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2014年秋季七年级半期学情调研
历 史
完成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总分
总分人
21
22
得 分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番号填入下面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蓝田人 ④山项洞人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栗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条件 B.包含习惯 C.劳动技术 D.劳动工具
4.《史记.夏本纪》中“劳动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记载的是
A.大禹治水 B.商鞅变法 C.秦灭六国 D.武王伐纣
5.今天汉族的前身是
A.华夏族 B.蚩尤部落 C.匈奴族 D.满族
6.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A.秦 B.夏? C.宋 D.唐
7.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8.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描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句话给我们一个信息:西周统治者管理国家实行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 C.分封制??? D.郡县制
9.西周初年,封国的统治者一般称为
A.天子 B.皇帝 C.国君(诸侯) D.卿大夫
10. 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勾践 D.楚庄王11.“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部的诸侯国是 A.楚国?? B.齐国? C.燕国? D.秦国12.成语“纸上谈兵”说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廉颇 B.庞涓 C.赵括 D.白起
13.战国中后期,“合众弱以攻一强”的策略称之为“合纵”,“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策略称之为“连横”。“合纵”策略中的“一强”是
A.齐国 B.楚国 C.越国 D.秦国
14.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D.推行县制
15.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D
16.秦朝中央机构中管理军事的官职是
A.皇帝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17.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秦的暴政 B.子婴投降 C.巨鹿之战 D.大泽乡起义
18.观察右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
A.汉高祖??? 刘邦????????
B.汉武帝??? 刘彻
C.汉光武帝? 刘秀??????
D.蜀汉皇帝? 刘备
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20.董仲舒针对“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现实,建议汉武帝实施
A.休养生息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建立太学
二、材料题(共40分。其中第21题19分,22题21分)
2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9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商)汤、(周)武王不循古而王,夏、殷(商)不易礼而亡。”(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你能说一说这一变法的内容吗?(6分)
?
?
(2)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当时的国君是谁?(4分)
?
?
(3)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6分)
(4)假如你穿越时空,成为变法时的秦国农民,你最喜欢法令中的哪一措施,为什么?(3分)
?
2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春秋时期,王权衰落,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出现了春秋五霸、割据称雄的局面。
材料二:秦始皇召集群臣朝议。丞相王绾建议实行分封建国,管理地方,廷尉李斯建议建立郡县制管理地方。秦始皇说:“朕看廷尉的意见很好,地方就实行郡县制吧!”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春秋时期,出现春秋五霸、割据称雄的局面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请按称霸的先后顺序写出春秋五霸。 (5分)
(3)材料二中的“丞相”的职权是什么?(2分)材料二中的“分封建国”指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4分)
(4)“秦皇汉武”(注:秦始皇,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了有效的控制地方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4分)
(5)为了巩固统一,“秦皇汉武”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4分)
三台县2014年八年级历史半期学情调研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5 AAABD 6—10 DCBCA
11—15 BBCCC 16—20 BDAD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2分,第22题18分,共40分)
21.(22分)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江南制造总局(4分)
改革官制;戊戌变法(4分)
辛亥革命(2分)
新文化运动(2分)
①民族资本主义;②思想启蒙;③君主专制;④马克思主义(8分)
它们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都促使中国迈向近代社会)。(2分)
22.(18分)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分)
中共一大的召开。(2分)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采点采意,任答出一点得2分)(2分)
B;吴起镇(4分)
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采点采意,任答出两点得4分)(4分)
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