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如皋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31 23:3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如皋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图为基多赤道纪念碑(西经78°27′8″,纬度0°0′)的照片,纪念碑四周刻有E、O、S、N(分别表示东、西、南、北)的西班牙字母,正对着小女孩的纪念碑上刻着“E”,小女孩右侧地面上的线条代表赤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女孩所在半球及行走方向是( )
A.北半球、向东 B.东半球、向西 C.南半球、向西 D.西半球、向东
2.该照片拍摄的时间最有可能为当地( )
A.上午10时 B.上午5时 C.下午3时 D.下午6时
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8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
A.等于1/2 B.大于1/2
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
4.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A.2019年1月6日16时 B.2019年1月5日8时
C.2019年1月5日16时 D.2019年1月6日8时
东非大裂谷宽几十至二百千米,深达1000至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受到了明显的变质作用 B.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 C.不会含有化石 D.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6.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
A.A B.B C.C D.D
下图为北美部分区域某时刻的海平面等压线天气图,在此刻之前,M地附近经历了天气系统的演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图示天气形势最可能出现在( )
A.一月 B.四月 C.七月 D.十一月
8.此时西海岸( )
A.气压比同纬度两侧高 B.气压比同纬度东海岸高
C.南部容易出现晴朗天气 D.南部容易出现阴雨天气
9.M地在此刻之前最有可能经历了( )
A.暖锋的形成 B.暖锋演变成冷锋
C.冷锋的合并 D.高压脊变低压槽
和田玉籽料的特点主要是表面光滑、常有裂痕,图是和田玉籽料的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将下列内容按时间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①和田玉山料②白云岩③白云质大理岩④和田玉籽料⑤和田玉石
A.②④⑤①③ B.②③⑤①④ C.①③②④⑤ D.②③①④⑤
11.和田玉籽料表面光滑、常有裂痕的主要原因是( )
A.岩浆侵入活动 B.压浆活动引起的变质作用
C.地壳运动和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和岩块间碰撞
12.捞玉的时间( )
A.季节性不明显 B.多在夏季 C.多在春、秋季 D.多在冬季
在林、灌地植物群落中,降雨时部分水量会被林冠层截留,而通过林冠层间隙或从枝条叶片上滴落的水量称为“穿透雨”,还有一部分则沿叶片、枝条、茎干向下运动, 最终直达植物根部,被称为“树干茎流”。林冠层降雨截留再分配的过程改变了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格局,尤其是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生存和生长具有深远影响。下图为林灌区降雨截留收集测量装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降雨量(P)、截留量(IC)、穿透雨量(TF)和树干茎流量(SF)四者之间的关系是
A.SF=P-TF-IC B.SF=P-TF+IC
C.SF=P+TF+IC D.SF=P+TF-IC
14.图中乙量筒是用来测量
A.截留水量 B.降雨量 C.穿透雨量 D.树干茎流量
15.研究发现,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其树干根区附近的土壤中养分集聚,形成“肥岛效应”。这主要得益于树干根区附近
A.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分解旺盛 B.土壤湿度大,腐殖质积累更快
C.植物根系广,汇聚林间空地土壤养分 D.树干茎流强,淋洗林冠层大气沉降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如图是某房地产公司在北京市(约40°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若在该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那么设计师要考虑哪些因素?
