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论语》十二章——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提前学(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论语》十二章——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提前学(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1 15:2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论语》十二章——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提前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内阅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论语十二章》节选)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1)一箪食_________ (2)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粗字的意思。
①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 ②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4、(1)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选文中“_______,____。”与其表意相同,都表达了君子对_________的正确态度。
(2)学校准备在操场的草坪布置一个石刻,请你从选文中提取一个内容,你会选_________,出自“_____________”。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自《论语》)
【乙】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读音和词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同“悦”,愉快,yuè)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lè)
C.同舍生皆被绮绣(客舍,shě)
D.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盖着,pī)
6、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_______________。
7、不觉得求学条件艰苦,反而因学习而感到快乐的宋濂有着奋斗进取的精神。下面诗中哪句话体现了诗人的奋斗进取精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作者从师的态度,你比较认可谁的态度?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述理由。
文言文阅读。
【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9、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不逾矩(yú) B.曲肱而枕之(gōng)
C.夫君子之行(fū) D.淫慢则不能励精(yín)
10、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
(2)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
(3)静以修身_________
(4)年与时驰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2、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13、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
(2)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来。(至少两个)
16、语段在为人处世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请结合自己的生活概括两点。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17、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
(2)相委而去____________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
(4)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
18、翻译下列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子骂父 B.下车/引之
C.三/人行 D.传不/习乎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元方时年七岁 学而时习之
C.相委而去 人不知而不愠
D.下车引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1、下列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文节选自《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乙文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甲文中“日中”指正午时分。
C.甲文陈元方小小年纪就率真正直、懂礼识义,显示出他成长于方正之家。
D.古人称谓有谦称尊称之别,甲文中的“尊君”“君”“家君”都是敬辞。
参考答案
1、答案:(1)dān ;(2)qū
解析:考查字词注音能力。箪——dān,意思是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曲——qū,意思是弯曲。
2、答案:(1)笃:坚定;(2)堪:能忍受
解析: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坚定;(2)句意为: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
3、答案:(1)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2)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三人行,多个人同行;必,必定;师,老师。(2)句重点词语:三军,指军队;夺,改变;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志,志向。
4、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贵;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适合在学校放置,出自原文即可。示例:博学、笃志、乐学、博学笃志、好学乐学、择善而从、温故知新等。
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意思是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选文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这两句表意相同,都表达了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据此总结作答。(2)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理解。示例:博学笃志。出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字读音和词义的把握。B项,快乐一以……为快乐;C项,shě—shè;D项,同“披”,盖着一同“披”,穿着。故答案选A。
6、答案:(1)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
(2)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解析:
7、答案: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分析:诗人以展望之姿抒发登高的意愿,表达了他不畏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气概。
解析:
8、答案:示例一:我比较认可孔子的态度。孔子认为几个人一起走路,必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在其中,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这体现了他虚心好学的学习态度,即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学习。
示例二:我比较认可宋濂的态度。宋濂遇到老师训斥时,神色愈加恭敬,礼节愈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这体现了他谦恭好学、尊师敬师的态度。
解析: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C.加粗字注音有误。“夫君子之行”的“夫”读作“fú”,是句首发语词,用于引起下文的议论,无实意。故选C。
10、答案:(1)改变;(2)坚定;(3)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4)疾行,指迅速逝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1)句意: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夺:改变;(2)句意: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笃:坚定;(3)句意:依靠内心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4)句意:年华随时光而飞驰。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11、答案:(1)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际的一片浮云,毫无意义。
(2)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翻译时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1)句注意重点字词“不义(不正当的手段),于(对),如(像)”要正确理解;(2)句注意重点字词“淡泊(恬静寡欲),明(明确),志(志向),宁静(排除外来干扰),致(达到),远(远大目标)”要正确理解。
12、答案: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论语〉十二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知,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志向,同时志向要专一,不会轻易被改变;结合“博学而笃志”可知,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能坚定自己的志向;可见“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结合《诫子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知,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据此可知,“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13、答案:(1)同“悦”,愉快;(2)能忍受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不是很愉快吗?说:同“悦”,愉快;(2)句意: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
14、答案:(1)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2)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而:表转折,但是、却;愠:恼怒、生气;(2)乐:以.....为乐。
15、答案:示例: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识记。写出至少两个《论语》中演化出来的成语即可;如:三省吾身(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博学笃志(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等等。
16、答案:(1)善于反省,及时发现自身的疏漏与不足;(2)甘于朴素,不慕富贵;(3)思想独立,志向坚定。
解析:本题考查拓展延伸。“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曾多次反省自己的行为;启发我们要及时反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及时发现自身的疏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也不改变自身的支取;“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甘于贫苦的生活,不拿不义之财;启发我们要甘于朴素,不慕名利(富贵);“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是: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启发我们要志向坚定,思想独立,不受威逼利诱。
17、答案:(1)期:约定;(2)委:丢下、舍弃;(3)好:喜爱,爱好;(4)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2)句意:丢下别人先离开。委:丢下、舍弃。(3)句意: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好:喜爱,爱好。(4)句意: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8、答案:(1)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2)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惭,感到惭愧;引,拉;之,代词,指元方;顾,回头看。(2)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善,好。改,改正。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A.句意:对着孩子骂父亲。应断句:对子/骂父;B.句意:友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断句:下车/引引之,正确;C.句意:多个人同行。“三人”是主语,“行”是谓语,主谓之间应该断开,故断句:三人行;D.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传”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作为主语,应与后面断开,故断句:传/不习乎;故选B。
20、答案:A
解析:考查一词多义。A.动词,同行/动词,同行;B.副词,当时副词,按时;C.连词,表示顺承关系/连词,表示转折关系;D.代词,指元方/代词,这里指学问和事业;故选A。
21、答案:D
解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及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识记。D.有误。“君”是称对方,敬辞。“尊君”是对人父亲的敬称,而“家君”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不是敬辞。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