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湘教版七上 第二章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第2课时)
课程标准(2022)
●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鸟瞰图
等高线地形图
直 观
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地形图。
合作探究一
等高线有什么特征?(提示:形状、海拔、坡度等)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00
100
100
海拔之差--等高距
1.闭合曲线
2.同线等高
3.同图等距
想一想
爬山时,为了节省力气,我们往往选择陡坡还是缓坡?
等高线地形图
陡坡
缓坡
4.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密陡疏缓)
山顶
鞍部
山脊
山谷
初识山体部位
自然景观
示意图
合作探究二
说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
等高线闭合,
中间高,四周低
山顶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
雨水分流,形成分水岭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
集水区域,易发育河流
100
300
200
山谷
山脊
300
100
200
凸低为脊(低脊 谐音:低级)
方法一:谐音记忆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凸高为谷(高谷 谐音:高估)
方法二:
①垂直于弯曲方向作直线 ②中间与四周数值对比
100
300
200
山谷
山脊
300
100
200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两个山顶之间的过渡部分
鞍部
陡崖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山体部位尽在你“掌握”
山顶
陡崖
山脊
山谷
鞍部
研学之旅
第一组:从①、②登山线路中选择较轻松的登山线路,尝试说明理由。
第二组:从②、 ③ 处中选择最有可能出现小河的地方取水,尝试说明理由。
第三组:从图中寻找最适合攀岩的地方,尝试说明理由。
第四组:甲、乙两村间修一条公路,请在a、b两条线路中选择较平缓的,尝试说明理由。
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③ , ③ 处为山谷,最有可能出现小河可以取水。
④ , ④ 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适合攀岩。
b, b线路大致与等高线平行,路面较平缓。
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
1.水库(大坝)选址
①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为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地势落差大。
②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
2.公路、铁路的选址
一般选择线路与等高线平行,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尽量避开陡崖、陡坡,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建成“之”字形。
(图中公路选线为①)
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
3.露营地的选址
①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避开暴雨造成的山洪。
②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
③应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平原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绿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橙
海洋、湖泊一般用 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蓝
积雪、冰川一般用 色表示。
白
分层设色地形图
B
A
300米
200米
100米
0
-100米
-200米
300米
200米
100米
0
-100米
-200米
地形剖面图
课堂检测
(2023.江苏无锡)明明同学打算暑假去攀登长城,攀登前对某地长城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了研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
B
1.明明同学通过研究地图发现( )
A.烽火台海拔最高,易远观
B.关城四面环山,易守难攻
C.城墙沿着山脊,防御功能强
D.道路沿山谷建设,难度大
2.明明同学攀登长城时会发现( )
A.①到②的坡度最小 B.③在④的西北方向
C.①和②的距离约为100米 D.③到④的高差约为200米
课堂检测
(2023.湖北宜昌)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对图中甲、乙、丙、不四地所在地形部位表
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山脊 B.乙位于山谷
C.丙位于山顶 D.丁位于鞍部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合开展攀岩活动
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B
D
5.研学路线上丙地与丁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80米 B.280米
C.350米 D.480米
6.研学路线所处的山体部位是( )
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7.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有公交车站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课堂检测
(2023.广东统考)【跨学科研学主题】近期,广州市某学校地理小组就近开展了乡土地理研学活动。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B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