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五单元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五单元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31 19:3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课题
简单的计算
单元

学 科
数学
年 级

学习目标
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







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
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能运用简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购物活动加深学生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感受



是最常见的人民币单位。
重点
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难点
有关复名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分享展示
个性复备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妈妈给了玲玲
1
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
看看可以买到什么。
(课件出示)
【预设】
先让学生选出
1
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
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
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需要找回多少钱;学生也
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师:
1
元等于多少角呢?
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

民币的简单计算。
(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随机抽选学生表达分享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新知探究 二、操作交流,探究复名数和单名数的换算 1.复名数换单名数。 (1)师:豆豆来到文具店,他想买一把尺子,尺 子的售价是 1 元 2 角,如果要把 1 元 2 角换成单位是“角”的零钱,怎么换?请你拿出学具袋,尝试摆一摆。
师:谁来展示一下是怎么摆的? 合作探究
【预设】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师:虽然换法不同,但你们都是将 1 元换成多少角? 【预设】都是将 1 元换成了 10 角。 师:1 元换 10 角,再加剩下的 2 角,一共是 12 角, 所以 1 元 2 角等于 12 角。(板书:1 元 2 角=12 角) (2)课件出示习题。 展示分享
2.单名数换复名数。 师:现在我手上有 18 角,要换成单位是“元”的钱数, 可以怎么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动态演示。 师:10 角=1 元,再加上 8 角,合起来是 1 元 8 角。 (板书:18 角=1 元 8 角) 师:大家知道怎么解答下面的习题吗?(课件出示
习题)
三、关于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课件出示教科书 P57 例 6 主题图。
1.单名数加减。 课件出示教科书 P57 例 6(1)。
师:先算一算,再拿出所需的钱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板书:5 角+8 角=13 角 想一想:13 角=()元()角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再解答。 师小结:5 角和 8 角的单位都是角,可以直接相加, 13 角超过 10 角,换算成几元几角付钱更方便。 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再汇报
课件出示教科书 P57 例 6(2)。 师:要怎么计算?请大家试一试。 师小结:1 元和 6 角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可先将 1 元换成 10 角,10 角减 6 角等于 4 角。[板书:1 元=10 角 10-6=4(角)] 2.复名数加减。 课件出示教科书 P57 例 6(3)。 师: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然后与同桌说一说 你是怎么算的。师小结:算式中既有元又有角,计 算时必须是元与元相加,角与角相加。(板书:1 元 +3 元 1 角=4 元 1 角)3.小结方法。 师: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单位相同的直接相加减,单位不同的,先换成单位相同的再相加减。 计算超过 10 角的,换算成几元几角。
当堂测评 四、练习巩固,强化认知 1.完成教科书 P57“做一做”第 1 题。 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科书 P57“做一做”第 2 题。(1)学生独立完成。 (2)每一小题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 3.完成教科书 P59“练习十三”第 1、3 题。学生独立填一填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同桌交流。
课堂小结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学生畅所欲言
作业布置 《同步解析》第三课时:简单的计算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 元 2 角=12 角 18 角=1 元 8 角 5 角+8 角=13 角 1 元=10 角 10-6=4(角) 1 元+3 元 1 角=4 元 1 角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