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狼》——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提前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粗字。
(1)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
(2)屠大窘_______________
(3)一狼径去_______________
(4)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下列选项对文章分析不正项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他著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小说集。
B.本文讲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的故事。
C.“投以骨”“复投之” “顾野有麦场”“目似瞑”“乃悟前狼假寐”这些句子都省略了主语“屠”,翻译的时候要将主语补充完整。
D.文章情节的发展先写了狼占上风,继而双方相持,最后屠户消灭了狼。文章以作者的议论收尾,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4、请结合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简要分析狼和鼠的相似之处。
【链接材料】
鼠好夜窃粟。有人置粟于盎①,鼠恣②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③,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注释】①盎(àng):古代一种腹大口小的器皿。②恣:放肆。③术:方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似庆且谢也。蓋二鹊招援友也。
5、解释下面加粗字词的意思。
①鹊巢其上(_________)
②悲鸣不已(_________)
③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
④盖以诱敌(_________)
6、下列加粗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投以骨/可以为师矣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夫君子之行
C.后狼而前狼又至/而顷刻两毙 D.其一犬坐于前屠自后断其股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
8、【甲】文中的狼贪婪、凶狠、狡诈,【乙】文中的鹊又是怎样的鹊?(请结合故事中鹊的行为具体来说)并谈谈你从这则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②,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③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④!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⑤耶?
[注]①畜:养;②厅事:住所的堂屋;③俟:等待;④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⑤贻:留下。
9、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断一处)。
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闻群犬呜呜作怒声
1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1)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
(2)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
(3)再就枕将寐(____________)
(4)将啮其喉(_________)
11、下列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屠惧,投以骨 乃伪睡以俟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而阴怀不测
C.两狼之并驱如故 犬阻之不使前也
D.乃悟前狼假寐 乃杀而取其革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3、阅读【甲】【乙】两文的结尾段落,分别说说两篇文章揭示的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4、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屠暴起____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
③将寐____________
④盖以诱敌____________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6、从乙文所表达的内容中总结出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17、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8、文中划框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B.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C.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D.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19、下列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目似瞑 瞑:闭上眼睛
B.将啮其喉 啮:咬
C.信不诬哉 信:信任
D.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贻:留下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阴险、狡猾、奸诈的共同特征。
B.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C.乙文告诉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楚事物的实质。
D.甲文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记叙,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21、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参考答案
1、答案:①连接、紧跟;②处境困迫,为难;③径直;④大腿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2)句意:屠户感到处境危急。套:处境困迫,为难。(3)句意: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径:径直。(4)句意: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股:大腿。
2、答案:(1)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
(2)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顾:看,视;积薪:堆积柴草;苦蔽:覆盖、遮盖;(2)黠:狡猾;顷刻:一会儿;变诈:巧变诡诈;几何:能有多少。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分析。C.“目似瞑”是对狼的神态描写,主语是“狼”;故选C。
4、答案:示例一:相同之处是贪婪。狼吃完骨头依旧不满足想要吃屠户,“并驱如故”。链接材料中的老鼠放肆地吃粮食,叫一大群老鼠一起吃,而且一再地来,最终被主人设计溺死。
示例二:相同之处是都死了。狼被勇敢机智的屠户杀死,老鼠因为贪吃最终被覆上糠的水淹死。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根据文中“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可知屠户投肉只不过让后狼暂时停脚,而“前狼又至”;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两狼并驱如故”,可见狼的贪婪的本性;根据“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可知狼的狡诈本性。链接材料中“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鼠在粮盎中吃了一个多月,快要把粮食吃光了;“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可知,粮食没有吃光,鼠是不会罢休的,表现了鼠的贪得无厌的本性。由此可见,文中的狼和链接材料中的鼠都是贪婪成性、贪得无厌的。
