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丁香结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统编版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一:
回顾课文 整体感知
回顾课文,由所读内容想开去
城里街旁宅院里
作者观赏了哪些地方的丁香花?
城外校园图书馆
我家屋外窗前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城里街旁
城外校园
斗室外
外形
气味
颜色
思维导图
灵动优雅
洁白无瑕
可爱芬芳
特点
概括课文
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禁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
学习任务二:
欣赏雨中丁香,体会人生哲理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阅读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这画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这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愁怨与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吗?
雨中丁香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作者为什么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通过写丁香花和细雨迷蒙的画面,说明丁香花有许许多多的愁怨,许许多多理不清的忧愁。作者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怨,抒发自己内心无限的忧愁。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丁香花苞的外形,自然过渡到写“丁香结”,与上下文浑然一体。
外形相似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借花抒情
借花喻理
结:①条状物打成的疙瘩,如:绳结。
②心情烦闷 心里有结,如:心结。
丁香结有什么寓意?
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
诗句理解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释义:蕉心紧裹未展,丁香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释义:青鸟无法传递远方思念的人的音讯,那绵绵的春雨中绽开的丁香花蕾让我想起凝结的愁怨。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在古人的诗词中,“丁香结”和什么联系在一起?
借丁香
喻愁怨
诗句理解
作者由丁香花想到古人诗里的丁香结,知道了丁香结在古人眼中就是惆怅、愁思的象征,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而这正是“丁香结”的寓意 。
你获得了哪些感悟?
课文延伸
人生思考
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作者给“丁香结”赋予了新的寄寓——既然人生难免遇到困难,那不妨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积极解决问题,并把它看作是一种人生的味道。如:遇到学习上的压力,在考试中失利,与同学争吵等生活中不顺利的事情,虽然让人不愉快,但积极面对,就能不断成长,也不失为有滋有味的生活。
课文延伸
《丁香结》原文还有一个结尾,读读——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你的心中此时有什么想说的吗?
请批注在课文结尾处。
学习任务三:
小试牛刀,迁移表达
课堂小结
1.借助景物联想,结合生活实际想开去
如作者看到“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依次描述了城里街旁、城外校园、斗室外的丁香,由此想到了“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想象到了“迷蒙细雨中,着了水滴的紫色丁香花,其线条模糊,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的画面,显然,微雨中的丁香更惹人怜爱,“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单元语文要素:由所读内容想开去。
2.借助作者感悟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
作者由“丁香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想到了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恰似人生中一件又一件解不完的不顺心事。需要我们有豁达的态度去面对、去解决。
小试牛刀
丁香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态度和精神,你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具有象征意义?(如梅兰竹菊等)你从它们身上感受到什么品质?有什么启发?(想到人生的追求等)
高洁
隐逸
谦虚
清雅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小练笔
学习本文多角度写景物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
发挥想象,写一个小片段,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示例:
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唯独菊花竞相开放,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向秋风挑战。陈毅爷爷曾这样写诗赞美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我看到了一朵菊花,它远离那菊花群,仿佛不愿与它们为伍,确实它是鹤立鸡群,虽一枝独秀,但让人感到了一种个体所独有风姿,墨绿色的叶子层叠叠,如众星捧月般衬托着洁白的花,更让它显得宁静高远,神圣脱俗,它能在这样的逆境里求生存。令我钦佩!
类文阅读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⑧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虽然长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但是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⑨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⑤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⑥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⑦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思考】由所读内容想开去,你想到了什么?从哪儿看出白玉簪花的“高洁”?
板书设计
赏花——丁香花(形、色、味)
丁香结 豁达 乐观
感悟——丁香结(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丁香结
学好语文
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