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04 10:2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基础卷)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10分)
1.放大镜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___,具有放大作用。
2.我们可以用透镜组合成放大倍数更大的观察工具,这样的工具我们称为_____________。
3.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_____________。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4.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是由许多_____________组成,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
角度,从而调节体温。
5.空气潮湿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时机。因此,保持_____________可以防霉。
6.蘑菇、木耳是人们在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_____________。
7.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培养微生物。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们可以在载玻片上放少量_____________和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等方法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速度。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
2.空塑料瓶就可以看成一个放大镜。( )
3.我们喝的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
4.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觉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约0.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
5.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6.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并发明制作了放大镜。( )
7.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相当于简易显微镜。( )
8.放大镜玻璃片的表面积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
9.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 )
10.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体由多细胞组成,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生活中有很多物品类似放大镜,下列物体中没有放大能力的是( )。
A.装满水的玻璃瓶 B.一滴水珠 C.平玻璃片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 )。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3.将显微镜原来标有“10×”的目镜更换成标有“16×”的目镜,观察到的图像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4.在显微镜下观察,蝴蝶的翅膀其实是( )。
A.网格状的翅脉 B.密密麻麻的鳞片 C.平整的斑点
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约( )倍。
A.200 B.2000 C.200万
6.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B. C.
7.洋葱表皮细胞内有小黑点,其实这些小黑点就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液泡
8.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观察发现有一个圆圆黑色的亮点,其实它是( )。
A.洋葱表皮细胞 B.液泡 C.气泡
9.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细胞的是( )。
A.根尖细胞 B.红细胞 C.叶绿体
10.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我们应该将细胞均匀涂在滴有( )的载玻片上。
A.0.9%的生理盐水 B.清水 C.碘酒
11.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下面食物中不是在微生物帮助下生产的是( )。
A.米饭 B.馒头 C.白酒
12.我们可以用( )来观察病毒。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13.人们根据昆虫的( ),发明了蝇眼照相机。
A.单眼 B.头部 C.复眼
14.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以下( )类微生物致使食物发生霉变。
A.乳酸菌 B.霉菌 C.伤寒杆菌
15.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那条鱼应该( )。
A.比实际的鱼小 B.比实际的鱼大 C.没有变化
四、连线题(10分)
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罗伯特·胡克 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列文虎克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 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人
简·施旺麦丹 人体血液红细胞的发现者
2.将下列昆虫触角与其形状连起来。
蝴蝶 羽毛状
蚕蛾 棒状
蚂蚁 刚毛状
蜻蜓 膝状
天牛 鞭状
五、探究题(40分)
1.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在农业上,杂交水稻的培养要在水稻花的花蕊上进行,必须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才能进行授粉。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问题。(34分)
(1)在右图括号里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5分)
(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20×”;
乙:目镜“5×”,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
细胞,应选择_____________显微镜。(2分)
(3)在玻片上有一字母q,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2分)
A.q B.b C.d
(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2分)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5)我们制作植物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以洋葱为例),请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8分)
镊子 放置切片标本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 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烧杯 盛放液体
碘酒 染色
小刀 吸取多余的水分
吸水纸 切割洋葱
(6)小明准备用以上材料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标本,他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①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
②用滴管向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染液。
③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④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
⑤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
请将小明的操作步骤按正确的顺序写下来(填序号):(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回顾《微小世界》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从古到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这样发展的:(3分)
肉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明想用显微镜观察使面包发霉的微生物,结果遇到了问题,不知如何处理,请你帮忙解决:(3分)
①小明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
②小明在视野中看到如图A所示的图像,应该把载玻片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动才能看到如图B所示的图像。若想看到如图C所示的图像,应该换用____________(填“低倍”或“高倍”)物镜。
A B C
(9)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括号中填上序号。(4分)
(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2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 7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 1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2.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起寻找微生物在食物中应用的实例吧。(6分)
蒸馒头时,为了使馒头松软,和面时往里面加入一种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可以分解面粉里的糖类,并排出二氧化碳,使馒头内部疏松多孔。
(1)你知道这种微生物是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通过研究,知道了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吃的食物中,有许多与微生物的作用密不可分,请举两例。
实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厚 薄 2.光学显微镜 3.细胞 细胞 4.小鳞片 5.干燥低温 6.微生物 7.干草 脱脂棉纤维
二、1.√ 2.× 3.× 4.√ 5.√ 6.√ 7.√ 8.× 9.√10.√
三、1.C 2.C 3.A 4.B 5.C 6.C 7.B 8.C 9.C 10.A 11.A 12.C 13.C 14.B 15.B
四、
五、1.(1)由上到下:目镜 调节旋钮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2)乙 (3)B (4)B
(6)③ ④ ① ⑤ ② (7)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8)①物 ②上 高倍
(9)6 3 5 4 2.(1)酵母菌 (2)如;乳酸菌发酵,将牛奶制成酸奶 霉菌将豆腐制成霉豆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