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暑期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暑期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01 14: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第一章暑期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其中含溶质24克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2.如图是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克A和80克B固体中各加水150克,加热溶解,同时蒸发掉50克水,冷却至T1℃,这时(  )
A.二者均有晶体析出
B.只有A析出有晶体析出
C.只有B析出有晶体析出
D.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3.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
D.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小于对小球B的支持力
4.20℃时,向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5g KNO3晶体,下列叙述正确的(  )
A.KNO3晶体不会溶解 B.溶液的质量变为105克
C.溶剂的质量改变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
5.现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克水,20℃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②中溶液升温到30℃,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
D.若③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6.将同一实心铁球分别投入水、煤油和水银中,静止后铁球位置如图4所示.已知ρ煤油<ρ水<ρ铁<ρ水银,则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的是(  )
A.在水中 B.在煤油中 C.在水银中D.无法确定
7. 取四份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D.降温至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8.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 D.升高温度的方法
9.如图所示,在木棍的下端粘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放入密度不同的A、B、C三种液体中,它竖直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则(  )
A.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B液体密度最大
B.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C液体的密度最大
C.木棍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C液体密度最大
D.木棍在C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液体密度最大
10.在常温下,向100g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8g硝酸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11.t℃时,向一支盛有0.2克熟石灰的试管里加入20毫升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固体,下列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0.2克
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溶液将变为不饱和溶液
D.该溶液是浓溶液
12.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B.a 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b 连接的是负极
C.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 2:1
D.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3.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在60℃时,将60g KNO3投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54.5% B.37.5% C.52.4% D.47.5%
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杂质时,可以用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配制饱和溶液,冷却后析出甲晶体的办法得到纯甲晶体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不相等
15.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冰川水和地下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和湖泊水
16.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其中烧杯②中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质
B.①和②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操作Ⅱ一定是降温
D.③和②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7.加热一杯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溶剂,直至恰好析出晶体前。整个过程中,下列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硝酸钾的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
18.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表:
0 30 60 90
甲 13.3 45.8 110 202
乙 35.5 36.0 37.1 38.1
丙 0.18 0.16 0.12 0.08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
C.甲、乙饱和溶液从60℃降为30℃,析出晶体甲>乙
D.大于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
19.在一定温度下,从100g某物质的溶液中取出50g溶液,剩下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减少 B.溶剂的质量减少
C.溶液的密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20.下表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请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T 30 40 50
溶解度/g 甲 13.3 20.9 31.6 39.1 45.8 63.9 85.5
乙 29.4 33.3 37.2 39.1 41.1 45.8 50.4
丙 35.7 35.8 36.0 36.2 36.3 36.6 37.0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
B.随着温度变化,甲的溶解度变化最小
C.30℃时,100g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6.3g
D.分别将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二、填空题
21.t℃时,两个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甲、乙物质各80克,充分搅拌。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此时    溶液是饱和溶液,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2.常温下将6g氯化钠完全溶于54g水,将所得溶液均分成6份,请完成下列计算:
(1)第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第三份溶液中再加10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第六份溶液,加1g氯化钠,若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则需再加水   g。
23.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在溶解粗盐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漏斗中的液面应   (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24.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温度为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乙两物质中,通过降温的方法能将接近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3)t2℃时,将35g甲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甲溶液    g.
(4)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5.溶液具有的特点是   的混合物。将少量的下列物质:①味精②醋③植物油④泥沙分别加入水中震荡,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写序号)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填写序号)
26.如图,这是把同一个球分别放在三杯不同密度的液体中的情景,则该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填“相等”或“不相等”),三种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
27.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在图中的电源上A是   极(填“正”或“负”)
(2)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   ;在相同条件下试管1内气体的溶解度大于试管2内气体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   (填“小”或“大”)。
(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和   组成的。
(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8.给下列混合物归类:①食盐水,②牛奶,③色拉油和汽油混合后的液体,④肥皂水,⑤泥水,⑥色拉油和水混合后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乳浊液的是   。
29.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讨论“水”的话题,大家积极参与,话题如下:
(1)如图,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地表径流等环节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其中“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工程改变水循环中的环节是   (填序号)
(2)能确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A.水的蒸发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D.水的蒸馏
(3)某同学发现最近家里的自来水有点浑浊,就想着自制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该净化过程中,用到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   等(填一个即可)。通过这个简易装置净化后的水还是不能直接饮用,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
30.化学实验能使我们获得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和学习的快乐。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仪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溶解;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③称量;④计算
(2)按配制溶液的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
(3)图2操作中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中加入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
(4)实验操作称量固体的质量及所量取的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g ;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31.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图甲所示,一块体积为V0的木块漂浮于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假设木块和溶液体积不发生交化),木块排开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小明认为图甲烧杯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
(2)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可知,温度改变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祝是   
(3)木块在A时刻所受到的浮力   (大于、小于或等于)B时刻所受到的浮力.
