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青岛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01 08:3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所谓直观认识,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和简单操作,初步了解这些几何形体的形状,并把它们的整体形状保留在大脑的记忆里,作为以后识别和辨认的参照;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并能把看到的实物与相应的几何形体联系起来,用几何形体的名称描述实物的形状。在直观认识阶段,不细致深入地研究几何形体的结构特点,更不要求对形体的结构特点有规范的语言描述。学生直观认识几何形体的信息渠道主要是视觉和触觉。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立体图形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要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教材选择以积木为教具。让学生在玩中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有更清楚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五.教学设计:
(一)导语:同学们,这是我们拼搭的作品,老师选了几件,,用多个物体组成,你知道这些物体的形状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研究认识图形。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操作感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
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把相同形状物体的照片贴在各自的名称下(用吸盘把实物吸在黑板上更好),并出示数学上各种形状物体的简图图片。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出示物品让学生辨认是哪种形状?出示矿泉水瓶,是否是圆柱引起争议,引出认识图形的特点。让学生在比较中认清圆柱的样子。并边说边想边做手势。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躺着能滚。
(2)在认识圆柱的基础上学习球。让学生进行想象。球:是圆圆的,四处能滚。
(3)小组活动认识正方体。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的方法,认识正方体并与同学讨论。分享学生的发现。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4)正方体的基础上学习长方体。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板书不同形状物体的主要特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记忆。(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观察,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意识。
出示图形的特征,学生说出哪种图形。修改原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图形的特点)
4.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三)练习巩固
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形状的物体让学生辨认。
2.找朋友。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是好朋友。请你将这些图形与他们的好朋友连起来。
3.做游戏。现在一起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摸”。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一节课结束了,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那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回家跟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家里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