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1课时)
01
02
疑问一
疑问二
如何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如何填写实验报告?
03
疑问三
化学学习有哪些特点?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1
探究一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1
探究一
石蜡是白色圆柱状固体,有淡淡的气味,易切,浮于水面,不溶解
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横放在火焰中的火柴,外焰部分碳化变黑,罩在火焰上方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罩在火焰上方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变混浊。
火焰熄灭后,产生一缕白烟,能用火柴点燃白烟,并将蜡烛引燃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1
探究一
学会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前物质的性质
有目的、有侧重
1、观察方法
分阶段
实验中物质变化及现象
实验后物质的性质
2、描述应注意:
①描述现象时注意描述成一个过程;
②不能把结论描述成现象。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填写实验报告
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1、引导归纳
化学学习特点
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填写实验报告
化学学习的特点
包括:参与者、班级、实验名称、目的、用品、步骤、现象、分析、
结论、问题和建议等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2、讨论点拨
⑴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我们还了解到水蒸汽和二氧化碳2种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请说说我们是如何检验的?
⑵填写实验报告要注意什么问题?
水蒸汽:用干而冷的烧杯或玻璃片接触水蒸汽,有水雾出现;
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或与澄清石灰水接触,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每一个实验步骤与对应的现象和分析或结论要对齐。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1
练习一
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
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
C.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2
练习二
蜡烛是一种 色的固体,质地较 , 溶于水,密度比水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 层,分别为 、 、
,其中 温度最高,燃烧的产物有 ,熄灭后产生 。
白
软
难
小
三
外焰
内焰
焰心
水和二氧化碳
外焰
白烟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3
练习三
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
;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
将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方,观察烧杯
内壁是否有水雾出现
将“白烟”点燃,看是否能燃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