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细解】初中数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细解】初中数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27 18:19:38

文档简介

【细解】初中数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  )
A. B.1 C.0 D.-5
2.下面是大疆科技、华为集团、太极股份和凤凰光学四个杰出科技企业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底边长y是腰长x的函数,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4.(2019·邵阳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m-2,m+1)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1 B.m>2 C.-1-1
5.(2019·河北模拟)如图,已知∠ABC=∠DCB,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DCB的是(  )
A.∠A=∠D B.∠ACB=∠DBC C.AC=DB D.AB=DC
6.已知k>0,b<0,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为(  )
A. B. C. D.
7.(2020·铜仁)已知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为 ,则它的边长为
A.2 B.3 C.4 D.
8.如图所示,在等腰△ABC中,AB=AC,BD⊥AC,∠ABC=72°,则∠ABD=(  )
A.36° B.54° C.18° D.64°
9.估计 +1的值(  )
A.在2和3之间 B.在3和4之间 C.在4和5之间 D.在5和6之间
10.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ABC的平分线BD上一点,PE⊥AB于点E,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F,垂足为点Q.若BF=2,则PE的长为(  )
A.2 B.2 C. D.3
二、填空题(共30分)
11.(-2)2+|-5|- =    
12.如图所示,在△ABC中,∠A=66°,点I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IC的大小为   
13.(2020·常州)若一次函数 y=kx+2 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14.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3,7),则方程kx+b=7的解为   
15.(2020·新疆)如图,在x轴,y轴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 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a,2a-3),则a的值为   .
16.一辆快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设先发车辆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 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可得慢车的速度为   km/h,快车的速度为   km/h.
三、解答题(共50分)
17.如图,在△ABC中,∠B=∠C,过BC的中点D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点E,F.
(1)求证:DE=DF;
(2)若∠BDE =40°,求∠BAC的度数.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 B(3,-3),C(0,-4).
(1)①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1B1C1;
②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
(2)写出B1,B2的坐标.
19.如图所示,过点A(2,0)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交y轴于点B,C,其中点B在原点上方,点C在原点下方,已知AB= .
(1)求点B的坐标;
(2)若△ABC的面积为4,求l2的解析式.
20.小玲和弟弟小东分别从家和图书馆同时出发,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小玲开始跑步,中途改为步行,到达图书馆恰好用30 min;小东骑自行车以250 m/min的速度直接回家.两人离家的路程y(m)与各自离开出发地的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为   m,小玲步行的速度为   m/ min.
(2)求小东离家的路程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求两人相遇的时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无理数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是无理数,1、0、-5是有理数.
故答案为:A.
【分析】无理数常见三种形式如下: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与π有关的式子;③无限不循环小数,据此判断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C、D中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B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分析】轴对称图形: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据此分析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2x+y=10,
∴y=-2x+10.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2x>-2x+10,x-(-2x+10)解得2.5∴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x+10(2.5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周长的概念可得2x+y=10,然后表示出y,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范围,据此判断.
4.【答案】C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P(m-2,m+1)在第二象限,
∴m-2<0且m+1>0,
解得-1<m<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列出不等式组,解出即得.
5.【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ABC=∠DCB,∠A=∠D,BC=CB,∴△ABC≌△DCB(AAS)
B.∵∠ACB=∠DBC,∠ABC=∠DCB,BC=CB,∴△ABC≌△DCB(ASA)
C.由AC=DB,BC=CB,∠ABC=∠DCB,不能推出三角形全等;
D.∵∠ABC=∠DCB,AB=DC,BC=CB,∴△ABC≌△DCB(SAS)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结合给出的条件和已知,进行判断得到答案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k>0,
∴-k<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0,
∴-b>0,
∴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正半轴.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k、b的范围可得-k、-b的范围,然后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以及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所在的位置,据此判断.
7.【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
设它的边长为 ,可得: ,
解得: , (舍去),
所以等边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计算即可求解.
8.【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AC,∠ABC=72°,
∴∠ABC=∠C=72°.
∵BD⊥AC,
∴∠BDC=90°,
∴∠CBD=90°-∠C=90°-72°=18°,
∴∠ABD=∠ABC-∠CBD=72°-18°=54°.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C=72°,然后在Rt△BCD中,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可得∠CBD的度数,接下来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求解.
9.【答案】C
【知识点】无理数的估值
【解析】【解答】解:∵9<10<16,
∴3<<4,
∴4<+1<5,
∴+1的值在4和5之间.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估算无理数大小的方法可得的范围,进而求得+1的范围,据此解答.
10.【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ABC的平分线BD上一点,
∴∠ABD=∠DBC=30°.
∵QF为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BF=2,∠QBF=30°,
∴FQ=1,
∴BQ==,
∴BP=2.
