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诗两首》同步练习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匿笑( ) 祷告( ) 罗摩衍娜( ) 妄弃( )
2、《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_______,原名_______,你知道的他的作品或作品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乡愁》是台湾诗人_________写的。该诗由个人的 上升到 ,在结尾轰然汇成全诗的高潮,表达了作者
3、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祷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妄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近年来,许多形形色色的人造神童方案带着蛊惑人心的许诺,向着已经手足无措的家长们铺天盖地而来,产生了很坏的影响。www.21-cn-jy.com
B.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东窗事发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2·1·c·n·j·y
C.崔颢《黄鹤楼》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自唐以来,评论家莫衷一是。
D.因为学生们的写作体验还不十分丰富,老师对他们的作文就不应该反唇相讥,而应多从真情实感的正确、流畅表达等方面加以引导。【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
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
C.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二、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全诗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2.诗中的鸟儿歌唱了哪些对象?请指出这些事物的深刻喻义。
3.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事物前都加了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这样写有何作用?21cnjy.com
4.“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两句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请诠释“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原因。
6.第二节诗在全诗中有何重要作用?
(二)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给第一节诗标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这首诗押的是什么韵?韵脚是哪几个字?
3.这四个人生阶段,作者选用了哪四种“乡愁”的对应物,使抽象的情感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
4.请你分析指出“海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
1、nì dǎo yǎn wàng
3、匿笑:偷偷地笑。祷告:向神祈求保佑。妄弃:胡乱抛弃。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4、D(反唇相讥指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5、B
二、
(一)1.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只“鸟”的形象,并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是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意对亦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鸟儿歌唱的对象是: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流、风、黎明。“土地”比喻多灾多难的祖国;“河流”比喻中国人民的满腔悲愤,“风”比喻中国人民的奋力抗争,“黎明”比喻中国革命的胜利前景。
3.可以充分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富有立体感,使诗人传达的感情更加鲜明、真切。强烈。
4.传达了诗人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5.我们的祖国,贫穷落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灾多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我们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眼里常去泪水”这一静态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荣绕于“我”的心中,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意对亦可)21教育网
6.这节诗短小精悍,是对全诗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二)1.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2.ou 候 头
3.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5.抒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两岸和解、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诗两首》导学案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导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背诵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形式美,初步理解意象,整体感悟诗歌主旨。
导学重点:
1、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2、感受意象,体悟情感,把握主旨。
导学难点: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导学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1、填空
(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 ( 21世纪教育网 )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2)《乡愁》的作者是 (姓名),他是我国 (省名)诗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 。
2、请用“\”和“ ”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二、阅读两首诗,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 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5、设喻联想,化抽象感情为具体形象,是本诗的一大特色,极富感染力,请填空:
(1)把乡愁化作 ,表现对母亲 。
(2)把乡愁化作 ,表现对妻子 。
(3)把乡愁化作 ,表现对自己 。
(4)把乡愁化作 ,表现诗人强烈的 。
6、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 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21cnjy.com
7、诗 ( 21世纪教育网 )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一、
(2)余光中 台湾 深沉、哀婉 家国之思
2、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二、
1、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之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21·cn·jy·com
2、象征手法 土地:多灾多难的祖国; 暴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雨:日寇的欺凌; 汹涌的风: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温柔的黎明: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3、深切的表达出作者对祖国大地的爱,连死后也渴望为祖国献出最后的一份力,足见作者的赤子情怀。
4、第1节 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抒情性铺陈描述,第2节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第1节采用假设兼暗喻的手法,第2节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如去掉第二节,诗意得不到强化和升华。www.21-cn-jy.com
5、邮票 思念,船票 不舍之意, 坟墓 孝子之心,海峡 爱国之情。
6、“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诗两首》教案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从诗歌意象入手,领会其象征意义。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从中传达的情感和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3、从意象和语言中情浓意深的形象美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深入理解和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难点:诗中的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爱这土地》
一、新课导入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 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 ( 21世纪教育网 )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1、艾青(1910~1996), 现、当代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艾青和老师很有些渊源,不仅是老师的老乡,而且老师所读的中学就是艾青中学,又叫大堰河中学。艾青1932年从事革命文艺活动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艾青是继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2、写作背景:这是一首在现代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可以感受和体味这种炽热的深情。
三、朗读品味:
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
四、整体感知:
1、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课文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3、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 ( 21世纪教育网 )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怎样理解下面这两句诗?21教育网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五、合作探究:
