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一、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的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孩子们的幸福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进入第二学段三年级学习的起始单元,具有过渡性质:会认的字量开始减少,会写的字量开始增加;“学阅读”和“学表达”的学习比重增大,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体现了第二学段三年级的这个学习特点。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识字与写字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和重视,朗读的学习掌握仍要进行,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容量、环节等的合理分配组织,注意使用适合的、恰当的教学策略,以有效地进行各教学内容的教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绒、晨、静”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抄在本子上积累好词佳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难点:体会描写上学路上和到学校时这两个场景句子的表达效果。
六、教法方法
讲授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小组合作法
七、教学时间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图片,老师询问学生图片上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生字,巩固字词
1.通过老师播放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师生共同分析出生字的结构、部首和组词造句来认识生字。然后学生自己在作业本上练习,练习完后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说说哪种方法最有效。
2.教师范读我会认的字,学生跟读两遍。
3.分组读一读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要求每个词语读正确、声音洪亮、干脆利落),然后老师给每个小组打分,并对读的好的小组奖励。
(三)初读课文,感知领悟
1、给学生三分钟自读时间,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老师进行计时。
2、教师播放课文原声朗读,让学生学习音频中读书的情感、方法和技巧。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上学路上、到学校、上课了、下课了)
1.解读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学生阅读上学路上和到学校的场景的自然段,画出描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时所看到的句子。
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出示这些句子
(1) 第一句: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
的,还有汉族的。
师: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很有新鲜感)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有……有……有……还有……,让学生体会学校学生的多。
并用有……有……有……还有…….造句,更深刻的体会民族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来自不同的民族。然后老师出示课件展示各个不同民族的学生
(2) 第二句: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师:指明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大家都非常友好平等)
询问学生"大家”指的是谁 (各民族的小学生)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3) 第三句: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得
结合课文.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含义,出示“绚丽多彩”的图片,并引导学生用“绚丽多彩”说一句话。
第四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师: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 从哪里体会到
再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各民族之间的友爱,读出校园中美丽的场景,
读出同学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深切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各民族小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学校的美丽。
2.解读上课的情景
师:读二三自然段,用横线迅速画出能概括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的句子。
老师询问学: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哪里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 (窗外十分安静,连树枝、鸟儿、蝴蝶、猴子都同学们的朗读所吸引,就突出了同学们朗读声音好听、学习认真。
3.解读下课后的情景
读倒数第二段的句子,想一想下课了,小朋友们会做什么?操场上是一幅什么情境?表现出了什么?(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突出了下课后同学们的欢乐和自由自在。)
4.喜爱和赞美第四自然段。
(1)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和同伴说说。
(2)老师总结: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到学校、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5、课后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2)词语搭配
(3)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九、板书设计
1.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到学校、上课了、下课了
十、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很多具有新鲜感的词语,能够通过分析重点词语来掌握句子意思,学习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