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专题八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2专题八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5 16: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程标准】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列举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分析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15C末16C初,新航路开辟,雏形(3)18c60y—19c中后期,工业革命,初步形成(4)19c末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5)“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2)16C初-18C中后期,殖民扩张 进一步拓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945年----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的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成立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1993年成立IMF总部WB总部GATT大楼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可能性:①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西欧尤其是英国经济实力大减,英镑国际货币地位不保;
②美国实力大增欲建立以美元为主导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⑴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⑶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必要性:①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
②战后,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成为战后重建的关键。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②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美国有绝对控制权;⑴积极: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②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③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⑵消极:①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②使美国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20世纪70年代,这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美国前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银行的建立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下列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AD3. 从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A.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B.扩大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C.较好地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 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 5.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CAB 材料一:1929年发生经济危机时,各国面对恶化的经济形势,纷纷转嫁危机,从而使危机程度更加严重。各国的利己主义政策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分化,使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日逐渐勾结并结成了法西斯联盟,走上了战争道路。 材料二:“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
——丘吉尔在1947年的讲话 材料三:美国的经济在战争期间获得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圆上升到1945年的2136亿美圆。……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阅读史料:探究一: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历史背景?可能性:①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西欧尤其是英国经济实力大减,英镑国际货币地位不保;
②美国实力大增欲建立以美元为主导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 (物质基础;动力)必要性: ①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制度化、体系化)
②战后,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成为战后重建的关键。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任务:
①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②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成立时间:1945年
现成员国:180多个
基金来源:成员国应缴的份额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World Bank (WB)成立时间:1945年
现成员国:180多个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结合材料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材料二:2008年正当各国都在密切关注金融风暴将会如何摧残各欧美大国之时,一个地处欧洲最西部,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国家——冰岛拉响了更为刺耳的警报。08年10月6日,冰岛总理哈尔德宣布国家可能将要破产。一时间,世界舆论大惊。面对如此窘境,冰岛政府立即启动向国际经济组织要求援助的程序。10月2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向冰岛提供6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11月7日世界银行基金组织批准借给冰岛21亿美元的紧急贷款渡过难关。有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947年) ①必要性:国际政局的变化和1929年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②可能性: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于次年生效。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⑴积极:客观上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⑵消极:①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
    ②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评价《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5年改为世界贸易组织
关贸总协定大楼WTO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中国于在2001年11月10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战后美国主导的资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三大支柱,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①美国主导(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②制度化、体系化①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②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探究:二战后初期,美国在经济、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进而谋取世界霸权的?1、在国际金融领域,于1944年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2、在世界贸易领域,于1947年倡导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利于美国占领世界市场;
3、于1947年推行马歇尔计划,从经济和政治上控制了欧洲。通过上述措施,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4、从二战后期起,美国就开始着手策划成立联合国,1945年,联合国成立,美国暂时控制了联合国,并以此作为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工具。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 (金融) (贸易)三大支柱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国际复兴
开发银行关贸总协定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小结: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目的:巩固和扩大经济体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①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②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的结果④国际格局趋向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了经济和科技领域(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务等)的自由流通;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促使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以应对国际竞争)③国际分工的差异和经济竞争的需要;1、走向联合的原因: 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的表现①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思想渊源)
②近代欧洲冲突和战争不断,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历史因素)
③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关键因素)①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
②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要提高国际地位,只有走向联合。(现实因素)
③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使欧洲人认识到联合的重要。(外部因素)欧洲共同体(1967)欧洲 共同体欧洲 共同体 欧洲 共同体 欧盟(1993)煤钢经济原子能欧洲一体化进程合作领域从
经济扩大到
货币 政治 军事等领域欧元正式流通(2002)1992:《欧洲联盟条约》2、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1950年舒曼计划271957197319811995200420074.8① (拿破仑、希特勒、舒曼)

(煤钢联营到关税同盟、统一市场、统一货币)