1、“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
“嘶哑”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21·cn·jy·com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www.21-cn-jy.com
这些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 ,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2·1·c·n·j·y
3、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4、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战斗争。
“温柔的黎明”象征光明的斗争前景。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
六、艺术特色:
首先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恰当。在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赋于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同样,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是诗人心目中赋于了一定意义的形象。
其次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还要不断的强化作品本身的感情,作品开头就用“假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声(一反鸟声优美清脆),这是第二层强化;又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是第三层强化。
七、板书设计:(见课件)
八、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我爱这土地》。
第二课时
《乡愁》
一、新课导入:
“乡愁”是台湾诗歌文学永恒的母题。由于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殊的历史原因、政治原因,在台湾诗歌史中乡愁诗有着重要的位置,涌现出了一大批像余光中、郑愁予、洛夫等这样的优秀的诗人。他们都以诗歌表达对故园的思念,抒发渴望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感。21cnjy.com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余光中的《乡愁》,也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因为它的经典早已被人普曲传唱,我们不妨先来欣赏这首深沉感人的著名歌曲《乡愁》。21·世纪*教育网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现居台湾,当代诗人、散文家和诗评家。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诗歌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白玉苦瓜》、《碧潭》、《春天,遂想起》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含蓄隽永。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2-1-c-n-j-y
三、朗读品味: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
四、整体感知: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2、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 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枚” “一张” “一方” “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 ( 21世纪教育网 )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www-2-1-cnjy-com
3、诗人写了几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小时侯——-思念母亲 (少年清愁)
长大后—— 思念妻子 (夫妻离愁)
后来 ——-哀思母亲 (丧母哀愁)
现在 ——-故土之思 (思归浓愁)
五、合作交流:
1、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21*cnjy*com
2、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 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六、课堂小结:
一、主题的深刻性: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现实感
二、意象的独创性(意象美):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三、形式美:
①结构美:节与节之间均衡对称,整齐中寓变化。
②音乐美: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反复吟咏;韵律优美 节奏感强。
七、课堂拓展:
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
2、仿写《乡愁》
八、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0张PPT)
1、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乡 愁》 余光中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 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我
爱
这
土
地
艾
青
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
2、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1、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课文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3、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怎样理解下面这两句诗?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嘶哑”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
1、“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
这些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 ,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3、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4、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战斗争。
“温柔的黎明”象征光明的斗争前景。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
首先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恰当。在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赋于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同样,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是诗人心目中赋于了一定意义的形象。 其次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还要不断的强化作品本身的感情,作品开头就用“假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声(一反鸟声优美清脆),这是第二层强化;又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是第三层强化。
我爱这土地
意象
象征
鸟
土地
河流
黎明
诗人自己
祖国大地
抗争精神
解放区
诗人以鸟的形象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歌唱祖国,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这种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风
满腔悲愤
乡 愁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 主题,古今中外的 诗词里有许多提到关于“愁”的 话题 :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产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 、《灵河》、《石室之死》等。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
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深沉、哀婉)
余光中
乡愁
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2、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 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一枚” “一张” “一方” “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小时侯——-思念母亲
长大后—— 思念妻子
后来 ——-哀思母亲
现在 ——-故土之思
3、诗人写了几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少年清愁
夫妻离愁
丧母哀愁
思归浓愁
生离之愁
家 愁
国 愁
死别之愁
期盼统一
1、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 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2、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母子深情
绵长
夫妻恩爱
厚重
生死悲痛
巨大
思乡哀愁
浓重
个人思乡之情
普遍的家国之情
小时候—邮票
长大后—船票
后来— 坟墓
现在 - 海峡
逐层推进
托
物
言
志
节与节之间均衡对称,整齐中寓变化
三、形式美
①结构美
②音乐美
重章叠句
韵律优美 节奏感强
一唱三叹 反复吟咏
一、主题的深刻性
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现实感
二、意象的独创性(意象美)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
乡愁是……
乡愁,
是窗外的秋雨,
淅淅漓漓,连绵不断。
乡愁,
是一杯淡淡的酒。
让我想起那年除夕和家
人开怀畅饮的情景。
乡愁是……
是一杯浓浓的酒
是一轮圆圆的月
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是离别时母亲不断的挥手
成长中 乡愁是一首悠远的笛乐 他在那头吹 我在这头听
而现在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 看的人在这头 望的人在那头
仿写:乡愁
懵懂时 乡愁是一件温暖的毛衣 穿的人在这头 织的人在那头
上学后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小溪 我站在尽头 母亲在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