∵PE⊥AB ,BP=2,∠EBP=30°,
∴PE=BP=2×=.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ABD=∠DBC=30°,然后在Rt△BQF中,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Q,由勾股定理求出BQ的值,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可得BP的值,然后在Rt△BPE中,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就可得到PE的值.
11.【答案】5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含乘方)
【解析】【解答】解:原式=4+5-4=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可得原式=4+5-4,据此计算.
12.【答案】123°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A=66°,
∴∠ABC+∠ACB=180°-66°=114°.
∵BI为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IBC=∠ABC,∠ICB=∠ACB,
∴∠IBC+∠ICB=(∠ABC+∠ACB)=×114°=57°,
∴∠BIC=180°-(∠IBC+∠ICB)=180°-57°=123°.
故答案为:123°.
【分析】首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BC+∠ACB=114°,由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IBC=∠ABC,∠ICB=∠ACB,据此可求出∠IBC+∠ICB的度数,然后在△IBC中,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13.【答案】k>0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 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
∴k>0.
故答案为:k>0.
【分析】直角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与系数的关系解答即可.
14.【答案】x=-3
【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3,7),
∴方程kx+b=7的解为x=-3.
故答案为:x=-3.
【分析】直接根据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行解答.
15.【答案】3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OA=OB,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点P在∠BOA的角平分线上,
∴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
又∵点P在第一象限,点P的坐标为( a,2a-3),
∴a=2a-3,
∴a=3.
故答案为:3.
【分析】 根据作图方法可知点P在∠BOA的角平分线上,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结合点P在第一象限,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16.【答案】80;120
【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综合应用;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慢车的速度为akm/h,快车的速度为bkm/h,由题意可得
解得,故慢车的速度为80km/h,快车的速度为120km/h.
故答案为:80,120.
【分析】设慢车的速度为akm/h,快车的速度为bkm/h,由图形可得3.6(a+b)=720,(9-3.6)a=3.6b,联立求解即可.
17.【答案】(1)证明:∵DE⊥AB,DF⊥AC,
∴∠BED=∠CFD=90°,
∵D是BC的中点,
∴BD= CD.
又∵∠B=∠C,
在△BED和△CFD中,
∠BED=∠CFD,∠B=∠C, BD= CD,
∴△BED≌△CFD(AAS),
∴DE= DF
(2)解:由(1)∠BED =90°,
∴∠B+∠BDE= 90°,
又∵∠BDE =40°,
∴∠B= 50°,
又∵∠B=∠C,
∴∠C= 50°,
在△ABC中,
∵∠BAC+∠B+∠C= 180°,
∴∠BAC= 180°-∠B-∠C= 8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的中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由垂直的概念可得∠BED=∠CFD=90°,由线段中点的概念可得BD=CD,然后证明△BED≌△CFD,据此可得结论;
(2)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可得∠B的度数,进而得到∠C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18.【答案】(1)解:①△A1B1C1如图所示;
②△A2 B2C2如图所示.
(2)解:B1(-3,3),B2(3,3)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分析】(1)①连接AO、BO、CO并延长,使A1O=AO,B1O=BO,C1O=CO,然后分别连接A1、B1、C1即可;
②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找出点A1、B1、C1关于y轴的对称点A2、B2、C2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
(2)根据作出的图形即可得到点B1、B2的坐标.
19.【答案】(1)解:在Rt△AOB中,OA2+OB2=AB2,
所以22+OB2=( )2 ,OB2 =3.
所以点B的坐标是(0,3)
(2)解:因为S△ABC= BC·OA,
所以 BC×2=4,BC= 4.
所以C(0,-1).
设l2:y=kx-1,把A(2,0)代入得,
2k-1=0,解得k=
所以l2的解析式为y= x-1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1)由点A的坐标可得OA的值,然后在Rt△AOB中,应用勾股定理可得OB的值,进而得到点B的坐标;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BC的值,结合点B的坐标可得点C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l2的解析式即可.
20.【答案】(1)4000;100
(2)解:因为小东从离家4000m处以2500m/min的速度返回家,则x min时,
所以他离家的路程y=4 000-250x(0≤x≤16)
(3)解:由图象可知,两人相遇是在小玲改变速度之前,
所以4 000-250x=(2000+10)x,
解得x= ,所以两人相遇时间为第 分钟.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1)结合题意和图象可知,线段CD为小东路程与时间函数图象,折线O-A-B为小玲路程与时间图象,则家与图书馆之间路程4000 m,
小玲步行速度为(4000-2000)÷(30-10)=100(m/ min),
故答案为:4000,100.
【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可得:家与图书馆之间路程4000m,小玲步行的路程为(4000-2000)km,所用的时间为(30-10)min,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就可求出速度;
(2)首先表示出xmin所行走的路程,然后利用总路程减去即可;
(3)由题意可得4000-250x=(2000+10)x,求解即可.