(欧共体---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欧盟)

(从最初6国到2004年25国,并有继续扩大趋势)方式:由武力征服到和平联合范围:由单一经济领域到多种经济领域领域: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方向发展 规模:参与国家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①经济上: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②政治上: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①经济上:资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②政治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1. (2010浙江东阳)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A.欧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2.(2010浙江瑞安)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C.苏联咄咄逼人威胁 D.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AB3.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一计划提出的最初目的是
 A.从根本上结束法德之间的冲突
B.与英国争夺欧洲市场
C.联合西欧抗衡美苏
D.推动西欧经济发展A4.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5.欧盟成立以及欧元的产生,表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①基本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和欧洲整体的利益
②使欧盟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
③改变了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
④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之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AC材料一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材料二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外部因素: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阅读史料:材料三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 维克多·雨果思想渊源: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材料四 1963年1月22日,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了法德合作条约,实现了法德两国历史性的和解。以这个条约为基础,法德两国组成了推动欧洲建设的“发动机”,从而一步步地改变着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版图。 关键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材料五 欧洲近代战争年表 : 1652-1654,第一次英荷战争。1654-1659,英国-西班牙战争。 ……1756-1763,七年战争。1870-1871 ,普奥战争 …… 1914-1918 ,一战, 1939-1945,二战。 历史因素:近代欧洲冲突和战争不断,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 1、背景:
2、过程:

3、目标:

4、特点:
5、影响:①美国需要应对来自欧日的挑战;
②美、加和墨发展经济的需要
③美国要求攫取世界经济主导权① 1992美加墨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② 1994.1.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正式诞生。取消关税及其它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自由流通。 ①加强了三国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
②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③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势力④使其它美洲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经济联合的必要性对欠发达的墨西哥而言,民族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①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成员国之间只是贸易伙伴关系,并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
②大国主导6. 20世纪90年代,欧盟和北美贸易区相继建立。本世纪初,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2003年,中国也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些事件表明
A.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D.自由竞争取代了宏观调控B7.有人在评价北美自由贸易区时说: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既存在着美加之间的“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着美、墨与加、墨之间的“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且此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欧盟或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看起来有些“另类”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A.三国的合作向政治一体化发展
B.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D.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C探究一:2004年1月1日,由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3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已整整10周年。这十年,给墨西哥带来了什么?我们从中能获得哪些启示? 材料二:对欠发达的墨西哥而言,民族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①加强了三国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
②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③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势力使其它美洲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经济联合的必要性 启 示: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要适应形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2、区域经济合作并不只是享受利益,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3、发展中国家应在经济区域一体化大潮中学会如何避害趋利。
①内因: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加深;
②外因:受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影响①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召开,标志亚
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②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立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互相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③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
④1994《茂物宣言》提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①内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②方式:承认和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逐步形成了自主自愿、协商一致为基本特点的合作方式。( APEC方式)ⅰ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上海) ⅱ②部长级会议 …… 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①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②地理范围最广(四大洲)
③各国差异最大
④合作程度低,合作方式灵活多样(多样性)①促进了本地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②创造出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究二: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对我国有何影响?①有利于推动中国的经济走向世界。
②有利于我国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 ;
④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8. (2010浙江诸暨中学月考)2008年11月22日至23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胡锦涛主席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是“亚太发展的新承诺”。鉴于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已对包括亚太地区的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此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讨论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同时,对金融危机问题发表了单独声明。我国积极参与此次APEC的意义是
①有利于中国、亚太乃至世界的金融、经济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②有利于我国与成员国建立长期结盟友好关系 ③符合当今时代主题,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④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C9.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A10.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 A 欧盟 B东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11.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 A加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DC三、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①促进集团内部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②促进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经济技术合作;③有利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①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商品、资本、技术在区域间的流通。②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本、技术、人才等主要流向发达国家,使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③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造成不利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