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5届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5届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1-14 06:2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台市创新学校2015届高三9月月考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 题,每题2 分,共计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2、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与抗原发生特异结合 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
C.可连接上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 D.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3、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
A.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分子 B.细胞内维生素D的浓度过低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细胞膜上维生素D的载体较多
4、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和三个高能磷酸键 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B.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C.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彼此独立,在功能上相互联系
D.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是生物膜能够相互转化的基础
6、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通过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不都是从气孔中进入的
C.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线粒体和DNA
D.精细胞、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和细胞周期
7、现有待区分的、从正常人体采集的两组液体。根据是否有颜色反应而把该组中的不同液体区分开来的检测项目是
检测项
试剂
待区分的样液
A
双缩脲试剂
组织液与淋巴
B
双缩脲试剂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
C
斐林试剂
血浆与尿液
D
斐林试剂
组织液与淋巴
8、实验材料的选择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下面有关洋葱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皮细胞大,容易观察,可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B.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可用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
C.表皮细胞呈紫色,可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
D.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9、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图曲线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D.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10、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合成 β-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β半乳糖加以利用。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0~50min,细胞内无β-半乳糖苷酶基因
B.50~100min,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
C.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
D.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
11、下列图中,①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下图能正确表示E的为
12、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甲 乙
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低于曲线②和③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大于曲线②和③
1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腺细胞合成消化酶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C.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二者含有的光合色素相同
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14、下列有关对物质染色鉴别的试剂,结果全对的一组是
A
果糖 斐林 砖红色
DNA 健那绿 绿色
淀粉 碘 蓝色
B
RNA 吡罗红 红色
脂肪 苏丹III 橘黄色
酒精 高锰酸钾 灰绿
C
脂肪 龙胆紫 紫色
DNA 甲基绿 绿色
CO2 溴麝香草酚蓝 黄色
D
线粒体 健那绿 蓝绿
酒精 重铬酸钾 灰绿
RNA聚合酶 双缩脲试剂 紫色
15、将等量的、微量的NH4+、PO43-、K+、Ca2+共同置于100mL蒸馏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见表).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项目
H2O
NH4+
K+
Ca2+
PO43-
减少量
0%
23%
12%
37%
14%
①根对水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②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进行的 ③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④根吸收矿质离子的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
A.都正确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 D.只有①②
16、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
B.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萨克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17、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是动物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B.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它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某些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它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D.糖原只存在动物的肝细胞和肌细胞中,它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18、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吸收K+时,ATP→甲+丁和甲+丁→ATP速度都会加快
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丙物质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19、右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
B.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
C.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
D.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
20、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
① 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② 蛙成熟的红细胞 ③ 人体浆细胞 ④ 乳酸菌细胞 ⑤ 酵母菌细胞
A.①② B.③④ C.③② D.⑤④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 题,每题3 分,共计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 分。
21、关于细胞中化学成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DNA能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C.胆固醇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运输? D.细胞中的多糖不一定都能提供能量
22、下列属于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需条件的是
A.适宜的营养 B.适宜的光照和温度
C.导入相关的外源基因 D.脱离母体
23、下图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4个组别,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组别3号与4号的无关变量 B.组别1号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
C.组别1号与4号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3号和4号实验可置于90℃水浴中进行
24、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棕黄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
B.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C.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D.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25.人们对遗传物质和基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B.基因的本质是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断
C.科学家根据同位素示踪实验的结果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生物体通过DNA的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 题,共计65 分。
26、(8分)萌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 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出后冷却。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8
8
8
8
8
8
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
1
1
1
1
1
1
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 。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
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 。
(5)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的赤霉素诱导淀粉酶的合成。其主要机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形成粉末状,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只小玻璃管中,各加入少量的水,使之混合,可见到玻璃管中发出淡黄色萤光,约过15分钟萤光消失。这时,再将ATP溶液加入其中一只玻璃管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另一只玻璃管中,发现加ATP溶液的玻璃管中发出萤光,而加葡萄糖溶液的管中不发萤光。
(1)向A,B两管加水后,两管均发光,这说明水对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有何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这也说明了发光器研磨成的粉末中含有哪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
(3)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萤火虫发光是将___________能转变成_____________能的过程;
②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由_____________提供;
③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4)若向刚切下的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滴加葡萄糖溶液,你认为会发萤光吗?__ 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7分)下图1为细胞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图1细胞核中某结构及其成分。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结构应在 下能观察。从图1中可看出,通过囊泡形式进行转化的生物膜
有 。
(2)若图1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④可能为 (多选)。
A.胰蛋白酶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抗体
(3)鉴定图2中的结构⑤的试剂为 ,图2中基因1和基因2的差异实质表现在 。
(4)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下列物质经核孔复合体向细胞核方向运输的是
(多选2分)。
A.tRNA B.RNA聚合酶 C.DNA聚合酶 D.mRNA
29、(8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__________,尿素含量_______________。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____________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可用于合成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种细胞结构)上的蛋白质。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为细胞提供能量。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细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0.(11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甲)和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图乙),图丙为绿色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其中a~c表示细胞结构,①~⑤表示过程,A~K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物质。
(2)影响图甲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为了测量图乙中细胞呼吸气体交换的相对量,需在___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如果图乙表示某种子的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为了贮存此种子,应将氧气浓度控制在____________,并应将种子放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以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并避免种子萌发或发霉。
(4)图丙中过程②和⑤的场所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D与_____表示同种物质。
(5)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现改为用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在下图中把新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补充完成。(2分)
31.(11分)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结束。
(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期,此时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
(3)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______段,纺锤体出现是在________段,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________段。
(4)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相当于图A的________段,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___条。
(5)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32.(7分)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
(2)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4)D细胞中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5)用丙酮从D细胞中提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和D细胞表面积的关系是: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大于D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本来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但若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结构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将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这段文字中“本来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这种“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细胞的这种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3.(5分)下图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示意图,有些数字表示物质,有些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⑴若该细胞为原核细胞,则图中不可能发生 (填序号)过程。若为果蝇的体细胞,则细胞中合成②mRNA的场所在 _____等结构中。
⑵直接决定③中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是 (填序号)。在同一植物体的不同部位的细胞中,③的种类不同,原因是 。
⑶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各种细胞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 __。
高三9月份生物试题答题卡
26、(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多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多选2分)。
29、(8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种细胞结构 2分)
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1.(1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32.(7分)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6)________________
33.(5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8、(7分)(1)电子显微镜 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答全给分) (2)ABC
(3)双缩脲试剂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写全给1分) (4)BC(多选2分)
29、(8分) (1)下降??? 上升??? 细胞代谢(氨基酸分解)
(2)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溶酶体细胞骨架) (多选2分)??? 有氧呼吸
(3)肝细胞受损,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 (4)选择透过性
30、(11分)
(1) H ATP
(2)温度 无光或黑暗
(3) 5% 低温 干燥
(4)叶绿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顺序不能颠倒) K
(5)
31(11分)
(1)e j
(2)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末期
(3)ef ab/fg bc/gh
(4)cd/hi 4
(5)维持亲代与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32.(7分)
(1)分裂分化(2)蛋白质的运输和分泌(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1, 3(5)含有一些细胞器的的膜(6)流动性
⑴⑤⑥⑦⑧ 细胞核、线粒体、 ⑵②mRNA(中碱基的排列次序)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⑶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水,让细胞吸水胀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