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离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2、相对原子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2课时 离子
+11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
-
-
-
钠原子
氯原子
质子数=电子数=11
质子数=电子数=17
不带电
不带电
Na
Cl
-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11
10
17
18
>
<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Na+
Cl-
阳离子
阴离子
我稳定了
我也稳定了
+11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
-
-
-
-
NaCl
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
钠 + 氯气 氯化钠
点燃
NaCl
Na
Cl2
1、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分类
阴离子
阳离子
3、离子的表示——离子符号
(电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
X
n
元素符号
离子所带电荷数(得失电子数;当n=1时略去不写 )
离子带正或负电
±
离子所带电荷数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构成物质的粒子
原子
分子
离子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含有金属离子或NH4+的物质。如:(NaCl、NaOH)
6
1.674×10-27
1.993×10-26
2.657×10-26
9.288×10-26
氢
碳
氧
铁
1个原子的质量/Kg
原子种类
几种原子的质量
问题:1、原子的质量如此小,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
用都极不方便。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呢?
为方便使用确定了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Ar)
三、相对原子质量(Ar)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一种碳原 子质量 x 1/12
(1)定义式:Ar=
一个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碳-12: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等于1.66×10-27 kg
是一个比值;
单位为“ 1 ”,省略不写
注意
已知c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
求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r(H)
Ar=
一种碳原子质量 x 1/12
一个原子的质量
=
1.993×10—26 Kg x 1/12
1.67×10—27 Kg
≈
1
解析:
练习
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H 1 0 1
C 6 6 6
O 8 8 8
Na 11 12 11
1
12
16
23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找规律
原子 钠 氧 铝 硫 钙
质子数 11 8 13 16 20
中子数 12 8 14 16 20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3
16
27
32
40
练习1
原子 种类 原子核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1 1
碳 6 6
铁 26 56
磷 16 31
氮 7 7
0
1
6
12
26
30
15
15
7
14
练习2
粒子的种类 电性 质量
质子
中子
电子
一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一个单位负电荷
1.6726×10-27kg
1.6749×10-27kg
质子质量的1/1836
合作交流—小组讨论
1、原子中: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规律?
1、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分子大,原子小
B.原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习题
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 )
A、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构成
B、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D、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
C
习题
2.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C
12 g
1/12
12
1.993×10-26 kg/12
习题
3.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之比为 ( )
D
C.2:1
D.1:2
A.12:1
B.2:12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