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复习回顾:
1、如何观察实验现象?
2、描述观察实验现象要注意哪些问题?
3、如何检验水蒸汽和二氧化碳?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2课时)
01
02
疑问一
疑问二
科学探究有哪些要素?
如何根据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1
探究一
晚上回家开门摁开关,灯没亮,我们该怎么办?
科学探究的要素:
讨论: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进行实验
设计方案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反思评价
查阅资料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1、提出问题:
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
2、猜想假设: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人体吸入的空气 人体呼出的气体 含量变化
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想想看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分别有哪些成份?
讨论: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水蒸汽(H2O)
……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水蒸汽(H2O)
……
氧气含量降低
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水蒸汽含量升高
……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1、提出问题:
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
2、猜想假设:
⑴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高
⑵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
⑶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汽的含量低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3、查阅资料: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4、设计方案:
⑴气体的收集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4、设计方案:
⑴气体的收集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4、设计方案:
⑵氧气含量的检验: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满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燃烧越旺的氧气含量越高
⑶二氧化碳含量的检验:
分别向集满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越混浊,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⑷水蒸气含量的检验:
取两块玻璃片,向其中一块上面哈气,并与另一块进行比较。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5、进行实验: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5、进行实验:
伸入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伸入
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5、进行实验:
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盛呼
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混浊
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低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5、进行实验:
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没有哈气的玻璃片上无变化
吸入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低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6、得出结论:
人体吸出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含量低。
7、表达交流
8、反思评价
科学探究的要素
科学探究要素
1、引导归纳
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 探 究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人体吸入空气也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
人体吸入空气比呼出气体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含量低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2、讨论点拨
⑴如何粗略地比较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含量的高低?
⑵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二氧化碳:将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等量的气体中,石灰水越浑浊,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水蒸汽:将干冷的玻璃片放入气体中,玻璃片上出现的水雾越多越快,水蒸汽的含量越高。
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⑶如何收集工厂周围的气体带回实验室用于实验?
氧气: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燃烧越旺,氧气含量越高;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1
练习一
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进行实验 B.猜想假设 C.设计方案 D.推理
C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2
练习二
将某种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该气体是( )
A.氧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C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3
练习三
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组气体是( )
A.空气 B.氧气 C.人呼出的气体 D.二氧化碳
CD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3
练习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只吸入空气中的氧气
B.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
C.人在呼吸过程中水蒸气含量降低
D.人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D
谢谢!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点燃前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气味
②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
燃着时
①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②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熄灭后
①熄灭蜡烛,观察现象
白色圆柱状的固体,有淡淡的气味
易切,浮于水面,不
溶解
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
横放在火焰中的火柴,焰心部分未变黑,外焰部分碳化变黑
火焰熄灭后,产生一缕白烟
白烟燃烧并将蜡烛引燃
石蜡较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石蜡具有可燃烧性,燃烧时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
蜡烛火焰,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③分别用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
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内的石灰水变混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张 三
李四、王五
九(2)班
2021.7.20
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烧杯、澄清石灰水、蜡烛、小刀、火柴等
蜡烛是一种白色圆柱状的固体有淡淡的气味,较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分为内焰外焰和焰心三层,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熄灭时产生白烟,白烟可燃
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呢?
白烟具有可燃性
②用火柴点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