1 / 1【细解】初中数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  )
A. B.1 C.0 D.-5
【答案】A
【知识点】无理数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是无理数,1、0、-5是有理数.
故答案为:A.
【分析】无理数常见三种形式如下: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与π有关的式子;③无限不循环小数,据此判断即可.
2.下面是大疆科技、华为集团、太极股份和凤凰光学四个杰出科技企业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C、D中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B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分析】轴对称图形: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据此分析即可.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底边长y是腰长x的函数,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2x+y=10,
∴y=-2x+10.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2x>-2x+10,x-(-2x+10)解得2.5∴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x+10(2.5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周长的概念可得2x+y=10,然后表示出y,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范围,据此判断.
4.(2019·邵阳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m-2,m+1)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1 B.m>2 C.-1-1
【答案】C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P(m-2,m+1)在第二象限,
∴m-2<0且m+1>0,
解得-1<m<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列出不等式组,解出即得.
5.(2019·河北模拟)如图,已知∠ABC=∠DCB,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DCB的是(  )
A.∠A=∠D B.∠ACB=∠DBC C.AC=DB D.AB=DC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ABC=∠DCB,∠A=∠D,BC=CB,∴△ABC≌△DCB(AAS)
B.∵∠ACB=∠DBC,∠ABC=∠DCB,BC=CB,∴△ABC≌△DCB(ASA)
C.由AC=DB,BC=CB,∠ABC=∠DCB,不能推出三角形全等;
D.∵∠ABC=∠DCB,AB=DC,BC=CB,∴△ABC≌△DCB(SAS)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结合给出的条件和已知,进行判断得到答案即可。
6.已知k>0,b<0,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k>0,
∴-k<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0,
∴-b>0,
∴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正半轴.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k、b的范围可得-k、-b的范围,然后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以及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所在的位置,据此判断.
7.(2020·铜仁)已知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为 ,则它的边长为
A.2 B.3 C.4 D.
【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
设它的边长为 ,可得: ,
解得: , (舍去),
所以等边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计算即可求解.
8.如图所示,在等腰△ABC中,AB=AC,BD⊥AC,∠ABC=72°,则∠ABD=(  )
A.36° B.54° C.18° D.64°
【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AC,∠ABC=72°,
∴∠ABC=∠C=72°.
∵BD⊥AC,
∴∠BDC=90°,
∴∠CBD=90°-∠C=90°-72°=18°,
∴∠ABD=∠ABC-∠CBD=72°-18°=54°.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C=72°,然后在Rt△BCD中,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可得∠CBD的度数,接下来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求解.
9.估计 +1的值(  )
A.在2和3之间 B.在3和4之间 C.在4和5之间 D.在5和6之间
【答案】C
【知识点】无理数的估值
【解析】【解答】解:∵9<10<16,
∴3<<4,
∴4<+1<5,
∴+1的值在4和5之间.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估算无理数大小的方法可得的范围,进而求得+1的范围,据此解答.
10.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ABC的平分线BD上一点,PE⊥AB于点E,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F,垂足为点Q.若BF=2,则PE的长为(  )
A.2 B.2 C. D.3
【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ABC的平分线BD上一点,
∴∠ABD=∠DBC=30°.
∵QF为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BF=2,∠QBF=30°,
∴FQ=1,
∴BQ==,
∴BP=2.
∵PE⊥AB ,BP=2,∠EBP=30°,
∴PE=BP=2×=.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ABD=∠DBC=30°,然后在Rt△BQF中,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Q,由勾股定理求出BQ的值,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可得BP的值,然后在Rt△BPE中,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就可得到PE的值.
二、填空题(共30分)
11.(-2)2+|-5|- =    
【答案】5
【知识点】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含乘方)
【解析】【解答】解:原式=4+5-4=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可得原式=4+5-4,据此计算.
12.如图所示,在△ABC中,∠A=66°,点I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IC的大小为   
【答案】123°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A=66°,
∴∠ABC+∠ACB=180°-66°=114°.
∵BI为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IBC=∠ABC,∠ICB=∠ACB,
∴∠IBC+∠ICB=(∠ABC+∠ACB)=×114°=57°,
∴∠BIC=180°-(∠IBC+∠ICB)=180°-57°=123°.
故答案为:123°.
【分析】首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BC+∠ACB=114°,由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IBC=∠ABC,∠ICB=∠ACB,据此可求出∠IBC+∠ICB的度数,然后在△IBC中,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13.(2020·常州)若一次函数 y=kx+2 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k>0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 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
∴k>0.
故答案为:k>0.
【分析】直角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与系数的关系解答即可.
14.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3,7),则方程kx+b=7的解为   
【答案】x=-3
【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3,7),
∴方程kx+b=7的解为x=-3.
故答案为:x=-3.
