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课件: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课件: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共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09 14:1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遵守的原则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书写步骤
3、标明气体、沉淀符号的规律
4、多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化学反应前后
都不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 六个不变
宏观
元素的种类
元素的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微观
物质的种类
01
分子的种类
02
化学反应前后 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的化合价
01
分子的数目
02
化学反应前后 两个可能改变
宏观
微观
①图示
②语言表述
③文字表达式
④化学反应式
⑤化学方程式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S+O2 SO2
点燃
S + O2 === SO2
32 32 64
点燃
只知现象,不知还有哪些物质参加反应,生成哪些物质.
知道反应物、生成物
比语言表述更简便,且知道反应条件
具备文字表达的优点,且还知道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具备化学反应式的优点,还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4、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读下列化学方程式
3、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C + O2 CO2
点燃
12 32 44
意义:
量的意义:
微观意义:
在点燃的条件下,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可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每 份质量的碳与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表示 和 在 的条件下生成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12
32
44
写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P + O2 PO2
(2)P2 + O5 P2O5
(3)P + O2 P2O5
凭空臆造成生成物PO2 ,与事实不符
任意改动氧气化学式,也与事实不符,应为O2
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违背
客观事实
未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一、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了解相关物质的性质,并且能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注意:使化学方程式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即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但不能改变 物质的化学式。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
C + o2 co2
点燃
C原子个数:
O原子个数:
原子总个数:
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 。
1
2
1
2
3
3
这个方程式我们称配平了
相等
H2 + O2 H2O
H原子个数:
O原子个数:
2
2
2
1
原子总个数:
4
3
这时为使式子两边的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就需要配平,即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 配上
适当的 .
前面
化学计量数
点燃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

将短横线改写成 “ =”

标明反应发生条件以及生成物状态

检查是否写对

1
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找找标 “↑” 的规律
S+O2=== SO2
点燃
2
C+O2=== CO2
点燃
3
2KClO3 === 3O2 + 2KCl
MnO2
4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找找标 “↓” 的规律
0 2
Fe+CuSO4 == FeSO4 + Cu
0 1
4P+O2=== 2P2O5
点燃
0 3
CuSO4+2NaOH==Na2SO4+Cu(OH)2
↑、↓ 都标在生成物的后面
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产生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
在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产生固体,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
1
2
3
总结
练习:请你判断下列 、 是否正确
2CO + O2=== 2CO2
点燃
H2 + CuO === Cu + H2O
CO2+Ca(OH)2==== CaCO3 + H2O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
2.
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就是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切记不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式)。
三、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
(1)观察法
Al+H2SO4 Al2(SO4)3+H2
①原子团反应前后不变的,将原子团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配平
CuSO4
+
NaOH
Cu(OH)2
+
Na2SO4
2
配平练习:
②反应前后某种原子出现多次的可先观察反应特征再配平
Fe2O3 + CO Fe + CO2
观察上式,分析得到反应前的CO变成反应后的CO2,即每个CO可得到1个氧原子,而Fe2O3中有3个氧原子,因此CO前应配3,其他再相应配平。
3
3
2
高温
Na2CO3 + Ca(OH)2 CaCO3 + NaOH
遇到原子团:一般作为整体考虑。
NaOH + H2SO4 Na2SO4 + H2O
2
2
2
Na2CO3 + HCl NaCl + H2O + CO2
H2CO3
2
2
KMnO4 K2MnO4 + MnO2 + O2
高锰酸根和锰酸根写法是一样的。
看作MnO4
2
P + O2 P2O5
(2)最小公倍数法
找出关键元素O。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
P + 5O2 2P2O5
4P + 5O2 2P2O5
再配平其他原子。前后磷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在P前面配上计量数4
4P + 5O2 2P2O5
短线变成等号
P + O2 P2O5
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该原子的个数,把得到的数字写到化学式前面。在O2前面配上计量数5,在P2O5前面配上计量数2
(3)奇数配偶法
选择化学式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且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的元素的入手
方程式左边O的个数为3,右边O的个数为2。先将左边的O的个数配为偶数,即KClO3前面配2,再相应配平。
KClO3 KCl + O2
MnO2
练习:配平
H2S + O2 —— SO2 + H2O
2
2
3
(4)配1法
令组成较复杂的物质的计量数为1,确定其他各物质的计量数,若化学计量数不是整数,最后去分母即可。
C2H2 + O2 CO2 + H2O
上式中C2H2前配1,其他再相应配平。
C2H2 + O2 CO2 + H2O
1
2
1
O:2×2+1=5
2
5
∵化学计量数为最简整数比,因此整个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都乘以2。
C2H2 + O2 CO2 + H2O
5
2
4
2
点燃
练习:配平
C2H5OH+ O2——CO2+ H2O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注意事项
② 配平时,只能在化学式前配上一定的化学计量数,而不能改变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
③ 化学计量数1可以省略不写,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必须是最简整数比。
①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不能有相同的化学式。
(1)反应条件只有一个写在等号的上方;
若需 2个或多个条件,则分开写在等号上下方。
(点燃、通电、加热( △ )、催化剂、高温等)
(2)点燃≠加热(△)
点燃≠燃烧
高温≠加热(△)
(3)只有生成物中有气体时,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注“↑”。
(4)溶液中的反应 ,只有生成物中有难溶的固体物质时,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注“ ↓”。
注意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五字口诀: 写---配---等---标---查
3.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①观察法 ②最小公倍数法
③奇数配偶法 ④配“1”法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