(2)说出地球从A公转到B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
(3)说出地球从B公转到D期间,北京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
17.甲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乙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根据甲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重熔再生的是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____;表示冷却凝固的是____;表示地壳隆起的是____。
(2)在甲图中,C所属的岩石类型中,常见的岩石有____;D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E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
(3)在乙图中,A、B两处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处;C处地貌名称是____,其形成的原因为____。
(4)在图乙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夏季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常在30℃左右,且风力强盛。从气候到地貌,柴达木盆地是最具代表性的类火星环境,对其进行的科学考察能为火星探测提供极为重要的类比资料。2003年火星奥德赛号在火星的南纬6.3°,东经14.1°拍摄到巨大的风吹痕。在柴达木盆地的西北边缘地区,由于常年刮偏北风,在土壤表面同样形成了地球环境中罕见的风吹痕现象。(下右图)
材料二 黑枸杞是我国西部特有的多年生多棘刺灌木,主要出产于柴达木盆地。人工种植黑枸杞,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后稍覆细沙及土,然后用透明塑料地膜覆盖,再在地膜上面全面覆土1.5-2cm,以透不进阳光为宜。
(1)说明柴达木盆地夏季气温日变化剧烈的原因。
(2)判断柴达木盆地典型地貌的所属类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该地貌在柴达木盆地的形成原因。
(3)推断柴达木盆地中风吹痕现象形成的条件。
(4)分析黑枸杞播种时用塑料地膜覆盖并在膜上覆土的原因。
19.下图为某国局部地形图及图中N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M河流域的地形特征是____。
(2)M河的主汛期出现在____季节,主要原因是____。
(3)历史上,M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除修建水坝之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左图是欧洲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欧洲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说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①和②分别代表的是哪种自然带。
(2)比较乞力马扎罗山与阿尔卑斯山雪线分布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C 2.A
【分析】1.据图文信息可知,小姑娘面对的纪念碑一侧上方标注E,再以赤道纪念碑为坐标原点来看,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可知,小女孩行走的方向是向西,小女孩位于赤道以南,即位于南半球,则小女孩所在半球及行走方向是南半球、向西,因此C正确;A、B、D错误。
2.结合图文信息分析可知,小女孩的影子应指向西南,可判断此时太阳位于东北天空;影长较短,进而判断此时太阳高度较高,地方时应该是上午时间且接近正午。综合以上信息,上午10时的可能性最大,A正确;B、C、D错误。
3.A 4.C
【解析】3.考查日期的判断,结合材料,图示时刻, 180经线为12时, 0时经线为0°, 此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 因此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为1/2,据此分析选A。
4.C地位于120W经线上, 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如下: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时的时间为2018年12月26日12时; 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8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航行到C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9年1月5日16时,据此分析选C。
5.B 6.A
7.A 8.D 9.C
【分析】7.区域表示北美地区。图中,根据站点气温可知,陆地上气温多为0℃以下,可判断为冬季,且区域多高压系统,最可能出现在1月前后,A正确,BCD错。故选A。
8.根据材料判断,西海岸的气压线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所以西海岸的气压值比两侧低,且读图可知,西海岸气压比同纬度东海岸低,A、B错误。读图,西海岸南部出现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出现阴雨天气,D正确,C错。故选D。
9.根据材料,在此刻之前,M地附近经历了天气系统的演变,读图,M地东侧出现锋面气旋系统,锋面气旋系统中的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同时,M地东北侧也有冷锋系统,应是受强大冷高压的影响,推动冷空气向东南方向运动。图中两个冷锋系统的锋线几乎重合,M地气压高,气温低,由此可推测M地在此刻之前最有可能经历了冷锋的合并,直选法选C,排除ABD。故选C。
10.B 11.D 12.C
13.A 14.C 15.D
【解析】13.根据材料:在林、灌地植物群落中,降雨时部分水量会被林冠层截留,而通过林冠层间隙或从枝条叶片上滴落的水量称为“穿透雨”,还有一部分则沿叶片、枝条、茎干向下运动, 最终直达植物根部,被称为“树干茎流”。所以P=IC+TF+SF,所以SF=P-IC-TF,故选A。
14.图中乙量筒连接乙集水接口,乙集水接口置于林冠层下部,应测量通过林冠层间隙或从枝叶片上滴落的水量,即是测量穿透雨量,C正确;图中甲量筒测量树干径流量,量水筒测量降雨量,截留水量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故选C。