32.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在做过滤实验后,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其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
(2)操作⑤的名称是   , 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发现精盐含量较低,其可能原因是(可多选)。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有点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四、解答题
33.目前很多家庭都备有消毒药品,但往往不能正确使用它们.常见消毒药品的适用范围如表所示
药 品 适 用 范 围
过氧乙酸 主要用于医院和公共场所消毒,具有较强腐蚀性和漂白性,对皮肤有强烈刺激.
高锰酸钾 0.1%的溶液适用于瓜果、蔬菜和食具的消毒,1%的溶液用于冲洗毒蛇咬伤的伤口.
双氧水 漂白和杀菌作用强,3%的双氧水适用于创伤换药.在热与光的作用下,会较快分解.
(1)上述消毒药品中,最适合于食品消毒的是    ;
(2)使用消毒液并不是越浓就越有效,如双氧水高浓度时具有腐蚀性.现需将500克 质量分数为 30%的双氧水配制成3%的溶液,用于创伤换药,需加水   克.
34.抹香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它在所有鲸中潜水最深且最久,号称“潜水冠军”,如图所示。一头体长19米,体积24米3的成年抹香鲸可轻松潜至1000米深的海底。
(1)求潜至此深度时,抹香鲸所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
(2)若抹香鲸继续下潜至2000米深的海底,它受到的浮力会变化吗?为什么?(假设海水密度为1×103千克/米3,且不随深度变化)
35.海水中有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人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很多的物质,如氯化钠等。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某盐场测得①海水中含氯化钠约为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氯化钠约为8%。晒盐最好用   (填序号)作原料。
(2)下图就是利用卤水原料提取氯化钠的大致过程
请计算125千克含氯化钠为8%的井水在蒸发池中蒸发形成浓度为20%时,需要蒸发水的质量。
36.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1)1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克。
(2)20℃时,将20克硝酸钾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如图是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若操作1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则请计算需要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B
6.C
7.D
8.A
9.B
10.B
11.B
12.B
13.C
14.A
15.B
16.B
17.D
18.D
19.D
20.D
21.乙;44.4%
22.(1)10%
(2)5%
(3)9
23.(1)烧杯;漏斗
(2)加快食盐溶解;引流
(3)低
24.t1;甲;80;>
25.均一稳定;①②;③
26.相等;丙
27.(1)正
(2)1:2;小
(3)氢元素;氧元素
(4)水 氢气+氧气
28.①③;②④⑥
29.(1)⑤
(2)B
(3)过滤 (或吸附)(填一个即可);水中还含有微生物(合理即可)
30.(1)④③①②
(2)玻璃棒
(3)减少氯化钠的质量,使天平重新平衡
(4)12;偏小
31.(1)杯底有少量固体剩余
(2)先变小后不变
(3)等于
32.(1)滤纸破裂/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蒸发结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3)A;B;D
33.(1)高锰酸钾
(2)4500
34.(1)解: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海水gV排=1×103kg/m3×10N/kg×24m3=2.4×105N
答:潜至此深度时,抹香鲸所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2.4×105N
(2)解: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海水gV排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其它因素都无关。当抹香鲸继续下潜至2000米深的海底时,因为水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
答:若抹香鲸继续下潜至2000米深的海底,它受到的浮力不变。原因是水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海水gV排可知其受到的浮力不变。
35.(1)②
(2)125kg×8%=(125kg-m)×20%,解得m=75kg。
36.(1)20.9
(2)根据表格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15.8g,
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设需要增加硝酸钾的质量为x,

解得:x=20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