【分析】直接根据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行解答.
15.(2020·新疆)如图,在x轴,y轴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 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a,2a-3),则a的值为   .
【答案】3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OA=OB,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点P在∠BOA的角平分线上,
∴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
又∵点P在第一象限,点P的坐标为( a,2a-3),
∴a=2a-3,
∴a=3.
故答案为:3.
【分析】 根据作图方法可知点P在∠BOA的角平分线上,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结合点P在第一象限,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16.一辆快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设先发车辆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 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可得慢车的速度为   km/h,快车的速度为   km/h.
【答案】80;120
【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综合应用;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慢车的速度为akm/h,快车的速度为bkm/h,由题意可得
解得,故慢车的速度为80km/h,快车的速度为120km/h.
故答案为:80,120.
【分析】设慢车的速度为akm/h,快车的速度为bkm/h,由图形可得3.6(a+b)=720,(9-3.6)a=3.6b,联立求解即可.
三、解答题(共50分)
17.如图,在△ABC中,∠B=∠C,过BC的中点D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点E,F.
(1)求证:DE=DF;
(2)若∠BDE =40°,求∠BAC的度数.
【答案】(1)证明:∵DE⊥AB,DF⊥AC,
∴∠BED=∠CFD=90°,
∵D是BC的中点,
∴BD= CD.
又∵∠B=∠C,
在△BED和△CFD中,
∠BED=∠CFD,∠B=∠C, BD= CD,
∴△BED≌△CFD(AAS),
∴DE= DF
(2)解:由(1)∠BED =90°,
∴∠B+∠BDE= 90°,
又∵∠BDE =40°,
∴∠B= 50°,
又∵∠B=∠C,
∴∠C= 50°,
在△ABC中,
∵∠BAC+∠B+∠C= 180°,
∴∠BAC= 180°-∠B-∠C= 8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的中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由垂直的概念可得∠BED=∠CFD=90°,由线段中点的概念可得BD=CD,然后证明△BED≌△CFD,据此可得结论;
(2)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可得∠B的度数,进而得到∠C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 B(3,-3),C(0,-4).
(1)①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1B1C1;
②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
(2)写出B1,B2的坐标.
【答案】(1)解:①△A1B1C1如图所示;
②△A2 B2C2如图所示.
(2)解:B1(-3,3),B2(3,3)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分析】(1)①连接AO、BO、CO并延长,使A1O=AO,B1O=BO,C1O=CO,然后分别连接A1、B1、C1即可;
②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找出点A1、B1、C1关于y轴的对称点A2、B2、C2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
(2)根据作出的图形即可得到点B1、B2的坐标.
19.如图所示,过点A(2,0)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交y轴于点B,C,其中点B在原点上方,点C在原点下方,已知AB= .
(1)求点B的坐标;
(2)若△ABC的面积为4,求l2的解析式.
【答案】(1)解:在Rt△AOB中,OA2+OB2=AB2,
所以22+OB2=( )2 ,OB2 =3.
所以点B的坐标是(0,3)
(2)解:因为S△ABC= BC·OA,
所以 BC×2=4,BC= 4.
所以C(0,-1).
设l2:y=kx-1,把A(2,0)代入得,
2k-1=0,解得k=
所以l2的解析式为y= x-1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
【解析】【分析】(1)由点A的坐标可得OA的值,然后在Rt△AOB中,应用勾股定理可得OB的值,进而得到点B的坐标;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BC的值,结合点B的坐标可得点C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l2的解析式即可.
20.小玲和弟弟小东分别从家和图书馆同时出发,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小玲开始跑步,中途改为步行,到达图书馆恰好用30 min;小东骑自行车以250 m/min的速度直接回家.两人离家的路程y(m)与各自离开出发地的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为   m,小玲步行的速度为   m/ min.
(2)求小东离家的路程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求两人相遇的时间.
【答案】(1)4000;100
(2)解:因为小东从离家4000m处以2500m/min的速度返回家,则x min时,
所以他离家的路程y=4 000-250x(0≤x≤16)
(3)解:由图象可知,两人相遇是在小玲改变速度之前,
所以4 000-250x=(2000+10)x,
解得x= ,所以两人相遇时间为第 分钟.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解:(1)结合题意和图象可知,线段CD为小东路程与时间函数图象,折线O-A-B为小玲路程与时间图象,则家与图书馆之间路程4000 m,
小玲步行速度为(4000-2000)÷(30-10)=100(m/ min),
故答案为:4000,100.
【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可得:家与图书馆之间路程4000m,小玲步行的路程为(4000-2000)km,所用的时间为(30-10)min,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就可求出速度;
(2)首先表示出xmin所行走的路程,然后利用总路程减去即可;
(3)由题意可得4000-250x=(2000+10)x,求解即可.
1 / 1