有之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