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31 20:4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894年——1895年)
大 陆 政 策
日本
中国台湾
朝鲜
中国东北蒙古
中国
亚洲
世界
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征服中国。



根本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一、根本原因
国际环境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
美国
日 本
支持
支持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尚未就绪
支持
不干涉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加紧殖民和侵略
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请求,清政府出兵镇压,日本也趁机出兵朝鲜。
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4年是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二、导火线: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平壤战役
左宝贵
(1837-1894)
回族抗日英雄。
左宝贵是甲午
战争中清军高
级将领血战沙
场,壮烈殉国
的第一人。
“吾服朝服,欲士卒
知我先,庶竟为之死
也。敌人注目,吾何
惧乎?”
丰岛海战
黄海海战
平壤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1894-7-25
1894-9-中旬
1894-9-中旬
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丰岛海战
三、战争爆发的主要经过
黄海海战
1894.7.25
1894.9.17
清军进军路线
日军进军路线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旅顺
威海卫战役
左宝贵
邓世昌
徐邦道
丁汝昌
三、战争爆发的主要经过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威海战役
辽东战役
战争爆发的标志
阶 段 战 场 主要战役 英雄人物 英雄事迹 结果
开始 丰岛海面 丰岛海战
第一阶段(1894.7-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第二阶段(1894.10-1895.初) 辽东地区
山东半岛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平壤失守
战火蔓延至中国
丧失黄海制海权
旅顺大连被占领
旅顺大屠杀
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邓世昌
丁汝昌
徐邦道
左宝贵
致远舰撞击吉野号
三、战争爆发的主要经过
(1)丰岛海战: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在牙山口外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平壤战役
时间:1894年9月
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致远舰部分官兵
致远舰直冲敌舰
(3)黄海战役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结果:
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民族英雄邓世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旅顺大屠杀
(4)辽东战役
1894年10月下旬,清军除聂士成部外大部溃逃,日军占 领九连城、大连、旅顺。
甲午中日战争:旅顺大屠杀
『日本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1894年11月21日至25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4天大屠杀,2万人被杀戮。全城只存活36人搬运尸体。
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试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材料研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陆战
威海卫之战
威海卫之战
丁汝昌
(1836-1895)
清朝晚期将领,
北洋水师提督。
1895年威海卫
之战中,因令
在港内待援,
最后援军未至,拒绝劝降,自
杀殉国。
1894-7-25
1894-9-中旬
1894-9-中旬
1894-10
1895-初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
彻底破产。
(5)威海卫战役
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清 政 府
仓促应战
1丰岛海战
2平壤战役
3黄海海战
4辽东战役
5威海战役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弃城逃跑
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日 本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进 攻
清王朝战败
VS
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六十岁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李鸿章保全自身实力和北洋地盘,幻想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途径遏制日本的侵略。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内因:
1、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本原因);
2、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
外因: 1、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
2、列强默许和纵容日本的侵略
四、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中国(主观)
日本(客观)
腐败
避战求和
军备废弛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
明治维新
大陆政策
新兴的资本主义
根本原因
准备充分
17天
威海卫战役
2天
旅顺战役
5小时
黄海海战
1天
平壤战役
1小时
丰岛海战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四、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1.时间:
2.地点:
3.主要内容及影响:
1895年春
日本马关
项目 内容 危害
割地
赔款
通商
设厂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加重人民负担
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列强的侵略由资本输出转变为以商品输出为主
五、《马关条约》的签订
条约内容 危害
①割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开埠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③设厂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④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马关条约》(1895年)
进一步破坏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外国势力进一步侵入到中国内地
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
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影响
割地
赔款
开商埠
其他
香港岛
二亿两白银
2100万银元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岛及附属岛屿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野心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又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割地增多
赔款增加
开口深入
(最大不同)
设厂新增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影响
割地 香港岛 辽东半岛(注:经俄、德、法三国干涉,以白银3000万两赎回)、 台湾、澎湖列岛 进一步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款 2100万元 白银二亿两 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
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增辟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其他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列强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
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东南沿海
东部沿海
长江中下游地区
内地(腹地)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法国
德国
日 本
策划
干涉
俄国
支持
干涉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支持
干涉
清政府


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
三国干涉还辽
六、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时局图》是根据兴中会会员谢赞泰1898年发表在香港报纸上的漫画改绘的,图上的虎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 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
“瓜分”中国狂潮
(1)时间:
(2)提出:
(3)内容:
1899年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美国
(4)实质: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门户开放”政策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背景
日本蓄意发动战争
朝鲜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妥协退让,避战求和
经过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结果
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堂小结
课堂反馈
1.(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某班举办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主题故事会,讲述了戚继光抗倭、义和团廊坊阻击战的故事,在这次活动中还可以讲述的故事有( )
①郑和下西洋 ②李自成起义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④邓世昌英勇抗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课堂反馈
2.(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某史学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战争结束后52年,经明治维新而疾速发展的日本,打到其先前祖师爷的门前。“打到其先前祖师爷的门前”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课堂反馈
3.(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丘逢甲写作这首诗《春愁》紧密相关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课堂反馈
4.(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曾试图武力侵入中国台湾;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吞并了清朝藩属国——琉球;光绪十一年(1885年),日本制定出“十年扩军计划”;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这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
A.日本正在进行明治维新 B.清朝开始筹建近代海军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
D
课堂反馈
5.(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激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