15.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林灌木丛能有效降低风速,截获和聚集粉粒、尘埃等大气沉降物,降雨后,这些大气沉降物被树干径流淋洗,带至树干根部附近,使得养分集聚形成“肥岛效应”,D正确;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枯枝落叶较少,且微生物相对较少,有机质分解不会旺盛,A错;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土壤湿度相对较小,B错;林间空地上土壤养分少,C错。故选D。
16.(1)两楼的间距,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3)B到C:屋内光照面积由小变大,在C处达到最大。C到D:屋内光照面积由大变小。
17.(1) ⑥ ⑤ ④ ① ②
(2) 玄武岩 沉积岩 变质岩
(3) A 沙丘 风力沉积
(4) A C B
18.(1)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地表植被稀少且干燥,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强,导致白天气温迅速升高;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导致夜晚气温低,因此夏季气温日变化剧烈。
(2)风蚀地貌。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以风力作用为主,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风蚀地貌。
(3)该区域常年盛行单一风向;地表有干燥、疏松、细粒的土壤。
(4)该地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地膜覆盖可以保持土壤温度(或提高夜间土壤温度);该地干旱少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该地光照强烈,膜上覆土可以减少强光对幼苗的伤害。
【分析】本题以柴达木盆地为载体,涉及气温日变化、地貌的形成、外力作用、农业生产条件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学科素养。
(1)柴达木盆地地处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导致白天气温迅速升高,夜晚气温迅速降低。另外,作为高原上的盆地,盆地内地表植被稀少且干燥,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强,盆地地形热量又不易散失,导致白天气温迅速升高。
(2)由材料“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夏季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常在30℃左右,且风力强盛”可知,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风力强盛,在长期的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风蚀地貌。
(3)由材料可知,在柴达木盆地的西北边缘地区,由于常年刮偏北风,在土壤表面同样形成了地球环境中罕见的风吹痕现象。故形成的动力条件为常年盛行单一风向。物质条件:该地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故地表有干燥、疏松、细粒的土壤,易被风侵蚀搬运。
(4)3月下旬至4月中旬,该地气温仍较低,且由第一问可知,该地昼夜温差大,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夜间土壤温度;由材料可知,该地气候干旱,多大风,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膜上覆土可以减少强光对幼苗的伤害。
19.(1)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东北地势高,西南地势较低。
(2) 冬春 冬春季节降水较多,夏秋季降水较少,河流的主汛期出现在冬春季节。
(3)加筑堤坝;疏浚河道;提高流域植被覆盖率等。
20.(1)①热带草原带 ②积雪冰川带
(2)乞力马扎罗山雪线海拔高于阿尔卑斯山雪线。原因:乞力马扎罗山处于赤道附近(或纬度低)气温高,而阿尔卑斯山处于中纬(45°N附近)气温较低。按垂直递减率计算乞力马扎罗山0℃分布海拔高,雪线就高,而阿尔卑斯山则低。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南低北高,阿尔卑斯山雪线南高北低。原因: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为东南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为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量大,而且北坡为阴坡接受太阳辐射能较少,因此北坡雪线低。
【分析】本题以垂直自然带示意图为情境,设置两道小题,涉及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与雪线分布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组合有规律地变化,引起植被、土壤等因素的有规律更替。其垂直分异规律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基带和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结合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①自然带海拔较低,热量较好,在常绿落叶林带之下,所以是热带草原带,而②自然带海拔较高,温度较低,是在高山草甸带、高山荒漠带以上,所以为积雪冰川带。
(2)雪线是指在气候变化不大的若干年内,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气温、降水量、地形、坡度。①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时雪线也高。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由于乞力马扎罗山纬度低,所以山麓地区温度高于阿尔卑斯山,导致其雪线高于阿尔卑斯山,所以乞力马扎罗山雪线海拔高于阿尔卑斯山雪线。②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由于南北坡降水量不同,导致南北坡的雪线高低有差异,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半球,南坡在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所以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南低北高,阿尔卑斯山雪线南高北低。③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阿尔卑斯山北坡为背阳坡(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