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火,人类第一次支配
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
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
——恩格斯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燃烧给我光明和温暖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燃烧用于加工食物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燃烧用于工业生产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燃烧用于发射火箭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汽车自燃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森林大火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建筑着火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火灾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第1课时)
01
02
疑问一
疑问二
什么是燃烧?
又该如何灭火?
03
疑问三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1
探究一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1
探究一
燃烧例子 燃 烧 现 象
木炭燃烧
硫的燃烧
铁丝燃烧
共 同 点
发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固体
可燃物与氧气、发光、放热、氧化反应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1
探究一
一、燃烧的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把煤和石块分别点燃,都能燃烧吗
这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煤块
石块
燃烧需要可燃物。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1
探究一
一、燃烧的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满足,那么该如何灭火呢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的条件
清除或撤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灭火的措施:
①关掉燃气阀门;
②砍隔离带;
④盖灭;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Na2CO3+2HCl=2NaCl+CO2↑+H2O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的条件
清除或撤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灭火的措施:
①关掉燃气阀门;
②砍隔离带;
③使用灭火器;
④盖灭;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的条件
清除或撤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灭火的措施:
①关闭燃气阀门;
②砍隔离带;
③使用灭火器;
④盖灭;
⑤浇灭;
⑥扇灭、吹灭;
……
燃烧的概念
燃烧概念
1、引导归纳
燃烧与灭 火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灭火原理措施
灭火的原理及措施
1、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即清除或撤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燃烧条件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2、灭火措施:关闭燃气阀门、砍隔离带、盖灭、使用灭火器、浇灭、吹灭或扇灭等。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2、讨论点拨
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有什么缺点?如何改进?
01
练习一
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2
练习二
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绝氧气
B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3
练习三
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⑵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⑶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⑷图三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图四中的字母编号)。
需要可燃物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AB
谢谢!(共23张PPT)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第2课时)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01
02
疑问一
疑问二
身处火灾现场,我们应该怎么做?
爆炸是怎么产生的?
03
疑问三
如果被困火场,我们又应该怎么逃生?
对于易燃易爆物,我们应该如何注意安全?
04
疑问四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1
探究一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1
探究一
①如果火势很小,可根据起火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火扑灭;
②如果火势很大,或有蔓延的可能,应立即拔打火警电话“119”。
发生火险时,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火情处理: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2
探究二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4、火场自救:
①如果火势很大,可根据楼层的高低,或到窗口呼救,或结绳自救;
②如果火势不大,不要开门窗,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不能乘坐电梯。
被困火区时,要冷静采取自救措施: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3
探究三
四、爆炸
剧烈而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空间内,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4
探究四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4
探究四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4
探究四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4
探究四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4
探究四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4
探究四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04
探究四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1、引导归纳
火情处理
火情处理
1、引导归纳
燃烧与灭 火
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
火场自救
火场自救
①如果火势很小,可根据起火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火扑灭;
②如果火势很大,或有蔓延的可能,应立即拔打火警电话“119”。
①如果火势很大,可根据楼层的高低,或到窗口呼救,或结绳自救;
②如果火势不大,不要开门窗,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不能乘坐电梯。
爆炸
①爆炸:剧烈而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空间内,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②爆炸极限。
①严禁烟火及消防安全标志;
②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注意事项。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2、讨论点拨
⑴活生中燃气泄漏,我们应该怎么做?不能做什么?
①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
②严禁烟火,特别是严禁拨打电话或开电源开关。
⑵室内着火能否打开门窗?为什么?
不能,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会燃烧得更旺。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1
练习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家里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B.加油站严禁接打手机
C.在有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严禁化纤类服装
D.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A
下图所示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A.①③④ B .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2
练习二
A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03
练习三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