5、答案:筑巢;停止;像狗一样;大概,原来是
解析:句意:喜鹊在上面筑巢,由此可判断:巢,名词做动词,筑巢。句意:不停地发出悲伤的鸣叫,由此可判断:已,停止。句意: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由此可判断: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句意: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由此可判断:盖,原来。
6、答案:C
解析:A.介词,用/介词,把;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D.代词,其中/代词,它的。故选C。
7、答案:(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忽然有两只喜鹊在树上对叫,好像在对话一样,不一会儿便飞走了。
解析:(1)重点词语: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止,只。句意: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2)重点词语:若,好像;语,说话;俄而,不久。句意:忽然有两只喜鹊在树上对叫,好像在对话一样,不一会儿便飞走了。
8、答案:鹊:讲究情义,机智。如喜鹊看到自己同伴的孩子遭到赤练蛇的侵犯,从而“悲鸣不己”,招来群鹊,其中两只喜鹊请来一只鹳,由鹳“俯沖鹊巢,衔一赤蛇吞之”,帮它们除掉敌患。
启示:示例一:动物尚能如此讲究情义,我们更要助人为乐,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示例二:当问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时,要会动脑筋,善于借助外部力量解决,要学会求助。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看出群鹊看到小鹊受到蛇的威胁,一起向鹳求助。可以看出鹊的团结友爱讲情义;从“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一鹊亦尾其后”“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看出,两只鹊看到小鹊巢内有蛇,去请了鹳来帮忙,让鹳把蛇叼走,除掉了威胁,这表现了鹊的聪明机智。看到小鹊有危险,群鹊一起向鹳求助,据此可以得出启示:要团结一致对抗困难,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要乐于助人;群鹊不是蛇的对手,但它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请鹳来解决巢内的蛇,据此可以得出启示:当自己的力量有限,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善于向外界寻求帮助,借助外部力量来解决问题。
9、答案: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闻∕群犬呜呜作怒声
解析:
10、答案:攻击;看,视;靠近;咬
解析:
11、答案:B
解析:A.介词,把/连词,来;B.连词,表转折;C.助词,主谓之间,取独/代词,指狼;D.副词,才/副词,于是,就;故选B。
12、答案:①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②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解析:
13、答案:【甲】揭示的主题是: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乙】文揭示的主题是:坏人就像狼一样本性难改,一定要时刻警惕,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解析:
14、答案:①突然;②挖洞;③睡觉;④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目似瞑”意思是: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由此可判断:瞑,闭上眼睛;“一狼洞其中”意思是:一只狼在其中打洞,由此可判断:洞,打洞;“信不诬哉”意思是: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由此可判断:信,确实、的确;“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意思是: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由此可判断:贻,遗留、留下。
15、答案:①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解析: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1)重点词语:径,径直;去,离开;犬,像狗一样。句(2)重点词语:阳,表面上;不测,不可推测的恶意。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16、答案:狼子野心
解析:乙文写的是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后用“狼子野心”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17、答案:阴险、狡猾、奸诈;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甲文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乙文说明狼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的阴险。可判断狼的共同特点是:阴险、狡猾;根据“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可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讥讽嘲笑狼的狡猾。根据“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可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告诫人们要保持警惕。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这件事是我的堂侄虞敦说的。狼子野心,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凶恶额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表面上假装亲昵,而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只是有野心。“此事从侄虞惇言”意思是“这件事是我的堂侄虞敦说的”,句意完整不能断开;“然”表转折,之前要断开;排除BC两项。“阳为亲昵”与“阴怀不测”是不同的两种表现,“阳为亲昵”和“而阴怀不测”之间要断开;排除D项。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故选A。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C.有误,句意: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信:确实;故选C。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错误,甲文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不是记叙;故选D。
21、答案:①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一样的蹲坐在(屠夫)前面。
②(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顺。主人竟忘了它们是狼。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①径,径直;去,离开;犬,像狗一样;于,在。②稍,渐渐地;颇,很;驯,驯顺;补出省略的主语“两只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